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腐烂茎线虫离体培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64372阅读:153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真菌培养腐烂茎线虫的方法,属植物病原线虫培养。



背景技术:

腐烂茎线虫(ditylenchusdestructor)是一种全球重要的植物病原线虫,美国、加拿大、秘鲁、日本、新西兰、南非、荷兰、挪威、俄罗斯、伊朗、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分布广泛,危害严重。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北京、河北、河南、安徽、山东、江苏、甘肃、云南等地。

腐烂茎线虫主要危害甘薯和马铃薯。在甘薯上,腐烂茎线虫主要引起甘薯块根糠心、空心和腐烂等症状,一般可导致其减产20%~50%,严重时达80%以上,甚至绝收,在储藏期还可引起烂窖,是威胁我国甘薯生产的重要病害。在马铃薯上,主要造成薯块腐烂,该病害在荷兰、挪威、俄罗斯等国家发生较严重,我国目前只有零星发生。除甘薯和马铃薯外,该线虫还可危害当归、薄荷、三七、黄芪等,严重危害当归时发病率高达80%~90%,是当归生产上最重要的病害。

腐烂茎线虫是重要的植物病原线虫,它的寄主范围较广,主要有甘薯、马铃薯、当归、花生、胡萝卜、大豆、烟草、番茄等约90~120多种植物。在国外主要危害马铃薯和花生,在国内主要危害甘薯和中药材,是我国甘薯上最重要的病害之一。该线虫可在甘薯薯块上进行培养,但目前尚缺乏成熟的线虫离体培养技术。在科学研究和实践中,没有足够的材料是开展该线虫生理生化特性、致病机理、遗传特点、药剂筛选以及控制技术等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研发一种可获得大量、具有良好生命力的线虫群体的培养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成功实现有效地对腐烂茎线虫离体培养,因而,提供一种腐烂茎线虫离体培养方法,本发明根据腐烂茎线虫具有食真菌的习性,有针对性地选择培养该类线虫喜食的、可培养的真菌,采用马铃薯蔗糖琼脂(pda)培养基培养真菌,然后利用真菌菌丝培养腐烂茎线虫,以解决该类线虫可控制、可持续培养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腐烂茎线虫离体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培养基上培养镰刀菌(fusariumspp.),待其长出菌丝体后;第二步,将马铃薯腐烂茎线虫培养于所述长有菌丝的培养基中。

所述的培养方法,其中,第一步所述培养基为马铃薯蔗糖琼脂(pda)培养基;第二步所述线虫制备成悬浮液后再养于所述长有菌丝的培养基中。

所述的培养方法,其中第一步所述培养镰刀菌是在培养皿上进行,待菌丝长满培养皿后,用于培养所述线虫。

所述的培养方法,其中第二步中将线虫悬浮液均匀地分布于长满菌丝的培养基中,将培养容器用封口膜封好,将正置于25℃下暗培养。

所述的培养方法,优选地,所述接种量为1000条/皿(培养皿直径90mm)。

所述的培养方法,优选地,正置培养2~4d后将培养皿盖朝下放置,继续培养25-35后,即可收集到大量的线虫。

所述的培养方法,优选地,第二步中,所述线虫从病薯中分离。

所述的培养方法,第二步中,线虫悬浮液的具体制备方法如下:在漏斗上连一乳胶管,乳胶管的另一头连一指形管,将漏斗放在漏斗架上,漏斗内放一铁丝网,网上铺两层餐巾纸;将采集到的病薯用自来水冲洗干净,用刀切小块,轻轻放在纸上,从餐巾纸背面加入适量无菌水,使水漫过病害组织;24h后取下指型管,静置1-2min后,弃去上层水;然后用玻璃吸管将分离到的线虫转移至2ml离心管中;加入35%的蔗糖溶液后,以3000r/min离心2min;取表层线虫悬浮液,转移至无菌水中,以3000r/min离心2min,弃上清液;然后用0.5%次氯酸钠消毒2min后,移入0.5%青霉素和0.5%硫酸链霉素混合液中消毒10min,离心后吸出消毒液,用无菌水冲洗3遍后4℃保存备用。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根据腐烂茎线虫具有食真菌的习性,有针对性地选择培养该类线虫喜食的、可培养的真菌,采用马铃薯蔗糖琼脂(pda)培养基培养真菌,然后利用真菌菌丝培养腐烂茎线虫,以解决该类线虫可控制、可持续培养的问题,本发明可用于离体繁殖大量研究用腐烂茎线虫,也可用于腐烂茎线虫的保存。

2、本发明使用的镰刀菌生长迅速、容易培养,是较理想的线虫培养基质。培养得到的线虫纯度高、生活力强。

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利用真菌培养腐烂茎线虫的方法,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一、pda培养基的制作:称取洗净、去皮的马铃薯薯块200g,切碎后加水1000ml煮沸半小时,用纱布滤去薯块,加入葡糖糖15g,琼脂15g,加水补足1000ml,加热使琼脂熔化。分装在三角瓶中,加塞后在121℃下灭菌20分钟。当培养基温度降至45℃左右时,分装至直径9cm培养皿,每皿培养基10-15ml。

二、镰刀菌的培养

将分离、纯化得到的镰刀菌(fusariumspp.)或保存的镰刀菌菌种在超净工作台上接种至pda平板培养基上,25℃培养恒温培养。待菌丝长满培养皿后,在超净工作台上用无菌的打孔器打取镰刀菌菌饼,用无菌的接种针或镊子将菌饼接入pda培养基上,置于25℃下恒温培养。

三、线虫悬浮液的制备:在漏斗上连一乳胶管,乳胶管的另一头连一指形管,将漏斗放在漏斗架上,漏斗内放一铁丝网,网上铺两层餐巾纸。将采集到的病薯用自来水冲洗干净,用刀切小块,轻轻放在纸上,从餐巾纸背面加入适量无菌水,使水漫过病害组织。24h后取下指型管,静置1-2min后,弃去上层水。然后用玻璃吸管将分离到的线虫转移至2ml离心管中。加入35%的蔗糖溶液后,以3000r/min离心2min;取表层线虫悬浮液,转移至无菌水中,以3000r/min离心2min,弃上清液。然后用0.5%次氯酸钠消毒2min后,移入0.5%青霉素和0.5%硫酸链霉素混合液中消毒10min,离心后吸出消毒液,用无菌水冲洗3遍后4℃保存备用。

四、茎线虫的接种和培养

待菌丝长满整个培养皿(一周左右)后,用移液枪将线虫悬浮液均匀地分布于长满菌丝的培养基中,接种量为1000条/皿(培养皿直径90mm),将培养皿用封口膜封好,将培养皿正置,于25℃下暗培养。培养2~3d后将培养皿盖朝下放置。继续培养30d后,即可收集到大量的线虫。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腐烂茎线虫离体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培养基上培养镰刀菌(Fusarium spp.),待其长出菌丝体后;第二步,将腐烂茎线虫培养于所述长有菌丝的培养基中。本发明根据腐烂茎线虫具有食真菌的习性,有针对性地选择培养该类线虫喜食的、可培养的真菌,采用马铃薯蔗糖琼脂(PDA)培养基培养真菌,然后利用真菌菌丝培养腐烂茎线虫,以解决该类线虫可控制、可持续培养的问题,成功实现有效地对腐烂茎线虫离体培养。

技术研发人员:李惠霞;徐鹏刚;刘永刚;李敏权;刘霞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甘肃农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7.06.08
技术公布日:2017.07.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