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栽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98824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植物栽培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栽培装置。



背景技术:

在农业生产中,利用模拟太阳光的人工光源以及供给植物矿物营养所需要的人工配制培养液来种植植物(如蔬菜、果蔬等)的植物栽培也随处可见。小型的植物栽培设备(如家用型植物栽培柜、学校或实验室使用的植物栽培柜)由于能满足小批量种植植物的要求,也越来越多的以特殊家用电器的形式出现在市场上。

公开号CN201967457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家庭植物工厂(即植物栽培装置),该本发明家庭植物工厂具有营养液供回液管路系统,给水管路系统均由营养液给水三通、营养液给水软管快插接头、营养液给水软管、营养液给水软管快插接板、营养液给水软管快插阀门、营养液给水弯头组合构成;各路排水管路系统均由营养液回水软管连接、营养液回水连接件、营养液回水弯头、营养液回水三通组合构成。该植物工厂中,由于栽培床箱与给水管路系统均有连接关系,当用户需要将某一栽培床箱从柜子内移开时,由于管路之间有联系关系,其他栽培床箱也无法进行工作,而且由于管路均固定,用户也不能对相邻两层栽培床箱之间的上下距离进行调节;因此,使用有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便捷的植物栽培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植物栽培装置,包括:

一机柜;

多层栽培容器,多层所述的栽培容器自上而下地设置在所述的机柜内部,各层所述的栽培容器内部具有液体流淌通道、顶部设置有至少一个进液口、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排液口,所述的进液口、液体流淌通道以及排液口依次连通;

一供液循环系统,用于向多层所述的栽培容器提供植物栽培所需液体,所述的供液循环系统包括一用于贮藏所述植物栽培所需液体的储液箱、液体上行管道、泵、数量与所述栽培容器层数一致的多个转接液盘,所述的液体上行管道具有一下端管口和一上端管口,所述的泵具有一进口和一出口,所述的进口与所述的储液箱相连通,所述的出口与所述液体上行管道的下端管口相连通,所述液体上行管道的上端管口位于最上层所述栽培容器的正上方并且与最上层所述栽培容器的进液口相正对,所述的转接液盘上部为敞口结构、下部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转接液盘内部连通的泄液口,各个所述的转接液盘分别设置在各层所述栽培容器的排液口下方,除最下层所述转接液盘的泄液口之外的其余所述转接液盘的泄液口均位于与其相邻的下侧所述栽培容器的正上方并且与该所述栽培容器的进液口相正对,最下层的所述的泄液口与所述的储液箱内部相连通;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转接液盘中,上侧所述转接液盘的泄液口位于下侧所述转接液盘的上方。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最下层的所述泄液口通过一液体下行管道与所述的储液箱内部相连通。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储液箱为上部敞口结构,最下层的所述泄液口位于所述的储液箱正上方。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各层所述的栽培容器包括位于下部的栽培盒以及覆盖在所述栽培盒顶部的定植板,所述的储液室位于所述栽培盒内部,所述的定植板上设有植入植物的多个开口部。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进液口位于所述的定植板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转接液盘固定安装在所述的机体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栽培容器内部的液体流淌通道呈蛇形分布。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获得如下有益效果:由于各层栽培容器之间没有利用管路进行连接,依靠增设在各个栽培容器下方的转接液盘作为两侧栽培容器流体连通的“桥梁”。使得当用户随意移除一层栽培容器时,无需拔出管路,而且整套供液循环系统在移除某一层或多层栽培容器后仍能满足其余层栽培容器的正常供液和排液,因此,本案的植物栽培装置中由于供液循环系统中省去了相邻两层栽培容器之间的管路连接,结构简单,用户使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植物栽培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的栽培容器和供液循环系统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的栽培容器和供液循环系统组装后的主视示意图;

附图4为本发明的栽培容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发明装置中,第一层栽培容器移除后,剩余层栽培容器和供液循环系统组装后的主视示意图;

附图6为本发明装置中,第二层栽培容器移除后,剩余层栽培容器和供液循环系统组装后的主视示意图;

附图7为本发明装置中,第一、二层栽培容器移除后,剩余第三层栽培容器和供液循环系统组装后的主视示意图;

其中:100、植物栽培装置;1、机柜;2、柜门;31、第一层栽培容器;311、栽培盒;312、定植板;313、开口部;314、第一层进液口;315、第一层排液口;4、供液循环系统;

32、第二层栽培容器;321、栽培盒;322、定植板;323、开口部;324、第二层进液口;325、第二层排液口;33、第三层栽培容器;331、栽培盒;332、定植板;333、开口部;334、第三层进液口;335、第三层排液口;316、液体流淌通道;4、供液循环系统;41、储液箱;42、液体上行管道;43、泵;441、第一层转接液盘;442、第二层转接液盘;443、第三层转接液盘;421、下端管口;422、上端管口;431、进口;432、出口;45、液体下行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发明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予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的植物栽培装置100,包括机柜1,机柜1的前侧设置有一对柜门2,柜门2中部设置为透明部分以便于对机柜1内部进行观察。机柜1内自上而下设置有三层栽培容器31、32和33,各层栽培容器均能够移除的设置在机柜的内部,机柜1的内还设置有用于提供植物栽培所需液体的供液循环系统4。

如图2、3所示,自上而下第一层栽培容器31包括位于下部的栽培盒311以及覆盖在栽培盒311顶部的定植板312。定植板312上设有植入植物的多个开口部313,定植板312上在其靠近边部的位置还开设有第一层进液口314,栽培盒31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层排液口315。第二层栽培容器32包括位于下部的栽培盒321以及覆盖在栽培盒321顶部的定植板322。定植板322上设有植入植物的多个开口部323,定植板322上在其靠近边部的位置还开设有第二层进液口324,栽培盒321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层排液口325。第三层栽培容器33包括位于下部的栽培盒331以及覆盖在栽培盒331顶部的定植板332。定植板332上设有植入植物的多个开口部333,定植板332上在其靠近边部的位置还开设有第三层进液口334,栽培盒331的底部设置有第三层排液口335。

如图4所示,第一层栽培容器31的栽培盒311内部设置有液体流淌通道316,液体流淌通道316呈蛇形分布,其从第一层进液口314所在处延伸到第一层排液口315所在处,液体流淌通道316使得从其中流淌过的液体能够经过栽培盒311的所有区域,第一层进液口314、液体流淌通道316、第一层排液口315依次连通。其余第二层栽培容器32、第三层栽培容器33的栽培盒内部均设置有与第一层栽培容器31的栽培盒311内部的液体流淌通道316相同或相似的蛇形通道,以使得进入各个栽培盒的液体能够流过整个栽培盒内部。

再如图2、3所示,供液循环系统4包括一用于贮藏植物栽培所需液体的储液箱41、液体上行管道42、泵43、第一层转接液盘441、第二层转接液盘442和第三层转接液盘443。液体上行管道42具有一下端管口421和一上端管口422,泵43具有一进口431和一出口432,泵43的进口431与储液箱41相连通,泵43的出口432与液体上行管道42的下端管口421相连通。第一层转接液盘441、第二层转接液盘442和第三层转接液盘443均呈L形结构,第一层转接液盘441、第二层转接液盘442和第三层转接液盘443的上部均为敞口结构,第一层转接液盘441的下部设置有一个与第一层接接液盘441内部连通的第一层泄液口4411,第二层转接液盘442的下部设置有一个与第二层接接液盘442内部连通的第二层泄液口4421,第三层转接液盘443的下部设置有一个与第三层接接液盘443内部连通的第三层泄液口4431,第二层转接液盘442位于第二层栽培容器32的第二层排液口325下方,第三层转接液盘443位于第三层栽培容器33的第三层排液口335下方。本例中,三层转接液盘上下对齐布置,其中,第一层接接液盘441上的第一层泄液口4411位于第二层接接液盘442的正上方,第二层接接液盘442上的第二层泄液口4421位于第三层接接液盘442的正上方,这样,当移除任何一层的栽培容器,剩余的栽培容器仍然被继续供给生长所需溶液。

液体上行管道42的上端管口422向下并且位于第一层栽培容器31的第一层进液口314的正上方,第一层转接液盘441位于第一层栽培容器31的第一层排液口315下方,第二层栽培容器32位于第一层转接液盘441的下方并且第一层转接液盘441的第一层泄液口4411与第二层栽培容器32的第二层进液口324相正对,第二层转接液盘442位于第二层栽培容器32的第二层排液口325下方,第三层栽培容器33位于第二层转接液盘442的下方并且第二层转接液盘442的第二层泄液口4421与第三层栽培容器33的第三层进液口334相正对,第三层转接液盘443位于第三层栽培容器33的第三层排液口335下方,第三层转接液盘443的第三层泄液口4431与储液箱41通过一液体下行管道45相连通。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储液箱设置为上部是敞口结构,这样可以将最下层转接液盘的泄液口设置在位于储液箱的正上方,而无需设置液体下行通道即可将溶液导入到储液箱内。

如图3所示,当三层栽培容器均工作时,开启泵43,储液箱41内的溶液将被输送到液体上行管道42内,溶液从液体上行管道42的上端开口423流出,而后经第一层进液口314进入到第一层栽培容器31内部的液体流淌通道316内,溶液短暂流过第一层栽培容器31后从第一层排液口315流出,随后落入到第一层转接液盘441中,并进一步从第一层泄液口4411流出,再随后从第二层进液口324进入到第二层栽培容器32内,溶液在第二层栽培容器32短暂停留后再从第二层排液口325流出,进入第二层转接液盘442,并进一步从第二层泄液口4421流出,再随后从第三层进液口334进入到第三层栽培容器33内,溶液在第三层栽培容器33短暂停留后再从第三层排液口335流出,进入第三层转接液盘442,最终,未被第一、二、三栽培容器内的植物所吸收的剩余溶液将依次从第三层转接液盘442的第三层泄液口4431、液体下行管道45回流到储液箱41内,这样溶液将完成一次循环。

如图5所示,当第一层栽培容器移除,仅第二、三层栽培容器工作时,开启泵43,储液箱41内的溶液将被输送到液体上行管道42内,溶液从液体上行管道42的上端开口423流出,而后直接落入到第一层转接液盘441中,并随后从第一层泄液口4411流出,再从第二层进液口324进入到第二层栽培容器32内,溶液在第二层栽培容器32短暂停留后再从第二层排液口325流出,进入第二层转接液盘442,并进一步从第二层泄液口4421流出,再随后从第三层进液口334进入到第三层栽培容器33内,溶液在第三层栽培容器33短暂停留后再从第三层排液口335流出,进入第三层转接液盘442,最终,未被第二、三层栽培容器内植物吸收的剩余溶液将依次从第三层转接液盘442的第三层泄液口4431、液体下行管道45回流到储液箱41内,这样溶液将完成一次循环。

如图6所示,当第二层栽培容器移除,仅第一、三层栽培容器工作时,开启泵43,储液箱41内的溶液将被输送到液体上行管道42内,溶液从液体上行管道42的上端开口423流出,而后经第一层进液口314进入到第一层栽培容器31内部的液体流淌通道316内,溶液短暂流过第一层栽培容器31后从第一层排液口315流出,随后落入到第一层转接液盘441中,并进一步从第一层泄液口4411流出,再随后直接落入第二层转接液盘442,并进一步从第二层泄液口4421流出,再随后从第三层进液口334进入到第三层栽培容器33内,溶液在第三层栽培容器33短暂停留后再从第三层排液口335流出,进入第三层转接液盘442,最终,未被第一、三层栽培容器内植物吸收的未被植物吸收的剩余溶液将依次从第三层转接液盘442的第三层泄液口4431、液体下行管道45回流到储液箱41内,这样溶液将完成一次循环。

如图7所示,当第一、二层栽培容器移除,仅剩下第三层栽培容器工作时,开启泵43,储液箱41内的溶液将被输送到液体上行管道42内,溶液从液体上行管道42的上端开口423流出,溶液直接落入到第一层转接液盘441中,并进一步从第一层泄液口4411流出,再落入第二层转接液盘442,并进一步从第二层泄液口4421流出,再从第三层进液口334进入到第三层栽培容器33内,溶液在第三层栽培容器33短暂停留后再从第三层排液口335流出,进入第三层转接液盘442,再随后落入到第三层转接液盘442,最终,未被第三层栽培容器内植物吸收的剩余溶液将依次从第三层转接液盘442的第三层泄液口4431、液体下行管道45回流到储液箱41内,这样溶液将完成一次循环。

为了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机柜1内还应设置用于给各层栽培容器内的植物进行补光的光照装置(图中未示出)。为了使得在寒冷的冬天,此装置100依然能满足植物生长需求,在柜体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电加热装置(图中未示出)。

本实施例的植物栽培装置100适合浅水栽培的水培植物,即植物根系无需直接浸在溶液中便能生长的植物,待幼苗符合移植要求时,将其移位到栽培容器内,植物从各层栽培容器的定植板中的开口处进行生长,生长所需溶液通过供液循环系统定时定量供给,实现不断生长。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