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人工渔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微型站点式人工渔礁。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沿岸近海渔业资源严重衰退,海洋捕捞业面临重大挑战。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过度捕捞和海洋环境恶化,沿岸近海捕捞渔船的盲目发展,捕捞能力的过量增长,不受限制的过度捕捞,加上破坏性渔具渔法的非法捕捞,以及沿海城市及其工业废水等对沿岸近海水域的污染,造成渔业资源日趋衰退,严重地影响了沿岸近海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人工鱼礁的按结构分种类主要有:钢架结构鱼礁、混凝土结构鱼礁、木质结构鱼礁、废旧轮胎鱼礁等。而现有的中国专利都没有相关的废旧拖网渔船及废旧建筑水泥板构造的人工鱼礁:200410009745.0废轮胎人工鱼礁,是利用废轮胎的原有形状构造,以绳索或螺丝将无数个废轮胎结合成类如蜂巢状或圆筒状的构造,解决了废轮胎回收,将回收的废轮胎成为一项永久性的生产资源的方法。200510048667.x,一种人造鱼礁的生产方法是利用立体的混凝土鱼礁骨架,形成人造假山结构,用于江河、湖泊水产保护和水环境生态恢复。200520088854.6,一种鱼类增殖型人工鱼礁,由框形结构的四面体和吊环构成,在海中的沉放位置可移动,用于喜岩礁型鱼类以及海参、海胆、鲍鱼、蟹类等水产动物的生息、繁衍。200620043883.5,钢混制人工鱼礁,利用钢混制结构,它包括方形的上盘、方形的中盘以及至少四根分别连接上盘、中盘、所述下盘钢筋的棱柱;还包括一下盘,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扁方形体。具有重心低,水阻力小,稳定性好,在海底不会发生滑移或翻滚的特点。
上述的现有技术中,以金属材料为主体的人工鱼礁具有容易腐蚀、从长远来看,其结构不稳定的问题,而包括混泥土及其它材料的人工鱼礁在在投放过种中存在容易翻转、价格昂贵、成本高等问题,从目前的人工礁的情况来看,其成本较高的问题也是制约此类人工鱼礁大量投放的主要障碍。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很好地抗击风浪,并且其重量较轻,制造成本低,方便安装以及拆卸、运输的一种微型站点式人工渔礁。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型站点式人工渔礁,包括圆柱筒体和设于其底部的抓型支撑,圆柱筒体由若干竖直立柱和若干横向箍圏连接围成,至少一组对称的竖直立柱上铰接有对称的叶片,每一个叶片包括叶片包边和格栅状网板;圆柱筒体的内部设有圆柱状格栅芯体;圆柱筒体的顶部位置还设有圆环状增殖盘,圆环状增殖盘的表面设有若干网孔;圆柱筒体、叶片、圆柱状格栅芯体和圆环状增殖盘均由玻璃增强纤维制成;
所述圆环状增殖盘的外侧面还设有若干个卡接支架,每一个卡接支架上连接有一个可拆卸的人工渔礁单元;所述卡接支架一端固定在圆环状增殖盘的外边缘,另一端通过一根悬臂和一个活动限位结构将其对应的可拆卸的人工渔礁单元固紧在圆环状增殖盘上。
进一步地,每一个所述活动限位结构可沿悬臂滑动地套在其对应的悬臂的末端,并且每一个活动限位结构的顶部位置通过一根拉杆反向卡扣在圆环状增殖盘的顶部或者底部位置。
进一步地,每一根拉杆与圆环状增殖盘连接的一端设有挂钩或者绑有柔性挂绳,从而卡紧在圆环状增殖盘上。
进一步地,圆环状增殖盘设置在圆柱筒体的顶部外边缘位置,同时圆环状增殖盘上还设有两个可打开的小门。
进一步地,圆环状增殖盘的外边缘上还设有一圈护栏。
进一步地,圆柱状格栅芯体由若干玻璃增强纤维管插入球状铰支架内组装而成。
进一步地,圆柱状格栅芯体插入圆柱筒体内时,通过在圆柱筒体内设置导轨,然后在圆柱状格栅芯体内设置滑槽实现配合安装以及拆卸。
进一步地,可拆卸的人工渔礁单元为弧形载体的格栅状结构,或者为三棱柱格栅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一种微型站点式人工渔礁,可以供给养殖使用,或者用于小面积内改善水域生态环境,适于在水面波动不频繁的领域使用。同时使用该结构的微型站点式人工渔礁具有如下好处:
1、柔性防撞、缓冲吸能效率高,复合材料防撞设施属于柔性防撞设施,可大幅削减船撞力,有效地保护桥墩结构安全,同时,还能够最大限度地减轻船舶的损伤。
2、强耐腐蚀,耐久性、耐撞性、耐疲劳性能优异,性价比高,与传统钢套箱防撞设施相比,复合材料防撞装置不需要做防腐涂装,且经久耐用,基本不用维护;可承受小船多次撞击,变形后可恢复。
3、圆柱筒状结构以及圆柱芯结构,该防撞体系由各个独立的单元体组成,导轨式配合结构,方便拆装,便捷高效,各单元损坏后维修更换方便。
4、重量轻,运输、安装、更换方便。
本发明的一种微型站点式人工渔礁,可以供给养殖使用,或者用于小面积内改善水域生态环境,适于在水面波动不频繁的领域使用。其可以容纳大量的海底浮游生物,并且供给这些浮游生物穿梭繁殖。同时使用玻璃增强纤维的这一人工渔礁可以有一定的抗击风浪能力,并且其重量较轻,制造成本低,方便安装以及拆卸、运输。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微型站点式人工渔礁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为图1的实施例的圆柱状格栅芯体与球状铰支架的连接结构图;
其中:1-圆柱筒体,11-竖直立柱,12-横向箍圏;2-抓型支撑,3-叶片,31-叶片包边,32-格栅状网板;4-圆柱状格栅芯体,5-圆环状增殖盘,51-网孔,52-可打开的小门;6-护栏,7-球状铰支架,8-卡接支架,9-可拆卸的人工渔礁单元,10-悬臂,11-活动限位结构,12-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
如图1所示,一种微型站点式人工渔礁,包括圆柱筒体1和设于其底部的抓型支撑2,圆柱筒体2由若干竖直立柱11和若干横向箍圏12连接围成,至少一组对称的竖直立柱11上铰接有对称的叶片3,每一个叶片3包括叶片包边31和格栅状网板32;圆柱筒体1的内部设有圆柱状格栅芯体4;圆柱筒体1的顶部位置还设有圆环状增殖盘5,圆环状增殖盘5的表面设有若干网孔51;圆柱筒体1、叶片3、圆柱状格栅芯体4和圆环状增殖盘5均由玻璃增强纤维制成;所述圆环状增殖盘5的外侧面还设有若干个卡接支架8,每一个卡接支架8上连接有一个可拆卸的人工渔礁单元9;所述卡接支架8一端固定在圆环状增殖盘5的外边缘,另一端通过一根悬臂10和一个活动限位结构11将其对应的可拆卸的人工渔礁单元9固紧在圆环状增殖盘5上。
在上述实施例中,每一个所述活动限位结构11可沿悬臂10滑动地套在其对应的悬臂10的末端,并且每一个活动限位结构11的顶部位置通过一根拉杆12反向卡扣在圆环状增殖盘5的顶部或者底部位置,从而将可拆卸的人工渔礁单元9固紧在圆环状增殖盘5上。
在上述实施例中,每一根拉杆12与圆环状增殖盘5连接的一端设有挂钩或者绑有柔性挂绳,从而卡紧在圆环状增殖盘5上。
在上述实施例中,圆环状增殖盘5设置在圆柱筒体1的顶部外边缘位置,同时圆环状增殖盘5上还设有两个可打开的小门52,方便及时清理,或者整体清理出大量的积累在圆环状增殖盘5内的浮游生物清理出来,进一下一波浮游生物的繁殖以及培育。
在上述实施例中,圆环状增殖盘5的外边缘上还设有一圈护栏6,方便人工干扰或者人工清理。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圆柱状格栅芯体4由若干玻璃增强纤维管插入球状铰支架7内组装而成,组装简单,制造方便。
在上述实施例中,圆柱状格栅芯体4插入圆柱筒体1内时,通过在圆柱筒体1内设置导轨,然后在圆柱状格栅芯体4内设置滑槽实现配合安装以及拆卸。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拆卸的人工渔礁单元为弧形载体的格栅状结构,或者为三棱柱格栅结构,增强了该渔焦的浮游动物繁殖能力,进一步增强了其改善生态环境的能力。
本发明的一种微型站点式人工渔礁,可以容纳大量的海底浮游生物,并且供给这些浮游生物穿梭繁殖。同时使用玻璃增强纤维的这一人工渔礁可以很好地抗击风浪,并且其重量较轻,制造成本低,方便安装以及拆卸、运输。
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布的是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极易根据上述实施例,领会本发明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变化,但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