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拱形齿生态鱼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96429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拱形齿生态鱼礁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拱形齿生态鱼礁,属于鱼类养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生态鱼礁是人工置于天然水域环境中用于修复和优化水域生态环境的构造物。它通过适当地制作和放置,来增殖和诱集各类海洋生物,达到改善水域生态环境的目的。但是,现有的生态鱼礁存在以下问题:(1)礁体结构复杂,造价成本过高;(2)礁体表面积过小,不利于藻类贝类的附着,生态改进效果差;(3)礁体过于封闭,没有设置有通透导流孔,不利于水体交换。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的拱形齿生态鱼礁,礁体由混凝土一次性浇筑而成,加工简易;礁体表面具有齿形结构,有利于藻类贝类的附着;顶部菱形通孔、底部设置有u形通透导流孔与内部空间通透,有利于水体的交换。

本发明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拱形齿生态鱼礁,包括拱形礁体,拱形礁体的横截面为上表面设置有齿状结构的若干个圆拱形结构,齿状结构为连续的钝角凸齿,拱形内部空间构成通透的庇护腔。

进一步地,所述拱形礁体底部沿垂直轴线方向设有u形通透导流孔,拱形礁体的上表面设有菱形通透导流孔。所述拱形礁体设置有两个圆拱形结构;顶部设置有八个菱形通透导流孔,每个圆拱形结构顶部各设置有两个菱形通透导流孔;拱形底部垂直轴线方向设有六个u形通透导流孔,分别为位于左侧的拱形礁体底部两个,位于圆拱交界处底部两个,位于右侧的拱形礁体底部两个。

进一步地,所述齿状结构的钝角凸齿与钝角凸齿之间设置有齿筋,齿筋平行于拱形礁体的轴线。

进一步地,所述拱形礁体的圆拱形结构数量根据需要进行扩展。

进一步地,所述圆拱形结构上表面的齿状结构为连续排布。

进一步地,拱形礁体的材质为拱形混凝土,由混凝土一次性浇筑而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拱形齿生态鱼礁,所述礁体由混凝土一次性浇筑而成,加工简易;礁体表面具有齿形结构,有利于藻类贝类的附着;顶部菱形通孔、底部设置有u形通透导流孔与内部空间通透,有利于水体的交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的拱形礁体扩展图。

图中:1、拱形礁体;2、齿状结构;3、菱形通透导流孔;4、u形通透导流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目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至图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拱形齿生态鱼礁,其表面为齿形结构,有利于藻类贝类的附着;主体为圆拱形,使空间利用率提高;拱形主体上开设有多个通透导流孔,与内部空间通透,有利于水体的交换。

如图所示,本发明所述的拱形主体为一体式成型的圆拱形结构,由两个拱形构成,从其截面可以看出,其上表面采用齿状结构2,该齿状结构2的每个齿牙均为钝角,有利于附着藻类贝类,给鱼类繁殖提供良好的环境。拱形主体的内表面为光滑的拱形面,有利于鱼类栖息及增加种群数量和生物量,避免拥挤造成伤害。齿状结构2的钝角凸齿与钝角凸齿之间设置有齿筋,齿筋平行于拱形礁体的轴线。

拱形主体的底部垂直轴线方向设有u形通透导流孔4,拱形主体的上表面设有八个菱形通透导流孔3,上述通透导流孔用于提高礁体内外的通透性,有利于水体的交换。拱形内部空间构成通透的庇护腔,用于提高礁体的空间利用率,有利于鱼类的栖息和庇护。

本发明所述的人工鱼礁为拱形混凝土,由混凝土一次性浇筑而成,加工简易。

实施例二:

如图所示,本发明的拱形主体有四个紧邻的圆拱形结构一体化构成,是在图基础上的扩展。需要说明的是,圆拱形结构的数量根据需要进行扩展,不限于两个或者四个。两个相邻的圆拱形结构上表面的齿状结构2为连续排布,不因两个圆拱有交界就间断。两个圆拱交界处拱形主体最底部与两侧拱形主体的最底部位于同一平面。

实施例三:

如图所示,从俯视图角度,拱形主体顶部设置有两排,共计八个菱形通透导流孔3,每排各设置有四个菱形通透导流孔3。菱形通透导流孔3的数量根据实际长度设计,图中显示为八个并非是对菱形通透导流孔3的数量限定。需要说明的是菱形通透导流孔3的形状选择菱形仅仅是一种最佳的选择,还可以选择圆形通透导流孔、方形通透导流孔、三角形通透导流孔等。

实施例四:

如图所示,从立体图角度,拱形底部垂直轴线方向设有u形通透导流孔4,与菱形通透导流孔3处于相同的垂直轴线方向,也是两排,每排设置有三个,共计六个u形通透导流孔4,分别为位于左侧的拱形主体底部两个,位于圆拱交界处底部两个,位于右侧的拱形主体底部两个。水流从庇护腔通过下面的u形通透导流孔4以及顶部的菱形通透导流孔3处与外部的水流进行循环交换。需要说明的是u形通透导流孔4的形状选择u形仅仅是一种最佳的选择,还可以选择圆拱形通透导流孔、燕尾槽形通透导流孔、梯形通透导流孔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己,并不以本发明为限制,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均等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拱形齿生态鱼礁,属于鱼类养殖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拱形礁体,拱形礁体的横截面为上表面设置有齿状结构的若干个圆拱形结构,齿状结构为连续的钝角凸齿,拱形内部空间构成通透的庇护腔。所述拱形礁体底部沿垂直轴线方向设有U形通透导流孔,拱形礁体的上表面设有菱形通透导流孔。所述齿状结构的钝角凸齿与钝角凸齿之间设置有齿筋,齿筋平行于拱形礁体的轴线。所述礁体由混凝土一次性浇筑而成,加工简易;礁体表面具有齿形结构,有利于藻类贝类的附着;顶部菱形通孔、底部设置有U形通透导流孔与内部空间通透,有利于水体的交换。

技术研发人员:彭磊;王小洁;宋德东;刘毅;杜安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越洋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4.28
技术公布日:2017.07.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