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菇类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利用率高且自动化高的循环式栽培架。
背景技术:
食用菌营养价值高,经济便宜,已成为当今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菜肴之一。众所周知,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的菌菇是通过人工栽培的,菌菇需要在阴暗潮湿的坏境中生长,而目前为了有效地利用菇房的空间,提高菇床单位面积的产量,通常在菇房内将菇床与菇床叠放在一起以利用高度上的空间,但是当菇床与菇床叠高之后就给日常养殖(比如浇水、搔菌等)和采菇的工作造成了困难,不但工作效率低下,而且对工作人员来说增加了危险性。因此,有必要设计一款利用率高且自动化高的循环式栽培架。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利用率高且自动化高的循环式栽培架。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循环式栽培架,包括主体框架、多个栽培床架和安装在主体框架上的驱动装置;所述主体框架两侧分别对称安装有两个相互对称的链条;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两对主动轮、从动轮;所述两条链条之间均匀设置有多根呈水平状态的悬挂轴,所述悬挂轴的两端固定连接在链条上;所述每个悬挂轴的下方均铰接有一个栽培床架;所述驱动电机控制主动轮转动;所述两个主动轮分别对称安装在主体框架的两侧下方,所述两个从动轮分别对称安装在主体框架的两侧上方;所述驱动电机控制主动轮转动,两个主动轮各驱动一条链条在竖直面作上下垂直循环运动,链条带动栽培床架作上下垂直循环运动。
优选的,所述链条的上部和下部为半圆形,中部为直线形;所述相邻两根悬挂轴的间距为主动轮周长的四分之一。
优选的,所述主动轮与链条之间采用啮合传动。
优选的,所述主体框架的下方设置有多个加强筋。
优选的,所述主体框架底端固定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安装孔。
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连接在主体框架的侧部。
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上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带动两个主动轮转动。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的循环式栽培架,其设计合理,空间利用率有较大的提高,同时工人站在原地就可以实现所有菌菇的放置和采摘,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循环式栽培架拆除了部分栽培床架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附图1的主视图;
附图3是附图1的左视图;
附图4是附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其中:1、主体框架;11、加强筋;12、安装板;13、安装孔;2、栽培床架;3、驱动装置;31、驱动电机;32、主动轮;33、从动轮;34、转轴;4、链条;5、悬挂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的一种循环式栽培架,参考图1~4所示,包括主体框架1、多个栽培床架2和安装在主体框架1上的驱动装置3;所述主体框架1两侧分别对称安装有两个相互对称的链条4;所述驱动装置3包括驱动电机31和两对主动轮32、从动轮33;所述两条链条4之间均匀设置有多根呈水平状态的悬挂轴5,所述悬挂轴5的两端固定连接在链条4上;所述每个悬挂轴5的下方均铰接有一个栽培床架2,所述栽培床架2始终保持水平状态;所述驱动电机31固定连接在主体框架1的侧部,且所述驱动电机31上连接有转轴34;所述转轴34带动两个主动轮32转动,所述主动轮32与链条4之间采用啮合传动;所述两个主动轮32分别对称安装在主体框架1的两侧下方,所述两个从动轮33分别对称安装在主体框架1的两侧上方;所述驱动电机31控制主动轮32转动,两个主动轮32各驱动一条链条4在竖直面作上下垂直循环运动,链条4带动栽培床架2作上下垂直循环运动。
进一步的说明,所述链条4的上部和下部为半圆形,中部为直线形,所述相邻两根悬挂轴5的间距为主动轮32周长的四分之一因此最顶端和最底端均只有一个栽培床架2,而两侧直线型链条上同一高度对称有两个栽培床架2。
进一步的说明,所述主体框架1的下方设置有多个加强筋11,所述主体框架1底端固定设置有安装板12,所述安装板12上开设有安装孔13,通过安装孔可以将主体框架1稳定的安装在底面上,有效加强了整个循环式栽培架的稳固性。
本发明的循环式栽培架,其设计合理,空间利用率有较大的提高,同时工人站在原地就可以实现所有菌菇的放置和采摘,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