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个体信息标记和识别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61180阅读:210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鸭个体信息标记和识别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辅助鸭育种的种鸭个体信息标记和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种鸭个体信息标记与识别是肉鸭育种中最关键的技术,关系到种鸭的个体以及家系信息的记录,鸭子个体的系谱信息是选种的重要依据。

鸭育种过程中个体信息的标记与识别传统方法主要采用的是佩戴翅号,即将含有数字信息的金属片佩戴到鸭子翅膀的三角区。传统的方法对雏鸭的损伤大,容易引发感染,且佩戴起来比较困难,劳动强度大,在后期的生长过程中又容易出现丢失,信息要人工读取,出错率高,增高了育种的成本,严重影响了选种的准确性。

二维码技术已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发明将二维码系统用于对种鸭个体信息的标记于识别,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为读取翅号信息的错误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鸭个体信息标记和识别方法,该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标记识别雏鸭的个体信息,提高选种的准确性,实现工作效率大幅提高的同时降低选种育种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鸭个体信息标记和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种母鸭放入饲养笼内单笼饲养,每一饲养笼有对应的编号,每天收集饲养笼内的种蛋,每一饲养笼中取出的种蛋上的标号与饲养笼的编号一一对应;

2)对步骤1)中的种蛋放入孵化机中进行正常孵化,在孵化落盘时,将具有相同标号的种蛋放到同一网兜内,并在网兜中放入与网兜中的种蛋标号对应的号码牌;

3)孵化结束后,取出雏鸭,每只健康雏鸭对应分配一二维码标签,将每一网兜的号码牌及每一网兜中每只雏鸭的二维码信息对应记录在册,在电脑中形成雏鸭信息库;

4)鸭子饲养结束后,测定每只鸭子的生产性能;再根据鸭子身上的二维码信息,在步骤3)中形成的雏鸭信息库获取鸭子对应的详细系谱信息;根据系谱信息和个体的生产性能,对鸭子进行识别选种。

在所述步骤1)中,每四个饲养笼配1只公鸭,公鸭每天转换一个饲养笼,每四天一个循环。

在所述步骤3)中,使用标签枪和工型胶针将二维码标签佩戴到雏鸭翅膀的三角区,完成雏鸭的标记。

在所述步骤4)中,采用扫码器扫描鸭子身上的二维码标签,获得鸭子二维码信息。

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的鸭个体信息标记和识别方法,建立雏鸭的信息库,在雏鸭身上标记二维码,通过智能读取二维码信息,根据二维码信息在雏鸭信息库中获得鸭子的详细系谱信息,再通过鸭子饲养完后的生产性能测定,实现鸭子的快速、准确地标记识别,大大提高选种的准确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选种育种的成本,同时,能够降低选种过程中的劳动强度和出错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鸭个体信息标记和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种母鸭放入饲养笼内单笼饲养,为保证母鸭的受精率,每四个饲养笼配1只公鸭,公鸭每天转换一个饲养笼,每四天一个循环;每一饲养笼有对应的编号,每天收集饲养笼内的种蛋,每一饲养笼中取出的种蛋上的标号与饲养笼的编号一一对应。

2)对步骤1)中的种蛋放入孵化机中进行正常孵化,在孵化第25天落盘时,将具有相同标号的种蛋放到同一网兜内,同时在网兜中放入一个号码牌,扎紧网口,每一网兜内的号码牌与网兜内的种蛋标号一一对应。

3)孵化结束后,解开网兜,取出雏鸭,每只健康雏鸭对应分配一二维码标签,将每一网兜的号码牌及每一网兜中每只雏鸭的二维码信息对应记录在册,在电脑中形成雏鸭信息库。

其中,可使用标签枪和工型胶针将二维码标签佩戴到雏鸭翅膀的三角区,完成雏鸭的标记。

每一二维码标签上的数值信息唯一确定。

4)鸭子饲养结束后,测定每只鸭子的生产性能。通过扫码器扫描鸭子身上的二维码,获得鸭子二维码信息,根据电脑中的雏鸭信息库,获取雏鸭对应的详细系谱信息,根据系谱信息和个体的生产性能,对鸭子进行识别选种。

通过获得的鸭子二维码信息,根据电脑中的雏鸭信息库查出该鸭子对应的网兜号码牌,根据网兜号码牌能够找到该鸭子的父母的信息,进而也能找到该鸭子的祖代信息,形成鸭子的详细系谱信息。这样,通过智能读取二维码信息获得鸭子的详细系谱信息,能够降低选种过程中的劳动强度和出错率,大大提高选种的准确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选种育种的成本。

本发明仅以上述实施例进行说明,各部件的结构、设置位置及其连接都是可以有所变化的。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凡根据本发明原理对个别部件进行的改进或等同变换,均不应排除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