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产油菜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423702阅读:66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高产油菜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油菜的肥料研究较少,苗圃中栽培油菜时,多采用常规的氮磷钾复合肥。这些肥料的养分比较单一,不能满足油菜生长过程中各种营养元素的所需,会进一步造成茎秆较细、植株不健壮等;同时,油菜常见白锈病、菜青虫、斜纹夜蛾幼虫等等病虫害,常规肥料施用时不能提高油菜对这类常见病害的抵御能力,容易在栽培过程中引发病虫害,需要在栽培过程中喷施化学农药进行杀灭,对环境和植物本身均有一定的污染。

油菜为低脂肪蔬菜,且含有膳食纤维,能与胆酸盐和食物中的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结合,并从粪便排出,从而减少脂类的吸收,故可用来降血脂。中医认为油菜能活血化瘀,用于治疗疖肿、丹毒。油菜中所含的植物激素,能够增加酶的形成,对进入人体内的致癌物质有吸附排斥作用,故有防癌功能。此外,油菜还能增强肝脏的排毒机制,对皮肤疮疖、乳痈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能力。油菜所含钙量在绿叶蔬菜中为最高,一个成年人一天吃500克油菜,其所含钙、铁、维生素a和维生素c即可满足人体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产油菜的种植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产油菜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种子的处理:首先将油菜种子在阳光下晾晒2天,每天3-5小时,接着把种子放在25-35℃的温水中浸种5-6小时,再放入40-45℃的温水中浸种2-3小时,然后放入45-50℃温水中浸种1-1.5小时,用温水浸泡后的油菜种子,放入0.005%的多菌灵和0.008%的甲基托布津的混合溶液中继续浸泡4小时,把种子捞出来晒种;

(2)拌种:将预处理后的种子与草木灰和磷肥进行拌种,所述草木灰和磷肥的配比为2:1;

(3)播种:将苗床畦面平整,使表层土细碎,且基肥要施足,每亩施有机肥3000kg,磷肥20kg,尿素10kg,将拌种后的种子播种在畦中,接着用机械开沟的形式在种子上覆盖0.4cm的细土,覆土后再覆盖地膜;

(4)移栽:在油菜苗长至2-3叶期间进行匀苗和壮苗,油菜苗长至叶龄4-6叶,苗高13-18cm时移植。该时期移栽油菜苗,成活率高。将幼苗移栽入大田中,一般每亩移栽0.8-1万株,移栽拔苗要拔大留小,不栽高脚苗;

(5)灌溉:当整块地移栽完毕后,沿与播种行相同的走向,在相邻两播种行中间铺设滴灌带。铺设的滴灌带与油菜种植走向相同,且铺设于相邻两行播种行之间,使得相邻两滴灌带之间的间距为30厘米,从而保证一行滴灌带的有效灌溉面积能够覆盖两行播种行,达到高效灌溉的目的;

(6)施肥管理:油菜出苗后每亩追施尿素4kg、复合肥8kg,油菜返青期至抽薹期,每亩追尿素6kg、复合肥10kg、磷肥80kg;

(7)及时打顶:在油菜的拔节生长初期,油菜有5-6个节时,打去正顶,促使植株分杈至5-6个粗壮分枝生长;当油菜植株的每个分枝成长到9叶龄或12叶龄或15叶龄时对每个分枝进行打顶,促使分枝结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高产油菜的种植方法,成活率高,健康无污染。在油菜植株拔节初期打去正顶,使油菜植株生长出多个可正常结籽的粗壮分枝,并在分枝长成到达结果期再次进行打顶促使每个分枝结果,提高结果枝的密度,从而提高油菜籽的产量;田间不设毛渠,对植株进行灌溉,灌溉均匀,田间的实际保苗数增加,且减少了输水过程中水分大面积蒸发及土地不平灌水不均造成的水资源浪费;所述覆土后再覆盖地膜,可以控制土壤的湿度,从而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一种高产油菜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种子的处理:首先将油菜种子在阳光下晾晒2天,每天3-5小时,接着把种子放在25-35℃的温水中浸种5-6小时,再放入40-45℃的温水中浸种2-3小时,然后放入45-50℃温水中浸种1-1.5小时,用温水浸泡后的油菜种子,放入0.005%的多菌灵和0.008%的甲基托布津的混合溶液中继续浸泡4小时,把种子捞出来晒种;

(2)拌种:将预处理后的种子与草木灰和磷肥进行拌种,所述草木灰和磷肥的配比为2:1;

(3)播种:将苗床畦面平整,使表层土细碎,且基肥要施足,每亩施有机肥3000kg,磷肥20kg,尿素10kg,将拌种后的种子播种在畦中,接着用机械开沟的形式在种子上覆盖0.4cm的细土,覆土后再覆盖地膜;

(4)移栽:在油菜苗长至2-3叶期间进行匀苗和壮苗,油菜苗长至叶龄4-6叶,苗高13-18cm时移植。该时期移栽油菜苗,成活率高。将幼苗移栽入大田中,一般每亩移栽0.8-1万株,移栽拔苗要拔大留小,不栽高脚苗;

(5)灌溉:当整块地移栽完毕后,沿与播种行相同的走向,在相邻两播种行中间铺设滴灌带。铺设的滴灌带与油菜种植走向相同,且铺设于相邻两行播种行之间,使得相邻两滴灌带之间的间距为30厘米,从而保证一行滴灌带的有效灌溉面积能够覆盖两行播种行,达到高效灌溉的目的;

(6)施肥管理:油菜出苗后每亩追施尿素4kg、复合肥8kg,油菜返青期至抽薹期,每亩追尿素6kg、复合肥10kg、磷肥80kg;

(7)及时打顶:在油菜的拔节生长初期,油菜有5-6个节时,打去正顶,促使植株分杈至5-6个粗壮分枝生长;当油菜植株的每个分枝成长到9叶龄或12叶龄或15叶龄时对每个分枝进行打顶,促使分枝结果。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产油菜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种子的处理;拌种;播种;移栽;灌溉;施肥管理;及时打顶。本发明的高产油菜的种植方法,成活率高,健康无污染。在油菜植株拔节初期打去正顶,使油菜植株生长出多个可正常结籽的粗壮分枝,并在分枝长成到达结果期再次进行打顶促使每个分枝结果,提高结果枝的密度,从而提高油菜籽的产量;田间不设毛渠,对植株进行灌溉,灌溉均匀,田间的实际保苗数增加,且减少了输水过程中水分大面积蒸发及土地不平灌水不均造成的水资源浪费;所述覆土后再覆盖地膜,可以控制土壤的湿度,从而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技术研发人员:张忠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忠友
技术研发日:2017.04.24
技术公布日:2017.08.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