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繁育金叶水杉苗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67097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苗木繁育技术,具体是一种金叶水杉苗的嫁接繁育方法。



背景技术:

金叶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Gold Rush’),为杉科、水杉属彩叶落叶乔木,原产于日本,是水杉的一个栽培变种。树皮红褐色;叶扁平,线形,在短枝上呈2列对生,新生叶在一年中的春、夏、秋季均呈现金黄色。

金叶水杉抗性强,管理容易,是现阶段城市绿化不可多得的彩叶类大型乔木。它在园林中有很好的应用;金叶水杉叶片挥发物中,含有大量具有镇咳、祛痰、平喘及消炎等作用的活性成分。不管是在医药化工还是农业应用等方面,都有着广阔与良好的前景。

金叶水杉因种源缺乏,无法通过播种繁殖形成种苗。目前,嫁接繁殖是金叶水杉较佳的繁殖方法,但如何嫁接繁殖金叶水杉,使其成活率高、再生能力强、形成规模化,是目前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金叶水杉通过嫁接的手段进行规模化繁殖的方法。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规模化繁育金叶水杉苗的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砧木的采集:

A、用无土栽培技术自行播种育苗获得水杉砧木苗,具体为:秋末采集水杉球果,获得其种子,播种前,用ABT3号生根粉25-50mg/kg水溶液浸种催芽12后,在基质温度>12℃时进行穴盘播种,水杉砧木的播种基质配方为泥炭土:珍珠岩:蛭石=5:4:1,播后搭塑料拱形棚,播种前后消毒、施肥,幼苗成活后移栽到直径25cm、高23~27cm、底部内接棉质引液线、双层套合、内胆为可降解材料的控根容器中继续培育,成苗移栽定植基质配方为泥炭土:珍珠岩:蛭石:发酵的食用菌菌糠=4:3:1:1,当年生幼苗经移栽后,次年春季即作为砧木;

B、或直接购买当年生实生水杉苗作砧木,将生长健壮的无病水杉苗带原栽培基质移栽到控根容器中定植,定植基质配方为泥炭土:珍珠岩:蛭石:发酵的食用菌菌糠=4:3:1:1,次年春季作为砧木使用;

(2)接穗选择:

选择芽体饱满、长势良好、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当年生金叶水杉,于母树落叶后至翌春芽片萌芽前,采集靠树冠中上部、带有2~3个完整饱满芽、粗度0.5~1.2cm、长6~15cm、已木质化的1年生枝条作接穗;

(3)砧木处理:

在水杉砧木距地面5±1cm处断砧,削平断面,选择较平滑的一面,用嫁接刀在砧木一侧垂直下切1.5~3cm,保留至以能看到木质部,且未伤及到木质部为度,轻压切开的树皮,便于放置接穗;

(4)接穗处理:

C、将枝条接穗从距下切口最近的芽位背面,向内切达木质部,以见木质部而不伤及木质部为度,随即向下与接穗中轴平行切削到底,切面长2~3cm,再于背面末端削一个0.8~1cm长的小斜面;

D、或选择芽为接穗,在步骤(2)中的枝条上选取粗壮的芽,从芽正面下方1 cm处沿向下45°方向切截枝条,从芽背面的芽上0.5 cm处切截,再从木质部边缘沿接穗中轴平行方向往下切截,露出完整木质部,然后用专用枝剪将芽切截下来,整个芽穗长1.5 ±0.2cm;

(5)嫁接:

春季的2~4月嫁接,将C枝接的接穗切口处蘸取浓度为200mg/L的IAA(吲哚乙酸)溶液5s,随即轻甩几下,将接穗长削面向里插入砧木切口中,使双方形成层对接,插入时接穗上端露出0.5±0.1cm,如砧木较粗,接穗较细,可对准一边形成层,用薄膜缠牢除了芽体外的其余部位,保证芽体外露;

或将D芽接的芽穗切口处蘸取浓度为200mg/L的IAA(吲哚乙酸)溶液5s,随即轻甩几下,将芽穗安放于砧木切口内,沿切口边缘稍微往内,芽穗的皮层对准砧木的形成层,沿正面用嫁接薄膜自下而上逆时针紧密缠绕除了芽体外的其余部位,使之紧密结合,始终保持芽体外露、芽粒皮层对准砧木皮肉部分;

(6)嫁接后管理:

金叶水杉嫁接后18±2d及时解绑,去除捆绑胶条,解绑后观察金叶水杉成活情况,嫁接成活后1个半月,用枝剪沿接穗芽上部平剪去砧,及时插杆扶苗、除草、松土、施肥,定期除去砧木上的萌芽,及时添加控根容器托盘内的水,防止缺水;在旺盛生长期金叶水杉苗尤其要加强水肥管理,5月中旬施1次氮肥,8月施足磷、钾肥,入冬前在控根容器托盘内添加足量的水,增施由多菌株联合发酵的微生物菌肥;

(7)病虫害防治:

金叶水杉嫁接苗一旦发生枯萎病,应立即用95%敌磺钠可溶性粉剂500倍重量比水稀释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500~600倍重量比水稀释液,70%甲基托布津500~600倍重量比水稀释液交替喷洒使用,如病害严重则加大药量,或用上述药剂进行浇根,或将硫酸铜 200 倍重量比的水溶液进行灌根;

喷洒用1.8%阿维菌素3 000倍重量比的水溶液,或24.5%绿维虫螨2 000倍重量比的水溶液以防治红蜘蛛的发生;用苏云金杆菌1000倍水溶液,或25% 灭幼脲1000倍水溶液喷雾防治油桐尺蛾;用25% 灭幼脲3号2000倍水溶液防治茶尺蛾。

本发明用嫁接结合无土栽培和控根技术,使金叶水杉接穗正常发育,增强了金叶水杉的适应性,克服了因种源缺乏无法通过播种繁殖种苗的不足,提高了繁殖系数,扩大了生产量,提高园林工程应用效率,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本方法所得金叶水杉大规格苗木的成活率达89%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1)砧木的采集:

A、用无土栽培技术自行播种育苗获得水杉砧木苗,具体为:秋末采集水杉球果,获得其种子,播种前,用ABT3号生根粉25-50mg/kg水溶液浸种催芽12后,在基质温度>12℃时进行穴盘播种,水杉砧木的播种基质配方为泥炭土:珍珠岩:蛭石=5:4:1,播后搭塑料拱形棚,播种前后消毒、施肥,幼苗成活后移栽到直径25cm、高23~27cm、底部内接棉质引液线、双层套合、内胆为可降解材料的控根容器中继续培育,成苗移栽定植基质配方为泥炭土:珍珠岩:蛭石:发酵的食用菌菌糠=4:3:1:1,当年生幼苗经移栽后,次年春季即作为砧木;

B、或直接购买当年生实生水杉苗作砧木,将生长健壮的无病水杉苗带原栽培基质移栽到控根容器中定植,定植基质配方为泥炭土:珍珠岩:蛭石:发酵的食用菌菌糠=4:3:1:1,次年春季作为砧木使用;

(2)接穗选择:

选择芽体饱满、长势良好、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当年生金叶水杉,于母树落叶后至翌春芽片萌芽前,采集靠树冠中上部、带有2~3个完整饱满芽、粗度0.5~1.2cm、长6~15cm、已木质化的1年生枝条作接穗;

(3)砧木处理:

在水杉砧木距地面5±1cm处断砧,削平断面,选择较平滑的一面,用嫁接刀在砧木一侧垂直下切1.5~3cm,保留至以能看到木质部,且未伤及到木质部为度,轻压切开的树皮,便于放置接穗;

(4)接穗处理:

C、将枝条接穗从距下切口最近的芽位背面,向内切达木质部,以见木质部而不伤及木质部为度,随即向下与接穗中轴平行切削到底,切面长2~3cm,再于背面末端削一个0.8~1cm长的小斜面;

D、或选择芽为接穗,在步骤(2)中的枝条上选取粗壮的芽,从芽正面下方1 cm处沿向下45°方向切截枝条,从芽背面的芽上0.5 cm处切截,再从木质部边缘沿接穗中轴平行方向往下切截,露出完整木质部,然后用专用枝剪将芽切截下来,整个芽穗长1.5 ±0.2cm;

(5)嫁接:

春季的2~4月嫁接,将C枝接的接穗切口处蘸取浓度为200mg/L的IAA(吲哚乙酸)溶液5s,随即轻甩几下,将接穗长削面向里插入砧木切口中,使双方形成层对接,插入时接穗上端露出0.5±0.1cm,如砧木较粗,接穗较细,可对准一边形成层,用薄膜缠牢除了芽体外的其余部位,保证芽体外露;

或将D芽接的芽穗切口处蘸取浓度为200mg/L的IAA(吲哚乙酸)溶液5s,随即轻甩几下,将芽穗安放于砧木切口内,沿切口边缘稍微往内,芽穗的皮层对准砧木的形成层,沿正面用嫁接薄膜自下而上逆时针紧密缠绕除了芽体外的其余部位,使之紧密结合,始终保持芽体外露、芽粒皮层对准砧木皮肉部分;

(6)嫁接后管理:

金叶水杉嫁接后18±2d及时解绑,去除捆绑胶条,解绑后观察金叶水杉成活情况,嫁接成活后1个半月,用枝剪沿接穗芽上部平剪去砧,及时插杆扶苗、除草、松土、施肥,定期除去砧木上的萌芽,及时添加控根容器托盘内的水,防止缺水;在旺盛生长期金叶水杉苗尤其要加强水肥管理,5月中旬施1次氮肥,8月施足磷、钾肥,入冬前在控根容器托盘内添加足量的水,增施由多菌株联合发酵的微生物菌肥;

(7)病虫害防治:

金叶水杉嫁接苗一旦发生枯萎病,应立即用95%敌磺钠可溶性粉剂500倍重量比水稀释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500~600倍重量比水稀释液,70%甲基托布津500~600倍重量比水稀释液交替喷洒使用,如病害严重则加大药量,或用上述药剂进行浇根,或将硫酸铜 200 倍重量比的水溶液进行灌根;

喷洒用1.8%阿维菌素3000倍重量比的水溶液,或24.5%绿维虫螨2 000倍重量比的水溶液以防治红蜘蛛的发生;用苏云金杆菌1000倍水溶液,或25% 灭幼脲1000倍水溶液喷雾防治油桐尺蛾;用25% 灭幼脲3号2000倍水溶液防治茶尺蛾。

所述步骤(1)的A中,采集水杉种子选择30年以上、生长健壮的普通水杉,在10月下旬~11月中旬采集成熟球果。采集后摊开暴晒、经常翻动,待果鳞大多张裂时轻轻击打球果,脱出种子,筛选出发育良好的种子用袋或罐等容器密封贮藏。

所述步骤(1)的A中,拱棚采用乙烯薄膜拱棚,棚高60 cm,并严格控制棚内的温度在30 ℃以下。消毒处理指:播种前一周,用500倍75%的多菌灵溶液消毒基质。种子浸种前用0.5%~1.0%硫酸铜药液浸种 4 h,再用清水漂洗,稍晾干后可进行浸种、播种。播后用 70% 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淋洒1 遍。水杉种子先用冷水浸种24h,待种子露出胚根后,用 ABT3号生根粉25~50mg/kg溶液浸种2h,捞出沥干水后即可播种。播种在规格54×28×5.3cm 32穴的穴盘里播种,因水杉种子小,可与适当基质混合再播种,播后覆0.5 cm厚的基质。施肥方法为:播种前施基肥,每1kg基质中加磷酸0.32g~0.36g,硫酸钾0.3g~0.32g。播种后4月至9月的每个月中旬将0.2g~0.28g/kg尿素每月按比例进行施入,各月比例依次为10%、10%、15%、20%、25%和20%。控根容器具体为双层套合容器,由箱体和内胆组成。其中,箱体无盖,侧面和底面托盘为可拆卸、拼装结构,尺寸以可顺利套遮住内胆为宜;底面托盘上固定有15cm高的支架体用以放置内胆,底面托盘用以储存灌溉液;箱体为PVC材料。内胆是直径25cm、高23~27cm的圆柱体结构,侧面和底面带有乳突状透气孔;底部另有孔洞用以穿接棉质的引液线,引液线使内胆内部环境得以吸收、交换箱体托盘内的灌溉液,引液线中段穿于容器内胆内侧,引液线两端露出内胆,线露出的两端置于托盘溶液内,露出长度分别大于35cm;内胆为可降解材料,降解时间不少于5年。该控根容器的使用能促使水杉根部又好又快地生长,底部棉质引液线的使用保证了苗木生长过程中水分的供应,节省了一定的劳动力。

所述步骤(1)的A中待拱棚内的幼苗完全展开第2~3片真叶时,逐步揭去覆盖的乙烯薄膜,使得幼苗适应棚外环境。苗高5~10cm时,分级到苗拖上炼苗,炼苗后幼苗在4月上旬移栽至控根容器中。苗期用喷壶喷洒浇水。

所述步骤(1)的B中水杉苗选购苗高30cm以上的当年生播种苗,待次年春季地径达到0.8cm以上,即可作为砧木备用。

所述步骤(2)中,若嫁接地点距采穗圃近,则随采随接;若嫁接地点较远,则用湿度适当的干净河沙对穗条进行分层贮藏运输,河沙的湿度标准为一捏成团,松手即散。

所述步骤(2)、(3)、(4)、(5)中所用工具为:专用枝剪、锋利的专用嫁接刀、宽度为1.5~2.0cm的专业嫁接薄膜。枝剪和嫁接刀使用前用500倍75%的多菌灵溶液消毒。

所述步骤(6)中,若芽粒色泽光亮,并有膨大发胀的现象出现时,表明已经成活。如芽粒枯瘪无光泽,用刀在接穗枝条上轻切出小口,若未见鲜绿有水分的情况,则嫁接失败,接穗条已经死亡,需要重新嫁接。

所述步骤(6)中,施肥方法为:5月中旬施尿素0.15±0.05g/kg;8月施磷酸0.3±0.05g/kg,硫酸钾0.2±0.05g/kg;入冬前施多菌株联合发酵的微生物菌肥,用量为每盆基质的1/10。

下面按自培的砧木苗、购得的砧木苗、枝接和芽接按四项实施例介绍如下:

实施例1

(1)砧木的采集:

10月下旬采集35年生、生长健壮的水杉植物的球果,获得其种子,播种前用0.8%硫酸铜药液浸种 4 h,用清水漂洗;再用冷水浸种24h,待种子露出胚根后,用ABT3号生根粉30mg/kg水溶液浸种2h后,在基质温度>12℃时进行穴盘播种,播后覆0.5 cm厚的基质。水杉砧木的播种基质播前按比例拌匀,基质配方为泥炭土:珍珠岩:蛭石=5:4:1,播种前一周,用500倍75%的多菌灵溶液消毒基质,每1kg基质中施加磷酸0.32g,硫酸钾0.3g;播后用 70% 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淋洒1 遍,搭塑料拱形棚;4月至9月的每月中旬施0.22g/kg尿素,各月依次按比例为10%、10%、15%、20%、25%和20%施肥。幼苗成活后移栽到直径25cm、高25cm、底部内接棉质引液线、双层套合、内胆为可降解材料的控根容器中继续培育,成苗移栽定植基质配方为泥炭土:珍珠岩:蛭石:发酵的食用菌菌糠=4:3:1:1,当年生幼苗经移栽后,次年春季即作为砧木。

(2)接穗选择:

枝剪和嫁接刀用500倍75%的多菌灵溶液消毒。选择芽体饱满、长势良好、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当年生金叶水杉。于母树落叶后至翌春芽片萌芽前,采集靠树冠中上部、带有2个完整饱满芽、已木质化、粗度1.0cm的1年生枝条为接穗。

(3)砧木处理:

在水杉砧木距地面5cm处断砧,削平断面,选择较平滑的一面,用嫁接刀在砧木一侧垂直下切2cm,保留至刚好看到木质部,轻压切开的树皮,便于放置接穗。

(4)接穗处理:

2月下旬,芽体尚未萌发前处理接穗。将枝条从距下切口最近的芽位背面,向内切达木质部,到达而不伤及木质部。随即向下与接穗中轴平行切削到底,切面长2cm。再于背面末端削一个0.8cm长的小斜面。

(5)嫁接:

3月上旬嫁接,将枝接的接穗切口处蘸取浓度为200mg/L的IAA(吲哚乙酸)溶液5s,随即轻甩几下,将接穗长削面向里插入砧木切口中,使双方形成层对接,插入时接穗上端露出0.5cm,对准一边形成层,用薄膜缠牢除了芽体外的其余部位,保证芽体外露;

(6)嫁接后管理:

嫁接后18d及时解绑,去除捆绑胶条,解绑后观察金叶水杉成活情况,嫁接成活后1个半月,用枝剪沿接穗芽上部平剪去砧,及时插杆扶苗、除草、松土、施肥,定期除去砧木上的萌芽,及时添加控根容器托盘内的水,防止缺水。在旺盛生长期金叶水杉苗尤其要加强水肥管理,5月中旬施尿素0.1g/kg;8月施磷酸0.3g/kg,硫酸钾0.2g/kg;入冬前在控根容器托盘内填加足量的水,增施多菌株联合发酵的微生物菌肥,用量为每盆基质的1/10。

通过该实施例的方法,金叶水杉苗木成活率达96%。

实施例2

(1)砧木的采集:

11月上旬采集32年生、生长健壮的水杉植物的球果,获得其种子,播种前用0.6%硫酸铜药液浸种 4 h,用清水漂洗;再用冷水浸种24h,待种子露出胚根后,用ABT3号生根粉30mg/kg水溶液浸种2h后,在基质温度>12℃时进行穴盘播种,播后覆0.5 cm厚的基质。水杉砧木的播种基质播前按比例拌匀,基质配方为泥炭土:珍珠岩:蛭石=5:4:1,播种前一周,用500倍75%的多菌灵溶液消毒基质,每1kg基质中施加磷酸0.32g,硫酸钾0.3g;播后用 70% 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淋洒1 遍,搭塑料拱形棚;4月至9月的每月中旬施0.25g/kg尿素,各月依次按比例为10%、10%、15%、20%、25%和20%施肥。幼苗成活后移栽到直径25cm、高25cm、底部内接棉质引液线、双层套合、内胆为可降解材料的控根容器中继续培育,成苗移栽定植基质配方为泥炭土:珍珠岩:蛭石:发酵的食用菌菌糠=4:3:1:1,当年生幼苗经移栽后,次年春季即作为砧木。

(2)接穗选择:

枝剪和嫁接刀用500倍75%的多菌灵溶液消毒。选择芽体饱满、长势良好、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当年生金叶水杉。于母树落叶后至翌春芽片萌芽前,采集靠树冠中上部、带有2个完整饱满芽、已木质化、粗度0.8cm的1年生枝条为接穗。

(3)砧木处理:

在水杉砧木距地面5cm处断砧,削平断面,选择较平滑的一面,用嫁接刀在砧木一侧垂直下切2cm,至刚好看到木质部,轻压切开的树皮,便于放置接穗。

(4)接穗处理:

2月下旬,芽体尚未萌发前处理接穗。在接穗条上选取粗壮的芽,从芽正面下方1 cm处沿向下45°方向切截枝条,从芽背面的芽上0.5 cm处切截,再从木质部边缘沿接穗中轴平行方向往下切截,露出完整木质部,然后用专用枝剪将芽切截下来,整个芽穗长1.5 cm。

(5)嫁接:

3月上旬嫁接。芽接的芽穗切口处蘸取浓度为200mg/L的IAA(吲哚乙酸)溶液5s,随即轻甩几下,将芽穗安放于砧木切口内,沿切口边缘稍微往内,芽穗的皮层对准砧木的形成层,沿正面用嫁接薄膜自下而上逆时针紧密缠绕除了芽体外的其余部位,使之紧密结合,始终保持芽体外露、芽粒皮层对准砧木皮肉部分。

(6)嫁接后管理:

嫁接后20d解绑,解绑后观察金叶水杉成活情况。嫁接成活后,一个半月用枝剪沿接穗芽上部平剪去砧,及时插杆扶苗、除草、松土、施肥,定期除去砧木上的萌芽,及时添加控根容器托盘内的水,防止缺水。在旺盛生长期金叶水杉苗尤其要加强水肥管理,5月中旬施尿素0.1g/kg;8月施磷酸0.3g/kg,硫酸钾0.2g/kg;入冬前在控根容器托盘内填加足量的水,增施多菌株联合发酵的微生物菌肥,用量为每盆基质的1/10。

通过该实施例的方法,金叶水杉苗木成活率达89%。

实施例3

(1)砧木的采集:

购买苗高34cm的当年生播种苗,将生长健壮的无病水杉苗带原栽培基质移栽到直径25cm、高25cm、底部内接棉质引液线、双层套合、内胆为可降解材料的控根容器中定植,待定植基质配方为泥炭土:珍珠岩:蛭石:发酵的食用菌菌糠=4:3:1:1,次年春季地径达到0.9cm即可作为砧木使用。

(2)接穗选择:

枝剪和嫁接刀用500倍75%的多菌灵溶液消毒。选择芽体饱满、长势良好、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当年生金叶水杉。于母树落叶后至翌春芽片萌芽前,采集靠树冠中上部、带有2个完整饱满芽、已木质化、粗度1.0cm的1年生枝条为接穗。

(3)砧木处理:

在水杉砧木距地面5cm处断砧,削平断面,选择较平滑的一面,用嫁接刀在砧木一侧垂直下切2cm,至刚好看到木质部,轻压切开的树皮,便于放置接穗。

(4)接穗处理:

3月下旬,芽体尚未萌发前处理接穗。将枝条从距下切口最近的芽位背面,向内切达木质部,到达而不伤及木质部。随即向下与接穗中轴平行切削到底,切面长2cm。再于背面末端削一个0.8cm长的小斜面。

(5)嫁接:

3月下旬处理好接穗后即嫁接。将枝接的接穗切口处蘸取浓度为200mg/L的IAA(吲哚乙酸)溶液5s,随即轻甩几下,将接穗长削面向里插入砧木切口中,使双方形成层对接,插入时接穗上端露出0.5cm,对准一边形成层,用薄膜缠牢除了芽体外的其余部位,保证芽体外露。

(6)嫁接后管理:

嫁接后17d去除捆绑胶条,解绑后观察金叶水杉成活情况,嫁接成活后1个半月,用枝剪沿接穗芽上部平剪去砧,及时插杆扶苗、除草、松土、施肥,定期除去砧木上的萌芽,及时添加控根容器托盘内的水,防止缺水。在旺盛生长期金叶水杉苗尤其要加强水肥管理,5月中旬施尿素0.1g/kg;8月施磷酸0.32g/kg,硫酸钾0.2g/kg;入冬前在控根容器托盘内填加足量的水,增施多菌株联合发酵的微生物菌肥,用量为每盆基质的1/10。通过该实施例的方法,金叶水杉苗木成活率达93%。

实施例4

(1)砧木的采集:

购买苗高34cm的当年生播种苗,将生长健壮的无病水杉苗带原栽培基质移栽到直径25cm、高25cm、底部内接棉质引液线、双层套合、内胆为可降解材料的控根容器中定植,待定植基质配方为泥炭土:珍珠岩:蛭石:发酵的食用菌菌糠=4:3:1:1,次年春季地径达到0.9cm即可作为砧木使用。

(2)接穗选择:

枝剪和嫁接刀用500倍75%的多菌灵溶液消毒。选择芽体饱满、长势良好、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当年生金叶水杉。于母树落叶后至翌春芽片萌芽前,采集靠树冠中上部、带有2个完整饱满芽、已木质化、粗度1.0cm的1年生枝条为接穗。

(3)砧木处理:

在水杉砧木距地面5cm处断砧,削平断面,选择较平滑的一面,用嫁接刀在砧木一侧垂直下切2cm,至刚好看到木质部,轻压切开的树皮,便于放置接穗。

(4)接穗处理:

3月下旬,芽体尚未萌发前处理接穗。在接穗条上选取粗壮的芽,从芽正面下方1.1 cm处沿向下45°方向切截枝条,从芽背面的芽上0.6 cm处切截,再从木质部边缘沿接穗中轴平行方向往下切截,露出完整木质部,然后用专用枝剪将芽切截下来,整个芽穗长1.7 cm。

(5)嫁接:

4月上旬嫁接。将芽接的接穗切口处蘸取浓度为200mg/L的IAA(吲哚乙酸)溶液5s,随即轻甩几下,将接穗长削面向里插入砧木切口中,使双方形成层对接,插入时接穗上端露出0.5cm,对准一边形成层,用薄膜缠牢除了芽体外的其余部位,保证芽体外露;

(6)嫁接后管理:

嫁接后19d去除捆绑胶条,解绑后观察金叶水杉成活情况,嫁接成活后1个半月,用枝剪沿接穗芽上部平剪去砧,及时插杆扶苗、除草、松土、施肥,定期除去砧木上的萌芽,及时添加控根容器托盘内的水,防止缺水。在旺盛生长期金叶水杉苗尤其要加强水肥管理,5月中旬施尿素0.15g/kg;8月施磷酸0.32g/kg,硫酸钾0.2g/kg;入冬前在控根容器托盘内填加足量的水,增施多菌株联合发酵的微生物菌肥,用量为每盆基质的1/10。通过该实施例的方法,金叶水杉苗木成活率达90%。

上述四项实施例中对病虫害的防治因在先因病、因虫制宜地已作了用药、用量的介绍,故不再一一复述而省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