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夏秋季雷竹鞭笋保湿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35103阅读:58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竹笋种植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夏秋季雷竹鞭笋保湿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雷竹是我国一种优良笋用竹种,主要生长于浙江及长三角地区,具有出笋早、笋期长、笋味美,适应性强等特点,素有“笋用竹之王”的美称,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商品价值。但是雷竹不适合在炎热、湿度较低环境下生长,尤其像西南地区,夏季闷热,温度一天在30摄氏度以上可长达10小时以上,很难实现雷竹笋的种植。

物以稀为贵,夏秋季新鲜雷笋在西南地区更是一片空白,市场需求巨大。因此,找到一种适合西南地区夏秋季气候的雷笋种植技术,具有极大的市场前景以及推广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成本低廉、简单、易实现,经济效益高,并可在西南地区夏秋季进行雷竹鞭笋种植的种植技术。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夏秋季雷竹鞭笋保湿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技术要点:以雷竹母竹为中心,两侧分别设置有稻糠或类似物填充区,所述稻糠或类似物填充区与雷竹母竹之间分别设置有机肥铺社区,所述每一稻糠或类似物填充区上设置有若干喷水装置。

所述稻糠或类似物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和保湿性,本发明采用稻糠或类似物进行覆盖种植雷竹鞭笋,并利用智能设备控制对稻糠或类似物进行浇灌,以构建雷竹鞭笋在夏秋季中高湿度的生长环境。利用稻糠或类似物良好的保湿性,可以长期、稳定的给雷竹鞭笋生长提供水分,并促进雷竹鞭笋正常生长。由于水分充足的保障,雷竹鞭笋根部水分挥发快,鞭笋肉质嫩而脆,口感更好。同时,稻糠或类似物的覆盖使用,增加雷竹鞭笋种植过程中的保湿效果,从而减少水资源的使用量,有效的降低种植成本。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以雷竹母竹为中心,两侧分别设置有稻糠或类似物填充区的具体实现如下:以雷竹母竹为中心,在雷竹母竹两侧0.8~1.2m处,分别设置宽为20~30cm、深为45~60cm的稻糠或类似物填充区。

进一步,所述稻糠或类似物填充区与雷竹母竹之间分别设置有机肥铺社区的具体实现如下:所述稻糠或类似物填充区与雷竹母竹之间分别设置宽为10~50cm、深为45~60cm的有机肥铺社区。

本发明以雷竹母竹为中心,由远及近设置稻糠或类似物填充区、有机肥铺社区,更有利于水分传输过程中,将有机肥营养传导给雷竹鞭笋,从而提高雷竹鞭笋生长速度和质量。

进一步,所述每一稻糠或类似物填充区上设置有若干喷水装置的具体实现如下:

所述每一稻糠或类似物填充区上设置有若干喷水装置,所述喷水装置与智能控制终端连接,实现智能喷水功能,所述智能控制终端根据外界温度、湿度等因素,实现科学合理的浇灌,在保障雷竹鞭笋良好生长环境前提下,可以有效节约种植成本。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成本低廉、方法简单、易实现;2.可实现西南地区夏秋季雷竹鞭笋的种植;3.种植雷竹鞭笋绿色无污染,品质更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夏秋季雷竹鞭笋保湿控制方法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雷竹母竹,2、有机肥铺社区,3、稻糠或类似物填充区,4、智能控制终端,5、喷水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夏秋季雷竹鞭笋保湿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技术要点:以雷竹母竹1为中心,两侧分别设置有稻糠或类似物填充区3,所述稻糠或类似物填充区3与雷竹母竹1之间分别设置有机肥铺社区2,所述每一稻糠或类似物填充区3上设置有若干喷水装置5。

本发明以雷竹母竹1为中心,由远及近设置稻糠或类似物填充区3、有机肥铺社区2,更有利于水分传输过程中,将有机肥营养传导给雷竹鞭笋,从而提高雷竹鞭笋生长速度和质量。

所述每一稻糠或类似物填充区3上设置有若干喷水装置5,所述喷水装置与智能控制终端4连接,实现智能喷水功能,所述智能控制终端4根据外界温度、湿度等因素,实现科学合理的浇灌,在保障雷竹鞭笋良好生长环境前提下,可以有效节约种植成本。

实施例1:以雷竹母竹为中心,在雷竹母竹两侧0.8m处,分别设置宽为20cm、深为45cm的稻糠或类似物填充区。所述稻糠或类似物填充区与雷竹母竹之间分别设置宽为10~50cm、深为45~60cm的有机肥铺社区。

实施例2:以雷竹母竹为中心,在雷竹母竹两侧0.8m处,分别设置宽为25cm、深为50cm的稻糠或类似物填充区。所述稻糠或类似物填充区与雷竹母竹之间分别设置宽为10~50cm、深为45~60cm的有机肥铺社区。

实施例3:以雷竹母竹为中心,在雷竹母竹两侧0.8m处,分别设置宽为30cm、深为60cm的稻糠或类似物填充区。所述稻糠或类似物填充区与雷竹母竹之间分别设置宽为10~50cm、深为45~60cm的有机肥铺社区。

实施例4:以雷竹母竹为中心,在雷竹母竹两侧1.0m处,分别设置宽为20cm、深为45cm的稻糠或类似物填充区。所述稻糠或类似物填充区与雷竹母竹之间分别设置宽为10~50cm、深为45~60cm的有机肥铺社区。

实施例5:以雷竹母竹为中心,在雷竹母竹两侧1.0m处,分别设置宽为25cm、深为50cm的稻糠或类似物填充区。所述稻糠或类似物填充区与雷竹母竹之间分别设置宽为10~50cm、深为45~60cm的有机肥铺社区。

实施例6:以雷竹母竹为中心,在雷竹母竹两侧1.0m处,分别设置宽为30cm、深为60cm的稻糠或类似物填充区。所述稻糠或类似物填充区与雷竹母竹之间分别设置宽为10~50cm、深为45~60cm的有机肥铺社区。

实施例7:以雷竹母竹为中心,在雷竹母竹两侧1.2m处,分别设置宽为20cm、深为45cm的稻糠或类似物填充区。所述稻糠或类似物填充区与雷竹母竹之间分别设置宽为10~50cm、深为45~60cm的有机肥铺社区。

实施例8:以雷竹母竹为中心,在雷竹母竹两侧1.2m处,分别设置宽为30cm、深为60cm的稻糠或类似物填充区。所述稻糠或类似物填充区与雷竹母竹之间分别设置宽为10~50cm、深为45~60cm的有机肥铺社区。

实施例9:以雷竹母竹为中心,在雷竹母竹两侧1.2m处,分别设置宽为30cm、深为60cm的稻糠或类似物填充区。所述稻糠或类似物填充区与雷竹母竹之间分别设置宽为10~50cm、深为45~60cm的有机肥铺社区。

稻糠或类似物填充区与雷竹鞭笋间距及稻糠或类似物填充区自身宽度、深度的不同设置,直接影响稻糠或类似物的覆盖程度。如表1所示,稻糠或类似物填充区与雷竹鞭笋间距越大,湿度保持程度会逐渐降低,并最终影响采挖周期长短以及产量。相反稻糠或类似物填充区自身宽度及深度越大,稻糠或类似物的保湿效果越好。因此,在合理设置稻糠或类似物填充区与雷竹鞭笋间距前提下,结合劳动量、种植成本等因素,应尽量增大稻糠或类似物填充区自身宽度、深度,提高保湿效果。

表1: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