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苦参的育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8570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苦参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苦参的育苗装置。



背景技术:

苦参,属豆科槐属植物的干燥根。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及西南各省。对气候、土壤适应性较强,苦参是深根系作物,毛细根着生银灰色根瘤,具有用地养地的良好(药用)作物。应选择土体厚,心土深50cm,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地种植,并以红黄、褐色、棕色土壤为佳。其药性苦寒,主要功能是清热燥湿,杀虫,利尿。对热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痒、皮肤瘙痒、疥癣麻风、滴虫性阴道炎(外治)等有疗效。

由于人们对该类药物需求不断增长,而野生资源又不足,因此,采取人工种植的方法培育加工苦参是一种有效途径。苦参人工种植不仅能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还有利于促进苦参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产业化发展。传统的苦参种植采用种子种植,苦参种子一般于10月下旬成熟,当年收获的种子,翌年春季播种时由于硬实率高、发芽周期长,导致出苗期不一致,幼苗生长不均,幼苗分布稀密不均,且幼苗纤细,生长缓慢,不利于大面积规模化栽培。现有对苦参进行育苗后移栽的种植方式,但是现有苦参在进行育苗时通常先需要进行浸泡预处理以提高种子的萌芽率,再将处理后的种子搬运至苗床进行人工播种,整个过程需要多次搬运,操作不方便,耗费时间较多,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苦参的育苗装置,以解决苦参育苗操作效率低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苦参的育苗装置,包括箱形的支撑架,支撑架的底部设置有育苗槽,育苗槽的上方设置有滑轨,滑轨固定在支撑架上,滑轨上滑动连接有转轴,转轴上固定有播种筒;支撑架的顶部固定有浸泡架,浸泡架上设有若干并排分布的浸泡槽,浸泡槽为v型槽,浸泡槽的左侧壁上设有若干弹性的导料槽、浸泡槽的右侧壁上设有排液槽,导料槽的底部设有朝向播种筒的开口;播种筒上设有若干组拨料机构,拨料机构与导料槽一一对应,拨料机构包括拨杆和接料片,接料片为碗状,接料片的开口朝向拨杆。

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实际应用时,支撑架为装置整体提供支撑,浸泡槽用于对苦参种子进行浓硫酸或水的浸泡处理,排液槽用于排除浸泡槽内的浓硫酸或水,导料槽将浸泡槽内经过浸泡处理后的苦参种子导出。v型的浸泡槽使得浸泡槽底部的苦参种子较少,能够进行充分的浸泡处理,处理后进入导料槽的苦参种子数量便于控制,避免造成堵塞。弹性的导料槽能够对苦参种子进行挤压夹紧,避免苦参种子从导料槽内自由掉落,导料槽底部开口朝向播种筒使得苦参种子能够准确的落到播种筒上。播种筒用于将导料槽内的苦参种子播撒到育苗槽内,拨料机构的拨杆用于挤压导料槽使其中的苦参种子掉落向拨料筒,接料片用于承接导料槽内掉落的苦参种子并在跟随播种筒转动的过程中将苦参种子播撒到育苗槽内。滑轨、转轴用于支撑播种筒使得播种筒能够沿滑轨滚动,便于将苦参种子均匀的播撒到育苗槽内,育苗槽用于盛装营养土等育苗基质进行苦参种子的播种育苗。

本方案的优点在于:1、本装置同时能进行苦参种子育苗过程中的浸泡预处理和播种操作,采用滚动播种,操作方便,效率高,能节约大量操作时间;2、采用v型浸泡槽、导料槽、播种筒、拨杆等结构能够实现苦参种子的每穴定量播种育苗,利于苦参育苗的精细化管理,培育的苦参幼苗生长态势更好;3、采用滑轨、转轴、播种筒等结构能够将苦参种子均匀的播撒在育苗槽内,便于控制育苗槽内幼苗的株间距,使幼苗分布均匀,有利于幼苗健康生长。

优选方案一,作为基础方案的一种改进,导料槽位于浸泡槽的外侧,导料槽的上部通过导料口与浸泡槽连通,导料槽的下部向浸泡槽收缩,导料槽的下部内侧设有刀片。位于外侧的导料槽不占用浸泡槽内部空间,空间利用更合理,上部的导料口便于浸泡后的苦参种子进入导料槽,下部向浸泡槽收缩便于对内部的苦参种子进行夹紧,防止苦参种子自由掉落,设置刀片能够在苦参种子通过时对表面的硬质层进行物理破坏,有利于苦参种子的萌芽。

优选方案二,作为优选方案一的一种改进,导料槽的底端低于浸泡槽的底端。这样设置使得拨杆拨动导料槽底端的苦参种子时不会与浸泡槽产生碰撞,避免使用过程中拨杆对浸泡槽造成损坏。

优选方案三,作为优选方案二的一种改进,排液槽与浸泡槽之间设有滤网。设置滤网能防止浸泡槽内经过处理的苦参种子通过排液槽排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优选方案四,作为优选方案三的一种改进,滑轨上滑动连接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与转轴固定连接。采用电机能够通过电力驱动进行苦参种子的播种,效率更高,操作更方便。

优选方案五,作为优选方案四的一种改进,育苗槽内设有滤板,滤板将育苗槽分隔成上部的苗床和下部的排水箱。通过滤板将育苗槽进行分隔,便于对苗床进行水、肥管理,便于控制苗床中的苦参幼苗健康生长。

优选方案六,作为优选方案五的一种改进,排液槽的底部连通有排液管,排液管与排水箱连通。这样设置使得装置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液能够集中到一个端口即排水箱进行统一处理,便于对育苗过程中产生的废液进行管理。

优选方案七,作为优选方案六的一种改进,支撑架的顶部固定有若干挂钩,挂钩上吊挂有卷轴,卷轴上卷绕有透明塑料薄膜。这样设置使得装置具有保温机构,通过收放塑料薄膜能够控制苗床的温度和湿度环境,便于对苦参幼苗生长的环境进行调控,透明的薄膜便于对苗床上苦参幼苗的生长状况进行观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支撑架1、挂钩11、苗床2、排水箱3、滤板4、滑轨5、转轴6、电机7、播种筒8、拨杆81、接料片82、浸泡槽9、导料槽91、排液槽92、滤网93、排液管94、角阀95。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一种苦参的育苗装置,包括箱形的支撑架1,支撑架1的底部设置有箱形的育苗槽,育苗槽内设有滤板4,滤板4将育苗槽分隔成上部的苗床2和下部的排水箱3。育苗槽上方的支撑架1两侧焊接有两条同一水平面内平行的滑轨5,两条滑轨5之间滑动连接有转轴6,转轴6的一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电机7,转轴6上焊接有播种筒8。支撑架1的顶部焊接有浸泡架,浸泡架由十个并排分布的浸泡槽9组成,相邻浸泡槽9之间焊接固定,浸泡槽9为v型槽,每个浸泡槽9左侧壁的外侧均热熔固定有八个弹性的导料槽91、浸泡槽9的右侧壁上设有排液槽92。导料槽91位于竖向平面内,导料槽91的上部开有与浸泡槽9连通的导料口,导料槽91的下部向浸泡槽9收缩,导料槽91的下部内侧设有刀片,导料槽91的底部设有朝向播种筒8的开口,导料槽91的底端低于浸泡槽9的底端。排液槽92与浸泡槽9之间设有滤网93,排液槽92的底部连通有排液管94,排液管94上设有角阀95,排液管94与排水箱3连通。播种筒8上设有十组拨料机构,每组拨料机构含有八个与导料槽91一一对应的拨料机构,每个拨料机构包括一个拨杆81和两个接料片82,接料片82为碗状,接料片82位于拨杆81的左、右两侧,接料片82的开口朝向拨杆81。支撑架1的顶部焊接有若干挂钩11,挂钩11上吊挂有卷轴,卷轴上卷绕有透明塑料薄膜。

本实施例中,实际应用时,导料口处的浸泡槽9侧壁上设有滑槽,滑槽中滑动连接有挡片,导料槽91为锥形的橡胶软管。拨杆81的顶端为球面状,这样拨杆81在与导料槽91接触的时候不会损坏导料槽91及其中的苦参种子。

本实施例中,使用时将苦参种子倒在浸泡槽9内,滑动挡片将导料口封闭,转动角阀95将排液管94封闭,向浸泡槽9内加入浓硫酸或热水对苦参种子进行预处理,处理后打开角阀95,浸泡槽9内的浓硫酸或热水通过排液槽92、排液管94排出到排液箱内。处理后的苦参种子在浸泡槽9内短时间晾干后滑动挡片打开导料口,苦参种子通过导料口进入导料槽91内并在导料槽91底端的夹紧下停留在导料槽91内。启动电机7驱动播种筒8转动,通过人工或气缸等推动播种筒8转动的同时沿着滑轨5滑动,播种筒8转动过程中当拨料机构与导料槽91靠近并接触时,拨杆81的顶端挤压导料槽91的底端,将导料槽91内的苦参种子挤出,苦参种子从导料槽91中掉落后落入拨杆81外侧的接料片82内,碗状的接料片82能防止苦参种子从中弹落,播种筒8继续转动,盛装有苦参种子的接料片82逐渐下降并翻转,翻转时内部的苦参种子掉落到下方的苗床2上。由于导料槽91在浸泡槽9上的位置固定、播种机构在播种筒8上的位置固定,使得播种到苗床2上的苦参种子相对位置固定,通过调整距离即可实现苦参种子在苗床2上的均匀播种。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