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鸡的饲养管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68390阅读:66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禽类养殖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雏鸡的饲养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蛋鸡的养殖分为几个阶段,主要分为雏鸡、育成鸡、成年鸡和产蛋鸡等,其中雏鸡是指鸡龄为0-6周鸡龄的小鸡,也是蛋鸡养殖过程中比较关键的阶段。由于雏鸡的敏感性强,绒毛稀少,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机制弱,抗病力较弱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生病,轻责影响鸡只的正常代谢,进而影响生长,重责导致死亡。对于雏鸡养殖来说最关键的因素主要是外界环境和雏鸡内部因素,外界环境因素比如温度、湿度、空气质量、光照等;内部因素主要雏鸡的营养水平和免疫水平等,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蛋鸡的养殖技术已经日趋成熟,对大多数养殖户来说都采取圈养方式,由于圈养雏鸡群由于通风不畅、温度和湿度等外界因素急剧变化,容易造成雏鸡不适宜外部环境变化而发病。

雏鸡的存活率的高低,与饲料有密切关系,传统的雏鸡饲料并不能满足雏鸡生长所需要的营养,从而导致雏鸡营养不良进而造成雏鸡成活率低的缺陷,随着养鸡业的不断发展,对饲料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市场上的饲料配方不合理,无法满足雏鸡的生长需要,导致生长速度慢,饲养周期长,饲养效果不理想,同时随着动物疾病日趋增多,对于疾病的预防、治疗,现有的饲料还添加了大量的抗生素,抗生素虽然可以预防和治疗动物疾病,促进动物生长,但是长期使用使动物体产生耐药性,因此需要对现有的雏鸡养殖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提供提供一种提高雏鸡抵抗力,减少发病率低、长势良好,并节约成本的雏鸡的饲养管理方法。

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雏鸡的饲养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育雏场地选择和布局:选择远离居民住宅区、工厂区或无污染物排放区作为育雏场,要求地势干燥和向阳背风;育雏场周围用篱笆网做大围栏,在大围栏内布局育雏室,并在育雏室内搭建通风系统、供暖系统和饮水系统;

(2)育雏前消毒:将育雏室温度提高到30℃以上,然后用季铵盐400倍溶液对育雏室和器具进行喷洒消毒,最后采用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熏蒸消毒,消毒结束后通风换气1~2天;

(3)育雏饲养管理:a、饲养密度:0~3周龄50~60只/m2,4~6周龄20~30只/m2;b、温度调控:育雏前对育雏室升温,第一周前3天保持育雏室温度为37℃,从第2至6周,每周降2℃,直至21℃;c、湿度调控:1~10日龄,相对湿度为65~70%,11日龄以后为50~55%;d、光照管理:前2周采用全天光照,光照强度为20~30lx,从第4周起每周减少2小时光照;e、换气管理:定期更换育雏室内的气体,换气在每天中午温度较高时候进行,不能让气体直吹雏鸡;f、日粮和饮水管理:采用先饮水后开食原则,育雏1~3天,在饮水中加入5~8%的葡萄糖和0.1%的电解多维;第1至2周饲喂强化育雏料,并用营养提取物进行拌料;第2至6周饲喂雏鸡专用料,并在雏鸡专用料添加中药粉;

(4)疾病预防:注意育雏室的保暖措施,避免雏鸡受寒;保持育雏室干燥,定期对育雏室周围环境消毒和饮水消毒;定期杀蚊虫和灭鼠,减少鼠害和疾病的发生;做好疫苗防疫,及时淘汰病鸡、弱鸡。

优选地,还包括断喙步骤,断喙雏鸡为7~10日龄,断喙期间在饲料中添加添加维生素c和维生素k3;其中在给鸡只断喙前1天或2天,在饲料中维生素k3添加剂量为0.5毫克/千克体重;断喙之后一周在饲料中维生素c添加剂量为0.2毫克/千克体重;给鸡断喙可以起到减少争斗,防止鸡啄肛、啄群等怪癖、提高饲料报酬率等作用,但在给鸡断喙之后要注意防应激以及止血,所以在饲养中额外添加维生素c和维生素k3,具体的作用如下:维生素k是凝血因子y-羧化酶的辅酶,机体缺少它,凝血时间延长,严重者会流血不止,甚至死亡,除用于止血,维生素k还有其他药理作用,比如说消炎、止泻、解热、止痛等。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k3,可以缩短血液凝固时间和防止出血,降低雏鸡死亡率。断喙期间,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可以为组织修补(包括某些氧化还原作用),促进苯丙氨酸、酪氨酸、叶酸的代谢,铁、碳水化合物的利用,促进脂肪、蛋白质的合成,维持免疫功能,提高雏鸡免疫力,从而降低断喙雏鸡的死亡率。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的中药粉由下述重量份组分制成:黄芪16~22份、大蒜6~8份、板蓝根10~15份、苦参12~14份、金银花12~18份、山楂20~30份、夏枯草12~20份、艾叶草10~16份、绿茶粉22~30份、穿心莲10~15份,由于现有的饲料中针对这个阶段的雏鸡需要进行药物预防,通常加入磺胺类或者其他抗生素,长期的添加容易产生耐药性,因此,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粉各种原料配伍科学,复方中草药由多种中草药组成,含有多种功能性成分,同时各种中草药之间具有很好的协调作用,可有效提高雏鸡的免疫力和降低雏鸡发病率,减少抗生素等在饲料中的使用;另外,该添加剂还能促进雏鸡对饲料的消化力,加快雏鸡只生长;而且该添加剂主要成分都是天然产物,具有安全、营养、毒副作用小等特点,有利于促进饲料和畜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对人类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属于安全绿色的饲料添加剂;此外,在雏鸡专用料中添加中药粉、满足雏鸡的营养需求,同时,中药原料被雏鸡吃入后,无污染,无残留,健康安全;能够增强雏鸡的抵抗力,抗病力较高,使雏鸡更健康、快速生长。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所述营养提取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党参提取物16~26份、灵芝提取物15~25份、麻黄提取物18~22份、青蒿提取物20~26份、水50~60份,由于在雏鸡这个阶段对于饲料的适口性要求较高,往往需要在饲料中添加水来提高适口性,但是加水只是起到提高适口性的作用,由于雏鸡这个阶段机体器官发育不完善,特别是消化器官和免疫器官,因此通过加入营养提取物能够起到增加雏鸡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减少发病的机会。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所述中药粉的添加量为雏鸡专用料的1~2%。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所述营养提取物的添加量为强化育雏料的2~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发明由于制定了一套符合雏鸡生长过程的要求,通过圈舍改良、消毒至育雏饲养管理和疾病预防,采取符合雏鸡生长过程的外界温度、湿度、以及光照等各个要素的调节,给雏鸡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雏鸡的发病率大大降低,该方法容易操作,成本低廉、时间短、见效快,能明显的提高育雏鸡的成活率;从2015至2016年间的饲养观察统计中,本方法饲养的雏鸡体重比传统相比增长12.7%,发病率降低8.2%,与现有技术养殖的鸡相比,利用本发明的雏鸡的饲养管理方法养殖的鸡的提高了成活率,降低患病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雏鸡的饲养管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育雏场地选择和布局:选择远离居民住宅区、工厂区或无污染物排放区作为育雏场,要求地势干燥和向阳背风,取水较方便,带砂质土壤的地段;育雏场周围用篱笆网做大围栏,在大围栏内布局育雏室,并在育雏室内搭建通风系统、供暖系统和饮水系统;

(2)育雏前消毒:将育雏室温度提高到30℃以上,然后用季铵盐400倍溶液对育雏室和器具进行喷洒消毒,最后采用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熏蒸消毒,消毒结束后通风换气1~2天;以更换育雏室内的气体,确保雏鸡进入育雏室后减少接触病原的机会,大大降低雏鸡发病的几率;

(3)育雏饲养管理:a、饲养密度:合理控制养殖密度,对雏鸡非常关键,密度过大造成鸡群呼吸困难,散热差等影响,过稀疏造成鸡舍空间的浪费,通常0~3周龄50~60只/m2,4~6周龄20~30只/m2;b、温度调控:育雏前对育雏室升温,第一周前3天保持育雏室温度为37℃,从第2至6周,每周降2℃,直至21℃;c、湿度调控:1~10日龄,相对湿度为65~70%,11日龄以后为50~55%;d、光照管理:前2周采用全天光照,光照强度为20~30lx,从第4周起每周减少2小时光照;e、换气管理:定期更换育雏室内的气体,换气在每天中午温度较高时候进行,不能让气体直吹雏鸡;f、日粮和饮水管理:采用先饮水后开食原则,育雏1~3天,在饮水中加入5~8%的葡萄糖和0.1%的电解多维;第1至2周饲喂强化育雏料,强化育雏料于饲料厂家购买,并用营养提取物进行拌料;营养提取物的添加量为强化育雏料的2%,以增加饲料的适口性,并能提高机体免疫力,营养提取物由下述重量份组分组成:党参提取物16份、灵芝提取物15份、麻黄提取物18份、青蒿提取物20份、水50份;第2至6周饲喂雏鸡专用料,雏鸡专用料选自饲料生产厂家,并在雏鸡专用料添加中药粉;中药粉的添加量为雏鸡专用料的1~2%,中药粉由下述重量份组分制成:黄芪16份、大蒜6份、板蓝根10份、苦参12份、金银花12份、山楂20份、夏枯草12份、艾叶草10份、绿茶粉22份、穿心莲10份。

(4)疾病预防:注意育雏室的保暖措施,避免雏鸡受寒;保持育雏室干燥,定期对育雏室周围环境消毒和饮水消毒;定期杀蚊虫和灭鼠,减少鼠害和疾病的发生;做好疫苗防疫,及时淘汰病鸡、弱鸡。

为了减少饲料的浪费和避免鸡群喙羽、喙肛等恶癖,需要对雏鸡进行断喙,雏鸡断喙不仅能防止鸡喙羽、喙肛等恶癖,提高成活率,还能防止甩钩饲料,断喙雏鸡为7~10日龄,断喙期间在饲料中添加添加维生素c和维生素k3;其中在给鸡只断喙前1天或2天,在饲料中维生素k3添加剂量为0.5毫克/千克体重;断喙之后一周在饲料中维生素c添加剂量为0.2毫克/千克体重。

实施例2:

一种雏鸡的饲养管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育雏场地选择和布局:选择远离居民住宅区、工厂区或无污染物排放区作为育雏场,要求地势干燥和向阳背风;育雏场周围用篱笆网做大围栏,在大围栏内布局育雏室,并在育雏室内搭建通风系统、供暖系统和饮水系统;

(2)育雏前消毒:将育雏室温度提高到30℃以上,然后用季铵盐400倍溶液对育雏室和器具进行喷洒消毒,最后采用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熏蒸消毒,消毒结束后通风换气1~2天;

(3)育雏饲养管理:a、饲养密度:0~3周龄50~60只/m2,4~6周龄20~30只/m2;b、温度调控:育雏前对育雏室升温,第一周前3天保持育雏室温度为37℃,从第2至6周,每周降2℃,直至21℃;c、湿度调控:1~10日龄,相对湿度为65~70%,11日龄以后为50~55%;d、光照管理:前2周采用全天光照,光照强度为20~30lx,从第4周起每周减少2小时光照;e、换气管理:定期更换育雏室内的气体,换气在每天中午温度较高时候进行,不能让气体直吹雏鸡;f、日粮和饮水管理:采用先饮水后开食原则,育雏1~3天,在饮水中加入5~8%的葡萄糖和0.1%的电解多维;第1至2周饲喂强化育雏料,并用营养提取物进行拌料;营养提取物的添加量为强化育雏料的3%,营养提取物由下述重量份组分组成,党参提取物20份、灵芝提取物22份、麻黄提取物20份、青蒿提取物23份、水60份;第2至6周饲喂雏鸡专用料,并在雏鸡专用料添加中药粉;中药粉的添加量为雏鸡专用料的2%,中药粉由下述重量份组分制成:黄芪18份、大蒜7份、板蓝根12份、苦参13份、金银花15份、山楂27份、夏枯草16份、艾叶草14份、绿茶粉27份、穿心莲13份。

(4)疾病预防:注意育雏室的保暖措施,避免雏鸡受寒;保持育雏室干燥,定期对育雏室周围环境消毒和饮水消毒;定期杀蚊虫和灭鼠,减少鼠害和疾病的发生;做好疫苗防疫,及时淘汰病鸡、弱鸡。

实施例3:

一种雏鸡的饲养管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育雏场地选择和布局:选择远离居民住宅区、工厂区或无污染物排放区作为育雏场,要求地势干燥和向阳背风;育雏场周围用篱笆网做大围栏,在大围栏内布局育雏室,并在育雏室内搭建通风系统、供暖系统和饮水系统;

(2)育雏前消毒:将育雏室温度提高到30℃以上,然后用季铵盐400倍溶液对育雏室和器具进行喷洒消毒,最后采用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熏蒸消毒,消毒结束后通风换气1~2天;

(3)育雏饲养管理:a、饲养密度:0~3周龄50~60只/m2,4~6周龄20~30只/m2;b、温度调控:育雏前对育雏室升温,第一周前3天保持育雏室温度为37℃,从第2至6周,每周降2℃,直至21℃;c、湿度调控:1~10日龄,相对湿度为65~70%,11日龄以后为50~55%;d、光照管理:前2周采用全天光照,光照强度为20~30lx,从第4周起每周减少2小时光照;e、换气管理:定期更换育雏室内的气体,换气在每天中午温度较高时候进行,不能让气体直吹雏鸡;f、日粮和饮水管理:采用先饮水后开食原则,育雏1~3天,在饮水中加入5~8%的葡萄糖和0.1%的电解多维;第1至2周饲喂强化育雏料,并用营养提取物进行拌料;营养提取物的添加量为强化育雏料的5%,营养提取物由下述重量份组分组成:党参提取物26份、灵芝提取物25份、麻黄提取物22份、青蒿提取物26份、水60份;第2至6周饲喂雏鸡专用料,并在雏鸡专用料添加中药粉;中药粉的添加量为雏鸡专用料的2%,中药粉由下述重量份组分制成:黄芪22份、大蒜8份、板蓝根15份、苦参14份、金银花18份、山楂30份、夏枯草20份、艾叶草16份、绿茶粉30份、穿心莲15份。

(4)疾病预防:注意育雏室的保暖措施,避免雏鸡受寒;保持育雏室干燥,定期对育雏室周围环境消毒和饮水消毒;定期杀蚊虫和灭鼠,减少鼠害和疾病的发生;做好疫苗防疫,及时淘汰病鸡、弱鸡。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