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养殖奶牛的微生物发酵床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64285阅读:73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畜禽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养殖奶牛的微生物发酵床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发酵床养殖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生态养殖法,它有效地解决了传统养殖污染环境、劳动强度大、疫病多等缺陷,而且经使用后的发酵床垫料是优质的生物有机肥,因而解决了大量施用化肥所带来的系列问题。

但目前所推广的发酵床养殖技术一般都是湿式发酵床,其发酵床垫料中含有较多的水份,微生物会因此发酵而使发酵床温度过高,奶牛是怕热耐寒的家畜,其适宜生活温度范围是4.4℃~21.1℃,产奶最适宜的温度为10℃,当环境温度由21℃升高至35℃时,由于受到热应激影响,产奶量将大幅下降,牛乳的组成亦将发生变化。

而且,传统的发酵床发酵条件比较苛刻,对温度、湿度和氧气等条件都有限制,在西北高海拔寒冷地区,传统的发酵床养殖法很难成功,即使能发酵,其效率一般也比较低,达不到发酵床养殖技术提高生产力、提高饲料转化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传统的发酵床在我国西北高海拔地区发酵困难和发酵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养殖奶牛的微生物发酵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养殖奶牛的微生物发酵床,该微生物发酵床设置于牛舍中的坑内,坑深为0.5~1m,在微生物发酵床中设置有垫料,垫料包含载体、发酵床em菌种以及菌种激活剂,菌种激活剂包含:红糖0.01~0.04kg/m2、玉米面0.15~0.6kg/m2、麸皮0.05~0.2kg/m2

优选的,载体为锯末或秸秆中的一种或二者的混合物;秸秆是稻草、小麦秸秆、玉米秸秆、青草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发酵床em菌种为干粉菌剂,使用量为0.5~2kg/m2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养殖奶牛的微生物发酵床的制备方法,包含:

(1)牛舍处理:牛舍地面挖深0.5~1m的坑,均匀铺洒生石灰1~5kg/m2

(2)菌种处理:按菌种0.5~2kg/m2、红糖0.01~0.04kg/m2、玉米面0.15~0.6kg/m2、麸皮0.05~0.2kg/m2混合均匀制得混合剂;

(3)铺设垫料:从下至上铺设:第一层铺载体10~25cm,其上均匀铺撒10%wt的混合剂;第二层铺载体10~15cm,其上均匀铺撒15%wt的混合剂;第三层铺铺载体10~15cm,其上均匀铺撒15%wt的混合剂;第四层铺载体10~15cm,其上均匀铺撒30%wt的混合剂;第五层铺载体10~30cm,其上均匀铺撒10%wt的混合剂;

(4)覆盖垫料:垫料第五层铺设完毕后,其上覆盖一层2~5cm的牛粪。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养殖奶牛的微生物发酵床的维护方法:养殖过程中,将成堆的牛粪分散深埋入微生态发酵床中,每3~5天以10cm~30cm的深度翻动垫料一次。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养殖奶牛的微生物发酵床,采用市售的干撒式发酵床em菌种,辅以红糖、玉米面和麸皮为菌种激活剂,采取分层铺设的方法,在不提高菌种使用量的前提下,克服了传统的发酵床在我国西北高海拔地区因缺氧和低温导致的发酵困难和发酵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垫料简单,成本低。

(2)本发明提供的发酵床发酵后温度低,不影响奶牛的正常生长和奶牛的产奶量。

(3)适宜在高海拔地区的缺氧和低温环境,发酵成功率高,发酵效率高。

(4)由于坑底铺设了生石灰,有消毒作用,因此也适用于现有的传统的牛舍的改造。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方法或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实施例1

一种养殖奶牛的微生物发酵床,该微生物发酵床设置于牛舍中的坑内,坑深为0.5m,坑底均匀铺洒生石灰1kg/m2

锯末和小麦秸秆按1:1混合均匀制得载体;发酵床em菌种0.50kg/m2、红糖0.01kg/m2、玉米面0.15kg/m2、麸皮0.05kg/m2混合均匀制得混合剂。

从下至上铺设:第一层铺载体10m,其上均匀铺撒10%wt的混合剂;第二层铺载体10cm,其上均匀铺撒15%wt的混合剂;第三层铺铺载体10cm,其上均匀铺撒15%wt的混合剂;第四层铺载体10cm,其上均匀铺撒30%wt的混合剂;第五层铺载体10cm,其上均匀铺撒10%wt的混合剂;垫料第五层铺设完毕后,其上覆盖2cm厚的一层牛粪。

养殖过程中,将成堆的牛粪分散深埋入微生态发酵床中,每3天10cm深度翻动垫料一次。

实施例2

一种养殖奶牛的微生物发酵床,该微生物发酵床设置于牛舍中的坑内,坑深为1m,坑底均匀铺洒生石灰5kg/m2

锯末和玉米秸秆按1:2混合均匀制得载体;发酵床em菌种2kg/m2、红糖0.04kg/m2、玉米面0.6kg/m2、麸皮0.2kg/m2混合均匀制得混合剂。

从下至上铺设:第一层铺载体25m,其上均匀铺撒10%wt的混合剂;第二层铺载体15cm,其上均匀铺撒15%wt的混合剂;第三层铺铺载体15cm,其上均匀铺撒15%wt的混合剂;第四层铺载体15cm,其上均匀铺撒30%wt的混合剂;第五层铺载体30cm,其上均匀铺撒10%wt的混合剂;垫料第五层铺设完毕后,其上覆盖5cm厚的一层牛粪。

养殖过程中,将成堆的牛粪分散深埋入微生态发酵床中,每5天30cm深度翻动垫料一次。

实施例3

一种养殖奶牛的微生物发酵床,该微生物发酵床设置于牛舍中的坑内,坑深为0.75m,坑底均匀铺洒生石灰3kg/m2

纯锯末为载体;发酵床em菌种1.25kg/m2、红糖0.03kg/m2、玉米面0.38kg/m2、麸皮0.13kg/m2混合均匀制得混合剂。

从下至上铺设:第一层铺载体18cm,其上均匀铺撒10%wt的混合剂;第二层铺载体12cm,其上均匀铺撒15%wt的混合剂;第三层铺铺载体12cm,其上均匀铺撒15%wt的混合剂;第四层铺载体13cm,其上均匀铺撒30%wt的混合剂;第五层铺载体20cm,其上均匀铺撒10%wt的混合剂;垫料第五层铺设完毕后,其上覆盖4cm厚的一层牛粪。

养殖过程中,将成堆的牛粪分散深埋入微生态发酵床中,每4天20cm深度翻动垫料一次。

实施例4

一种养殖奶牛的微生物发酵床,该微生物发酵床设置于牛舍中的坑内,坑深为0.9m,坑底均匀铺洒生石灰4kg/m2

小麦秸秆:玉米秸秆:干青草按2:2:1混合均匀作为载体;发酵床em菌种1kg/m2、红糖0.02kg/m2、玉米面0.3kg/m2、麸皮0.1kg/m2混合均匀制得混合剂。

从下至上铺设:第一层铺载体20cm,其上均匀铺撒10%wt的混合剂;第二层铺载体13cm,其上均匀铺撒15%wt的混合剂;第三层铺铺载体13cm,其上均匀铺撒15%wt的混合剂;第四层铺载体12cm,其上均匀铺撒30%wt的混合剂;第五层铺载体23cm,其上均匀铺撒10%wt的混合剂;垫料第五层铺设完毕后,其上覆盖3cm厚的一层牛粪。

养殖过程中,将成堆的牛粪分散深埋入微生态发酵床中,每3天30cm深度翻动垫料一次。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