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鸡的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20955阅读:71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乌鸡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乌鸡的批量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乌鸡,又称乌骨鸡、丝羽乌骨鸡,不仅喙、眼、脚是乌黑的,而且皮肤、肌肉、骨头和大部分内脏也都是乌黑的。从营养价值上看,乌鸡的营养远远高于普通鸡,吃起来的口感也非常细嫩。至于药用和食疗作用,更是普通鸡所不能相比的,被人们称作"名贵食疗珍禽"。由于大量用饲料养殖,用激素催大,其肉质和营养价值都远远失去了乌鸡的本色,品质极差,而且饲料激素养大的乌鸡粪便排放,也是对土质和河流的污染。也有很多不喂饲料不用激素的家养的乌鸡,也需要喂些食物,且乌鸡的成熟期也较长,只做自家食用,不适合大量养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乌鸡的养殖方法,以解决现有批量养殖乌鸡品质差,影响水土环境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本乌鸡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养殖地处理:选择坡地下的连续2亩以上的平地为养殖地,平地原理山坡的边缘开水沟及至少两条分支水沟;于立冬至立冬7天后,耕犁一次平地,喷撒每亩10升的酵素,以分解化学残留物质,再用附近山坡上的连根或断根的鲜杂草覆盖地面,部分连根杂草及部分草籽落入土地内生长,以保湿保土并繁殖微生物,恢复土壤生态环境;b、种植果树:三个月后放入每亩2~20条的蚯蚓,并按每亩50棵~100棵种植柑橘,种植时浇水一次后,无需浇水施肥,让杂草和果树在无化学物质的自然环境下成长;c、建鸡舍:在水沟边建鸡舍,所述鸡舍的底为养殖地的土壤,于鸡舍内的土壤上覆盖一层200毫米~400毫米的干杂草,供乌鸡休息及孵蛋;所述鸡舍设有玻璃窗;d、养乌鸡:于第二年的春天,按每对乌鸡带4~5只雏鸡的比例引入乌鸡,每亩80~100只乌鸡;每天乌鸡吃杂草及土表的虫并喝水沟内的水,无需用饲料激素,无需喂水,鸡粪做植物的养分;生出的鸡蛋留10%孵小鸡;孵出壳的鸡苗在180天~200天后可以出栏;

所述酵素的制作方法:鲜植物与红糖与水按3~3.5:1:10的重量比混合,非密封发酵1个月,再密封发酵3~8个月,过滤后取其液体,用200倍的水稀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更为具体的技术方案为:步骤d中,于每月一次将乌鸡放于养殖地旁的山坡上一天;每天训练乌鸡听一段固定的音乐时向音乐播放地聚拢,以让乌鸡在放于山坡上时自动上山下山及归鸡舍。

进一步的:步骤a中所述水沟深600毫米~1000毫米、宽500毫米~600毫米。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乌鸡的养殖方法采用酵素分解化学残留及有害物质,采用附近山坡的鲜杂草覆盖,以适当种植符合该地理地环境的杂草,以修复田地土壤的生态环境,连续2亩以上的田地,可以保证有足够的空间修复生态环境;2、本方法中无任何化肥农药的果树种植及引入蚯蚓,使生态进一步好转,并可以通过果树得到经济收益,蚯蚓大量繁殖,改善土质,并为乌鸡提供食物;3、鸡舍必须投阳光透气,并且鸡舍的底不能用隔绝空气能量的水泥,直接是土壤,可以使乌鸡在休息中可以和大地泥土交换能量,恢复体力;养殖乌鸡无需另外喂食,让其食用最适合本地气候的动植物,以使乌鸡最健康地成长,并三代以后及获得最适合本地区的、和原始乌鸡一样的品质的乌鸡;而且用本方法对生态环境无任何负担及污染,使整个养殖地成为自然循环的生态和谐的地方,还可以引入观光,以增加收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一:

本乌鸡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养殖地处理:选择坡地下的连续2亩平地为养殖地,平地原理山坡的边缘开水沟,水沟深600毫米、宽600毫米,并开两条分支水沟,分支水沟的深200毫米、宽200毫米;于立冬至立冬7天后,耕犁一次平地,喷撒每亩10升的酵素,以分解化学残留物质,再用附近山坡上的连根或断根的鲜杂草覆盖地面,部分连根杂草及部分草籽落入土地内生长,以保湿保土并繁殖微生物,恢复土壤生态环境;采用酵素分解化学残留及有害物质,采用附近山坡的鲜杂草覆盖,以适当种植符合该地理地环境的杂草,以修复田地土壤的生态环境,连续2亩以上的田地,可以保证有足够的空间修复生态环境。

b、种植果树:三个月后看土壤情况放入每亩2~20条的蚯蚓,并按每亩50棵种植柑橘,种植时浇水一次后,无需浇水施肥,让杂草和果树在无化学物质的自然环境下成长。无任何化肥农药的果树种植及引入蚯蚓,使生态进一步好转,并可以通过果树得到经济收益,蚯蚓大量繁殖,改善土质,并为乌鸡提供食物。

c、建鸡舍:在水沟边建鸡舍,所述鸡舍的底为养殖地的土壤,于鸡舍内的土壤上覆盖一层200毫米的干杂草,供乌鸡休息及孵蛋;所述鸡舍设有玻璃窗。鸡舍必须投阳光透气,并且鸡舍的底不能用隔绝空气能量的水泥,直接是土壤,可以使乌鸡在休息中可以和大地泥土交换能量,恢复体力。

d、养乌鸡:于第二年的春天,按每对大乌鸡带4只小乌鸡的比例引入乌鸡,每亩800只乌鸡;每天乌鸡吃杂草及土表的虫并喝水沟内的水,无需用饲料激素,无需喂水,鸡粪做植物的养分;生出的鸡蛋留10%孵小鸡;孵出壳的鸡苗在180天~200天后可以出栏;于每月一次将乌鸡放于养殖地旁的山坡上一天;每天训练乌鸡听一段固定的音乐时向音乐播放地聚拢,以让乌鸡在放于山坡上时自动上山下山及归鸡舍。养殖乌鸡无需另外喂食,让其食用最适合本地气候的动植物,以使乌鸡最健康地成长,并三代以后及获得最适合本地区的、和原始乌鸡一样的品质的优质乌鸡,而且用本方法对生态环境无任何负担及污染,使整个养殖地成为自然循环的生态和谐的地方,还可以引入观光,以增加收益。

酵素的制作方法:鲜植物与红糖与水按3:1:10的重量比混合,非密封发酵1个月,再密封发酵3个月,过滤后取其液体,用200倍的水稀释。

实施例二:

本乌鸡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养殖地处理:选择坡地下的连续3亩平地为养殖地,平地原理山坡的边缘开水沟,水沟深1000毫米、宽500毫米,并开三条分支水沟,分支水沟的深100毫米、宽200毫米;于立冬至立冬7天后,耕犁一次平地,喷撒每亩10升的酵素,以分解化学残留物质,再用附近山坡上的连根或断根的鲜杂草覆盖地面,部分连根杂草及部分草籽落入土地内生长,以保湿保土并繁殖微生物,恢复土壤生态环境。

b、种植果树:三个月后看土壤情况放入每亩2~20条的蚯蚓,并按每亩100棵种植柑橘,种植时浇水一次后,无需浇水施肥,让杂草和果树在无化学物质的自然环境下成长。

c、建鸡舍:在水沟边建鸡舍,所述鸡舍的底为养殖地的土壤,于鸡舍内的土壤上覆盖一层400毫米的干杂草,供乌鸡休息及孵蛋;所述鸡舍设有玻璃窗。

d、养乌鸡:于第二年的春天,按每对大乌鸡带5只小乌鸡的比例引入乌鸡,每亩1000只乌鸡;每天乌鸡吃杂草及土表的虫并喝水沟内的水,无需用饲料激素,无需喂水,鸡粪做植物的养分;生出的鸡蛋留10%孵小鸡;孵出壳的鸡苗在180天~200天后可以出栏;于每月一次将乌鸡放于养殖地旁的山坡上一天;每天训练乌鸡听一段固定的音乐时向音乐播放地聚拢,以让乌鸡在放于山坡上时自动上山下山及归鸡舍。

酵素的制作方法:鲜植物与红糖与水按3.5:1:10的重量比混合,非密封发酵1个月,再密封发酵8个月,过滤后取其液体,用200倍的水稀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