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花卉种植技术领域,具体地,一种降低盐碱吸收量的白玉兰栽种方法。
背景技术:
白玉兰学名(micheliaalbadc.),是玉兰花中开白色花的品种。又名木兰、玉兰等。木兰科落叶乔木,树高一般2-5米或高可达17米。花白色,大型、芳香,先叶开放,花期10天左右。中国著名的花木,北方早春重要的观花树木,上海市市花,有2500年左右的栽培历史,为庭园中名贵的观赏树。原产中国中部,现北京及黄河流域以南均有栽培。古时多在亭、台、楼、阁前栽植。现多见于园林、厂矿中孤植,散植,或于道路两侧作行道树。北方也有作桩景盆栽。现世界各地均已引种栽培。
喜温暖、向阳、湿润而排水良好的地方,要求土壤肥沃、不积水。有较强的耐寒能力,在-20℃的条件下可安全越冬。在北京小环境较好的地方生长良好。移栽应在萌动前十余日,或花后展叶前进行。播种苗,一般要5年左右方能开花。北方常见的还有二乔玉兰,花瓣外面淡紫色里面白色。
申请号为201310213356.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白玉兰的栽培方法”,包括(1)苗木选择和挖掘;(2)栽种地处理;(3)移植栽种;(4)肥水管理。其不足之处在于:移栽成活率低,树体生长不良,叶片发黄法枯,影响了其观赏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降低盐碱吸收量的白玉兰栽种方法,以克服现有白玉兰种植方法移栽成活率低,树体生长不良,叶片发黄法枯,影响了其观赏价值的不足。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降低盐碱吸收量的白玉兰栽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挖掘种植坑;
(2)铺设盐碱隔离层:在所述种植坑的坑壁及底部铺设隔离材料;
(3)铺设蓄水层:完成步骤(2)后,在所述种植坑的底部铺设蓄水层,所述蓄水层是厚度为15-25cm的砂石层;
(4)铺设滤渗层:在所述砂石层的上面铺设滤渗层,所述滤渗层是厚度为20-30cm的炉渣或者农作物秸秆任一种;
(5)回填土:向种植坑内回填土,所述回填土的ph值为6.5-7.8,含盐量在0.2-0.5%范围内;
(6)栽植苗木:向所述种植坑内栽植白玉兰。
优选地,所述隔离材料可以隔离盐碱入侵。
优选地,所述隔离材料为无纺布、草栅或者可降解塑料布任一种,并用5-10cm长的木棒将隔离材料固定于种植坑的坑壁上。
优选地,所述步骤(5)回填土取自挖掘种植坑产生的土。
优选地,所述步骤(5)中,回填土时,先填至种植坑深度的1/5-1/3,之后用水灌透,再第二次回填种植土,最终使土的上表面高于种植坑的顶部。
优选地,所述步骤(6)中,栽植苗木的当天浇第一遍透水,两天后浇第二遍透水,第五天浇第三遍透水。
优选地,所述步骤(3)所述蓄水层是厚度为15-20cm的砂石层。
优选地,所述步骤(5)回填土:向种植坑内回填土,所述回填土的ph值为6.8-7.5,含盐量在0.2-0.4%范围内。
优选地,所述步骤(5)回填土:向种植坑内回填土,所述回填土的ph值为7.0,含盐量在0.3%范围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移栽成活率高,树体生长好,叶片翠绿,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2)本发明包括挖掘种植坑、铺设盐碱隔离层、铺设蓄水层、铺设滤渗层、回填种植土和栽植苗木步骤,铺设在种植坑的坑壁及底部的盐碱隔离层可以隔离或减缓盐碱等有害物质侵入种植坑内,有利于苗木正常生长。当用大量的水浇灌苗木或下过大雨后,多余的水可以自种植土经滤渗层而下渗到蓄水层进行存储,对苗木起到防涝作用;当种植土内的水分不断蒸发掉后,蓄水层中存储的水通过滤渗层而向上输送到种植土,从而防止苗木干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降低盐碱吸收量的白玉兰栽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挖掘种植坑;
(2)铺设盐碱隔离层:在所述种植坑的坑壁及底部铺设隔离材料;
(3)铺设蓄水层:完成步骤(2)后,在所述种植坑的底部铺设蓄水层,所述蓄水层是厚度为15-25cm的砂石层;
(4)铺设滤渗层:在所述砂石层的上面铺设滤渗层,所述滤渗层是厚度为20-30cm的炉渣或者农作物秸秆任一种;
(5)回填土:向种植坑内回填土,所述回填土的ph值为6.5-7.8,含盐量在0.2-0.5%范围内;
(6)栽植苗木:向所述种植坑内栽植白玉兰。
所述隔离材料可以隔离盐碱入侵。
所述隔离材料为无纺布、草栅或者可降解塑料布任一种,并用5-10cm长的木棒将隔离材料固定于种植坑的坑壁上。
所述步骤(5)回填土取自挖掘种植坑产生的土。
所述步骤(5)中,回填土时,先填至种植坑深度的1/5-1/3,之后用水灌透,再第二次回填种植土,最终使土的上表面高于种植坑的顶部。
所述步骤(6)中,栽植苗木的当天浇第一遍透水,两天后浇第二遍透水,第五天浇第三遍透水。
所述步骤(3)所述蓄水层是厚度为15-20cm的砂石层。
所述步骤(5)回填土:向种植坑内回填土,所述回填土的ph值为6.8-7.5,含盐量在0.2-0.4%范围内。
所述步骤(5)回填土:向种植坑内回填土,所述回填土的ph值为7.0,含盐量在0.3%范围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移栽成活率高,树体生长好,叶片翠绿,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2)本发明包括挖掘种植坑、铺设盐碱隔离层、铺设蓄水层、铺设滤渗层、回填种植土和栽植苗木步骤,铺设在种植坑的坑壁及底部的盐碱隔离层可以隔离或减缓盐碱等有害物质侵入种植坑内,有利于苗木正常生长。当用大量的水浇灌苗木或下过大雨后,多余的水可以自种植土经滤渗层而下渗到蓄水层进行存储,对苗木起到防涝作用;当种植土内的水分不断蒸发掉后,蓄水层中存储的水通过滤渗层而向上输送到种植土,从而防止苗木干旱。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降低盐碱吸收量的白玉兰栽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挖掘种植坑;
(2)铺设盐碱隔离层:在所述种植坑的坑壁及底部铺设隔离材料;
(3)铺设蓄水层:完成步骤(2)后,在所述种植坑的底部铺设蓄水层,所述蓄水层是厚度为25cm的砂石层;
(4)铺设滤渗层:在所述砂石层的上面铺设滤渗层,所述滤渗层是厚度为20cm的炉渣或者农作物秸秆任一种;
(5)回填土:向种植坑内回填土,所述回填土的ph值为7.8,含盐量在0.2%范围内;
(6)栽植苗木:向所述种植坑内栽植白玉兰。
所述隔离材料可以隔离盐碱入侵。
所述隔离材料为无纺布、草栅或者可降解塑料布任一种,并用10cm长的木棒将隔离材料固定于种植坑的坑壁上。
所述步骤(5)回填土取自挖掘种植坑产生的土。
所述步骤(5)中,回填土时,先填至种植坑深度的1/5,之后用水灌透,再第二次回填种植土,最终使土的上表面高于种植坑的顶部。
所述步骤(6)中,栽植苗木的当天浇第一遍透水,两天后浇第二遍透水,第五天浇第三遍透水。
所述步骤(5)回填土:向种植坑内回填土,所述回填土的ph值为7.5,含盐量在0.2%范围内。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降低盐碱吸收量的白玉兰栽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挖掘种植坑;
(2)铺设盐碱隔离层:在所述种植坑的坑壁及底部铺设隔离材料;
(3)铺设蓄水层:完成步骤(2)后,在所述种植坑的底部铺设蓄水层,所述蓄水层是厚度为15cm的砂石层;
(4)铺设滤渗层:在所述砂石层的上面铺设滤渗层,所述滤渗层是厚度为30cm的炉渣或者农作物秸秆任一种;
(5)回填土:向种植坑内回填土,所述回填土的ph值为6.5,含盐量在0.5%范围内;
(6)栽植苗木:向所述种植坑内栽植白玉兰。
所述隔离材料可以隔离盐碱入侵。
所述隔离材料为无纺布、草栅或者可降解塑料布任一种,并用5cm长的木棒将隔离材料固定于种植坑的坑壁上。
所述步骤(5)回填土取自挖掘种植坑产生的土。
所述步骤(5)中,回填土时,先填至种植坑深度的1/3,之后用水灌透,再第二次回填种植土,最终使土的上表面高于种植坑的顶部。
所述步骤(6)中,栽植苗木的当天浇第一遍透水,两天后浇第二遍透水,第五天浇第三遍透水。
所述步骤(5)回填土:向种植坑内回填土,所述回填土的ph值为6.8,含盐量在0.4%范围内。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降低盐碱吸收量的白玉兰栽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挖掘种植坑;
(2)铺设盐碱隔离层:在所述种植坑的坑壁及底部铺设隔离材料;
(3)铺设蓄水层:完成步骤(2)后,在所述种植坑的底部铺设蓄水层;
(4)铺设滤渗层:在所述砂石层的上面铺设滤渗层,所述滤渗层是厚度为25cm的炉渣或者农作物秸秆任一种;
(5)回填土:向种植坑内回填土,所述回填土的ph值为6.8,含盐量在0.4%范围内;
(6)栽植苗木:向所述种植坑内栽植白玉兰。
所述隔离材料可以隔离盐碱入侵。
所述隔离材料为无纺布、草栅或者可降解塑料布任一种,并用8cm长的木棒将隔离材料固定于种植坑的坑壁上。
所述步骤(5)回填土取自挖掘种植坑产生的土。
所述步骤(5)中,回填土时,先填至种植坑深度的1/4,之后用水灌透,再第二次回填种植土,最终使土的上表面高于种植坑的顶部。
所述步骤(6)中,栽植苗木的当天浇第一遍透水,两天后浇第二遍透水,第五天浇第三遍透水。
所述步骤(5)回填土:向种植坑内回填土,所述回填土的ph值为7.0,含盐量在0.3%范围内。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降低盐碱吸收量的白玉兰栽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挖掘种植坑;
(2)铺设盐碱隔离层:在所述种植坑的坑壁及底部铺设隔离材料;
(3)铺设蓄水层:完成步骤(2)后,在所述种植坑的底部铺设蓄水层;
(4)铺设滤渗层:在所述砂石层的上面铺设滤渗层,所述滤渗层是厚度为23cm的炉渣或者农作物秸秆任一种;
(5)回填土:向种植坑内回填土,所述回填土的ph值为7.2,含盐量在0.3%范围内;
(6)栽植苗木:向所述种植坑内栽植白玉兰。
所述隔离材料可以隔离盐碱入侵。
所述隔离材料为无纺布、草栅或者可降解塑料布任一种,并用9cm长的木棒将隔离材料固定于种植坑的坑壁上。
所述步骤(5)回填土取自挖掘种植坑产生的土。
所述步骤(5)中,回填土时,先填至种植坑深度的1/3,之后用水灌透,再第二次回填种植土,最终使土的上表面高于种植坑的顶部。
所述步骤(6)中,栽植苗木的当天浇第一遍透水,两天后浇第二遍透水,第五天浇第三遍透水。
所述步骤(5)回填土:向种植坑内回填土,所述回填土的ph值为7.0,含盐量在0.3%范围内。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