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刀鲚小水体暂养抗应激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50171阅读:5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刀鲚小水体暂养抗应激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在小水体中暂养刀鲚时的抗应激方法。



背景技术:

长江刀鲚(Coilia nasus),俗称刀鱼,是长江中珍稀名贵的生殖洄游性鱼类,以鲜、嫩、美而闻名,享有“长江三鲜”之首的美誉,是我国重要的名特优经济物种。然而,刀鲚应激反应强烈,有“出水即死”一说,在养殖过程中多个环节需要在小水体中暂养,而在这种小水体中极易引发应激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提高长江刀鲚小水体暂养成活率的方法,减少该过程的死亡率,降低经济损失。

在其他水产动物中,通常采用复合维生素、中草药及葡萄糖等制成复合抗应激剂,具备一定的抗应激效应。根据发明者的试验,目前市场上的水产抗应激剂在长江刀鲚中的效果并不明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从刀鲚应激调控的生理机制入手,有效提高刀鲚小水体暂养6小时的成活率的小水体中暂养刀鲚时的抗应激方法。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刀鲚小水体暂养抗应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1)暂养工具:采用敞口容器;

(2)除噪处理:将上述敞口容器与地面接触位置加垫弹性隔音材料;

(3)水体调控:在敞口容器内加入刀鲚养殖用水,确保其溶氧高于7.0mg/L,pH7.0-7.6,水温低于25℃,添加0.6%-1.2%质量比的山梨醇,通过搅动充分溶解;

(4)将刀鲚带水转运至敞口容器中暂养,所述敞口容器口部设置遮光装置,减少光线,降低应激。

优选的:所述敞口容器容积为1L-1000L。

所述弹性隔音材料为厚度大于10cm的海绵。

所述遮阳装置为双层遮阳网。

所述步骤(3)中装水量为敞口容器的2/3。

所述步骤(4)中刀鲚鱼的暂养密度为0.5-2.5g/L。

与已有技术相比,采用该发明有如下有益效果:

1.该发明使用工具简单,均为水产养殖中的常规器具,获取方便。

2.采用的抗应激剂为单一成分,且无毒无害,成本较低,抗应激效果显著,可以将6小时小水体暂养成活率提高到96%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对照组和采用本发明方法刀鲚鱼组血浆皮质醇的变化对照图。

图2为对照组和采用本发明方法刀鲚鱼组血浆血糖的变化对照图。

图3为采用本发明方法刀鲚鱼乙二醛酶1变化图。

图4为乙二醛酶1对比电泳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案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在未作说明的情况下,本发明采用的试剂、设备和方法均为本技术领域常规市购的试剂、设备和常规使用的方法。

1.选取长×宽×高(100cm×60cm×70cm)的敞口塑料水箱水族箱作为暂养工具。

2.在暂养工具与地面接触的部分加垫20cm厚的海绵,以减少噪声及震动通过地面传播。

3.加入刀鲚本身的养殖用水至暂养工具的2/3处,检测溶氧为9.0mg/L,pH 7.4,水温低于20℃,添加1.0%的山梨醇,通过搅动充分溶解。

4.取1龄养殖刀鲚,平均体重(20.5±2.3)g,按照1.5g/L的密度投放刀鲚,加盖两层遮阳网。

5.统计6小时刀鲚存活率,检测存活刀鲚的应激调控指标,包括血糖、皮质醇、乙二醛酶1的转录表达量和蛋白表达量,检测结果如下:

如表1,使用本发明中的方法暂养,6小时存活率97.0%,对照组存活率20.0%,使用本发明可以显著提高暂养成活率。

表1.暂养存活率

血浆皮质醇和血糖是应激过程的重要指标,如图1和图2所示,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显著抑制血糖的剧烈升高,有利于刀鲚的存活。

乙二醛酶1是应激损伤的重要指标,该酶活力的提高可以显著降低应激损伤,通过本发明的配方及操作,如图3所示,乙二醛酶1基因的表达显著上升,其抗应激能力显著提高。

如图4所示,乙二醛酶1的蛋白表达水平也显著上升,从蛋白水平上表明其抗应激能力显著提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