实验动物操作设备无菌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70945发布日期:2018-09-07 22:53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涉及生物实验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实验动物操作设备无菌连接装置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实验动物是生命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实验材料,而实验动物隔离器作为一种实验动物专用设施,可通过采用多种有效隔离方法维持隔离器内部环境(实验动物所处环境)与外界环境处于有效隔离状态(无菌或无外来污染),如空气经过高效过滤器后送入,并经过高效过滤器处理后排出,物品经过无菌处理后方能进出饲养空间。该设备既能保证动物与外界隔离,又能满足动物所需要的特定环境;同时,使用隔离器可以提高工作人员和操作程序的安全性,避免操作者穿着过多的防护服,改善操作人员工作的舒适度、灵活性,降低误操作,提高安全水平;感染物质完全受控,使污染区域最小化。

隔离器主要是将受控制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相分离,使操作对象和工作人员向分离,避免人鱼感染物质直接接触、避免感染物质逃逸到环境中、避免感染物质丢失。为此需要建立气密屏障完好的隔离器、活动性强且连接便捷的传递链、消毒灭菌完全彻底的消毒链。目前,动物隔离器在动物生产及实验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实验动物隔离器的质量参差不齐,甚至某些动物隔离器存在质量缺陷,同时在运输过程及在实验室进行现场安装调试都有可能出现问题而影响设备的整体性能,甚至造成感染性气溶胶或有毒有害物质的外泄。

根据压力可分为正压隔离器和负压隔离器。正压隔离器是指隔离器内压力高于外部大气压力,多用于清洁动物饲养(防止外部环境感染内部环境);负压隔离器则指隔离器内压力低于外部大气压力,多用于感染动物试验(防止内部环境有害物质污染外部环境),生物安全实验室主要使用负压隔离器,通常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安装负压动物隔离器进行感染动物的饲养和实验。根据负压隔离器的生物安全防护性能,又可将隔离器分成非密闭式隔离器和密闭式隔离器。密闭式动物隔离器主要用于从事携有或感染了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动物科学研究的隔离器。其中,负压由于动物饲养、保定、污染物处理、样品传递等条件要求苛刻,如果条件达不到要求,产生泄漏的几率非常高,实验操作的难度也非常大。

目前国内外针对动物感染实验室中使用的动物饲养设备已经引起科技人员的高度重视,因为动物饲养设备科技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能否可靠保障高致病性传染病源的阻隔封闭。现在,市场上采用的用于负压动物饲养设备都无法再试验过程中拆卸下来清洗,只能等到试验结束后才能取下,或者直接用正压试验中的传递口来带你,当时此种装置会给负压试验带来一定的危险性。另外,从一个动物隔离器向另一个隔离器传递物品目前尚没有相关的研究,本发明因此而来。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实验动物操作设备无菌连接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实验动物及设备在设备间传递时会受到污染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实验动物操作设备无菌连接装置,用于两隔离器设备间物品的无菌传递,包括套桶,所述套桶两端分别密封固定无菌连接器,所述无菌连接器伸入套桶内并可沿轴向伸缩,所述套桶内设置用于对套桶内气体进行过滤净化,并与外界气体控制连通的气体过滤器。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套桶包括设于套桶中间用于传递物品的传递部和设于套桶端部与无菌连接器密封固定的连接部。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部设置有连接气体过滤器的过滤器连接孔和连接无菌连接器的连接接头,所述连接接头外周设置外花键。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无菌连接器包括传递筒体和无菌连接头,所述传递筒体中空,且筒壁上开设若干通气孔,套桶内两传递筒体可同轴套设。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无菌连接头外缘与连接接头内缘过盈配合密封连接,所述无菌连接头外周设置有紧固件与连接接头外缘配合紧固。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无菌连接器还设置有活动盖,所述活动盖与无菌连接头间密封连接。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无菌连接头凸设若干内缘突齿,所述内缘突齿外侧设置有与活动盖端部密封的内缘环状凸块;所述活动盖外缘设置与内缘突齿配合旋进的凹槽,所述活动盖与内缘环状凸块间设置活动盖密封环。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无菌连接头凸设若干外缘突齿,所述外缘突齿外侧设置有与实验动物操作设备传递口密封的外缘环状凸块。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活动盖处于实验动物操作设备的一侧内缘设置有活动盖突齿,所述活动盖突齿内侧设置有活动盖环状凸块,所述活动盖环状凸块与开启实验动物操作设备传递口的内门密封连接。

各种各样的实验动物操作设备,包括通气笼、操作台、隔离器,各种设备之间的设备、动物转移,需从高洁净度的环境转到低洁净度的外界环境,污染后再次转到高洁净度的设备之中,在转移过程,实验动物及设备会受到污染。

本发明的实验动物操作设备无菌连接装置可以实现无污染传递连接,通过实验动物操作设备无菌连接装置外侧的两端的受控阀、装置内的无菌连接器实现不同操作设备的物品传递,其中无菌连接器可伸缩,具有一定的伸缩空间,可以适用于操作设备间的不同距离,通过气体过滤器,实现无菌连接器内保持无菌空间。

内门的设置可以参考申请号为cn201120320474.6名称为隔离器的无泄漏传递装置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实验动物操作设备无菌连接装置与实验动物操作设备之间采用可拆卸连接。实验动物操作设备设置有传递口(传递口具有内门),实验动物操作设备无菌连接装置设置有活动盖,当实验动物操作设备无菌连接装置与实验动物操作设备连接后,活动盖与内门连接形成一体,通过内门上的把手开启活动盖。

所述传递口内设有内门,所述活动盖直径不大于内门的直径,在所述内门上设有与所述活动盖突齿相配合的内门凹槽。另一种技术方案中,当活动盖处于实验动物操作设备的一侧内缘设置有活动盖凹槽时,在所述内门上设有与所述活动盖凹槽相配合的内门突齿。

所述内门与活动盖直径相等。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盖环状凸块与开启实验动物操作设备接口的内门密封连接。所述外侧面紧密贴合于内门。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盖突齿、外缘突齿、内缘突齿为若干个且环形等间距设置。进一步的:所述内门上与实验动物操作设备的开口之间设有内门密封环。进一步的:所述活动盖与内缘环状凸块间设置活动盖密封环。

本发明的整体部件在试验过程前可在直接拆下进行消毒,然后等需要用的时候在安装上去,并且不会产生散毒现象,其操作简单,可实施性强,同时也有利于存放,和保养,延长了其工作寿命。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本发明实验动物操作设备无菌连接装置在物品传递时,通过气体过滤器进行调节无菌连接装置内的压力,可以实现无压差传递。

2、本发明实验动物操作设备无菌连接装置通过气体过滤器去除无菌连接装置内环境的影响,并且可以实现两设备间相关物品、实验动物的传递不受污染。

3、本发明实验动物操作设备无菌连接装置可以实现实验动物操作设备传递物品,有力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缺乏实验动物操作设备的物品传递难题,操作人员无需出入实验动物内部环境即可实现相邻设备的物品传递,真正起到了无菌操作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实验动物操作设备无菌连接装置中无菌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验动物操作设备无菌连接装置中无菌连接器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验动物操作设备无菌连接装置中无菌连接器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验动物操作设备无菌连接装置中无菌连接器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验动物操作设备无菌连接装置中套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验动物操作设备无菌连接装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验动物操作设备无菌连接装置中结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部件或者模块或特征与其他部件或者模块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部件或者模块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部件或者模块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部件或者模块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部件或者模块或构造之上”的部件或者模块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部件或者模块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部件或者模块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部件或者模块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实施例

如图6~7所示,该实验动物操作设备无菌连接装置,用于两隔离器设备间物品的无菌传递,包括套桶1,所述套桶1两端分别密封固定无菌连接器2,所述无菌连接器2伸入套桶1内并可沿轴向伸缩,所述套桶1内设置用于对套桶1内气体进行过滤净化,并与外界气体控制连通的气体过滤器3。

如图5所示,套桶1包括设于套桶1中间用于传递物品的传递部11和设于套桶1端部与无菌连接器2密封固定的连接部12。所述连接部12设置有连接气体过滤器3的过滤器连接孔121和连接无菌连接器2的连接接头122,所述连接接头122外周设置外花键123。

如图1~4所示,无菌连接器2包括传递筒体21和无菌连接头22,所述传递筒体21中空,且筒壁上开设若干通气孔23,套桶1内两传递筒体21可同轴套设。

无菌连接头22外缘与连接接头122内缘过盈配合密封连接,所述无菌连接头22外周设置有紧固件24与连接接头122外缘配合紧固。

无菌连接器2还设置有活动盖4,所述活动盖4与无菌连接头22间密封连接。无菌连接头22凸设若干内缘突齿25,所述内缘突齿25外侧设置有与活动盖4端部密封的内缘环状凸块26;所述活动盖4外缘设置与内缘突齿25配合旋进的凹槽43,所述活动盖4与内缘环状凸块26间设置活动盖密封环5。无菌连接头22凸设若干外缘突齿27,所述外缘突齿27外侧设置有与实验动物操作设备传递口密封的外缘环状凸块28。

活动盖4处于实验动物操作设备的一侧内缘设置有活动盖突齿41,所述活动盖突齿41内侧设置有活动盖环状凸块42,所述活动盖环状凸块42与开启实验动物操作设备接口的活动盖密封连接。

实验动物操作设备可以是隔离器,隔离器开设有传递口,传递口内设置可以翻动的内门,隔离器内部操作的工作人员通过在隔离器内部使用手套手(类似手套),伸入传递口进行操作。实验动物操作设备无菌连接装置设置在传递口与隔离器固定连接。

在所述传递口内设有内门,该传递口为圆形,且内门与传递口之间设有硅胶质的内门密封环,通过该内门密封环在内门关闭时确保与传递口的门框之间的密封性,防止隔离器内的污染气体外泄。所述隔离器上设有引导框,所述引导框内设有若干个卡口,所述实验动物操作设备无菌连接装置外壁上设有与卡口相卡扣配合的外缘突齿27,为了起到防止实验动物操作设备无菌连接装置的桶口和外缘突齿27的磨损,该引导框包覆在无菌连接装置的卡扣带处,当然也可以不采用引导框的形式,以及采用其他可拆式连接的方式连接传递口和实验动物操作设备无菌连接装置。所述隔离器和实验动物操作设备无菌连接装置之间设有密封环。

所述实验动物操作设备无菌连接装置内设有可活动的活动盖,该活动盖的直径与内门相等。所述活动盖具有环面、位于环面两侧的内侧面和外侧面,所述无菌连接头与环面接触,在所述无菌连接头内侧设有若干个内缘突齿25,在所述环面上设有与所述内缘突齿25卡扣啮合的凹槽43,采用此种结构使无菌连接装置和活动盖的配合,其目的是防止在对无菌连接装置进行高温消毒时,以防无菌连接装置和活动盖的分离,同时也为后续无菌连接装置安装在传递口上之后的两者能快速的分离而采用此种结构,当然无菌连接装置和环面之间也可以采用光滑面接触,只要两者的配合后不是很容易松脱即可,而为了起到是无菌连接装置内的空气物泄漏以及外部空气不进入无菌连接装置内,在所述无菌连接装置与活动盖之间设有活动盖密封环。

在所述活动盖的外侧面上设有活动盖突齿41,所述活动盖突齿41为若干个且环形等间距设置,所述内门上设有与所述活动盖突齿41相配合的内门凹槽,且该外侧面紧密贴合在所述内门的侧面,从而确保隔离器内污染空气对活动盖和内门外侧面不会造成污染。当实验动物操作设备无菌连接装置和隔离器安装固定在一起的时候,内门上的内门凹槽就会卡固住该活动盖突齿41。

在具体使用时,安装之前分为两部分:带有传递口的隔离器和实验动物操作设备无菌连接装置,隔离器上内门为长闭状态。当需要进行设备间连接时,将实验动物操作设备无菌连接装置对准该传递口进行安装,即将无菌连接装置对接到引导框内,然后顺时针旋转至不能旋转为止(无菌连接装置上的外缘突齿27与隔离器上的卡口卡扣锁紧状态),而内门上的内门凹槽此时也由于旋转与活动盖上的活动盖突齿41相互啮合。然后通过手套手伸入握住内门的把手从内部将内门沿刚才安装时同向方向旋转,当旋转到一定程度之后(活动盖上的凹槽43与无菌连接装置上的内缘突齿25脱离),此时将内门外拉即可将活动盖脱离无菌连接装置,当活动盖掀开之后,工作人员就可以手套口到连接器内取物品。当然,如果活动盖和无菌连接装置之间为采用凹槽43和内缘突齿25的连接,则无需将内门旋转,只要外拉即可。当断开连接时,关上内门,同时逆时针旋转至活动盖与无菌连接装置重新啮合,然后再逆时针转动无菌连接装置,将无菌连接装置从隔离器上取下,最后打包后送到高压蒸汽灭菌锅内进行灭菌消毒。

气体过滤器的设置是用于对无菌连接装置内的气体进行过滤或者更换或者调整无菌连接装置内的压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