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草莓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363152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草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草莓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草莓为多年生植物,果实色泽鲜艳,果肉多汁,酸甜适口,营养丰富,深受大众喜爱,且草莓栽培时间短,一年内可多次生产,效益高。但由于草莓极易受病虫危害,病虫害问题已成为产量和品质提高的限制因子。

草莓发生的常见病害有白粉病、炭疽病、叶斑病、黄萎病、病毒病和煤烟病等,多由真菌感染引起,加上南方地区常年温暖潮湿,非常利于其蔓延传播。病菌主要危害其根部、叶片、花卉和果实,造成产量降低。目前草莓真菌病害的防治以化学杀菌剂为主,但是病害已对化学农药产生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导致使用药量增多,不但防治效果不明显,还威胁人类健康,因此草莓真菌病害的生物防治和无公害种植方法已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草莓的种植方法,该种植方法可有效控制草莓生长过程中病害的发生和蔓延,减少落花落果现象和畸形果发生率,提高草莓的品质和产量,达到无公害种植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草莓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播种:将草莓种子放入处理液中浸泡6-10小时,浸泡后将种子表面的水分晒干,并把种子均匀撒播在基质上,种子撒播密度为3-4粒/cm2,播撒完毕后在种子上覆盖一层厚度为1-2cm的细沙,覆盖完毕后用喷雾器洒水至基质底部有水渗出,再在细沙上覆盖一层3-4cm厚的稻草;所述处理液是由重量比为2-3:1-2:100的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和水混制而成;

(2)移栽:待有30-40%的小苗长至2-3cm高时揭开覆盖的稻草进行炼苗,炼苗3-4天后,选择有2片叶子开始吐新叶的小苗进行移栽,移栽时两片子叶露出基质外面,植株间距为5-8cm,并将小苗边的土壤压实,移栽结束后盖上遮阳网,并保持土壤湿润;

(3)管理:摘除植株长出的第一批匍匐茎,并及时去除老化和黄化的叶子,保证水肥充足,并在草莓生长过程中喷施生物源杀菌剂;所述生物源杀菌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大籽蒿4-8份、蛇床子2-5份、黄柏5-8份、白头翁1-3份、黄精6-9份、大蒜7-11份、决明子3-6份、烟草4-7份、大豆卵磷脂2-5份和山梨醇脂肪酸酯10-15份。

较优的,所述生物源杀菌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大籽蒿6份、蛇床子4份、黄柏7份、大蒜10份、白头翁2份、黄精8份、决明子5份、烟草6份、大豆卵磷脂4份和山梨醇脂肪酸酯14份。

进一步地,所述生物源杀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上述重量份数称取各原料,并将称取的大籽蒿、蛇床子、黄柏、白头翁、黄精、大蒜、决明子和烟草一同粉碎得到混合料;(2)、将上述混合料加入质量浓度为90%的乙醇中,60-70℃下浸泡10-12小时,过滤分离滤液和滤渣,取滤液,得到一次浸提液;(3)、将上述滤渣加入质量浓度为60-70%的乙醇中,50-60℃下浸泡12-24小时,过滤分离滤液和滤渣,取滤液,得到二次浸提液;(4)、将上述一次浸提液、二次浸提液合并后与大豆卵磷脂、山梨醇脂肪酸酯混和搅拌1-2小时,即可得到所述生物源杀菌剂

进一步地,所述生物源杀菌剂的喷施时期为:萌芽期施用一次;现蕾期每隔8-10天施用一次;开花结果期每隔5-7天施用一次;果实采摘后的旺盛生长期每隔10-12天施用一次。

进一步地,所述生物源杀菌剂的用量及喷施方法为:用量为100-150ml/亩,喷施时加入生物源杀菌剂100-200重量倍的水稀释得到稀释液后,再将稀释液喷雾施于草莓的叶片和果实处。

进一步地,所述生物源杀菌剂的喷施时间为:晴天的傍晚时间。

大籽蒿中发挥发油和甾醇类化合物能有效抑制灰霉病、白粉病和炭疽病菌的生长。

蛇床子中的蛇床子素可抑制病原菌孢子产生、萌发、黏附、入侵和芽管伸长,可防治各种蔬菜白粉病、霜霉病等病害。

黄柏可抑杀灰霉、白粉病、叶霉病、霜霉病和疫霉病。

白头翁可用于防治地老虎、粘虫、蚜虫及卫生害虫蛆等软体害虫,还可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小麦锈病等。

黄精可抑杀霉病菌、炭疽病菌、疫霉病菌、灰霉病菌和大斑病菌等。

大蒜中的大蒜素,对多种球菌、杆菌、真菌、病毒等均有抑制或杀灭作用。

决明子中挥发油可抑制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和绿脓杆菌等致病菌。

烟草中的烟碱可防治蚜虫、潜叶蝇、蓟马、稻飞虱等害虫,同时还能杀虫卵。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种植方法可有效控制草莓生长过程中病害的发生和蔓延,减少落花落果现象和畸形果发生率,减少农药使用量和次数,提高草莓的品质和产量,达到无公害种植效果。其中,本发明生物源杀菌剂中大籽蒿、蛇床子、黄柏、大蒜、白头翁、黄精、决明子和烟草共同作用可抑制白粉病、炭疽病、叶斑病、黄萎病、病毒病和煤烟病等致病菌;而大豆卵磷脂和山梨醇脂肪酸酯不但可作为乳化剂和分散剂,还具有一定隔离包裹功能,与药液混合后喷施于草莓表面,可形成一层薄液态覆盖膜,能对已附在植物表面和空气的病菌及其孢子有粘附、包裹和抑杀作用,可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同时,播种时用处理液处理种子,处理液中的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共同作用可提高种子发芽率,使出苗整齐。使用本发明的种植方法后草莓的长势好,落果数量减少,植株落果率降低至10-12%,农药使用次数为3-4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一种草莓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播种:将草莓种子放入处理液中浸泡6小时,浸泡后将种子表面的水分晒干,并把种子均匀撒播在基质上,种子撒播密度为3粒/cm2,播撒完毕后在种子上覆盖一层厚度为1-2cm的细沙,覆盖完毕后用喷雾器洒水至基质底部有水渗出,再在细沙上覆盖一层3-4cm厚的稻草;所述处理液是由重量比为2:1:100的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和水混制而成;

(2)移栽:待有30%的小苗长至2-3cm高时揭开覆盖的稻草进行炼苗,炼苗3天后,选择有2片叶子开始吐新叶的小苗进行移栽,移栽时两片子叶露出基质外面,植株间距为5cm,并将小苗边的土壤压实,移栽结束后盖上遮阳网,并保持土壤湿润;

(3)管理:摘除植株长出的第一批匍匐茎,并及时去除老化和黄化的叶子,保证水肥充足,并在草莓生长过程中喷施生物源杀菌剂;所述生物源杀菌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大籽蒿4份、蛇床子2份、黄柏5份、白头翁1份、黄精6份、大蒜7份、决明子3份、烟草4份、大豆卵磷脂2份和山梨醇脂肪酸酯10份。

本实施例生物源杀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上述重量份数称取各原料,并将称取的大籽蒿、蛇床子、黄柏、白头翁、黄精、大蒜、决明子和烟草一同粉碎得到混合料;(2)、将上述混合料加入质量浓度为90%的乙醇中,60℃下浸泡10小时,过滤分离滤液和滤渣,取滤液,得到一次浸提液;(3)、将上述滤渣加入质量浓度为60%的乙醇中,50℃下浸泡12小时,过滤分离滤液和滤渣,取滤液,得到二次浸提液;(4)、将上述一次浸提液、二次浸提液合并后与大豆卵磷脂、山梨醇脂肪酸酯混和搅拌1小时,即可得到所述生物源杀菌剂。

本实施例生物源杀菌剂的喷施时期为:萌芽期施用一次;现蕾期每隔8天施用一次;开花结果期每隔5天施用一次;果实采摘后的旺盛生长期每隔10天施用一次。

本实施例生物源杀菌剂的用量及喷施方法为:用量为100ml/亩,喷施时加入生物源杀菌剂100重量倍的水稀释得到稀释液后,再将稀释液喷雾施于草莓的叶片和果实处。

本实施例生物源杀菌剂的喷施时间为:晴天的傍晚时间。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一种草莓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播种:将草莓种子放入处理液中浸泡10小时,浸泡后将种子表面的水分晒干,并把种子均匀撒播在基质上,种子撒播密度为4粒/cm2,播撒完毕后在种子上覆盖一层厚度为1-2cm的细沙,覆盖完毕后用喷雾器洒水至基质底部有水渗出,再在细沙上覆盖一层3-4cm厚的稻草;所述处理液是由重量比为3:2:100的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和水混制而成;

(2)移栽:待有40%的小苗长至2-3cm高时揭开覆盖的稻草进行炼苗,炼苗4天后,选择有2片叶子开始吐新叶的小苗进行移栽,移栽时两片子叶露出基质外面,植株间距为8cm,并将小苗边的土壤压实,移栽结束后盖上遮阳网,并保持土壤湿润;

(3)管理:摘除植株长出的第一批匍匐茎,并及时去除老化和黄化的叶子,保证水肥充足,并在草莓生长过程中喷施生物源杀菌剂;所述生物源杀菌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大籽蒿8份、蛇床子5份、黄柏8份、白头翁3份、黄精9份、大蒜11份、决明子6份、烟草7份、大豆卵磷脂5份和山梨醇脂肪酸酯15份。

本实施例生物源杀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上述重量份数称取各原料,并将称取的大籽蒿、蛇床子、黄柏、白头翁、黄精、大蒜、决明子和烟草一同粉碎得到混合料;(2)、将上述混合料加入质量浓度为90%的乙醇中,70℃下浸泡12小时,过滤分离滤液和滤渣,取滤液,得到一次浸提液;(3)、将上述滤渣加入质量浓度为70%的乙醇中,60℃下浸泡24小时,过滤分离滤液和滤渣,取滤液,得到二次浸提液;(4)、将上述一次浸提液、二次浸提液合并后与大豆卵磷脂、山梨醇脂肪酸酯混和搅拌2小时,即可得到所述生物源杀菌剂。

本实施例生物源杀菌剂的喷施时期为:萌芽期施用一次;现蕾期每隔10天施用一次;开花结果期每隔7天施用一次;果实采摘后的旺盛生长期每隔12天施用一次。

本实施例生物源杀菌剂的用量及喷施方法为:用量为150ml/亩,喷施时加入生物源杀菌剂200重量倍的水稀释得到稀释液后,再将稀释液喷雾施于草莓的叶片和果实处。

本实施例生物源杀菌剂的喷施时间为:晴天的傍晚时间。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一种草莓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播种:将草莓种子放入处理液中浸泡8小时,浸泡后将种子表面的水分晒干,并把种子均匀撒播在基质上,种子撒播密度为4粒/cm2,播撒完毕后在种子上覆盖一层厚度为1-2cm的细沙,覆盖完毕后用喷雾器洒水至基质底部有水渗出,再在细沙上覆盖一层3-4cm厚的稻草;所述处理液是由重量比为2.5:1.5:100的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和水混制而成;

(2)移栽:待有30-40%的小苗长至2-3cm高时揭开覆盖的稻草进行炼苗,炼苗4天后,选择有2片叶子开始吐新叶的小苗进行移栽,移栽时两片子叶露出基质外面,植株间距为6cm,并将小苗边的土壤压实,移栽结束后盖上遮阳网,并保持土壤湿润;

(3)管理:摘除植株长出的第一批匍匐茎,并及时去除老化和黄化的叶子,保证水肥充足,并在草莓生长过程中喷施生物源杀菌剂;所述生物源杀菌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大籽蒿6份、蛇床子4份、黄柏7份、大蒜10份、白头翁2份、黄精8份、决明子5份、烟草6份、大豆卵磷脂4份和山梨醇脂肪酸酯14份。

本实施例生物源杀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上述重量份数称取各原料,并将称取的大籽蒿、蛇床子、黄柏、白头翁、黄精、大蒜、决明子和烟草一同粉碎得到混合料;(2)、将上述混合料加入质量浓度为90%的乙醇中,65℃下浸泡11小时,过滤分离滤液和滤渣,取滤液,得到一次浸提液;(3)、将上述滤渣加入质量浓度为65%的乙醇中,55℃下浸泡20小时,过滤分离滤液和滤渣,取滤液,得到二次浸提液;(4)、将上述一次浸提液、二次浸提液合并后与大豆卵磷脂、山梨醇脂肪酸酯混和搅拌1.5小时,即可得到所述生物源杀菌剂。

本实施例生物源杀菌剂的喷施时期为:萌芽期施用一次;现蕾期每隔9天施用一次;开花结果期每隔6天施用一次;果实采摘后的旺盛生长期每隔11天施用一次。

本实施例生物源杀菌剂的用量及喷施方法为:用量为120ml/亩,喷施时加入生物源杀菌剂150重量倍的水稀释得到稀释液后,再将稀释液喷雾施于草莓的叶片和果实处。

本实施例生物源杀菌剂的喷施时间为:晴天的傍晚时间。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草莓种植效果,申请人做了田间对比试验,将草莓地分为a、b、c、d、f共5个面积相等的区域,每个区域间隔10m,a、b、c分别施用本发明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的种植方法种植草莓;d种植方法中生物源杀菌剂配方中不含大籽蒿、黄柏、黄精、大蒜和烟草,其他原料均与实施例3相同;f种植方法中生物源杀菌剂配方中不含山梨醇脂肪酸酯,其他原料均与实施例3相同。各组其他田间管理方式均相同,种植期间进行数据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从表1可以看出,使用本发明的种植方法可有效控制草莓生长过程中病害的发生和蔓延,减少落花落果现象和畸形果发生率,减少农药使用量和次数,提高草莓的品质和产量,达到无公害种植效果,植株落果率降低至10-12%,农药使用次数为3-4次,产量为1900-2300kg/亩。从c与d的对比可知:本发明生物源杀菌剂中大籽蒿、蛇床子、黄柏、大蒜、白头翁、黄精、决明子和烟草共同作用可抑制白粉病、炭疽病、叶斑病、黄萎病、病毒病和煤烟病等致病菌;从c与f的对比可知:本发明生物源杀菌剂中大豆卵磷脂和山梨醇脂肪酸酯不但可作为乳化剂和分散剂,还具有一定隔离包裹功能,与药液混合后喷施于草莓表面,可形成一层薄液态覆盖膜,能对已附在植物表面和空气的病菌及其孢子有粘附、包裹和抑杀作用,可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发明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发明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发明所涵盖专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