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家蚕抗高温能力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67613阅读:76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家蚕养殖技术,涉及一种提高家蚕抗高温能力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通过添食姜黄素提高家蚕抗高温能力的方法。



背景技术:

家蚕(Bombyx mori)是重要的经济昆虫,已经被驯化饲养8500余年。家蚕是完全变态的鳞翅目昆虫,一生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四个形态上和生理机能上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其营养物质的摄取主要是幼虫期间取食桑叶。家蚕幼虫通常可以分为5个龄期,分别为1龄、2龄、3龄、4龄和5龄,1~3龄称为小蚕期,4~5龄为大蚕期。

家蚕的不同发育阶段对环境的温度要求不同,1龄为27~28℃,2龄为26~27℃,3龄为25~26℃,四龄为24~25℃,5龄为23~24℃,大蚕期要求环境温度偏低。在养蚕生产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大蚕期环境温度偏高的现象,据李庆荣等调查结果,5龄期连续在35℃条件下饲养90小时,所有家蚕的死亡率都为100%,高温冲击会直接影响蚕业的安全生产。

姜黄素是从姜科、天南星科中的一些植物的根茎中提取的一种化学成分,其中,姜黄约含3%~6%,是植物界很稀少的具有二酮的色素,为二酮类化合物。姜黄素为橙黄色结晶粉末,味稍苦。不溶于水。在食品生产中主要用于肠类制品、罐头、酱卤制品等产品的着色。研究表明,姜黄素具有降血脂、抗肿瘤、抗炎、利胆等作用。

现有技术中,主要通过选育家蚕抗高温能力的夏秋专用新品种,由于抗高温能力的专用品种的产丝量低,育种周期长和抗高温能力的能力有限。生产上还没有针对所有家蚕品种的便捷的抗高温能力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家蚕抗高温能力的方法,保障蚕作生产的安全。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提高家蚕抗高温能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大蚕期,将姜黄素添食家蚕,从而提高家蚕抗高温能力。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大蚕期是家蚕四龄期或者家蚕五龄期。

上述技术方案中,按照每100kg桑叶添加8~12L姜黄素溶液喷洒桑叶,待桑叶晾干后添食家蚕,完成姜黄素添食家蚕。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姜黄素溶液的浓度为0.01~0.03mg/L。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姜黄素溶液的溶剂为水和/或者无水乙醇。

上述技术方案中,首先将姜黄素加入无水乙醇溶解成母液,然后加水配制成姜黄素溶液。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高温为30~40℃。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提高家蚕抗高温能力饲料的制备方法,按照每100kg桑叶添加8~12L姜黄素溶液喷洒桑叶,待桑叶晾干即得到提高家蚕抗高温能力的饲料。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提高家蚕抗高温能力的饲料,所述提高家蚕抗高温能力的饲料的制备方法为,按照每100kg桑叶添加8~12L姜黄素溶液喷洒桑叶,待桑叶晾干即得到提高家蚕抗高温能力的饲料。

本发明还公开了姜黄素在提高家蚕抗高温能力中的应用或者姜黄素在制备提高家蚕抗高温能力饲料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高家蚕抗高温能力的方法中,在家蚕进入高温环境前,给家蚕连续添食两天喷洒过姜黄素的桑叶;持续处于高温环境条件下,应该连续添食;环境中的湿度为70~75%。

本发明中,所述晾干为自然晾干。待桑叶自然晾干后添食家蚕,可避乙醇残留对家蚕的影响,给桑量和平常使用量一样。

家蚕抗高温能力的应用效果的调查方法是:

死亡率(%):死亡蚕头数/试验总头数×100%

蚕茧产量:直接称量蚕茧的重量,和对照区进行比较。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发明通过添食一定剂量的姜黄素提高家蚕抗高温能力的能力,试验表明,可以降低家蚕死亡率,提高家蚕的蚕茧产量,效果显著,并且适用所有家蚕品种,具有通用性和创新性。

2.本发明首次公开的方法中使用的姜黄素用量少、来源广泛、成本低;无需改变现有和生产规律,操作方便,易于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一种提高家蚕抗高温能力的方法

材料及药品:

家蚕品种:苏秀×春丰(通过江苏省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201001,具有家蚕的普遍性特征),试验区和对照区各饲养1张(1张种为25000粒蚕卵)。

试剂:姜黄素(Curcumin)为上海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无水乙醇(Ethanol absolute)为永华化学科技(江苏)有限公司。用无水乙醇配制1mg/L的姜黄素母液,使用时加水配制成0.01mg/L的工作液。

饲养室:由南京特锐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设计,温度精度±1℃、湿度精度±5%。

姜黄素的使用:

按照100kg桑叶添加10L剂量进行喷洒桑叶,桑树品种为育711,待桑叶晾干后添食五龄家蚕第1天,给桑量和平常使用量一样。对照区采用清水进行处理桑叶。

高温处理:将添食区和对照区的五龄期第3天家蚕分别置于30℃和35℃,湿度为75%条件下饲养至上蔟;同时设23℃常温对照区。

调查:死亡率和蚕茧产量。

表1 添加0.01mg/L姜黄素对家蚕抗高温能力的影响

注:总头数是一张饲养到五龄时除去遗弃蚕的总数,蚕茧产量统计的是用于试验的1张蚕和对照蚕种的总产量。

表1结果表明,在正常温度(23℃)条件下,添加0.01mg/L姜黄素和不添加,在死亡率和蚕茧产量上均没有显明差异;在高温30℃的条件下,添加0.01mg/L姜黄素的死亡率只有0.02%,显著低于对照区的1.99%,蚕茧的产量也较对照区高了4.98kg;在高温35℃的条件下,添加0.01mg/L姜黄素的死亡率2.77%,而对照区的死亡率为100%。实施例一结果表明在高温的条件下,0.01mg姜黄素可以显著提高家蚕抗高温能力的能力。

实施例二:一种提高家蚕抗高温能力的方法

材料及药品:

家蚕品种:苏秀×春丰(通过江苏省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201001,具有家蚕的普遍性特征),试验区和对照区各饲养1张(1张种为25000粒蚕卵)。

试剂:姜黄素(Curcumin)为上海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无水乙醇(Ethanol absolute)为永华化学科技(江苏)有限公司。用无水乙醇配制3mg/L的姜黄素母液,使用时加水配制成0.03mg/L的工作液。

饲养室:由南京特锐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设计,温度精度±1℃、湿度精度±5%。

姜黄素的使用:

按照100kg桑叶添加10L剂量进行喷洒桑叶,桑树品种为育711,待桑叶晾干后添食四龄家蚕第3天,给桑量和平常使用量一样。对照区采用清水进行处理桑叶。

高温处理:将添食区和对照区的五龄期第3天家蚕分别置于30℃和35℃,湿度为75%条件下饲养至上蔟;同时设23℃常温对照区。

调查:死亡率和蚕茧产量。

表2 添加0.03mg/L姜黄素对家蚕抗高温能力的影响

注:总头数是一张饲养到五龄时除去遗弃蚕的总数,蚕茧产量统计的是用于试验的1张蚕和对照蚕种的总产量。

表2结果表明,在正常温度(23℃)条件下,添加0.03mg/L姜黄素和不添加,在死亡率和蚕茧产量存在差异,表明较高剂量的姜黄素对家蚕存在一定的毒性;在高温30℃的条件下,添加0.03mg/L姜黄素的死亡率为0.05%,显著低于对照区的1.99%,蚕茧的产量也较对照区高了3.16kg;在高温35℃的条件下,添加0.03mg/L姜黄素的死亡率2.99%,而对照区的死亡率为100%。实施例二结果表明在高温的条件下,0.03mg姜黄素也可以显著提高家蚕抗高温能力的能力。

对比例一

材料及药品:

家蚕品种:苏秀×春丰(通过江苏省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201001,具有家蚕的普遍性特征),试验区和对照区各饲养1张(1张种为25000粒蚕卵)。

试剂:姜黄素(Curcumin)为上海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无水乙醇(Ethanol absolute)为永华化学科技(江苏)有限公司。用无水乙醇配制0.5mg/L的姜黄素母液,使用时加水配制成0.005mg/L的工作液。

饲养室:由南京特锐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设计,温度精度±1℃、湿度精度±5%。

姜黄素的使用:

按照100kg桑叶添加10L剂量进行喷洒桑叶,桑树品种为育711,待桑叶晾干后添食五龄家蚕第1天,给桑量和平常使用量一样。对照区采用清水进行处理桑叶。

高温处理:将添食区和对照区的五龄期第3天家蚕分别置于30℃和35℃,湿度为75%条件下饲养至上蔟;同时设23℃常温对照区。

调查:死亡率和蚕茧产量。

表3 添加0.005mg/L姜黄素对家蚕抗高温能力的影响

注:总头数是一张饲养到五龄时除去遗弃蚕的总数,蚕茧产量统计的是用于试验的1张蚕和对照蚕种的总产量。

表3结果表明,在正常温度(23℃)条件下,添加0.005mg/L姜黄素和不添加,在死亡率和蚕茧产量不存在差异;在高温(30℃)条件下,添加0.005mg/L姜黄素和不添加,在蚕茧产量不存在差异,但是死亡率上有差别;在高温(35℃)条件下,添加0.005mg/L姜黄素和不添加,在死亡率和蚕茧产量不存在明显差异。

给家蚕添食姜黄素的实施例表明,0.01mg/L~0.03 mg/L姜黄素对家蚕具有显著提高家蚕抗高温能力的效果;另外,添食姜黄素的家蚕,高温条件下死亡率明显下降,尤其是蚕茧的产量也存在优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