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园艺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叶楮绿枝扦插繁殖方法。
背景技术:
光叶楮系速生阔叶材种,落叶乔木,属桑科,构树属,该树种既可作绿化和水土保持树种,又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光叶楮栽培容易,当年栽植,当年收获,属超短轮伐期树种,采伐周期为3—4个月,伐后可以萌生,1年栽植,连年收获,生产成本低,资金周转快,利于农户种植推广。光叶楮适应性强,耐干旱脊薄,在丘陵、河滩地生长良好,耐盐碱(桑科植物本身抗盐性可达3‰),既可作绿化和水土保持树种,又可作经济树种。采用高密度栽培技术,亩产韧皮纤维200公斤,木杆1500公斤,优质饲料树叶1500公斤;光叶楮韧皮纸浆,国内领先,经中国造纸工业研究所检验,光叶楮韧皮纤维长度平均为7.84毫米,比我国同属树木构皮纤维高23.2%,成浆率80%以上,常压蒸煮,原浆不经漂白,白度达85%以上。成浆率高,成本降低,光叶楮生产周期短,其木杆每亩年产1500公斤,生产木浆1200公斤,原浆白度达80%以上,成浆率85%以上。其生长周期比速生杨缩短3—4倍。同时,光叶楮树种生产木浆,用碱量仅为生产草浆的30%,用水量仅为草浆的20%,且工业用水可循环利用,从而比生产草浆降低污染指数60%以上。
光叶楮树叶饲料,营养丰富。根据测定,光叶楮树叶粗蛋白含量为23.48%(为麸皮的两倍),并含有铜、铁、锌、锰等微量元素,是动物和鱼类的优质饲料。目前,种苗需求量巨大,靠自然分根、压条繁殖难以满足生产需要。光叶楮繁殖的传统做法是根插和硬枝扦插,根插需要挖掘原种植园,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破坏园地;硬枝扦插成活率很低,根插和硬枝扦插每年只能进行一次,且生长不整齐,长势不好,出圃周期较长,繁殖速度慢,增加了繁殖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叶楮绿枝扦插繁殖方法,能有效提高光叶楮绿枝扦插的生根率,具有生根快、成苗周期短、繁殖快、出圃易、苗木整齐一致、成本低、栽植成活率高等特点,种苗具有更好的长势和营养。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叶楮绿枝扦插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采穗园管理。选取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的土地建立采穗园,定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这样能保证待采穗的光叶楮母树生长健壮,抗逆性强,插穗时易于生根;
2)扦插前准备管理:普通塑料大棚内作高畦,畦高15—20cm、宽120cm,畦中间设微喷系统;按照体积比3:2:4:1选取经过粉碎处理的珍珠岩、稻糠、泥炭、及烟末作为基质,并且每立方米添加2.5kg苦楝子粉末,按照上述配方制作的基质保水、透气、营养丰富、易于生根和苗木生长,同时驱虫、杀菌,避免插穗滋生病菌,造成腐烂,通过均匀混合后制作无纺布基质容器直径4—5cm、高度7—8cm,摆放于畦面,基于无纺布透气、透水,根系可以直接透过生长,因此采用无纺布容器固定基质,等同于苗木带土移栽,移栽成活率高。
3)插穗采集:5月上旬至10月中旬在早晨或傍晚采集生长健壮、无病虫害、上部6—8片叶的光叶楮新生枝条,去除木质化较差的顶端2—3片叶幼嫩部分,选用扦插生根率高和生根快的中间3—5片叶枝条,以备扦插,插穗处理过程中每30分钟雾水一次保持插穗水分,防止失水;
4)制备待扦插枝条:用修枝剪将步骤3)得到的枝条剪至4cm—5cm长,每个枝条留一片叶,叶上部留1cm枝条,下部留3—4cm枝条,叶片修剪成边长2—4cm的近等边三角形,既保证叶片的部分光合作用能力,又防止叶片蒸腾作用过分散失水分;
5)扦插:将步骤4)中得到的枝条在400mg/l的吲哚丁酸与500mg/l的萘乙酸混合液中速蘸3—5秒后,扦插于无纺布基质容器中,扦插深度1—2cm,扦插过深,透气差,生根时间长,扦插过浅,容易倒伏,扦插过程中每30分钟雾水一次,保持插穗水分,防止失水;
6)养护管理:每一畦扦插完成后,立即喷水,在畦上加盖小拱棚,保持基质湿度80%左右,小拱棚内空气相对湿度80%—95%,温度保持28℃—35℃;7—10月采用75%的遮阴网进行遮阴处理,7—10天进行一次杀菌处理,7—10天插穗基部形成愈伤组织,15—20天长出5—7条新根,腋芽萌发,控制基质和空气湿度,拆除小拱棚薄膜,进行逐步炼苗,使苗木生长健壮,适应大田环境,30—35天,光叶楮即可出苗,带无纺布容器移栽,成活率可达到90%以上。
步骤3)中采集上部6—8片叶的光叶楮新生枝条,是基于8—9片叶以下部分枝条老化,中间髓部空,生根困难的角度去考虑;去除木质化较差的顶端2—3片叶幼嫩部分,是基于顶端幼嫩部分,木质化程度低,营养储藏少,易于失水萎焉、死亡的角度去考虑;插穗处理过程中每30分钟雾水一次,是考虑到光叶楮叶片大、薄,保水能力差,一旦失水,影响插穗生根成活。
本发明通过采用上述方法,每年可繁殖光叶楮5—6个周期,苗高25—35cm,新根5—7条,根长10cm以上,苗木整齐一致,之后连带无纺布基质移栽大田,成活率达90%以上,有效地解决了种苗的紧缺和来源问题;移栽成活率达到90%以上的巨大成功,其先进性位居国内外同行应用的前列,对干旱地区荒山、丘陵、河滩地、盐碱地的持续利用和纸浆造纸、畜牧养殖业具有重要意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改变传统光叶楮根插和硬枝扦插繁殖的方法,创造性采用独特方法进行繁殖,有效地解决了种苗的紧缺和来源问题,具有扦插生根快、生根率高、成苗周期短、繁殖快、出圃易、苗木整齐一致、成本低、栽植成活率高的优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光叶楮绿枝扦插繁殖方法,是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的:
1)采穗园管理。选取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的土地建立采穗园,定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
2)扦插前准备管理。普通塑料大棚内作高畦,畦高15—20cm、宽120cm,畦中间作微喷系统;按照体积比3:2:4:1选用经过粉碎处理的珍珠岩、稻糠、泥炭、及烟末作基质,每立方米加2.5kg苦楝子粉末,均匀混合后制作无纺布基质容器,无纺布基质容器直径4—5cm、高度7—8cm,摆放于畦面;
3)插穗采集:5月上旬至10月中旬在早晨或傍晚采集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带6—8片叶的光叶楮新生枝条,去除顶端2—3片叶幼嫩部分,这部分木质化较差,用中间3—5片叶的枝条较好,扦插生根率高,生根快;
4)用修枝剪将中间部分的穗条剪至4cm—5cm长,每穗条留一片叶,叶上部留1cm,下部留3—4cm,叶片修剪成近等边三角形,边长3cm左右,在400mg/l的吲哚丁酸与500mg/l的萘乙酸中速蘸3—5秒。插穗采集与处理过程中每30分钟雾水一次,保持插穗水分,防止失水:
5)扦插:将插穗扦插于无纺布基质容器,扦插深度1—2cm;
6)养护管理:每一畦扦插完成后,立即喷水,在畦上加盖小拱棚,保持基质湿度80%左右,小拱棚内空气相对湿度80%—95%,温度保持28℃—35℃;7—10月采用75%的遮阴网进行遮阴处理,7—10天进行一次杀菌处理,7—10天插穗基部形成愈伤组织,15—20天长出5—7条新根,腋芽萌发,控制基质和空气湿度,拆除小拱棚薄膜,进行逐步炼苗,30—35天,光叶楮即可出苗,每年可繁殖光叶楮5—6个周期,苗高25—35cm,新根5—7条,根长10cm以上,带无纺布基质移栽大田,成活率达90%以上。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叶楮绿枝扦插繁殖方法,培养出光叶楮苗木生根率高,生长整齐一致,经炼苗移栽后,成活率高,生长健壮,茎杆充实。
以上所描述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上述具体实施例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凡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以上描述所做的润饰、修改或等同替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