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丛蓝莓和矮丛蓝莓的间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22245阅读:57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果树种植领域,且特别涉及高丛蓝莓和矮丛蓝莓的间种方法。



背景技术:

蓝莓(blueberry),又名越桔,蓝浆果,属杜鹃花科(ericaceae)越桔亚科(vaccinioideae)越桔属(vacciniodeae)植物。蓝莓果实含有防止脑神经衰老、增强心脏功能、明目及抗癌等独特功效物质,因此被国际粮农组织列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倍受人们青睐。蓝莓的栽培约有近百年历史。美国最先进行了人工栽培。继美国之后,荷兰、加拿大、德国、波兰、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等国竞相引种栽培,根据自己国家的气候特点和资源优势开展了具有本国特色的蓝莓研究和栽培工作;我国对蓝莓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

我国对于蓝莓的引进和种植时间均较短,因而,对于种植蓝莓时如何提高蓝莓的产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随着人们对蓝莓的各种保健功效越来越了解,例如:蓝莓中的花色苷对眼睛的良好保健效果,能够明显减轻眼睛的疲劳以及提高夜间的视力等,逐渐被人们熟知,市场上对于蓝莓的需求量进而不断上升,如何增加蓝莓的产量成为了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丛蓝莓和矮丛蓝莓的间种方法,用此方法可以改善蓝莓种植时的自花授粉不结实现象,可以让高丛蓝莓和矮丛蓝莓均正常结果,且结果率高;该间种方法得到的蓝莓单位面积产量增加。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提出一种高丛蓝莓和矮丛蓝莓的间种方法,包括在种植地的每个种植行间种高丛蓝莓和矮丛蓝莓、在种植地的四周设置生态隔离带以及田间管理,其中,每两株高丛蓝莓之间间种两株矮丛蓝莓,每两株矮丛蓝莓之间间种一株高丛蓝莓,且每个种植行的两端均种植高丛蓝莓;生态隔离带的边缘距种植地的距离为300-500m。

本发明实施例的高丛蓝莓和矮丛蓝莓的间种方法的有益效果是:用此方法可以改善蓝莓种植时的自花授粉不结实现象,可以让高丛蓝莓和矮丛蓝莓均正常结果,且结果率高;该间种方法得到的蓝莓单位面积产量增加。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高丛蓝莓和矮丛蓝莓的间种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在进行蓝莓的种植前,可以先选取坡度为8-12°的土地,进行翻耕等种植前的准备,以利于后期的蓝莓种植和田间管理等。需要说明的是,选取的上述土地的土壤ph值最佳为4.5-5.5,若土地的ph值不在上述范围内,则需要在种植前对土壤的ph值进行调整,直到土壤ph符合蓝莓的生长。具体地,若土壤的ph小于最佳值则可以在土壤中添加适量的碱性物质,使土壤ph上升到最佳的值;若土壤的ph大于最佳的值则可以在土壤中添加适量的酸性物质,使土壤ph下降到最佳的值。

选好种植地后,可以先对种植地进行翻耕和施用基肥。通常土地翻耕可以结合除草一起进行,将杂草一并埋入土壤,待杂草在土壤中腐坏,即形成腐殖质,可以进一步为蓝莓的生长和结果提供养分;并且翻耕过程中,还可以直接将基肥混入土地,为蓝莓的生长和结果提供必要的养分。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施用的基肥可以是腐殖质,且基肥应当要使土壤中的有机质的含量能够达到8-12%。

在选好的土地上每间隔1.2-1.5m设置种植行,并且在每个种植行上间种高丛蓝莓和矮丛蓝莓。相邻的种植行之间的间隔距离适宜可以避免蓝莓树的枝条散开,树冠膨大后彼此相互竞争生长空间,而导致产量不升反降;还有利于蓝莓种植过程中,劳动者对蓝莓树进行修剪、施肥、采摘等田间管理工作。

具体地,在每个种植行上,每两株高丛蓝莓之间间种两株矮丛蓝莓,每两株矮丛蓝莓之间间种一株高丛蓝莓。

进一步地,每两株高丛蓝莓之间的矮丛蓝莓的间隔距离为0.8-1m。矮丛蓝莓的植株高度一般在30-50cm,如果将矮丛蓝莓的间距设置的比较窄,矮丛蓝莓之间对于光照的竞争激烈,可能会相互影响光合作用,导致矮丛蓝莓的生长不充分;适宜的间距有利于矮丛蓝莓积累养分,进而促使果实充分生长,进而提高种植蓝莓的单位产量。

更进一步地,相邻的高丛蓝莓和矮丛蓝莓之间的间隔距离为0.5-0.8m。高丛蓝莓的植株高度可以到达2m左右,其对相邻的矮丛蓝莓的光照影响小,可以忽略;而本发明的间种方法可以用于不同种类的蓝莓品种异花授粉,则高丛蓝莓和矮丛蓝莓的间隔距离可以相应的缩小,以利于种植后期的授粉工作。需要说明的是,将该高丛蓝莓和矮丛蓝莓的间种方法应用于自花授粉不结实的蓝莓种植上,更加便于蓝莓的异花授粉,高丛蓝莓和矮丛蓝莓彼此都是授粉树和结果树,异花授粉的结果率更高,对于单位面积蓝莓产量的提升效果更加的明显。

更具体地,每行种植行的两端均种植高丛蓝莓,可以明显的提高种植蓝莓时异花授粉率,进而确保种植蓝莓的单位面积产量能够有所上升。

再进一步地,在种植了蓝莓的种植地的四周设置生态隔离带,该生态隔离带与上述种植地的间距为300-500m,且在该生态隔离带中可以以间距为0.8-1m种植高丛蓝莓,生态隔离带的宽度可以根据种植地的大小来进行调整,例如:在667m2种植地四周的生态隔离带的宽度可以是2-3m。上述高丛蓝莓可以和种植地中的高丛蓝莓品种一致,该生态隔离带的设置一方面可以减少次生灾害、减少天气等因素对作物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该生态隔离带上种植的高丛蓝莓和种植行上的高丛蓝莓相同,能够提高高丛蓝莓对矮丛蓝莓的异花授粉率;再者,由于生态隔离带上的高丛蓝莓植株较高,能够避免花粉在强风的作用下飘散至种植地的外部,避免授粉率降低,进而可以确保蓝莓产量提高。

蓝莓种植后的田间管理对于蓝莓的产量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上述田间管理包括:辅助授粉、种植地投放蚯蚓、浇水和施肥(追肥)等。

上述辅助授粉方法可以根据不同品种蓝莓的授粉结果情况进行选择,例如:如果种植的高丛蓝莓为兔眼蓝莓,兔眼蓝莓为自株授粉不结实的品种,其种植后要结果必须用不同品种的蓝莓异花授粉才能更好的结实,以提高蓝莓的产量。因而,辅助授粉包括同株授粉或异株授粉。

其中,同株授粉针对的是同株授粉能够正常结实,且蓝莓的产量不会降低的品种,具体地,同株授粉的方式包括:在蓝莓开花后,直接摇晃蓝莓的枝干,使花粉落到柱头上,完成授粉的过程;或者,用毛笔等工具,将花粉取下再涂抹于柱头等。异株授粉针对的是异株授粉不能正常结实的蓝莓品种,具体地,异株授粉的方式包括:用毛笔等工具,将其中一种品种的花粉取下再涂抹于另一品种的蓝莓的柱头上;或者,花期时在种植地中放养熊蜂辅助授粉等。需要说明的是,在进行自花授粉不结实的种植时,需要考量种植的各个品种蓝莓的花期是否一致,由于自花授粉不结实需要异花授粉才能结实,故需要结果树和授粉树之间的花期一致,才能完成异花授粉的过程。

进一步地,在种植了蓝莓的土地中投放蚯蚓,一方面可以利用蚯蚓对种植地进行松土,以提高蓝莓根系的透气、透水性能,即可以避免土壤积水等,避免蓝莓的根系损伤,保证蓝莓能够正常生长和结果等;另一方面,由于种植蓝莓的土壤为酸性的,酸性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较大,因而,可以利用蚯蚓富集土壤中的重金属,降低土壤中的重金属对蓝莓带来的不良影响,以保证蓝莓正常的生长和结果等。

具体地,蚯蚓的投放量为每667m2投放100-150只蚯蚓,上述蚯蚓的投放量即能够满足消除重金属对蓝莓生长的不良影响,又能够充分帮助种植地松土,还能够避免浪费生产成本。

更进一步地,在种植蓝莓的过程中,浇水时,用醋酸将水的ph值调至4.5-5.5,以保证蓝莓种植的过程中,土壤的ph至始终保持在酸性的状态,最佳条件是保持土壤的ph为4.5-5.5,以确保蓝莓的生长的更好,进而提高蓝莓单位面积的产量。

再进一步地,在蓝莓的种植期间需要对其进行追肥,其中,包括喷施叶面肥,而且叶面肥中氮磷钾的重量比为1-2:1-2:1-2。需要说明的是,蓝莓属于寡营养植物,与其他果树相比,树体内的氮、磷、钾、钙、镁含量都很低,每次追肥时,需要保证氮、磷、钾保持较低的施用量,才能避免蓝莓的树体不因为施肥量过度而受到伤害,更是避免了蓝莓树体由于施肥过量而整株死亡,进而保证提高蓝莓的单位产量。

更进一步地,可以每间隔10-12d喷施一次上述叶面肥,特别是在蓝莓的花期和结果期时,可以按照上述间隔时间进行叶面肥的施用。由于,每次叶面肥中的氮、磷、钾含量较低,所以为了蓝莓能够有足够的养分用于生长和结果,可以适当的缩短喷施叶面肥的间隔时间。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高丛蓝莓和矮丛蓝莓的间种方法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选取自花授粉不结实的蓝莓品种,在完成翻耕、除草和施用基肥的种植地上种植,在种植地间隔300m的四周设置生态隔离带,且在生态隔离带上按照株间距为0.8m种植高丛蓝莓。种植地中蓝莓的种植按照间隔距离为1.2m设置种植行,并在每行种植行上进行高丛蓝莓和矮丛蓝莓的间种,每个种植行的两端各种植一株高丛蓝莓,每两株高丛蓝莓之间间种两株间隔距离为0.8m的矮丛蓝莓,每两株矮丛蓝莓之间间种一株高丛蓝莓,相邻的矮丛蓝莓和高丛蓝莓之间的间隔距离为0.8m。每667m2地上投放100只蚯蚓;花期进行人工异株授粉;用醋酸将水的ph值调至4.5浇水;每间隔10d喷施一次氮、磷、钾的重量比为1:1:1的叶面肥,直到蓝莓果实成熟。

实施例2

选取自花授粉不结实的蓝莓品种,在完成翻耕、除草和施用基肥的种植地上种植,在种植地间隔500m的四周设置生态隔离带,且在生态隔离带上按照株间距为1m种植高丛蓝莓。种植地中蓝莓的种植按照间隔距离为1.5m设置种植行,并在每行种植行上进行高丛蓝莓和矮丛蓝莓的间种,每个种植行的两端各种植一株高丛蓝莓,每两株高丛蓝莓之间间种两株间隔距离为1m的矮丛蓝莓,每两株矮丛蓝莓之间间种一株高丛蓝莓,相邻的矮丛蓝莓和高丛蓝莓之间的间隔距离为0.5m。每667m2地上投放150只蚯蚓;花期进行人工异株授粉;用醋酸将水的ph值调至5.5浇水;每间隔12d喷施一次氮、磷、钾的重量比为1:2:1的叶面肥,直到蓝莓果实成熟。

实施例3

选取自花授粉不结实的蓝莓品种,在完成翻耕、除草和施用基肥的种植地上种植,在种植地间隔400m的四周设置生态隔离带,且在生态隔离带上按照株间距为0.9m种植高丛蓝莓。种植地中蓝莓的种植按照间隔距离为1.3m设置种植行,并在每行种植行上进行高丛蓝莓和矮丛蓝莓的间种,每个种植行的两端各种植一株高丛蓝莓,每两株高丛蓝莓之间间种两株间隔距离为0.9m的矮丛蓝莓,每两株矮丛蓝莓之间间种一株高丛蓝莓,相邻的矮丛蓝莓和高丛蓝莓之间的间隔距离为0.6m。每667m2地上投放120只蚯蚓;花期进行人工异株授粉;用醋酸将水的ph值调至5.0浇水;每间隔11d喷施一次氮、磷、钾的重量比为1:1:2的叶面肥,直到蓝莓果实成熟。

实施例4

选取自花授粉不结实的蓝莓品种,在完成翻耕、除草和施用基肥的种植地上种植,在种植地间隔350m的四周设置生态隔离带,且在生态隔离带上按照株间距为0.85m种植高丛蓝莓。种植地中蓝莓的种植按照间隔距离为1.4m设置种植行,并在每行种植行上进行高丛蓝莓和矮丛蓝莓的间种,每个种植行的两端各种植一株高丛蓝莓,每两株高丛蓝莓之间间种两株间隔距离为0.8m的矮丛蓝莓,每两株矮丛蓝莓之间间种一株高丛蓝莓,相邻的矮丛蓝莓和高丛蓝莓之间的间隔距离为0.7m。每667m2地上投放130只蚯蚓;花期进行人工异株授粉;用醋酸将水的ph值调至4.8浇水;每间隔11d喷施一次氮、磷、钾的重量比为2:1:1的叶面肥,直到蓝莓果实成熟。

实施例5

选取自花授粉结实的蓝莓品种,在完成翻耕、除草和施用基肥的种植地上种植,在种植地间隔420m的四周设置生态隔离带,且在生态隔离带上按照株间距为0.95m种植高丛蓝莓。种植地中蓝莓的种植按照间隔距离为1.4m设置种植行,并在每行种植行上进行高丛蓝莓和矮丛蓝莓的间种,每个种植行的两端各种植一株高丛蓝莓,每两株高丛蓝莓之间间种两株间隔距离为0.8m的矮丛蓝莓,每两株矮丛蓝莓之间间种一株高丛蓝莓,相邻的矮丛蓝莓和高丛蓝莓之间的间隔距离为0.7m。每667m2地上投放135只蚯蚓;花期进行人工辅助授粉;用醋酸将水的ph值调至5.2浇水;每间隔10d喷施一次氮、磷、钾的重量比为2:1:2的叶面肥,直到蓝莓果实成熟。

实施例6

选取自花授粉结实的蓝莓品种,在完成翻耕、除草和施用基肥的种植地上种植,在种植地间隔475m的四周设置生态隔离带,且在生态隔离带上按照株间距为0.8m种植高丛蓝莓。种植地中蓝莓的种植按照间隔距离为1.2m设置种植行,并在每行种植行上进行高丛蓝莓和矮丛蓝莓的间种,每个种植行的两端各种植一株高丛蓝莓,每两株高丛蓝莓之间间种两株间隔距离为0.9m的矮丛蓝莓,每两株矮丛蓝莓之间间种一株高丛蓝莓,相邻的矮丛蓝莓和高丛蓝莓之间的间隔距离为0.6m。每667m2地上投放125只蚯蚓;花期进行人工辅助授粉;用醋酸将水的ph值调至5.1浇水;每间隔12d喷施一次氮、磷、钾的重量比为1:1:2的叶面肥,直到蓝莓果实成熟。

实施例7

选取自花授粉结实的蓝莓品种,在完成翻耕、除草和施用基肥的种植地上种植,在种植地间隔320m的四周设置生态隔离带,且在生态隔离带上按照株间距为1m种植高丛蓝莓。种植地中蓝莓的种植按照间隔距离为1.5m设置种植行,并在每行种植行上进行高丛蓝莓和矮丛蓝莓的间种,每个种植行的两端各种植一株高丛蓝莓,每两株高丛蓝莓之间间种两株间隔距离为0.8m的矮丛蓝莓,每两株矮丛蓝莓之间间种一株高丛蓝莓,相邻的矮丛蓝莓和高丛蓝莓之间的间隔距离为0.8m。每667m2地上投放145只蚯蚓;花期进行人工辅助授粉;用醋酸将水的ph值调至5.5浇水;每间隔10d喷施一次氮、磷、钾的重量比为1:2:2的叶面肥,直到蓝莓果实成熟。

实施例8

选取自花授粉结实的蓝莓品种,在完成翻耕、除草和施用基肥的种植地上种植,在种植地间隔420m的四周设置生态隔离带,且在生态隔离带上按照株间距为0.8m种植高丛蓝莓。种植地中蓝莓的种植按照间隔距离为1.2m设置种植行,并在每行种植行上进行高丛蓝莓和矮丛蓝莓的间种,每个种植行的两端各种植一株高丛蓝莓,每两株高丛蓝莓之间间种两株间隔距离为1.0m的矮丛蓝莓,每两株矮丛蓝莓之间间种一株高丛蓝莓,相邻的矮丛蓝莓和高丛蓝莓之间的间隔距离为0.6m。每667m2地上投放115只蚯蚓;花期进行人工辅助授粉;用醋酸将水的ph值调至4.8浇水;每间隔12d喷施一次氮、磷、钾的重量比为2:2:1的叶面肥,直到蓝莓果实成熟。

对比例1

选取任意一种矮丛自花授粉结实的品种进行种植,行间距为1m,株间距为1m,并配以和实施例8相同的辅助授粉、种植地投放蚯蚓、浇水和施肥等田间管理,直到蓝莓果实成熟。

对比例2

选取任意一种高丛自花授粉不结实的品种进行种植,并在每个种植行上配种一株授粉树,行间距为1m,株间距为1m,并配以和实施例1相同的辅助授粉、种植地投放蚯蚓、浇水和施肥等田间管理,直到蓝莓果实成熟。

比较实施例1-8以及对比例1、对比例2种植出的蓝莓的单位面积产量,即每667m2面积的蓝莓产量(kg)。结果见表1。

表1每667m2面积的蓝莓的产量(kg)

由表1的结果可知,本发明的高丛蓝莓和矮丛蓝莓的间种方法能够明显提高蓝莓单位面积产量。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高丛蓝莓和矮丛蓝莓的间种方法的有益效果是:用此方法可以改善蓝莓种植时的自花授粉不结实现象,可以让高丛蓝莓和矮丛蓝莓均正常结实,且结实率高;该间种方法得到的蓝莓单位面积产量增加,即可以提升蓝莓种植的经济效益。

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