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便型人力谷物播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63293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轻便型人力谷物播种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农业机械领域,涉及一种农用播种器,尤其是涉及一种轻便型人力谷物播种器。



背景技术:

在丘陵山地地区,很多农民的种植区域较小,普通的大田用谷物播种机,由于结构较为庞大,无法满足小区域的播种要求,而且对于农民来说,大田用播种机价格昂贵,操作复杂,使用不方便也不经济,因此只能采取人工播种的方式,但人工播种的方式工作量大、效率低、劳动强度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轻便型人力谷物播种器。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轻便型人力谷物播种器,主要包括机架、操作机构、播种机构、开沟机构和行走机构。操作手柄焊接在操作杆上,操作杆焊接在排种管一侧,加强杆焊接在操作杆和排种管之间,排种管另一侧焊接有操作叉和支撑叉,操作叉和支撑叉前端通过螺母固定有一行走轮,支撑叉上方焊接有一支撑杆,种箱焊接在支撑杆上,出种槽一端焊接在种箱一侧开口处,另一端焊接在接种杯侧面开口处,种箱开口内侧安装有种量调节器,接种杯的底部固定在排种管顶部,开沟铲焊接在排种管底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根据本发明,由于体积较小,因而能够顺利进入小块种植区域,且采用机械播种的方式,操作简便,能够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播种效率,并且由于结构简单,加工制作方便,价格较低,具有一定的经济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轻便型人力谷物播种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轻便型人力谷物播种器轴侧图。

图3为本发明轻便型人力谷物播种器种量调节器局部示意图。

图中1-操作手柄,2-操作杆,3-接种管,4-种箱,5-支撑杆,6-行走轮,7-加强杆,8-排种管,9-开沟铲,10-支撑叉,11-出种槽,12-操作叉,13-种量调节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解释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涉及一种轻便型人力谷物播种器,包括机架、操作机构、播种机构、开沟机构和行走机构;所述操作机构用于控制播种器的转向,所述播种机构安装在机架上,用于谷物的播种,所述的开沟机构用于播种前的开沟,所述的行走机构用于带动播种器的行走。

所述的机架主要包括支撑叉(10)和支撑杆(5),支撑叉(10)焊接在排种管(8)一侧,支撑杆(5)底部焊接在支撑叉(10)上,支撑杆(5)顶部焊接在种箱(4)上。

所述的操作机构主要包括操作手柄(1)、操作杆(2)、加强杆(7)和操作叉(12),操作手柄(1)与焊接在操作杆(2)上,操作杆(2)焊接在排种管(8)一侧,操作杆(2)和排种管(8)之间焊接有加强杆(7),操作叉(12)一端焊接在排种管(8)上,另一端通过螺母与行走轮(6)相连。工作时,通过控制操作手柄(1)的方向从而控制整个播种器的运动方向。

所述的播种机构主要包括种箱(4)、出种槽(11)、种量调节器(13)、接种杯(3)和排种管(8),种箱(4)焊接在支撑杆(5)上,出种槽(11)安装于种箱(4)与接种杯(3)之间,种量调节器(13)安装在种箱(4)出种口内侧,排种管(8)安装于接种杯(3)下方并焊接在机架上。播种前,根据实际需要,调节种量调节器(13)的位置,从而控制种箱(4)的开口处的高度,达到控制出种量的目的。播种时,种子由种箱(4)经过出种槽(11)进入接种杯(3),接着落入排种管(8),最终掉落到开好的沟中。

所述的开沟机构主要包括开沟铲(9),开沟铲(9)安装于排种管(8)底部。而且由于安装在排种管(8)前方,因此通过人力推动,就能在播种前将沟开好。

所述的行走机构主要包括行走轮(6),行走轮(6)通过螺母安装于操作叉(12)和支撑叉(10)上。播种时,人握着操作手柄(1),向前推动,此时行走轮(6)发生转动,从而带动整个播种器向前运动。

上面以具体实施例予以说明本发明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上实施例,根据上述的说明内容,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便型人力谷物播种器,主要包括机架、操作机构、播种机构、开沟铲和行走轮。机架包括支撑叉和支撑杆,支撑叉焊接在排种管上,支撑杆底部焊接在支撑叉上;操作机构包括操作手柄、操作杆、加强杆和操作叉,操作手柄焊接在操作杆上,操作杆和操作叉分别焊接在排种管两侧,加强杆焊接在操作杆和排种管间;播种机构包括种箱、出种槽、种量调节器、接种杯和排种管,种箱焊接在支撑杆顶部,出种槽一端焊接在种箱开口处,一端焊接在接种杯开口处,种量调节器安装在种箱开口处内侧,接种杯固定在排种管顶部;开沟铲焊接在排种管底部,行走轮固定在操作叉和支撑叉前端。本发明设计合理,操作轻便,特别适合在小地块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王峥;谭晨佼;杨福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7.02.27
技术公布日:2017.08.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