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花生间套玉米的高产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63289阅读:183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设计到一个花生间套玉米的高产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玉米在我国播种面积为3亿亩左右,仅次于水稻和小麦,在粮食作物中居第三位,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因此玉米为生活中的重要农作物,花生含有大量的脂肪,脂肪中含量最多的是油酸,其次是亚油酸和棕榈酸。除了油脂外,花生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其中维生素b1、b2、86、e、钾、铁、镁、锌含量较高,还含有大量的多酚类物质白藜芦醉。由于玉米种植的间距较大,造成相邻两棵玉米之间造成极大的浪费。

玉米属高杆、喜光,对肥、水需求量大的高产作物,同时也是山区重要的高能饲料作物,但玉米价格低,种植效益偏低。花生为豆科作物,其根部的根瘤菌有较强固氮能力,因而对氮素需求量不大,其种植后的残留物还有一定的养地作用,花生杆矮,喜光但也比较耐阴,适合与高杆作物套种,其价格与种植效益相对较高。同时,玉米、花生均有较强的耐早性,适宜在早坡地种植。因此,将春玉米与春花生套种,两种作物互补性较强,可以做到高产高效、用地养地两不误,同时还可解决粮油等问题。

另外花生玉米种子是播撒在土壤中,易造成害虫的咬噬,导致种子的发芽率不高,产量低,从而造成农民的种植成本大大浪费,为了提高种子的出芽率、产量和土地资源利用的效率,现设计一种花生间套玉米的高产种植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花生间套玉米的高产种植方法,解决了花生和玉米种植的过程中出现种子的发芽率低、产量低、易受病虫害影响且不能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花生间套玉米的高产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筛选种子:筛选颗粒饱满的花生和玉米种子;

s2、种子处理:将花生、玉米种子分别放入各成分的浓度为:赤霉素6-9ppm、烯唑醇2-6ppm、壳寡糖20-30ppm、复硝酚钠10-15ppm的溶液中进行消毒,消毒时间为10-30min,用清水清洗3-5次;

s3、拌药处理:将洗净后的种子进行晾晒,播种前将花生种子和玉米种子拌上多菌灵粉剂;

s4、整地:选择阳光充足、土层深厚的耕地,利用锄头对耕地进行松土,再利用耙把土壤耙碎,采用起畦的办法加厚土层形成一块块的地垄,地垄的截面为梯形;

s5、播种:将玉米和花生同时种植在同一垄上,将混合充分的混合料放入种子坎里,再把花生种子、玉米种子放在混合料上,最后再在花生种子、玉米种子上放一层混合料;其中玉米和花生交替种植,数量比为1:2,即一颗玉米配种两颗花生,玉米与花生的间距为35-45厘米,花生间的间距为20-25厘米;

s6、田间管理:播种30-40天后,对地垄进行除草、浇水,保证土壤湿透,并对对玉米施速效肥,每亩施速效肥为15-30千克;

s7、收获:种植100至150天后将花生植株拔起,收获花生颗粒;玉米比花生晚10-20天收。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每kg花生/玉米种子拌20-30g的多菌灵粉剂。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中地垄的顶部宽度为20-30cm,地垄的底部宽度为40-60cm,地垄的高度为4-6cm,相邻两地垄的宽度为20-30cm。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中松土的深度为10-20cm。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5中混合料为粪便与石灰,所述粪便与石灰的重量比为1:2,其中,所述粪便的成分为鸡鸭粪或猪粪。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对花生和玉米种子进行消毒,能够杀死花生和玉米种子表面的细菌,防止种子发生霉变、病变;通过在播种前将种子进行拌药,避免土壤中的害虫对种子进行咬噬,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成活率;通过在花生中套种玉米,不仅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率,还充分利用了两者的优势及两者在光照、营养吸收等方面的互补,该种植方法能够有效提高花生、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减少病虫害对种子的危害,而且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提高花生和玉米的产量,降低种植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s1、筛选种子:筛选颗粒饱满的花生和玉米种子;

s2、种子处理:将花生、玉米种子分别放入各成分的浓度为:赤霉素6ppm、烯唑醇2ppm、壳寡糖20ppm、复硝酚钠10ppm的溶液中进行消毒,消毒时间为10min,用清水清洗3次;

s3、拌药处理:将洗净后的种子进行晾晒,播种前将花生种子和玉米种子拌上多菌灵粉剂,每kg花生/玉米种子拌20g的多菌灵粉剂;

s4、整地:选择阳光充足、土层深厚的耕地,利用锄头对耕地进行松土,松土的深度为10-20cm,再利用耙把土壤耙碎,采用起畦的办法加厚土层形成一块块的地垄,地垄的截面为梯形,地垄的顶部宽度为20-30cm,地垄的底部宽度为40-60cm,地垄的高度为4-6cm,相邻两地垄的宽度为20-30cm;

s5、播种:将玉米和花生同时种植在同一垄上,将重量比为1:2粪便与石灰的混合料放入种子坎里,再把花生种子、玉米种子放在混合料上,最后再在花生种子、玉米种子上放一层混合料;其中玉米和花生交替种植,数量比为1:2,即一颗玉米配种两颗花生,玉米与花生的间距为35-45厘米,花生间的间距为20-25厘米;

s6、田间管理:播种30天后,对地垄进行除草、浇水,保证土壤湿透,并对对玉米施速效肥,每亩施速效肥为15千克;

s7、收获:种植100至150天后将花生植株拔起,收获花生颗粒;玉米比花生晚10-20天收。

实施例2:

s1、筛选种子:筛选颗粒饱满的花生和玉米种子;

s2、种子处理:将花生、玉米种子分别放入各成分的浓度为:赤霉素8ppm、烯唑醇4ppm、壳寡糖25ppm、复硝酚钠13ppm的溶液中进行消毒,消毒时间为20min,用清水清洗4次;

s3、拌药处理:将洗净后的种子进行晾晒,播种前将花生种子和玉米种子拌上多菌灵粉剂,每kg花生/玉米种子拌25g的多菌灵粉剂;

s4、整地:选择阳光充足、土层深厚的耕地,利用锄头对耕地进行松土,松土的深度为10-20cm,再利用耙把土壤耙碎,采用起畦的办法加厚土层形成一块块的地垄,地垄的截面为梯形,地垄的顶部宽度为20-30cm,地垄的底部宽度为40-60cm,地垄的高度为4-6cm,相邻两地垄的宽度为20-30cm;

s5、播种:将玉米和花生同时种植在同一垄上,将重量比为1:2粪便与石灰的混合料放入种子坎里,再把花生种子、玉米种子放在混合料上,最后再在花生种子、玉米种子上放一层混合料;其中玉米和花生交替种植,数量比为1:2,即一颗玉米配种两颗花生,玉米与花生的间距为35-45厘米,花生间的间距为20-25厘米;

s6、田间管理:播种35天后,对地垄进行除草、浇水,保证土壤湿透,并对对玉米施速效肥,每亩施速效肥为23千克;

s7、收获:种植100至150天后将花生植株拔起,收获花生颗粒;玉米比花生晚10-20天收。

实施例3:

s1、筛选种子:筛选颗粒饱满的花生和玉米种子;

s2、种子处理:将花生、玉米种子分别放入各成分的浓度为:赤霉素9ppm、烯唑醇6ppm、壳寡糖30ppm、复硝酚钠15ppm的溶液中进行消毒,消毒时间为30min,用清水清洗5次;

s3、拌药处理:将洗净后的种子进行晾晒,播种前将花生种子和玉米种子拌上多菌灵粉剂,每kg花生/玉米种子拌30g的多菌灵粉剂;

s4、整地:选择阳光充足、土层深厚的耕地,利用锄头对耕地进行松土,松土的深度为10-20cm,再利用耙把土壤耙碎,采用起畦的办法加厚土层形成一块块的地垄,地垄的截面为梯形,地垄的顶部宽度为20-30cm,地垄的底部宽度为40-60cm,地垄的高度为4-6cm,相邻两地垄的宽度为20-30cm;

s5、播种:将玉米和花生同时种植在同一垄上,将重量比为1:2粪便与石灰的混合料放入种子坎里,再把花生种子、玉米种子放在混合料上,最后再在花生种子、玉米种子上放一层混合料;其中玉米和花生交替种植,数量比为1:2,即一颗玉米配种两颗花生,玉米与花生的间距为35-45厘米,花生间的间距为20-25厘米;

s6、田间管理:播种30-40天后,对地垄进行除草、浇水,保证土壤湿透,并对对玉米施速效肥,每亩施速效肥为30千克;

s7、收获:种植100至150天后将花生植株拔起,收获花生颗粒;玉米比花生晚10-20天收。

本发明通过对花生和玉米种子进行消毒,能够杀死花生和玉米种子表面的细菌,防止种子发生霉变、病变;通过在播种前将种子进行拌药,避免土壤中的害虫对种子进行咬噬,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成活率;通过在花生中套种玉米,不仅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率,还充分利用了两者的优势及两者在光照、营养吸收等方面的互补,该种植方法能够有效提高花生、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减少病虫害对种子的危害,而且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提高花生和玉米的产量,降低种植成本。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的构思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构思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