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辣椒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96679阅读:55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作物种植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辣椒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辣椒,又称番椒、海椒、辣子等,是一种茄科辣椒属植物,为一年或者多年生草本植物,辣椒的果实因其辣椒皮含有辣椒素而具有辣味,可增加食欲、增添菜色,在现代市场中成为人们喜爱的蔬菜之一。

随着人们对产品种类的需求以及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辣椒本身作为食品领域的产品也开始大量出现,如小米辣、泡椒等产品;因此,对于辣椒在市场上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为此,对于辣椒进行合理化种植、提高辣椒种植产量,降低辣椒种植成本成为了辣椒种植技术领域的关键因素之一,同时也是关系到辣椒产品领域能否扩大化生产的关键因素之一。

而传统的辣椒种植方法,均是通过育苗、移栽的方案进行,在进行育苗和移栽过程中,由于对辣椒所需要适应的环境的情况不清楚,进而导致辣椒育苗过程中的种子出芽率较低,在移栽之后的苗木成活率低,发病率较高,进而影响辣椒的产量;同时,辣椒本身对于环境的要求较为严格,如干旱天气将会导致辣椒枯萎,水涝环境将会导致辣椒容易发病和死亡,进而造成辣椒产量降低,种植成本增高,而且传统的种植方法中辣椒的种植周期长,阻碍了辣椒的种植,使种植辣椒的经济效益难以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辣椒种植方法,该种植方法不需要进行育苗工作,直接进行大田播种,避免了将幼苗移栽于大田后对环境难以适应,而成活率低、发病率高的现象,即不会出现因为移栽而减产的现象,该方法还能够大幅度降低人工投入和成本,缩短种植周期等,增加种植辣椒的各种效益,节水减肥、绿色环保。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辣椒种植方法,在大田的种植穴中播种辣椒种子,并施用缓释肥,将大田用除草地膜完全覆盖,田间管理,直到收获辣椒;

其中,相邻两行种植穴的行间距为35-45cm,每行种植穴中的相邻两个种植穴的间距为16-24cm。

本发明实施例的辣椒种植方法的有益效果是:该种植方法不需要进行育苗工作,直接进行大田播种,避免了将幼苗移栽于大田后对环境难以适应,而成活率低、发病率高的现象,即不会出现因为移栽而减产的现象,该方法还能够大幅度降低人工投入和成本,缩短种植周期等,增加种植辣椒的各种效益,节水减肥、绿色环保。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辣椒种植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在大田进行辣椒种子的播种,并施用缓释肥,将大田用除草地膜全覆盖,即在播种了辣椒的土地上不留未覆盖除草地膜的空隙,配合田间管理,直到可以收获辣椒。播种的时间优选为4月25日-5月1日,保证播种时,5-10cm处的土壤温度稳定在12℃以上,上述温度适合种子出苗,并且适合幼苗生根等。

在大田中进行辣椒种子播种时,具体地,可以将辣椒种子播种于种植穴。

进一步地,播种辣椒种子按照以下方式进行:在播种辣椒种子的同时施用缓释肥,并在播种完成后立即覆盖除草地膜。具体地,可以利用现代农业机械(机器),例如:用拖拉机拖带播种、铺滴灌带、覆膜的机器一边播种辣椒种子、铺设滴灌带,一边将缓释肥施入土壤,并在完成播种和施肥的土地上立即覆盖除草地膜,即实现辣椒播种的全程机械化。按照上述方法进行播种,能够进一步地减少辣椒播种时,人力的投入,降低一定的人工成本。

具体地,种植穴的深度为1-1.5cm,种植穴的深度不适宜过深,若将辣椒种子种植于较深的土壤中,辣椒种子接触空气有限,且覆盖于种子上的土壤过多,会导致辣椒种子的出苗率降低,进而影响辣椒的产量。

进一步地,相邻两行种植穴的行间距为35-45cm,每行种植穴中相邻两个种植穴的间隔距离(即株间距)为16-24cm;如果种植穴的行间距、株间距太宽,单位面积上种植辣椒的量相应减少,进而导致辣椒的单位产量下降,无法提高种植辣椒的经济效益;如果种植穴的行间距、株间距太窄,单位面积的辣椒种植量能够有所提高,但是辣椒之间争抢养分和光照,反而会导致部分辣椒的生长发育受到限制,产量不但得不到提高,反而降低,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成本,经济效益也得不到提高。

进一步地,每行种植穴中相邻两个种植穴的间隔距离(即株间距)为18-20cm,在此间隔距离下,既能保证每株辣椒都有充足的养分和光照,又能够尽可能的在单位面积土地上多种辣椒,进而提高辣椒的单位产量,增加种植辣椒的经济效益。

更进一步地,上述每个种植穴中播种1-2粒辣椒种子。若每个种植穴中播种的辣椒种子数量过多,可能会导致种子之间的养分竞争,从而导致某些种子不能正常的发芽出苗,或者当种子全部出苗之后,幼苗间争抢养分和阳光等,造成大量死苗,进而浪费一定的生产成本。

具体地,上述缓释肥的施用标准如下:每亩地施用缓释肥50-60kg。缓释肥是指化学养分释放速率小于速溶性肥料施入土壤后转变为植物有效态养分的释放速率。在大田施用缓释肥,具有以下优点,肥料用量少、利用率高,可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施用方便,省工安全,可以有效地防止肥害;增产增收,缓释肥施用后肥效稳长,还能够抗病抗倒,促进增产。

前述的除草地膜可以是含除草剂的地膜或含阳光屏蔽剂的地膜。其中,含除草剂的地膜又可以分为双面含药的单层除草地膜、单面含药的双层除草地膜以及单面涂刷除草剂的除草地膜;含阳光屏蔽剂的地膜一般以低密度聚乙烯树脂、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树脂为基料,加入黑色母粒和助剂,经吹塑成膜。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优选采用的是含有阳光屏蔽剂的地膜,进行大田的全覆盖,该类型的地膜多成黑色的,将其覆盖于大田能够除去大田中的杂草,但又不会影响辣椒的正常生长,而且采用这种含有阳光屏蔽剂的地膜可以避免大田土壤中残留除草药剂,可以提高种植辣椒的绿色、环保性,使辣椒种植对环境更加友好。

进一步地,上述除草地膜覆盖于大田的厚度为0.008-0.01cm,在大田覆盖除草地膜可以使地温有所升高,适当的升高一定的地温,还会使土地相对的更加湿润,有助于辣椒种子的出苗和幼苗的成活;但是如果除草地膜覆盖于大田过厚,可能导致地温过高,且土壤不透气、含水过多,反而降低辣椒的出苗率和导致幼苗枯萎、发病,进而导致辣椒产量降低。

更进一步地,选用的除草地膜的宽度为1-1.2m。选用上述宽度的除草地膜,更加适合使用现代农业机械(例如:拖拉机或用拖拉机拖带的覆膜机械等)进行覆膜,即在使用现代农业机械同时进行播种、施肥和覆膜时更加便利。

辣椒种子播种完成后,在辣椒的整个生长周期,配合田间管理,例如:追肥和滴灌,直到收获辣椒。

需要说明的是,选用滴灌进行辣椒的灌溉,一方面是因为本发明的辣椒种植方法中进行了除草地膜的全覆盖,滴灌之外的其它灌溉方式不方便操作;另一方面,采用滴灌可以更好的控制大田环境的湿度,避免辣椒在干旱环境下枯萎,又能够避免大田积水,即避免辣椒在水涝环境下发病或死亡。其中,滴灌时使用的滴灌带是前述利用机器一体化播种种子时,一并完成铺设的。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追肥主要包括在辣椒的盛果期追肥,例如:在辣椒盛果期追施20-30kg复合肥,以促进辣椒果实发育的更优质。在追肥的同时还可以结合浇水同时进行,使辣椒在种植周期的肥、水均充足。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辣椒种植方法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4月25日,利用现代农业机械将辣椒种子播种于大田,并随种子的播种一并铺设滴灌带、施用缓释肥,和覆盖宽度为1.2m的除草地膜于大田。缓释肥的施用标准为:50kg/亩,每个种植穴中播种1粒辣椒种子,除草地膜为黑色的含阳光屏蔽剂的除草地膜,且除草地膜覆盖的厚度为0.008cm。播种时,应该保持种植穴的行间距为40cm,每行种植穴中相邻两个种植穴的间距为20cm,种植穴的深度为1.5cm。

种植期间配合追肥和滴灌等田间管理,直到收获辣椒。

实施例2

4月26日,利用现代农业机械将辣椒种子播种于大田,并随种子的播种一并铺设滴灌带、施用缓释肥,和覆盖宽度为1.0m的除草地膜于大田。缓释肥的施用标准为:60kg/亩,每个种植穴中播种2粒辣椒种子,除草地膜为黑色的含阳光屏蔽剂的除草地膜,且除草地膜覆盖的厚度为0.01cm。播种时,应该保持种植穴的行间距为45cm,每行种植穴中相邻两个种植穴的间距为24cm,种植穴的深度为1.2cm。

种植期间配合追肥和滴灌等田间管理,直到收获辣椒。

实施例3

4月27日,利用现代农业机械将辣椒种子播种于大田,并随种子的播种一并铺设灌溉带、施用缓释肥,和覆盖宽度为1.1m的除草地膜于大田。缓释肥的施用标准为:55kg/亩,每个种植穴中播种1粒辣椒种子,除草地膜为含除草剂的除草地膜,且除草地膜覆盖的厚度为0.009cm。播种时,应该保持种植穴的行间距为35cm,每行种植穴中相邻两个种植穴的间距为16cm,种植穴的深度为1.0cm。

种植期间配合追肥和滴灌等田间管理,直到收获辣椒。

实施例4

4月28日,利用现代农业机械将辣椒种子播种于大田,并随种子的播种一并铺设灌溉带、施用缓释肥,和覆盖宽度为1.2m的除草地膜于大田。缓释肥的施用标准为:52kg/亩,每个种植穴中播种2粒辣椒种子,除草地膜为黑色的含阳光屏蔽剂的除草地膜,且除草地膜覆盖的厚度为0.008cm。播种时,应该保持种植穴的行间距为42cm,每行种植穴中相邻两个种植穴的间距为18cm,种植穴的深度为1.1cm。

种植期间配合追肥和滴灌等田间管理,直到收获辣椒。

实施例5

4月29日,利用现代农业机械将辣椒种子播种于大田,并随种子的播种一并铺设灌溉带、施用缓释肥,和覆盖宽度为1.0m的除草地膜于大田。缓释肥的施用标准为:56kg/亩,每个种植穴中播种2粒辣椒种子,除草地膜为含除草剂的除草地膜,且除草地膜覆盖的厚度为0.009cm。播种时,应该保持种植穴的行间距为38cm,每行种植穴中相邻两个种植穴的间距为22cm,种植穴的深度为1.3cm。

种植期间配合追肥和滴灌等田间管理,直到收获辣椒。

实施例6

4月30日,利用现代农业机械将辣椒种子播种于大田,并随种子的播种一并铺设灌溉带、施用缓释肥,和覆盖宽度为1.2m的除草地膜于大田。缓释肥的施用标准为:57kg/亩,每个种植穴中播种1粒辣椒种子,除草地膜为黑色的含阳光屏蔽剂的除草地膜,且除草地膜覆盖的厚度为0.01cm。播种时,应该保持种植穴的行间距为41cm,每行种植穴中相邻两个种植穴的间距为19cm,种植穴的深度为1.4cm。

种植期间配合追肥和滴灌等田间管理,直到收获辣椒。

实施例7

5月1日,将辣椒种子播种于大田,并铺设灌溉带、施用缓释肥,覆盖宽度为1.0m的除草地膜于大田。缓释肥的施用标准为:53kg/亩,每个种植穴中播种2粒辣椒种子,除草地膜为黑色的含阳光屏蔽剂的除草地膜,且除草地膜覆盖的厚度为0.008cm。播种时,应该保持种植穴的行间距为43cm,每行种植穴中相邻两个种植穴的间距为22cm,种植穴的深度为1.3cm。

种植期间配合追肥和滴灌等田间管理,直到收获辣椒。

分别用两种传统的辣椒种植方法进行辣椒种植,并分别作为对比例1和对比例2。

对比例1:3月初,在日光温室大棚进行辣椒播种育苗,待育苗成熟后,于5月20日人工移栽到大田,配合与实施例1相同的田间管理,直到收获辣椒。

对比例2:4月初,在塑料大棚进行辣椒播种育苗,待育苗成熟后,于5月20日人工移栽到大田,配合与实施例1相同的田间管理,直到收获辣椒。

对比例3

对比例3和实施例1的辣椒种植方法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1中覆盖的除草地膜为全膜覆盖,而本对比例3采用的是半膜覆盖,即只用除草地膜覆盖播种了辣椒种子的部分土地,配合田间管理,直到收获辣椒。

比较实施例1-7和对比例1-3辣椒的种植周期,即辣椒从播种到收获所用的时间(d),结果见表1。

表1各实施例和对比例的种植周期(d)

由表1结果可知,本发明的辣椒种植方法和传统经过育苗再移栽大田的辣椒种植方法、除草地膜半覆盖的种植方法相比,能够明显的缩短辣椒种植的种植周期,可以减少大量的人工投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效益。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辣椒种植方法不需要进行育苗工作,直接进行大田播种,避免了将幼苗移栽于大田后对环境难以适应,而成活率低、发病率高的现象,即不会出现因为移栽而减产的现象,该方法能够明显缩短辣椒种植周期,大幅度降低人工投入和成本等,增加种植辣椒的各种效益,节水减肥、绿色环保。

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