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季海棠发芽及养护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98791阅读:91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四季海棠的发芽方法,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四季海棠发芽及养护的方法。



背景技术:

四季海棠别名四季秋海棠,秋海棠科,秋海棠属肉质草本。四季海棠是秋海棠植物中栽培最普遍的种类,其株型圆整、花多而密集,极易与其他花坛植物配植、而且观赏期较长。

常用的发芽、养护方法是播种到穴盘或者苗盘之后,直接放置到温室或者拱棚中发芽。四季海棠受温度、光照等因素影响较大,在温室或者拱棚中发芽时,发芽温度、光照以及空气湿度不稳定,导致四季海棠发芽率低、以及发芽不整齐,影响观赏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四季海棠发芽及养护的方法,在发芽室使用苗盘发芽,提高四季海棠种苗一致性。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四季海棠发芽及养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取基质,基质包括泥炭和珍珠岩,二者的体积比为8:2;

步骤二:采用苗盘播种的方式将基质填充在苗盘中;

步骤三:将四季海棠种子撒在步骤二中的苗盘中;

步骤四:将步骤三中的苗盘放入发芽室,调整发芽室的温度为20-26℃,湿度为85%-95%,光照强度2000-4000lux,每隔一天施一次肥至四季海棠种苗长出第一片真叶直径达到1cm;

步骤五:将步骤四中的四季海棠种苗移至生产温室,炼苗4-5天,生产温室光照不高于10000lux;

步骤六:对步骤五中的四季海棠分苗移栽至穴盘,并对大小苗进行分级。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选取泥炭和珍珠岩作为四季海棠种子的培养基质,泥炭通透性比较好,并且质量轻,利于保水保肥,为四季海棠种子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珍珠岩内部有大量孔隙,与泥炭复配,具有很好的保温效果,为种子发育提供足够的温度。

将基质填充在苗盘中,在基质上撒种。将撒播有四季海棠种子的苗盘放置在发芽室内,调整发芽室的温度、湿度和光照强度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发芽室可以为四季海棠种子的生长提供稳定的环境,每隔一天施一次肥,肥料与泥炭结合为四季海棠种子的生长提供足够的氮磷钾,四季海棠种子在该环境下生长一致性较好。

当四季海棠的第一片真叶长至1cm长时,将其移至生产温室,进行炼苗,但在此过程中为了避免光照过强对种苗造成不可逆的损伤,调整生产温室的光照不高于10000lux。

经过炼苗的四季海棠种苗生长稳定,可以移动至穴盘培育。

进一步地,步骤一中的泥炭的纤维长度为0-10mm,pH值5.8-6.0,EC值<0.5mmhos/cm;珍珠岩的粒径为2-4mm。

进一步地,泥炭和珍珠岩混配之后加水,基质湿度达到60%-70%。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泥炭中的纤维和珍珠岩配合,泥炭包裹珍珠岩形成交联的基质体系,珍珠岩保护泥炭中纤维的营养物质,为四季海棠种子萌发提供足够的营养。

进一步地,步骤二中基质填充在苗盘中的步骤包括:

S1、苗盘底部均匀铺设一层陶粒,陶粒的直径大小为2-3cm;

S2、在陶粒之上铺设一层步骤一制备的基质,基质上表面距离苗盘上沿1.5-2cm;S3、在S2的基质上铺直径为2-3mm的细基质,厚度为5mm,在苗盘内喷水,湿润的基质表面距离盘沿1-1.5cm。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苗盘中填充的基质从下至上依次为陶粒、泥炭和珍珠岩复配的基质和细基质,陶粒颗粒比较大,其内部含有大量孔隙,可以保存一定的水分。当水分太多时,多余的水又可以从陶粒之间的间隙处流出,避免臭根。泥炭和珍珠岩复配的基质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位于最上层的细基质类似透气保水膜,减少苗盘内基质水分蒸发太快,同时保证苗盘中基质的通透性,为四季海棠种子提供足够的氧气。

进一步地,步骤三中播种方式为将丸粒化种子撒在步骤二制备的基质表面或者采用细砂与裸种混合均匀撒在步骤二制备的基质表面。

进一步地,步骤四中四季海棠子叶展开后,发芽室温度降低至22-24℃,空气湿度调节为90%,采用14-0-14复合肥和20-10-20复合肥交替给种苗施肥,第一次采用14-0-14,施肥浓度为氮含量50ppm,第二次采用20-10-20,施肥浓度为氮含量75ppm,每次施肥比上次施肥氮含量增加25ppm;施肥后,使用清水冲洗叶片。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待四季海棠子叶展开之后,对四季海棠的叶面进行追肥,第一次使用浓度较低的14-0-14氮磷钾复合肥,为四季海棠的生长提供足量肥。第二次使用浓度稍高的20-10-20氮磷钾复合肥,以适应四季海棠的生长。并且两种肥料交替使用,逐渐增加氮肥的含量,减少四季海棠中N、P的流失,提高有效N、P的含量。

进一步地,步骤四中种苗第一片真叶长到直径1cm后,停止施肥,将发芽室温度降至20-22℃,空气湿度降至85%。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当种苗第一片真叶长到直径1cm之后,不用再继续施肥,提高光照强度,促进种苗自身的光合作用,但是光照强度不宜高于10000lux,避免灼伤真叶;同时,依旧保证发芽室的温度在20-22℃,湿度在85%,为种苗生长提供足够的水分和温度。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苗盘中填充的基质从下至上依次为陶粒、泥炭和珍珠岩复配的基质和细基质,为四季海棠种子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和水分。

2、采用14-0-14复合肥和20-10-20复合肥交替给种苗施肥,并且逐渐提高氮含量,减少四季海棠中N、P的流失。

3、随着四季海棠种子的萌发、生长而逐渐调整发芽室的光照、温度和湿度,以适应不同阶段的四季海棠种子生长。

4、在发芽室中培养四季海棠,内部温度、光照和湿度稳定,不受外部季节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四季海棠培育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图1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试验材料:选取四季海棠“巴特宾”种子。

试验方法:将种子进行苗盘播种,在苗盘中均匀撒播10盘(1000粒/盘)。

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选取基质,基质包括泥炭和珍珠岩,二者的体积比为8:2;其中泥炭的纤维长度为0-10mm,pH值5.8-6.0,EC值<0.5mmhos/cm;珍珠岩的粒径为2mm,泥炭和珍珠岩混配之后加水,基质湿度达到60%-70%。

步骤二:采用苗盘播种的方式将基质填充在苗盘中,具体步骤如下:

S1、苗盘底部均匀铺设一层陶粒,陶粒的直径大小为2cm;

S2、在陶粒之上铺设一层步骤一制备的基质,基质上表面距离苗盘上沿1.5cm;S3、在S2的基质上铺直径为2mm的细基质(使用直径为0.5mm的细砂),厚度为5mm,在苗盘内喷水,湿润的基质表面距离盘沿1cm。

步骤三:将丸粒化种子或者采用细砂与裸种混合均匀撒在步骤二制备的基质表面。

步骤四:将步骤三中的苗盘放入发芽室,调整发芽室的温度为20℃,湿度为85%,光照强度2000lux,每隔一天施一次肥至四季海棠种苗长出第一片真叶直径达到1cm;四季海棠子叶展开后,发芽室温度降低至22,空气湿度调节为90%,采用14-0-14复合肥和20-10-20复合肥交替给种苗施肥,第一次采用14-0-14,施肥浓度为氮含量50ppm,第二次采用20-10-20,施肥浓度为氮含量75ppm,每次施肥比上次施肥氮含量增加25ppm;施肥后,使用清水冲洗叶片。当种苗第一片真叶长到直径1cm后,停止施肥,将发芽室温度降至20℃,空气湿度调节至85%。

步骤五:将步骤四中的四季海棠种苗移至生产温室,炼苗4天,生产温室光照为10000lux;四季海棠分苗移栽至穴盘,并对大小苗进行分级。

实施例二:

一种四季海棠发芽及养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取基质,基质包括泥炭和珍珠岩,二者的体积比为8:2;其中泥炭的纤维长度为0-10mm,pH值5.8-6.0,EC值<0.5mmhos/cm;珍珠岩的粒径为4mm,泥炭和珍珠岩混配之后加水,基质湿度达到70%。

步骤二:采用苗盘播种的方式将基质填充在苗盘中,具体步骤如下:

S1、苗盘底部均匀铺设一层陶粒,陶粒的直径大小为3cm;

S2、在陶粒之上铺设一层步骤一制备的基质,基质上表面距离苗盘上沿2cm;

S3、在S2的基质上铺直径为3mm的细基质(使用直径为0.5mm的细砂),厚度为5mm,在苗盘内喷水,湿润的基质表面距离盘沿1.5cm。

步骤三:将丸粒化种子或者采用细砂与裸种混合均匀撒在步骤二制备的基质表面。

步骤四:将步骤三中的苗盘放入发芽室,调整发芽室的温度为26℃,湿度为95%,光照强度4000lux,每隔一天施一次肥至四季海棠种苗长出第一片真叶直径达到1cm;四季海棠子叶展开后,发芽室温度降低至24℃,空气湿度调节为90%,采用14-0-14复合肥和20-10-20复合肥交替给种苗施肥,第一次采用14-0-14,施肥浓度为氮含量50ppm,第二次采用20-10-20,施肥浓度为氮含量75ppm,每次施肥比上次施肥氮含量增加25ppm;施肥后,使用清水冲洗叶片。当种苗第一片真叶长到直径1cm后,停止施肥,将发芽室温度降至22℃,空气湿度降至85%。

步骤五:将步骤四中的四季海棠种苗移至生产温室,炼苗5天,生产温室光照不高于9000lux;四季海棠分苗移栽至穴盘,并对大小苗进行分级。

实施例三:

一种四季海棠发芽及养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取基质,基质包括泥炭和珍珠岩,二者的体积比为8:2;其中泥炭的纤维长度为0-10mm,pH值5.8-6.0,EC值<0.5mmhos/cm;珍珠岩的粒径为3mm,泥炭和珍珠岩混配之后加水,基质湿度达到65%。

步骤二:采用苗盘播种的方式将基质填充在苗盘中,具体步骤如下:

S1、苗盘底部均匀铺设一层陶粒,陶粒的直径大小为3cm;

S2、在陶粒之上铺设一层步骤一制备的基质,基质上表面距离苗盘上沿2cm;

S3、在S2的基质上铺直径为3mm的细基质(使用直径为0.5mm的细砂),厚度为5mm,在苗盘内喷水,湿润的基质表面距离盘沿1cm。

步骤三:将丸粒化种子或者采用细砂与裸种混合均匀撒在步骤二制备的基质表面。

步骤四:将步骤三中的苗盘放入发芽室,调整发芽室的温度为24℃,湿度为90%,光照强度3000lux,每隔一天施一次肥至四季海棠种苗长出第一片真叶直径达到1cm;四季海棠子叶展开后,发芽室温度降低至23℃,空气湿度调节为90%,采用14-0-14复合肥和20-10-20复合肥交替给种苗施肥,第一次采用14-0-14,施肥浓度为氮含量50ppm,第二次采用20-10-20,施肥浓度为氮含量75ppm,每次施肥比上次施肥氮含量增加25ppm;施肥后,使用清水冲洗叶片。当种苗第一片真叶长到直径1cm后,停止施肥,将发芽室温度降至21℃,空气湿度降至85%。

步骤五:将步骤四中的四季海棠种苗移至生产温室,炼苗4-5天,生产温室光照不高于9500lux;四季海棠分苗移栽至穴盘,并对大小苗进行分级。

实施例四:

一种四季海棠发芽及养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取基质,基质包括泥炭和珍珠岩,二者的体积比为8:2;其中泥炭的纤维长度为0-10mm,pH值5.8-6.0,EC值<0.5mmhos/cm;珍珠岩的粒径为4mm,泥炭和珍珠岩混配之后加水,基质湿度达到70%。

步骤二:采用苗盘播种的方式将基质填充在苗盘中,具体步骤如下:

S1、苗盘底部均匀铺设一层陶粒,陶粒的直径大小为3cm;

S2、在陶粒之上铺设一层步骤一制备的基质,基质上表面距离苗盘上沿1.5cm;S3、在S2的基质上铺直径为3mm的细基质(使用直径为0.5mm的细砂),厚度为5mm,在苗盘内喷水,湿润的基质表面距离盘沿1cm。

步骤三:将丸粒化种子或者采用细砂与裸种混合均匀撒在步骤二制备的基质表面。

步骤四:将步骤三中的苗盘放入发芽室,调整发芽室的温度为25℃,湿度为90%,光照强度3500lux,每隔一天施一次肥至四季海棠种苗长出第一片真叶直径达到1cm;四季海棠子叶展开后,发芽室温度降低至22℃,空气湿度调节为90%,采用14-0-14复合肥和20-10-20复合肥交替给种苗施肥,第一次采用14-0-14,施肥浓度为氮含量50ppm,第二次采用20-10-20,施肥浓度为氮含量75ppm,每次施肥比上次施肥氮含量增加25ppm;施肥后,使用清水冲洗叶片。当种苗第一片真叶长到直径1cm后,停止施肥,将发芽室温度降至21℃,空气湿度降至85%。

步骤五:将步骤四中的四季海棠种苗移至生产温室,炼苗4-5天,生产温室光照8500lux;四季海棠分苗移栽至穴盘,并对大小苗进行分级。

实施例五:

一种四季海棠发芽及养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取基质,基质包括泥炭和珍珠岩,二者的体积比为8:2;其中泥炭的纤维长度为0-10mm,pH值5.8-6.0,EC值<0.5mmhos/cm;珍珠岩的粒径为3mm,泥炭和珍珠岩混配之后加水,基质湿度达到65%。

步骤二:采用苗盘播种的方式将基质填充在苗盘中,具体步骤如下:

S1、苗盘底部均匀铺设一层陶粒,陶粒的直径大小为2cm;

S2、在陶粒之上铺设一层步骤一制备的基质,基质上表面距离苗盘上沿2cm;

S3、在S2的基质上铺直径为3mm的细基质(使用直径为0.5mm的细砂),厚度为5mm,在苗盘内喷水,湿润的基质表面距离盘沿1.5cm。

步骤三:将丸粒化种子或者采用细砂与裸种混合均匀撒在步骤二制备的基质表面。

步骤四:将步骤三中的苗盘放入发芽室,调整发芽室的温度为23℃,湿度为95%,光照强度2500lux,每隔一天施一次肥至四季海棠种苗长出第一片真叶直径达到1cm;四季海棠子叶展开后,发芽室温度降低至22℃,空气湿度调节为90%,采用14-0-14复合肥和20-10-20复合肥交替给种苗施肥,第一次采用14-0-14,施肥浓度为氮含量50ppm,第二次采用20-10-20,施肥浓度为氮含量75ppm,每次施肥比上次施肥氮含量增加25ppm;施肥后,使用清水冲洗叶片。当种苗第一片真叶长到直径1cm后,停止施肥,将发芽室温度降至21℃,空气湿度降至85%。

步骤五:将步骤四中的四季海棠种苗移至生产温室,炼苗5天,生产温室光照9000lux;四季海棠分苗移栽至穴盘,并对大小苗进行分级。

对比例一:

四季海棠种子在夏季气温下于常规的温室苗床中发芽、生长,其施肥方式以及温室的温度、湿度和光照与实施例一中的相同。

对比例二:

四季海棠种子在冬季气温下于常规的温室苗床中发芽、生长,其施肥方式以及温室的温度、湿度和光照与实施例一中的相同。

对比例三:

与实施例一相比,该对比例中仅采用14-0-14复合肥隔一天施一次肥。

对比例四:

与实施例一相比,该对比例中苗盘所用基质仅为体积比为8:2的泥炭和珍珠岩复配制得。

测试例:

对于以上各实施例和对比例培育的四季海棠统计其发芽率、移出发芽室时苗叶的长度和出芽时间,具体数值如表1所示。

表1 在各实施例和对比例的培育条件下培育四季海棠的发芽情况对比

由表1的测试结果可知,四季海棠种子在各实施例提供的环境条件下生长,发芽率在92%以上。其原因为:苗盘中所用的基质使用从上到下依次为:细基质、泥炭和珍珠岩混合的基质、陶土,多层次构筑的基质为四季海棠种子的生长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同时多余的水可以从陶土的间隙处流出,而其上层覆盖的细基质起到透气保水的作用,减少水分蒸发。发芽室内温度、湿度和光照恒定适宜,并且随着四季海棠种子的萌发生长而相应改变发芽室的条件,外部的环境条件对发芽室内的环境影响较小。此外,采用14-0-14复合肥和20-10-20复合肥交替给种苗施肥,并且逐渐增加氮含量,随四季海棠种子的生长提供相适应的肥料。

而对比例一和对比例二在温室培植的四季海棠种子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尤其冬季的发芽天数要延迟11-14天。对比例三中仅使用一种复合肥,四季海棠生长过程中营养物质跟不上,导致后期生长不一致。对比例四中基质仅为体积比为8:2的泥炭和珍珠岩复配制得,单纯使用这一种基质保水性能较差,影响四季海棠的生长。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