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洁式人工鱼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91402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洁式人工鱼礁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工鱼礁,特别是涉及一种自洁式人工鱼礁。



背景技术:

人工鱼礁是指人们在水中经过科学选点而设置的构造物,旨在改善海域生态环境,为鱼类等水生生物的聚集、索饵、繁殖、生长和避敌提供必要而又安全的栖息场所,以达到保护、增殖渔业资源和提高渔获量的目的。

近些年来,我国在持续增长的高强度捕捞压力下,海洋环境和渔业资源已遭到严重破坏,如何采取措施来改善海洋环境和资源已势在必行,其中在海洋中投放鱼礁来改善海洋环境已取得较好的效果,投放人工鱼礁不仅可以修复近海渔业资源,还可以起到改善海洋生态环境的功能,因此人工鱼礁已经成为国内外非常重要的渔业增殖方式。现有的人工鱼礁虽然种类繁多,但容易发生阻塞现象,对海流有一定的阻挡作用,从而引起了海域内温跃层和盐跃层的出现,减缓了水体的垂直交换而使海底形成缺氧层,容易导致参类、浮游生物的死亡,因此需要对现有人工鱼礁做出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自洁式人工鱼礁,它不但能够为海洋生物提供生长、繁殖、附着等场所,而且内部叶轮轴在海流的带动下转动能够有效解决现有人工鱼礁容易发生阻塞问题,适用于我国广阔的水产海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一种自洁式人工鱼礁,它是由鱼礁隔板和外部框架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鱼礁隔板由外部框边和叶轮轴组成,所述的外部框边的两条相对的框边内部侧面分别设置有叶轮装配孔,所述的叶轮轴由叶片和中心转轴组成,所述的叶片具有一定的弯度且绕中心转轴均匀分布,所述的外部框架由支撑柱和鱼礁底座组成,所述的支撑柱内部侧壁上开设有隔板装配槽,所述的叶轮轴与所述的外部框边上的叶轮装配孔形成转动连接,所述的鱼礁隔板分别与所述的外部框架上的隔板装配槽形成嵌接,并由混凝土粘结固定,所述的鱼礁隔板自上而下依次交错排布,上下相邻的鱼礁隔板内部的叶轮轴的轴向相互交错。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洁式人工鱼礁具有如下特点和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洁式人工鱼礁由鱼礁隔板和外部框架组成,鱼礁隔板上安装有可以转动的叶轮轴,叶轮轴在海流的带动下可以绕其轴心转动,叶轮轴的转动避免了由于鱼礁内部杂物的沉积而引发的阻塞问题,使鱼礁的透水性更好,从而能够产生很好的水动力学性能,增强了鱼礁周围海域内的物种的丰富性和活力,相互交错的鱼礁隔板可以适应不同方向的海流,提高了叶轮轴的利用率,降低了鱼礁的投放难度,同时多层的鱼礁隔板也可以为藻类等生物提供更大的附着面积,极大的增殖了鱼礁周围的海域。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附图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洁式人工鱼礁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鱼礁隔板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外部框边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叶轮轴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叶轮轴轴向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外部框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洁式人工鱼礁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洁式人工鱼礁,它是由鱼礁隔板1和外部框架2组成。

参见图2,图3,图4,图5,所述的鱼礁隔板1由外部框边11和叶轮轴12组成,所述的外部框边11的两条相对的框边内部侧面分别设置有叶轮装配孔111,所述的叶轮轴12由叶片121和中心转轴122 组成,所述的叶片111具有一定的弯度且绕中心转轴均匀分布。

参见图6,所述的外部框架2由支撑柱21和鱼礁底座22组成,所述的支撑柱21内部侧壁上开设有隔板装配槽211。

参见图1,图2,所述的叶轮轴12与所述的外部框边11上的叶轮装配孔111形成转动连接,所述的鱼礁隔板1分别与所述的外部框架2上的隔板装配槽211形成嵌接,并由混凝土粘结固定,所述的鱼礁隔板1自上而下依次交错排布,上下相邻的鱼礁隔板1内部的叶轮轴12的轴向相互交错。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