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象草饲养七彩山鸡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61365阅读:55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鸡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象草饲养七彩山鸡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七彩山鸡俗称野鸡,又称雉鸡,因其毛七彩斑斓,故名为七彩山鸡,是集肉用、观赏和药用于一身的名贵野味珍禽,被誉为“野味之王”、“动物人参”。当前七彩山鸡的人工养殖主要以谷物配合草类喂养为主,而大规模圈养中,谷物、动物蛋白等精料饲喂占比较高,养殖成本高,养殖技术还处于摸索阶段。

象草是禾本科、黍族多年生丛生大型草本植物,常具地下茎,秆直立,高可达4米。原产非洲,我国江西、四川、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已引种栽培成功,并大面积推广种植。象草柔软多汁,适口性很好,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富含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糖类、硫、钾、钙和磷等多种营养成分,其中粗蛋白含量高达20-25%,粗脂肪含量为2.5-3%,钙含量为0.4-0.6%,具有较高的饲用价值。

当前象草用于饲喂七彩山鸡主要以发酵象草或鲜草为主,鲜草饲喂消化利用率低,达不到节约精料的效果,而发酵象草在发酵过程中没有严格控制菌种种类和发酵条件,导致糖类和蛋白质等养分被杂菌消耗掉,使发酵物中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含量降低,并生成腐败物质,使发酵物品质变差,用于饲喂不但没能提高象草转化利用率,还降低鸡肉的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象草饲养七彩山鸡的方法,该方法在象草发酵过程中合理选择菌种种类并严格控制发酵条件,减少了杂菌对象草中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等有益养分的分解,提高了象草的发酵品质,进而提高了鸡肉品质;同时,还根据七彩山鸡生长特点,合理配置精料和草料的饲养比例,节约精料,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利用象草饲养七彩山鸡的方法,分为小鸡饲养、中鸡饲养和大鸡饲养三个阶段;所述小鸡为0-2月龄,所述中鸡为3-4月龄,所述大鸡为5月龄以上;

所述小鸡饲养采用的饲料配方包括精料、发酵象草和预混料,所述精料、发酵象草和预混料的重量比为精料:发酵象草:预混料=8:1:1;

所述中鸡饲养采用的饲料配方包括精料、发酵象草和预混料,所述精料、发酵象草和预混料的重量比为精料:发酵象草:预混料=6:3:1;

所述大鸡饲养采用的饲料配方包括精料、发酵象草和预混料,所述精料、发酵象草和预混料的重量比为精料:发酵象草:预混料=4:5:1;

所述精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混制而成:玉米粉20-35份、麦麸10-15份和豆粕8-13份;

所述预混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混制而成:黄粉虫3-6份、骨粉0.7-2.5份、食盐2-4份、花椒粉0.5-1.7份、亮氨酸0.06-0.09份、苏氨酸0.03-0.05份、甲硫氨酸0.01-0.04份、亚硒酸钠0.01-0.04份、维生素B2 0.03-0.08份、维生素K 0.02-0.09份、甜菜碱0.7-1.6份和磷酸氢钙0.1-0.6份;

所述发酵象草的制备方法为:先将象草原料粉碎成草粉,向草粉中加入与所述草粉等重量的水中混匀,得到湿润草粉,向湿润草粉加入所述湿润草粉重量0.3-0.6%的链霉菌、0.2-0.4%的白腐菌、4-9%的蛋白胨、7-11%的糖蜜、0.6-0.9%的氯化钙、0.1-0.3%的硫酸钾、0.4-0.7%的硫酸镁和2-8%的柠檬酸混合搅拌均匀,得到一次混合料,将一次混合料摊开,于32-35℃下发酵3-4天,再将温度调整至28-30℃下发酵5-7天,得到一次发酵料,向一次发酵料中加入所述一次发酵料重量0.5-1%的嗜酸乳杆菌和0.3-0.6%的乳酸链球菌混合搅拌均匀,得到二次混合料,将二次混合料渥堆,28-30℃下密封发酵5-8天,即可得到所述发酵象草。

进一步地,所述象草原料含水量为10-15%。

进一步地,所述象草原料为象草长至40-60cm时平地面刈割下来的叶子和茎杆。

进一步地,所述一次混合料摊开前先将一次混合料的pH调节为6.5-7.5;所述二次混合

料渥堆前先将二次混合料的pH调节为6.5-7.5。

进一步地,所述草粉目数为18-28目。

进一步地,所述摊开厚度为5-8cm。

链霉菌能产生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可将象草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降解为低聚糖、乳酸和挥发性脂肪酸等,同时,链霉菌还能产生放线菌素、链霉素、四环霉素等多种抗生素,可杀灭细菌和霉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氏体等致病微生物,杀灭细菌可有效抑制杂菌对象草蛋白质的降解以及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利用,防止养分的损失和腐败物质的滋生,杀灭致病菌提高了发酵象草的使用安全性,提高发酵象草的品质。

白腐菌可产生木质素降解酶系、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能将象草中的木质素、半纤维素和纤维素降解为低聚糖、乳酸和挥发性脂肪酸等,提高糖类、蛋白质含量,进一步提高发酵象草消化利用率。

本发明中蛋白胨、糖蜜、氯化钙、硫酸钾、硫酸镁和柠檬酸为链霉菌和白腐菌提供丰富碳源、氮源和矿质元素,促进链霉菌和白腐菌的生长,且氯化钾、硫酸镁还能促使链霉菌产抗生素。

嗜酸乳杆菌可调整肠道菌群平衡,抑制肠道不良微生物的增殖,且嗜酸乳杆菌对致病微生物具有拮抗作用,保证鸡肠道的健康,提高鸡的消化率;而乳酸链球菌可产生胞外多糖,提高发酵象草的适口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在象草发酵过程中合理选择菌种种类并严格控制发酵条件,减少了杂菌对象草中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等有益养分的利用和分解,提高象草可利用养分的含量,增加草料转化效果,同时,还降低杂菌产生的腐败物质,提高了发酵象草的品质,进而提高了鸡肉品质。

同时,本发明还根据七彩山鸡生长特点,合理配置精料和发酵象草的饲养比例,节约精料,降低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其中,小鸡饲养中以精料为主,辅以少量发酵象草和预混料,发酵象草含有的嗜酸乳杆菌和乳酸链球菌可增强小鸡肠道消化性能,减少患病和死亡率;中鸡饲养和大鸡饲养中,由于鸡的肠道功能健全,身体各项机能发育完全,将精料比例降低,增加发酵象草的饲喂比例,鸡可充分利用发酵象草中的营养物质,少量精料可满足生长需求,达到节约精料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一种利用象草饲养七彩山鸡的方法,分为小鸡饲养、中鸡饲养和大鸡饲养三个阶段;所述小鸡为0-2月龄,所述中鸡为3-4月龄,所述大鸡为5月龄以上;

所述小鸡饲养采用的饲料配方包括精料、发酵象草和预混料,所述精料、发酵象草和预混料的重量比为精料:发酵象草:预混料=8:1:1;

所述中鸡饲养采用的饲料配方包括精料、发酵象草和预混料,所述精料、发酵象草和预混料的重量比为精料:发酵象草:预混料=6:3:1;

所述大鸡饲养采用的饲料配方包括精料、发酵象草和预混料,所述精料、发酵象草和预混料的重量比为精料:发酵象草:预混料=4:5:1;

所述精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混制而成:玉米粉20份、麦麸10份和豆粕8份;

所述预混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混制而成:黄粉虫3份、骨粉0.7份、食盐2份、花椒粉0.5份、亮氨酸0.06份、苏氨酸0.03份、甲硫氨酸0.01份、亚硒酸钠0.01份、维生素B2 0.03份、维生素K 0.02份、甜菜碱0.7份和磷酸氢钙0.1份;

所述发酵象草的制备方法为:先将含水量为10%的象草原料粉碎成草粉,象草草料为象草长至40-60cm时平地面刈割下来的叶子和茎杆,草粉目数为18目,向草粉中加入与所述草粉等重量的水中混匀,得到湿润草粉,向湿润草粉加入所述湿润草粉重量0.3%的链霉菌、0.2%的白腐菌、4%的蛋白胨、7%的糖蜜、0.6%的氯化钙、0.1%的硫酸钾、0.4%的硫酸镁和2%的柠檬酸混合搅拌均匀,得到一次混合料,将一次混合料的pH调节为6.5后,摊开,摊开厚度为5cm,于32℃下发酵4天后,温度调整至28℃下发酵7天,得到一次发酵料,向一次发酵料中加入所述一次发酵料重量0.5%的嗜酸乳杆菌和0.3%的乳酸链球菌混合搅拌均匀,得到二次混合料,将二次混合料的pH调节为6.5后,渥堆,28℃下密封发酵8天,即可得到所述发酵象草。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一种利用象草饲养七彩山鸡的方法,分为小鸡饲养、中鸡饲养和大鸡饲养三个阶段;所述小鸡为0-2月龄,所述中鸡为3-4月龄,所述大鸡为5月龄以上;

所述小鸡饲养采用的饲料配方包括精料、发酵象草和预混料,所述精料、发酵象草和预混料的重量比为精料:发酵象草:预混料=8:1:1;

所述中鸡饲养采用的饲料配方包括精料、发酵象草和预混料,所述精料、发酵象草和预混料的重量比为精料:发酵象草:预混料=6:3:1;

所述大鸡饲养采用的饲料配方包括精料、发酵象草和预混料,所述精料、发酵象草和预混料的重量比为精料:发酵象草:预混料=4:5:1;

所述精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混制而成:玉米粉35份、麦麸15份和豆粕13份;

所述预混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混制而成:黄粉虫6份、骨粉2.5份、食盐4份、花椒粉1.7份、亮氨酸0.09份、苏氨酸0.05份、甲硫氨酸0.04份、亚硒酸钠0.04份、维生素B2 0.08份、维生素K 0.09份、甜菜碱1.6份和磷酸氢钙0.6份;

所述发酵象草的制备方法为:先将含水量为15%的象草原料粉碎成草粉,象草草料为象草长至40-60cm时平地面刈割下来的叶子和茎杆,草粉目数为28目,向草粉中加入与所述草粉等重量的水中混匀,得到湿润草粉,向湿润草粉加入所述湿润草粉重量0.6%的链霉菌、0.4%的白腐菌、9%的蛋白胨、11%的糖蜜、0.9%的氯化钙、0.3%的硫酸钾、0.7%的硫酸镁和8%的柠檬酸混合搅拌均匀,得到一次混合料,将一次混合料的pH调节为7.5后,摊开,摊开厚度为8cm,于35℃下发酵3天后,再将温度调整至30℃下发酵5天,得到一次发酵料,向一次发酵料中加入所述一次发酵料重量1%的嗜酸乳杆菌和0.6%的乳酸链球菌混合搅拌均匀,得到二次混合料,将二次混合料的pH调节为7.5后,渥堆,30℃下密封发酵5天,即可得到所述发酵象草。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一种利用象草饲养七彩山鸡的方法,分为小鸡饲养、中鸡饲养和大鸡饲养三个阶段;所述小鸡为0-2月龄,所述中鸡为3-4月龄,所述大鸡为5月龄以上;

所述小鸡饲养采用的饲料配方包括精料、发酵象草和预混料,所述精料、发酵象草和预混料的重量比为精料:发酵象草:预混料=8:1:1;

所述中鸡饲养采用的饲料配方包括精料、发酵象草和预混料,所述精料、发酵象草和预混料的重量比为精料:发酵象草:预混料=6:3:1;

所述大鸡饲养采用的饲料配方包括精料、发酵象草和预混料,所述精料、发酵象草和预混料的重量比为精料:发酵象草:预混料=4:5:1;

所述精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混制而成:玉米粉30份、麦麸12份和豆粕11份;

所述预混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混制而成:黄粉虫4份、骨粉1份、食盐3份、花椒粉0.9份、亮氨酸0.07份、苏氨酸0.04份、甲硫氨酸0.02份、亚硒酸钠0.03份、维生素B2 0.05份、维生素K 0.07份、甜菜碱1份和磷酸氢钙0.4份;

所述发酵象草的制备方法为:先将含水量为13%的象草原料粉碎成草粉,象草草料为象草长至40-60cm时平地面刈割下来的叶子和茎杆,草粉目数为20目,向草粉中加入与所述草粉等重量的水中混匀,得到湿润草粉,向湿润草粉加入所述湿润草粉重量0.4%的链霉菌、0.3%%的白腐菌、6%的蛋白胨、9%的糖蜜、0.8%的氯化钙、0.2%的硫酸钾、0.5%的硫酸镁和5%的柠檬酸混合搅拌均匀,得到一次混合料,将一次混合料的pH调节为7后,摊开,摊开厚度为5-8cm,于33℃下发酵3.5天后,再将温度调整至29℃下发酵6天,得到一次发酵料,向一次发酵料中加入所述一次发酵料重量0.6%的嗜酸乳杆菌和0.4%的乳酸链球菌混合搅拌均匀,得到二次混合料,将二次混合料的pH调节为7后,渥堆,29℃下密封发酵6天,即可得到所述发酵象草。

发酵象草营养成分:

本发明发酵象草营养成分的测定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粗蛋白含量按照GB6432-86测定,粗脂肪含量按照GB6433-86测定,粗灰分含量按照GB6438-86测定,总糖量按照GB/T5009.8-2003测定,热值参照GB/T213-2008测定,磷、钙、钾和硫是按照ICP-AES测定。测定结果见表1:

表1发酵象草营养成分

饲养效果试验:

选择刚孵化的健康七彩山鸡180只,随机分成组1、组2、组3、对照组1、对照组2、对照组3共6组,每组30只。组1、组2、组3分别采用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的方法进行饲养;对照组1饲喂方法与实施例3相同,但用新鲜象草代替发酵象草饲喂;对照组2饲喂方法与实施例3相同,但发酵象草的制备中使用的菌种为常规菌种,即发酵过程用等量的酵母菌代替链霉菌和白腐菌发酵,用等量的乳酸菌代替嗜酸乳杆菌和乳酸链球菌发酵,其他步骤均与实施例3相同;对照组3饲喂方法与实施例3相同,但发酵象草的制备中只使用链霉菌和嗜酸乳杆菌发酵,不使用白腐菌和乳酸链球菌发酵,其他步骤均与实施例3相同。喂养6个月后,统计养殖结果,其中,养殖过程中小鸡出现以下症状之一均视为患病:畏寒或流泪和鼻液、呼吸困难、打喷嚏、肛周有白色糊样粪便、精神委顿和食欲减退、呼吸有啰音。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七彩山鸡喂养结果

从表2中的组1、组2和组3可以看出,使用本发明方法饲养七彩山鸡,小鸡患病率为3.3-13.3%,患病率低,料肉比为3.0-3.5:1,料肉比低,饲养6个月的平均体重为2.11-2.54,达到出栏体重,且肉质细嫩滑爽,香鲜味浓郁;从组3与对照组1的对比可以看出,用本发明发酵象草喂养七彩山鸡比用新鲜象草喂养效果好,料肉比低;从组3与对照组2、对照组3的对比可以看出,本发明象草发酵方法中,链霉菌、白腐菌、嗜酸乳杆菌和乳酸链球菌的配合作用,可提高发酵象草可利用养分的含量、消化率及其品质,增加草料转化率,进一步降低了料肉比,达到节约成本的效果。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发明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发明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发明所涵盖专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