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网箱浮管框架建造方法,属于网箱养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网箱养殖产业发展迅速,取得斐然成绩的同时暴露了诸多新问题,以网箱建造环节为例,传统的建造方式方法已经与高速发展的产业需求极端不匹配,主要表现在:
1.建造场地方面:以临选沙滩、租用场地为主,或临时开辟场地,选择的随意性大,基本不具备施工所需的水平度或平整度,致使网箱焊接过程中部分对接管不同轴(不直)而带来质量隐患;同时也由此产生网箱建造过程中大量的人力搬、扛、抬、拉、垫等工作,劳动强度大,效率低。部分场地无水无电,远离生活区,需要协调水电问题,自带或租用发电设备,油水自备,因此而开展的施工及施工人员的生活保障力度远远不够;离海边附近的场地往往是蚊虫滋生、毒蚁鼠蛇横行之所,给作业者带来极大困扰与安全威胁。
2.建造工具工艺现状:一方面,由于需要匹配建造场地的随意性,所以热熔焊机都是设计成分体式的机架、卡瓦、铣刀、热板、液压控制主机,以便于运输。从一个网箱施工工艺整体观察,建造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将设备从一个焊缝处搬运至下一焊缝处;对每一个焊缝焊接工艺剖析,需将机架抬到较为平整凭感觉加目测的位置,将对接焊的两根管抬到机架上,上好4片卡瓦,然后用8颗螺栓进行紧固,为了使得两管充分对接,需要不断调整8颗螺栓的松紧程度来调整卡瓦前后的位置与松紧程度,同时还需要对两管的远端进行前后高低的调整主要是人力的抬、垫、塞等动作完成;然后人力抬上铣刀约20公斤且不便于抓握,铣完后需要拆除铣刀再次合拢并调整8颗紧固螺栓确保对接合格,人力抬上加热板几百度高温,待翻边吸热后,再次人力撤离加热板,利用机架合拢、液压泵保压至焊缝冷却平均15分钟左右。然后松开8颗螺栓拆除卡瓦,拆除液压管,人力抬高焊缝处的管材,拔出机架后连同主机、铣刀、热板与卡瓦抬至下一焊缝处进行下一个焊缝的施焊环节,下一焊缝处所需的管材亦需要人力搬运。另一方面,当管材全部焊接完成后,需要进行弯管首尾对接焊,弯管是体现人多力量大的时候,都是利用滑轮组喊口号人力拉绳子,使得管的远端逐渐弯曲至所需的位置,然后用绳子捆好,再用同样的方法将管的另外一端拉至焊接位置。整个过程技术性并不高,但是由于建造工具的零散、简陋与衔接性不高,亦无其他辅助机械的参与,八成工作都靠人力完成,因此仍旧是较为低端粗放式的施工,质量不高且效率低下。
3.网箱下水方面:由于场地的限制,所选择的场地即便最大程度靠近海边,但建成的网箱下水亦很困难,不论是外聘辅助机械设备叉车、装载机、挖机、吊车等非专用机器设备还是纯人力,基本都是生拉硬拽下水方式,过程中曾屡次出现浮管过载断裂的事故;同时场地的随意选择,夹杂大、锋利的石块或其他尖锐杂物难以避免,网箱被拉、拽下水过程中,其表面划伤的事故频繁发生;下水往往需要等待涨潮高水位,时间成本高,给组织下次施工带来障碍。同时由于场地的地缘因素,若要外聘辅助机械设备,往往都需要支付高昂的费用,因此资金成本、时间成本和质量成本都是十分高昂,代价很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网箱浮管框架建造方法。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网箱浮管框架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箱浮管框架建造方法基于网箱浮管框架建造装置实施;
所述的网箱浮管框架建造装置设有位置相对固定的热熔焊机、卷扬机、四个导向滚轮、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所述卷扬机和其中三个所述导向滚轮位于一个四边形区域的四个角部上,该三个导向滚轮按逆时针方向依次记为第一导向滚轮、第二导向滚轮和第三导向滚轮,其余一个所述导向滚轮记为第四导向滚轮;所述热熔焊机和两根限位柱均位于所述四边形区域内,且该三者的位置使得:中部固定在所述热熔焊机的卡瓦中的直线型浮管的一端能够在紧贴所述第一限位柱的同时从所述卷扬机与第三导向滚轮之间的空隙穿出至所述四边形区域外、另一端能够在紧贴所述第二限位柱的同时从所述第一导向滚轮与第二导向滚轮之间的空隙穿出至所述四边形区域外,并且,所述第一限位柱、第二限位柱、第二导向滚轮和第三导向滚轮均位于所述直线型浮管的同一侧;所述第四导向滚轮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柱所在位置;
所述的网箱浮管框架建造方法包括:
步骤一、将适配待建造网箱浮管框架周长的建造用直线型浮管的内侧端部固定在所述热熔焊机的卡瓦中、外侧端部从所述卷扬机与第三导向滚轮之间的空隙穿出至所述四边形区域外;
步骤二、将第一钢丝绳的一端连接所述卷扬机、另一端从所述四边形区域的外侧依次绕过所述第一导向滚轮、第二导向滚轮和第三导向滚轮后连接到所述建造用直线型浮管的外侧端部;
步骤三、用所述卷扬机将所述第一钢丝绳收卷起来,所述建造用直线型浮管受所述第一钢丝绳的拉力作用,使得:在所述第一钢丝绳的收卷过程中,所述建造用直线型浮管以所述第一限位柱为支点逐渐弯曲,所述第一钢丝绳依次脱离所述第三导向滚轮和第二导向滚轮;
步骤四、在所述建造用直线型浮管弯曲至所述建造用直线型浮管与所述第四导向滚轮的连线穿过所述第一导向滚轮与第二限位柱之间的空隙的状态时,首先,停止所述卷扬机对所述第一钢丝绳的收卷,其次,将第二钢丝绳的一端连接所述卷扬机、另一端绕过所述第四导向滚轮后连接到所述建造用直线型浮管的外侧端部,然后,断开所述第一钢丝绳与所述建造用直线型浮管的外侧端部的连接,最后,用所述卷扬机将所述第二钢丝绳收卷起来,所述建造用直线型浮管受所述第二钢丝绳的拉力作用,使得:在所述第二钢丝绳的收卷过程中,所述建造用直线型浮管继续以所述第一限位柱为支点逐渐弯曲,直至所述建造用直线型浮管接触到所述第二限位柱时,所述建造用直线型浮管的外侧端部沿从所述第二限位柱至所述第一限位柱的方向伸入所述热熔焊机的卡瓦中;
步骤五、在所述建造用直线型浮管的外侧端部伸入所述热熔焊机的卡瓦至其外侧端部的端口与其内侧端部的端口对接时,停止所述卷扬机对所述第二钢丝绳的收卷,并在用所述热熔焊机的卡瓦固定所述建造用直线型浮管的外侧端部后,断开所述第二钢丝绳与所述建造用直线型浮管的外侧端部的连接,再用所述热熔焊机对所述建造用直线型浮管的外侧端部端口与内侧端部端口进行对焊;
步骤六、在所述建造用直线型浮管的外侧端部端口与内侧端部端口完成对焊后,松开所述热熔焊机的卡瓦对所述建造用直线型浮管的外侧端部和内侧端部的固定,使得所述完成对焊后的建造用直线型浮管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成为相应的网箱浮管框架。
为了最大限度缩小网箱浮管框架建造装置所需占用的场地面积以及建造用直线型浮管弯曲时所需占用的场地面积,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四边形区域为矩形区域,中部固定在所述热熔焊机的卡瓦中的直线型浮管垂直于所述卷扬机与第三导向滚轮的连线。
为了确保步骤四中建造用直线型浮管的外侧端部能够沿从所述第二限位柱至所述第一限位柱的方向伸入所述热熔焊机的卡瓦中,减小建造用直线型浮管自身弹力对该过程的影响,以实现建造用直线型浮管的两个端口的对接,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网箱浮管框架建造装置还设有第三限位柱和第四限位柱;所述第三限位柱和第四限位柱均与所述第一限位柱的位置相对固定且均位于所述四边形区域之内,且所述第三限位柱靠近所述第三导向滚轮设置、第四限位柱靠近所述第二导向滚轮设置;
所述步骤四中,用所述卷扬机将所述第二钢丝绳收卷起来之前,先用绳索将所述第三限位柱和第四限位柱与所述建造用直线型浮管最靠近它们的部位绑系在一起。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网箱浮管框架建造方法还基于漂浮于水面上的平台实施,所述网箱浮管框架建造装置安装在所述平台上;
所述的网箱浮管框架建造方法还包括:
步骤七、将所述网箱浮管框架从所述平台上移到所述平台所漂浮的水面上,以实现所述网箱浮管框架的下水。
为了便于工作人员在平台上完成第一钢丝绳和第二钢丝绳与建造用直线型浮管的外侧端部的拆装,避免须要到平台之外去进行该拆装的情况,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步骤四的启动条件,既包括所述建造用直线型浮管弯曲至所述建造用直线型浮管与所述第四导向滚轮的连线穿过所述第一导向滚轮与第二限位柱之间的空隙的状态,还包括所述建造用直线型浮管弯曲至所述建造用直线型浮管的外侧端部最靠近所述第一导向滚轮的状态。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步骤一中,所述建造用直线型浮管由多节长度相等的标准直线型浮管管材依次焊接而成,任意相邻两节所述标准直线型浮管管材的焊接方式为:首先,将前一节所述标准直线型浮管管材的内侧端部和后一节所述标准直线型浮管管材的外侧端部均固定在所述热熔焊机的卡瓦中,且前一节所述标准直线型浮管管材的内侧端部管口与后一节所述标准直线型浮管管材的外侧端部管口对接,然后,用所述热熔焊机对前一节所述标准直线型浮管管材的内侧端部管口与后一节所述标准直线型浮管管材的外侧端部管口进行对焊,最后,移动完成对焊的多节标准直线型浮管管材,使得所述后一节的标准直线型浮管管材的内侧端部固定在所述热熔焊机的卡瓦中;也即:第一节所述标准直线型浮管管材的外侧端部即为所述建造用直线型浮管的外侧端部,最后一节所述标准直线型浮管管材的内侧端部即为所述建造用直线型浮管的内侧端部。
为了便于建造用直线型浮管的焊接施工,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网箱浮管框架建造装置还设有多根滚轴,每一根所述滚轴的轴线均垂直于所述步骤一中所述完成对焊的多节标准直线型浮管管材的移动方向,各根所述滚轴沿所述完成对焊的多节标准直线型浮管管材的移动方向均匀间隔布置;所述步骤一中,被移动至所述热熔焊机之外的完成对焊的多节标准直线型浮管管材坐落在各根所述滚轴上。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标准直线型浮管管材为hdpe管材。
为了便于在海上进行网箱浮管框架的建造,并确保第二钢丝绳不受料场的干涉,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平台位于所述卷扬机和第一导向滚轮之间的连线与所述热熔焊机之间的区域为用于堆放待用的所述标准直线型浮管管材的料场;所述的网箱浮管框架建造装置还设有与所述卷扬机位置相对固定的第五导向滚轮,所述第五导向滚轮与所述卷扬机位于所述中部固定在所述热熔焊机的卡瓦中的直线型浮管的同一侧,且所述第五导向滚轮位于所述卷扬机与所述第三导向滚轮的连线上;
所述步骤四中,所述第二钢丝绳的一端连接所述卷扬机、另一端先绕过所述第五导向滚轮、再绕过所述第四导向滚轮后连接到所述建造用直线型浮管的外侧端部。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网箱浮管框架建造装置还设有与所述卷扬机位置相对固定的吊机;所述吊机靠近所述第五导向滚轮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参见图1至图8,本发明基于网箱浮管框架建造装置,通过卷扬机按次序收卷第一钢丝绳和第二钢丝绳并用热熔焊机完成对焊,即可实现网箱浮管框架的建造,因此,本发明大大提升了建造网箱浮管框架的自动化程度、降低了建造网箱浮管框架所需的人力资源(仅在热熔焊机的卡瓦固定和松开建造用直线型浮管以及第一钢丝绳和第二钢丝绳的连接与断开需要采用人工操作),并确保了网箱浮管框架的建造质量;
并且,由于第一限位柱41和第二限位柱42的布置方位,使得建造用直线型浮管5能够以第一限位柱41为支点进行弯曲,减小了建造用直线型浮管5在弯曲时对热熔焊机1产生的作用力,避免热熔焊机1受力损坏,并且,使得建造用直线型浮管5的外侧端部能够在第二限位柱42的限制下沿从第二限位柱42至第一限位柱41的方向伸入热熔焊机1的卡瓦中,确保了建造用直线型浮管5的外侧端部端口与内侧端部端口能够顺利对接;
而且,由于步骤四在建造用直线型浮管5弯曲至建造用直线型浮管5与第四导向滚轮34的连线l穿过第一导向滚轮31与第二限位柱42之间的空隙的状态下实施,即在第一钢丝绳61脱离第一导向滚轮31之前实施,所以,能够确保本发明的网箱浮管框架建造方法在实施过程中的安全性,避免以下情况的发生:“第一钢丝绳61避免脱离第一导向滚轮31后,建造用直线型浮管5的外侧端部获得了在第一钢丝绳61的限制下而绕卷扬机2转动的自由度,而在建造用直线型浮管5自身弹力的作用下,建造用直线型浮管5的外侧端部必然得要绕卷扬机2逆时针转动较大的幅度才能使得建造用直线型浮管5达到新的平衡状态,第一钢丝绳61在此过程中也将被建造用直线型浮管5带动而作出较大幅度的摆动,从而,使得建造用直线型浮管5的弯曲过程存在安全隐患且容易在答复摆动下损坏”。
第二,本发明基于漂浮于水面上的平台实施,使得建造网箱浮管框架的所有工序均能够在该平台上完成,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寻找适合建造网箱浮管框架的场地困难的问题,并且,建造完成的网箱浮管框架能够方便从平台上直接移到所述平台所漂浮的水面上,实现所述网箱浮管框架的下水。
第三,本发明将热熔焊机设置为固定式,通过移动标准直线型浮管管材即可完成建造用直线型浮管的焊接,能够进一步缩小网箱浮管框架建造装置所需占用的场地面积,并进一步降低了建造网箱浮管框架所需的人力资源;并且,热熔焊机的固定式设置,能够方便的为其设置遮风挡雨的设施,使得热熔焊机在熔接过程中免受风雨的影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网箱浮管框架建造方法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发明的网箱浮管框架建造方法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发明的网箱浮管框架建造方法的示意图之三;
图4为本发明的网箱浮管框架建造方法的示意图之四;
图5为本发明的网箱浮管框架建造方法的示意图之五;
图6为本发明的网箱浮管框架建造方法的示意图之六;
图7为本发明的网箱浮管框架建造方法的示意图之七;
图8为本发明的网箱浮管框架建造方法的示意图之八;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网箱浮管框架建造方法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网箱浮管框架建造方法的示意图之一;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网箱浮管框架建造方法的示意图之二;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网箱浮管框架建造方法的示意图之三;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网箱浮管框架建造方法的示意图,图中,51、52、53、54依次表示第一节标准直线型浮管管材、第二节标准直线型浮管管材、第三节标准直线型浮管管材和第四节标准直线型浮管管材;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网箱浮管框架建造方法的示意图之一;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网箱浮管框架建造方法的示意图之二;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的网箱浮管框架建造方法的示意图之一;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六的网箱浮管框架建造方法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发明公开的是一种网箱浮管框架建造方法,其发明构思为:该网箱浮管框架建造方法基于网箱浮管框架建造装置实施。
上述网箱浮管框架建造装置设有位置相对固定的热熔焊机1、卷扬机2、四个导向滚轮、第一限位柱41和第二限位柱42;卷扬机2和其中三个导向滚轮位于一个四边形区域的四个角部上,该三个导向滚轮按逆时针方向依次记为第一导向滚轮31、第二导向滚轮32和第三导向滚轮33,其余一个导向滚轮记为第四导向滚轮34;热熔焊机1和两根限位柱均位于四边形区域内,且该三者的位置使得:中部固定在热熔焊机1的卡瓦中的直线型浮管的一端能够在紧贴第一限位柱41的同时从卷扬机2与第三导向滚轮33之间的空隙穿出至四边形区域外、另一端能够在紧贴第二限位柱42的同时从第一导向滚轮31与第二导向滚轮32之间的空隙穿出至四边形区域外,并且,第一限位柱41、第二限位柱42、第二导向滚轮32和第三导向滚轮33均位于直线型浮管的同一侧;第四导向滚轮34位于第一限位柱41所在位置。
本发明的网箱浮管框架建造方法包括:
步骤一、将适配待建造网箱浮管框架周长的建造用直线型浮管5的内侧端部固定在热熔焊机1的卡瓦中、外侧端部从卷扬机2与第三导向滚轮33之间的空隙穿出至四边形区域外;
步骤二、将第一钢丝绳61的一端连接卷扬机2、另一端从四边形区域的外侧依次绕过第一导向滚轮31、第二导向滚轮32和第三导向滚轮33后连接到建造用直线型浮管5的外侧端部(参见图1);
步骤三、用卷扬机2将第一钢丝绳61收卷起来,建造用直线型浮管5受第一钢丝绳61的拉力作用,使得:在第一钢丝绳61的收卷过程中,建造用直线型浮管5以第一限位柱41为支点逐渐弯曲,第一钢丝绳61依次脱离第三导向滚轮33(参见图2和图3)和第二导向滚轮32(参见图4);
步骤四、在建造用直线型浮管5弯曲至建造用直线型浮管5与第四导向滚轮34的连线l穿过第一导向滚轮31与第二限位柱42之间的空隙的状态时(参见图5),首先,停止卷扬机2对第一钢丝绳61的收卷,其次,将第二钢丝绳62的一端连接卷扬机2、另一端绕过第四导向滚轮34后连接到建造用直线型浮管5的外侧端部(参见图6),然后,断开第一钢丝绳61与建造用直线型浮管5的外侧端部的连接,最后,用卷扬机2将第二钢丝绳62收卷起来,建造用直线型浮管5受第二钢丝绳62的拉力作用,使得:在第二钢丝绳62的收卷过程中,建造用直线型浮管5继续以第一限位柱41为支点逐渐弯曲,直至建造用直线型浮管5接触到第二限位柱42时,建造用直线型浮管5的外侧端部沿从第二限位柱42至第一限位柱41的方向伸入热熔焊机1的卡瓦中(参见图7);
步骤五、参见图7,在建造用直线型浮管5的外侧端部伸入热熔焊机1的卡瓦至其外侧端部的端口与其内侧端部的端口对接时,停止卷扬机2对第二钢丝绳62的收卷,并在用热熔焊机1的卡瓦固定建造用直线型浮管5的外侧端部后,断开第二钢丝绳62与建造用直线型浮管5的外侧端部的连接,再用热熔焊机1对建造用直线型浮管5的外侧端部端口与内侧端部端口进行对焊;
步骤六、参见图8,在建造用直线型浮管5的外侧端部端口与内侧端部端口完成对焊后,松开热熔焊机1的卡瓦对建造用直线型浮管5的外侧端部和内侧端部的固定,使得完成对焊后的建造用直线型浮管5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成为相应的网箱浮管框架5’。
参见图1,为了最大限度缩小网箱浮管框架建造装置所需占用的场地面积以及建造用直线型浮管5弯曲时所需占用的场地面积,上述四边形区域优选为矩形区域,中部固定在热熔焊机1的卡瓦中的直线型浮管垂直于卷扬机2与第三导向滚轮33的连线。
在上述发明构思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采用以下优选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9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一基于上述发明构思,采用了以下优选方案:
为了确保步骤四中建造用直线型浮管5的外侧端部能够沿从第二限位柱42至第一限位柱41的方向伸入热熔焊机1的卡瓦中,减小建造用直线型浮管5自身弹力对该过程的影响,以实现建造用直线型浮管5的两个端口的对接,上述网箱浮管框架建造装置还设有第三限位柱43和第四限位柱44;第三限位柱43和第四限位柱44均与第一限位柱41的位置相对固定且均位于四边形区域之内,且第三限位柱43靠近第三导向滚轮33设置、第四限位柱44靠近第二导向滚轮32设置;
步骤四中,用卷扬机2将第二钢丝绳62收卷起来之前,先用绳索将第三限位柱43和第四限位柱44与建造用直线型浮管5最靠近它们的部位绑系在一起;从而,用卷扬机2将第二钢丝绳62收卷起来时,仅建造用直线型浮管5与第四限位柱44绑系在一起的部位至其外侧端部之间的管段会受第二钢丝绳62的作用力而完全,提高了实现建造用直线型浮管5的两个端口对接的可靠性。
实施例二
如图10至1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二与上述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它们的区别在于:
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网箱浮管框架建造方法还基于漂浮于水面上的平台7实施,网箱浮管框架建造装置安装在平台7上;该平台7可以是工程船等具有平台空间的水上设施,平台7的尺寸将依据施工网箱大小、网箱数量(考虑备料多少需要位置)、作业人员的休息生活区域大小等因素最终确定,其布置依据新型工艺的要求设置为堆料区、焊接区与弯曲成型区,平台自身具备供电设备或者接驳岸电装置、可供作业人员休息就餐等功能。
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网箱浮管框架建造方法还包括:
步骤七、将网箱浮管框架5’从平台7上移到平台7所漂浮的水面上,以实现网箱浮管框架5’的下水。
另外,为了便于工作人员在平台7上完成第一钢丝绳61和第二钢丝绳62与建造用直线型浮管5的外侧端部的拆装,避免须要到平台7之外去进行该拆装的情况,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步骤四的启动条件,既包括建造用直线型浮管5弯曲至建造用直线型浮管5与第四导向滚轮34的连线l穿过第一导向滚轮31与第二限位柱42之间的空隙的状态,还包括建造用直线型浮管5弯曲至建造用直线型浮管5的外侧端部最靠近第一导向滚轮31的状态。
实施例三
如图1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三可基于上述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实施,它们的区别在于:
本发明的实施例三的步骤一中,建造用直线型浮管5由多节长度相等的标准直线型浮管管材依次焊接而成,任意相邻两节标准直线型浮管管材的焊接方式为:首先,将前一节标准直线型浮管管材的内侧端部和后一节标准直线型浮管管材的外侧端部均固定在热熔焊机1的卡瓦中,且前一节标准直线型浮管管材的内侧端部管口与后一节标准直线型浮管管材的外侧端部管口对接,然后,用热熔焊机1对前一节标准直线型浮管管材的内侧端部管口与后一节标准直线型浮管管材的外侧端部管口进行对焊,最后,移动完成对焊的多节标准直线型浮管管材,使得后一节的标准直线型浮管管材的内侧端部固定在热熔焊机1的卡瓦中;也即:第一节标准直线型浮管管材的外侧端部即为建造用直线型浮管5的外侧端部,最后一节标准直线型浮管管材的内侧端部即为建造用直线型浮管5的内侧端部。其中,标准直线型浮管管材优选为hdpe管材。
另外,为了便于建造用直线型浮管5的焊接施工,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网箱浮管框架建造装置还设有多根滚轴8,每一根滚轴8的轴线均垂直于步骤一中完成对焊的多节标准直线型浮管管材的移动方向,各根滚轴8沿完成对焊的多节标准直线型浮管管材的移动方向均匀间隔布置;步骤一中,被移动至热熔焊机1之外的完成对焊的多节标准直线型浮管管材坐落在各根滚轴8上,从而能够方便省力在移动完成对焊的多节标准直线型浮管管材。
实施例四
如图14和图1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四可基于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中的任一者实施,它们的区别在于:
为了便于在海上进行网箱浮管框架的建造,并确保第二钢丝绳62不受料场的干涉,本发明的实施例四中,平台7位于卷扬机2和第一导向滚轮31之间的连线与热熔焊机1之间的区域为用于堆放待用的标准直线型浮管管材的料场7a;网箱浮管框架建造装置还设有与卷扬机2位置相对固定的第五导向滚轮35,第五导向滚轮35与卷扬机2位于中部固定在热熔焊机1的卡瓦中的直线型浮管的同一侧,且第五导向滚轮35位于卷扬机2与第三导向滚轮33的连线上;
步骤四中,第二钢丝绳62的一端连接卷扬机2、另一端先绕过第五导向滚轮35、再绕过第四导向滚轮34后连接到建造用直线型浮管5的外侧端部。
实施例四
如图16和图1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五可基于上述实施例四实施,它们的区别在于:
本发明的实施例五中,网箱浮管框架建造装置还设有与卷扬机2位置相对固定的吊机9;吊机9靠近第五导向滚轮35设置;该吊机9能够用于搬运管材等物品,辅助弯管中需要的人力所不能之事宜,辅助网箱下水;步骤七的下水过程中,用吊机9吊起并稍微转动吊机9便可实现网箱浮管框架5’一端到水中,有了水的浮力帮助,全部下水人力就可轻松实现。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根据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本发明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等效修改、替换或变更,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