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动苗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02160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一种活动苗盘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农业移栽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活动苗盘。



背景技术:

在中国,由于土地资源稀缺,依靠增加耕种面积较大幅度的提高作物产量难以实现。采用品种改良和新的农艺方法提高作物的单产,将是提高作物总产的有效手段。通过多年来水稻农艺专家的实践验证,移栽技术是大幅度提高作物单产的有效途径之一。

目前,中国钵苗移栽机以半机械移栽机为主,移栽过程中需要人工取苗喂入移栽机,存在劳动强度大、移栽效率低等缺点。因此,移栽机取苗、送苗及投苗的全程自动化是我国移栽机的发展趋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减少钵苗顶出时钵苗土钵的破损、提高移栽后钵苗成活率,且钵苗顶出容易、能降低对顶苗机构要求的活动苗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活动苗盘,包括框架、若干组纵向板组和若干横向板组,各纵向板组包括沿纵向布置的第一纵向侧板和第二纵向侧板,第一纵向侧板和第二纵向侧板分别绕纵向轴线铰接安装在框架上,各横向板组包括沿横向布置的第一横向侧板和第二横向侧板,第一横向侧板和第二横向侧板分别绕横向轴线铰接安装在框架上,各横向板组的第一横向侧板和第二横向侧板对应每组纵向板组均设有位于该纵向板组的第一纵向侧板和第二纵向侧板之间的齿板部,且第一横向侧板和第二横向侧板的齿板部以及第一纵向侧板和第二纵向侧板围成一个通孔式钵穴,所述活动苗盘还包括用于驱动第一纵向侧板、第二纵向侧板、第一横向侧板和第二横向侧板摆动的摆动驱动组件。

上述的活动苗盘,优选的,所述摆动驱动组件包括用于驱动所有第一纵向侧板同步摆动的第一摆动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有第二纵向侧板同步摆动的第二摆动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有第一横向侧板同步摆动的第三摆动驱动机构和用于驱动所有第二横向侧板同步摆动的第四摆动驱动机构。

上述的活动苗盘,优选的,所述第一摆动驱动机构包括与所有第一纵向侧板铰接并带着所有第一纵向侧板同步摆动的第一摆动联动杆,所述框架与第一摆动联动杆之间连接有使第一摆动联动杆带着所有第一纵向侧板向各自对应的钵穴内侧摆动的第一弹性部件;

所述第二摆动驱动机构包括与所有第二纵向侧板铰接并带着所有第二纵向侧板同步摆动的第二摆动联动杆,所述框架与第二摆动联动杆之间连接有使第二摆动联动杆带着所有第二纵向侧板向各自对应的钵穴内侧摆动的第二弹性部件;

所述第三摆动驱动机构包括与所有第一横向侧板铰接并带着所有第一横向侧板同步摆动的第三摆动联动杆,所述框架与第三摆动联动杆之间连接有使第三摆动联动杆带着所有第一横向侧板向各自对应的钵穴内侧摆动的第三弹性部件;

所述第四摆动驱动机构包括与所有第二横向侧板铰接并带着所有第二横向侧板同步摆动的第四摆动联动杆,所述框架与第四摆动联动杆之间连接有使第四摆动联动杆带着所有第二横向侧板向各自对应的钵穴内侧摆动的第四弹性部件。

上述的活动苗盘,优选的,所述活动苗盘呈矩形,所述第一摆动联动杆、第二摆动联动杆、第三摆动联动杆和第四摆动联动杆位于活动苗盘的外侧且分别与活动苗盘的四条边平行。

上述的活动苗盘,优选的,所述第一弹性部件、第二弹性部件、第三弹性部件和第四弹性部件为伸缩弹簧。

上述的活动苗盘,优选的,所述第一纵向侧板和第二纵向侧板为矩形板,所述齿板部呈梯形。

上述的活动苗盘,优选的,所述框架上对应每一个钵穴均设有一个与该钵穴连通的矩形连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的活动苗盘,控制各侧板的摆动角度可以改变钵穴内壁的倾角,使钵穴在六面体形通孔和四棱台形通孔两种形式之间转换,也即可使钵穴变为横截面积自一端到另一端逐渐减小的四棱台形通孔或者横截面积自一端到另一端保持不变的六面体形通孔,在育苗时,增大钵穴内壁的倾角,使钵穴呈四棱台形通孔形式,其钵穴内育苗行程的钵苗土钵也呈四棱台状;在需要将钵苗顶出时,减小钵穴内壁的倾角,使钵穴呈六面体通孔形式,这样可使钵苗土钵与钵穴内壁分离,减少钵苗土钵与钵穴内壁的接触面积,降低钵苗被顶出钵穴时与钵穴内壁的摩擦力,使钵苗更加容易顶出,能够降低对顶苗机构的要求,并且还可减少顶出时钵苗土钵的破损,大大提高移栽后钵苗的成活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活动苗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活动苗盘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框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一纵向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第一横向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活动苗盘在钵穴呈六面体形通孔形式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活动苗盘在钵穴呈四棱台形通孔形式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21、钵穴;22、框架;221、矩形连通孔;23、第一纵向侧板;24、第二纵向侧板;25、第一横向侧板;26、第二横向侧板;27、第一摆动联动杆;28、第一弹性部件;201、齿板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活动苗盘,包括框架22、若干组纵向板组和若干横向板组,各纵向板组包括沿纵向布置的第一纵向侧板23和第二纵向侧板24,第一纵向侧板23和第二纵向侧板24分别绕纵向轴线铰接安装在框架22上,各横向板组包括沿横向布置的第一横向侧板25和第二横向侧板26,第一横向侧板25和第二横向侧板26分别绕横向轴线铰接安装在框架22上,纵向轴线和横向轴线相互垂直,各横向板组的第一横向侧板25和第二横向侧板26对应每组纵向板组均设有位于该纵向板组的第一纵向侧板23和第二纵向侧板24之间的齿板部201,每一组纵向板组的第一纵向侧板23和第二纵向侧板24以及第一纵向侧板23和第二纵向侧板24之间每一组横向板组的第一横向侧板25和第二横向侧板26的齿板部201围成一个通孔式钵穴21,上述若干组纵向板组和若干组横向板组组合构成若干呈矩形阵列布置的钵穴21。活动苗盘还包括用于驱动第一纵向侧板23、第二纵向侧板24、第一横向侧板25和第二横向侧板26摆动的摆动驱动组件。

由于钵穴21由第一纵向侧板23、第二纵向侧板24、第一横向侧板25的齿板部201和第二横向侧板26的齿板部201围成,第一纵向侧板23、第二纵向侧板24、第一横向侧板25和第二横向侧板26以可摆动方式安装在框架22上,通过摆动驱动组件控制各侧板的摆动角度可以改变钵穴21内壁的倾角,使钵穴21在六面体形通孔和四棱台形通孔两种形式之间转换,也即可使钵穴21变为横截面积自一端到另一端逐渐减小的四棱台形通孔或者横截面积自一端到另一端保持不变的六面体形通孔,在育苗时,增大钵穴21内壁的倾角(各侧板向对应钵穴21内侧摆动),使钵穴21呈四棱台形通孔形式(参见图7),其钵穴21内育苗行程的钵苗土钵也呈四棱台状;在需要将钵苗顶出时,减小钵穴21内壁的倾角(各侧板向对应钵穴21外侧摆动),使钵穴21呈六面体形通孔形式(参见图6),这样可使钵苗土钵与钵穴21内壁分离,减少钵苗土钵与钵穴21内壁的接触面积,降低钵苗被顶出钵穴21时与钵穴21内壁的摩擦力,使钵苗更加容易顶出,能够实现方便、快速的取出钵苗,降低对顶苗机构的要求,并且还可减少顶出时钵苗土钵的破损,大大提高移栽后钵苗的成活率。

本实施例中,摆动驱动组件包括用于驱动所有第一纵向侧板23同步摆动的第一摆动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有第二纵向侧板24同步摆动的第二摆动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有第一横向侧板25同步摆动的第三摆动驱动机构和用于驱动所有第二横向侧板26同步摆动的第四摆动驱动机构。该种结构形式的活动苗盘不仅结构简单紧凑,便于制作、装配和维护,且在满足各钵穴21变化需求的前提下,只需要采用四套摆动驱动机构即可,能够大大简化结构、降低成本。

本实施例中,第一摆动驱动机构包括与所有第一纵向侧板23铰接并带着所有第一纵向侧板23同步摆动的第一摆动联动杆27,框架22与第一摆动联动杆27之间连接有使第一摆动联动杆27带着所有第一纵向侧板23向各自对应的钵穴21内侧摆动的第一弹性部件28,第一弹性部件28迫使第一摆动联动杆27带着所有第一纵向侧板23向钵穴21内部的方向摆动并维持一定的角度不变,此时第一纵向侧板23为围成四棱台形通孔形式钵穴21的状态;在需要使第一纵向侧板23变为围成六面体形通孔形式钵穴21的状态时,采用打开机构推动第一摆动联动杆27,可使第一摆动联动杆27克服第一弹性部件28的作用使第一摆动联动杆27带着所有第一纵向侧板23向钵穴21外部的方向摆动即可。

第二摆动驱动机构包括与所有第二纵向侧板24铰接并带着所有第二纵向侧板24同步摆动的第二摆动联动杆,框架22与第二摆动联动杆之间连接有使第二摆动联动杆带着所有第二纵向侧板24向各自对应的钵穴21内侧摆动的第二弹性部件;第三摆动驱动机构包括与所有第一横向侧板25铰接并带着所有第一横向侧板25同步摆动的第三摆动联动杆,框架22与第三摆动联动杆之间连接有使第三摆动联动杆带着所有第一横向侧板25向各自对应的钵穴21内侧摆动的第三弹性部件;第四摆动驱动机构包括与所有第二横向侧板26铰接并带着所有第二横向侧板26同步摆动的第四摆动联动杆,框架22与第四摆动联动杆之间连接有使第四摆动联动杆带着所有第二横向侧板26向各自对应的钵穴21内侧摆动的第四弹性部件。

上述第二摆动驱动机构、第三摆动驱动机构和第四摆动驱动机构的结构形式与第一摆动驱动机构类似,其工作原理及过程也与第一摆动驱动机构类似。当不采用打开机构推动第一摆动联动杆27、第二摆动联动杆、第三摆动联动杆和第四摆动联动杆时,围成钵穴21的第一纵向侧板23、第二纵向侧板24、第一横向侧板25和第二横向侧板26都处于向钵穴21内侧摆动并维持一定倾角的状态,此时所有钵穴21为四棱台形通孔形式;当采用打开机构推动第一摆动联动杆27、第二摆动联动杆、第三摆动联动杆和第四摆动联动杆时,可驱使第一纵向侧板23、第二纵向侧板24、第一横向侧板25和第二横向侧板26同时向钵穴21外侧摆动,此时所有钵穴21变为六面体形通孔形式。

本实施例中,活动苗盘呈矩形,第一摆动联动杆27、第二摆动联动杆、第三摆动联动杆和第四摆动联动杆位于活动苗盘的外侧且分别与活动苗盘的四条边平行,这样第一摆动联动杆27、第二摆动联动杆、第三摆动联动杆和第四摆动联动杆相互之间不会干扰,且使活动苗盘的整体结构紧凑、制作装配也简易。

本实施例中,第一纵向侧板23和第二纵向侧板24为矩形板,第一横向侧板25和第二横向侧板26的齿板部201呈梯形,在围成四棱台形通孔形式钵穴21时,第一纵向侧板23、第二纵向侧板24、第一横向侧板25的齿板部201和第二横向侧板26的齿板部201相互之间能够紧密接触,不会形成缝隙;框架22上对应每一个钵穴21均设有一个与该钵穴21连通的矩形连通孔221。上述第一弹性部件28、第二弹性部件、第三弹性部件和第四弹性部件均采用伸缩弹簧。

本实施例的活动苗盘在取出钵苗时,可采用一套伸缩驱动机构驱动顶杆和推杆同步伸缩运动,使推杆推动各摆动联动杆打开活动苗盘的同时,顶杆将钵穴21中的钵苗顶出,利于节省成本,提高结构紧凑性,并能提高自动取苗动作的精准性,降低控制难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构思前提下所得到的改进和变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