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的生态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489178阅读:56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养猪方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猪的生态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猪是主要家畜之一,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食用的肉类产品,猪肉又名豚肉,其性味甘咸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铁、磷等成分。猪肉是日常生活的主要副食品,具有补虚强身、滋阴润燥、丰肌泽肤的作用。凡病后体弱、产后血虚、面黄赢瘦者,皆可用之作营养滋补之品。

我国生猪存栏数约占世界总存栏量的一半,猪肉产量占世界猪肉总量的46.7%,生猪饲养量、猪肉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中国人以及世界上的很多民族大部分都是以猪肉为主要的肉食源,据联合国2004年统计资料表明,中国人均猪肉年消耗量为36kg,随着中国人口数量的增加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猪肉的人均年消耗量及养猪总量必将会有更大的增加。

随着生活水平的大大提高,人们对猪肉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对肉食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前,市场上虽然供给的猪肉多了,但品质下降了,表现为肉的香味不浓了,口感差,肥肉比例高,农药残留、金属残留、抗生素及激素残留大大超标。人们在食用猪肉时,不但感受不到肉味的鲜美,反而还会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危害。

现有的养殖方法为追求出栏时间,猪基本上没有活动量,这会造成猪的体质差,易患病,且易大规模传染疫病,进而导致养猪效益急剧下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养殖方法的缺陷,进一步提出一种能提高肉质,增强体质的生态养猪方法,该方法养殖的猪,其肉质具有“瘦肉鲜嫩,肥肉不腻,猪皮香脆,口感糯香”的特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猪的生态养殖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两个部分:

(1)养殖环境设置:养殖环境包括休息区,活动区和种植区,所述休息区与活动区连通,猪可以自由进出两个区域,所述休息区为室内环境,为猪的饮食和睡眠提供固定场所,所述活动区为露天的室外环境,其面积为休息区的100-500倍,所述活动区中设有遮阳果树林,牧草坪和泥池,所述牧草坪分为若干个区域,采用轮流开放的方式进行循环放牧,所述泥池中设有保健泥,所述种植区单独设置,与休息区和活动区相隔离,所述种植区内设有发酵池、蚯蚓养殖田和瓜果蔬菜种植田,猪粪可以分两部分处理,一部分倒入发酵池,发酵池可以产生沼气和肥料,沼气为休息区供电供暖,肥料为瓜果蔬菜种植田以及遮阳果树林提供充足的养分,猪粪另一部分运到蚯蚓养殖田用于养殖蚯蚓;

(2)饲养管理:a,根据季节变化以及猪群在活动区的采食量,适当在休息区补充农产品饲料,所述农产品饲料包括玉米、大豆、麦麸和瓜果蔬菜种植田提供的绿青饲料;b,定时对各个区域进行杀菌消毒;c,患病猪需及时移出养殖环境并隔离治病。

进一步地,所述泥池中的保健泥的制配方法是:将高温灭菌消毒后的粉状荷塘泥和保健粉剂按40:1的质量比例混合搅拌,搅拌的过程中逐渐加水直至保健泥成稀泥状,所述保健粉剂是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烘干磨粉后混合制得:防风15%、芦荟25%、没药10%、生姜10%、苍术10%、盐5%、驱蚊香料25%。

进一步地,所述驱蚊香料的组成为,薄荷25%,艾叶15%,藿香10%,陈皮20%,驱蚊酯15%,香精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采用开放式的露天养猪环境,猪群可以在活动区自由活动觅食,一方面每个个体可以摄取各自需要的各种微量元素,另一方面大大增加了猪群的活动量;同时设有休息区,一方面可以为猪的饮食和睡眠提供固定场所,另一方面,当外界环境恶劣时(如雷雨天气、严寒酷暑天气),可以为猪群提供庇护场所;进一步地,猪有泥水洗澡的习性,故在活动区设置泥池,其目的是可以有效减少皮肤病和寄生虫的发生,并可防暑降温,泥池保健泥中的驱蚊香料包括薄荷,艾叶,藿香,陈皮和驱蚊酯,可有效驱离蚊虫,防止蚊虫叮咬传播疾病,并保持猪只身心愉悦。本发明的养殖方法可大大提高猪的活动量,进食欲望也得到提高,猪的体质非常健壮,出栏的生猪具有“瘦肉鲜嫩,肥肉不腻,猪皮香脆,口感糯香”的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猪的生态养殖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两个部分:

(1)养殖环境设置:养殖环境包括休息区,活动区和种植区,所述休息区与活动区连通,猪可以自由进出两个区域,所述休息区为室内环境,为猪的饮食和睡眠提供固定场所,所述活动区为露天的室外环境,其面积为休息区的100-500倍,所述活动区中设有遮阳果树林,牧草坪和泥池,所述牧草坪分为若干个区域,采用轮流开放的方式进行循环放牧,所述泥池中设有保健泥,所述种植区单独设置,与休息区和活动区相隔离,所述种植区内设有发酵池、蚯蚓养殖田和瓜果蔬菜种植田,猪粪可以分两部分处理,一部分倒入发酵池,发酵池可以产生沼气和肥料,沼气为休息区供电供暖,肥料为瓜果蔬菜种植田以及遮阳果树林提供充足的养分,猪粪另一部分运到蚯蚓养殖田用于养殖蚯蚓;

(2)饲养管理:a,根据季节变化以及猪群在活动区的采食量,适当在休息区补充农产品饲料,所述农产品饲料包括玉米、大豆、麦麸和瓜果蔬菜种植田提供的绿青饲料;b,定时对各个区域进行杀菌消毒;c,患病猪需及时移出养殖环境并隔离治病。

进一步地,所述泥池中的保健泥的制配方法是:将高温灭菌消毒后的粉状荷塘泥和保健粉剂按40:1的质量比例混合搅拌,搅拌的过程中逐渐加水直至保健泥成稀泥状,所述保健粉剂是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烘干磨粉后混合制得:防风15%、芦荟25%、没药10%、生姜10%、苍术10%、盐5%、驱蚊香料25%。

进一步地,所述驱蚊香料的组成为,薄荷25%,艾叶15%,藿香10%,陈皮20%,驱蚊酯15%,香精15%。

选取本地黑猪品种,断乳后的仔猪两组,每组50只,第一组采用传统圈养方法进行养殖,第二组采用本发明的生态养殖方法进行养殖。状况如下:

传统方法:猪体重增长较快,食欲及精神状况欠佳,畏寒怕热,易患病,出栏时间短,出栏后的猪肉,肥肉比例多,口感差。

本发明方法:猪体重增长较慢,食欲旺盛,日活动量大,精神状况好,野性足,每日会自行去泥池泡澡,去遮阳果树林和牧草坪觅食,体质健壮,极少生病,出栏时间稍长,出栏后的猪肉肥肉比例低,瘦肉鲜嫩,肥肉不腻,猪皮香脆,口感糯香。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以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养猪方法领域,具体公开了猪的生态养殖方法。本发明包括养殖环境设置和饲养管理两部分,本发明采用开放式的露天养猪环境,猪群可以在活动区自由活动觅食,大大增加了猪群的活动量,同时设有休息区,一方面可以为猪的饮食和睡眠提供固定场所,另一方面,当外界环境恶劣时,可以为猪群提供庇护场所,本发明设置泥池,其目的是可以有效减少皮肤病和寄生虫的发生,并可防暑降温,泥池保健泥中的驱蚊香料可有效驱离蚊虫,防止蚊虫叮咬传播疾病。本发明的养殖方法可大大提高猪的活动量,进食欲望也得到提高,猪的体质非常健壮,出栏的生猪具有“瘦肉鲜嫩,肥肉不腻,猪皮香脆,口感糯香”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李家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和县凤台山煜新畜牧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4.20
技术公布日:2017.08.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