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北方荞麦经济效益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66703阅读:91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作物种植领域,具体是一种提高北方荞麦经济效益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荞麦属于廖科荞麦属双子叶植物,在粮食作物生产中虽属小宗作物,但种植历史悠久,在全国各地都有种植,中国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具世界第2位,因其生育期短、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等特点,在作物的生产布局中有特殊的地位,既可以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也可以作为填闲复播作物和备荒救灾作物。其被营养学家称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绿色食品,全身是宝,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极高,含有许多其他作物所不含有的生物类黄酮芦丁等益于人体健康的物质,类黄酮具有抗氧化性、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维持血管舒张,减少血管脆性,防止心血管疾病发生以及防癌抗癌等功能,同时还有抗过敏、利尿、镇咳、降血脂、降血压,增强冠状动脉血流量,提高人体自身免疫力等功效。

我国北方荞麦一般在6月初冬小麦收获后,土地闲置一个月左右,在7月中旬播种,因耕作方式粗放、品种混杂退化严重、不施肥、不浇水、管理技术粗放等原因,导致荞麦籽粒产量极低,严重影响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和荞麦产业的发展。

荞麦芽菜因富含丰富的类黄酮等益于人体健康的物质而成为一种备受青睐的无公害保健蔬菜,作为一种无公害的蔬菜其产量远远高于籽粒,可达320kg/亩。同时荞麦幼苗的再生能力强,为了提高种植荞麦的经济效益,扩展了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可以在冬小麦收获后立即种植荞麦,待荞麦幼苗长至分枝期,收获茎秆上部的荞麦芽菜作为保健蔬菜食用,留茎秆的下半部分继续生长,待籽粒成熟后收获,从而增加农民种植荞麦的经济效益。目前关于同时收获荞麦芽菜和籽粒的研究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北方荞麦经济效益的种植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1)品种的选择:选择高产、优质、早熟的荞麦品种;

2)种子的处理:选取籽粒饱满的种子在清水中浸泡12-24h,将浸泡好的种子用3%的高锰酸钾消毒20-30min,消毒后的种子用清水冲洗干净,摊开,自然晾干,备用;

3)整地施肥:播前用旋耕机将土地进行翻耕,翻耕深度为25-30cm,深翻后亩施腐熟的农家肥800-1200kg,高浓度硫酸钾复合肥30-40kg作为种肥,含N14%、P2O516%、K2O15%;

4)播种:6月中旬,进行开沟条播,行距33-40cm,播种深度3-5cm,基本苗6-10万株/亩;

5)田间管理:播种后根据荞麦需水需肥规律及时灌水施肥,中耕除草并进行病虫害防治;

6)收获荞麦芽菜:荞麦幼苗长至分枝期,从幼苗茎秆第3-4茎节点割断,上半部分作为蔬菜食用,留下半部分继续生长;

7)收获籽粒:下半部分继续生长至籽粒70%-80%成熟后进行收获。

上述步骤1)所述的早熟荞麦品种的生育期为65-80d。

上述步骤5)田间管理中,播种后要积极采取保苗措施,播种后遇干旱及时浇水,以利于种子出苗,遇降雨过多积水,及时排水,用耙破除地表板结,现蕾至开花期保持土壤含水量为70%-80%;施肥量和施肥时间应视地力和苗情而定,地力差,基肥不足的,出苗后15-20天追施腐熟的农家肥400-600kg,追肥选择阴雨天气进行;中耕除草次数和时间因土壤、苗情及杂草多少而定,第一次中耕除草在幼苗高6-7cm进行,第二次在开花期前进行;病虫害防治以防为主,以治为辅。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同时收获荞麦芽菜和籽粒,增加了种植荞麦的经济效益,扩展了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增加了农民的收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详细的阐述,但不都成对本发明的范围性限制。

实施例1

1)品种的选择:选择高产、优质、早熟的荞麦品种;

2)种子的处理:选取籽粒饱满的种子在清水中浸泡12h,将浸泡好的种子用3%的高锰酸钾消毒20min,消毒后的种子用清水冲洗干净,摊开,自然晾干,备用;

3)整地施肥:播前用旋耕机将土地进行翻耕,翻耕深度为25-30cm,深翻后亩施腐熟的农家肥800kg,高浓度硫酸钾复合肥30kg作为种肥,含N14%、P2O516%、K2O15%;

4)播种:6月12日,进行开沟条播,行距33cm,播种深度3cm,基本苗10万株/亩;

5)田间管理:播种后根据荞麦需水需肥规律及时灌水施肥,中耕除草并进行病虫害防治;

6)收获荞麦芽菜:荞麦幼苗长至分枝期,从幼苗茎秆第3茎节点割断,上半部分作为蔬菜食用,留下半部分继续生长;

7)收获籽粒:下半部分继续生长至籽粒70%-80%成熟后进行收获。

实施例2

1)品种的选择:选择高产、优质、早熟的荞麦品种;

2)种子的处理:选取籽粒饱满的种子在清水中浸泡18h,将浸泡好的种子用3%的高锰酸钾消毒25min,消毒后的种子用清水冲洗干净,摊开,自然晾干,备用;

3)整地施肥:播前用旋耕机将土地进行翻耕,翻耕深度为25-30cm,深翻后亩施腐熟的农家肥1000kg,高浓度硫酸钾复合肥35kg作为种肥,含N14%、P2O516%、K2O15%;

4)播种:6月12日,进行开沟条播,行距37cm,播种深度4cm,基本苗8万株/亩;

5)田间管理:播种后根据荞麦需水需肥规律及时灌水施肥,中耕除草并进行病虫害防治;

6)收获荞麦芽菜:荞麦幼苗长至分枝期,从幼苗茎秆第4茎节点割断,上半部分作为蔬菜食用,留下半部分继续生长;

7)收获籽粒:下半部分继续生长至籽粒70%-80%成熟后进行收获。

实施例3

1)品种的选择:选择高产、优质、早熟的荞麦品种;

2)种子的处理:选取籽粒饱满的种子在清水中浸泡24h,将浸泡好的种子用3%的高锰酸钾消毒30min,消毒后的种子用清水冲洗干净,摊开,自然晾干,备用;

3)整地施肥:播前用旋耕机将土地进行翻耕,翻耕深度为25-30cm,深翻后亩施腐熟的农家肥1200kg,高浓度硫酸钾复合肥40kg作为种肥,含N14%、P2O516%、K2O15%;

4)播种:6月12日,进行开沟条播,行距40cm,播种深度3-5cm,基本苗6万株/亩;

5)田间管理:播种后根据荞麦需水需肥规律及时灌水施肥,中耕除草并进行病虫害防治;

6)收获荞麦芽菜:荞麦幼苗长至分枝期,从幼苗茎秆第4茎节点割断,上半部分作为蔬菜食用,留下半部分继续生长;

7)收获籽粒:下半部分继续生长至籽粒70%-80%成熟后进行收获。

上述实施例1,2,3所用的荞麦品种均为定甜荞3号,以单收获荞麦籽粒作为对照,其他处理与本发明一致,单收获籽粒的分别于6月12日和7月14日播种,由表1可以看出与7月14日播种的对照A相比,本发明方法获得的荞麦籽粒产量每亩降低6.5%,总效益增加496元;与6月12日播种的对照B相比,本发明方法获得的荞麦籽粒产量每亩增加2.4%,总效益增加528元;对照A每亩获得的荞麦籽粒产量比对照B增加8.7%,总效益增加32元。

表1不同处理对荞麦产量及总收益的影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