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中药种植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高产量的何首乌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何首乌又名野苗、交藤、交茎、夜合、地精、桃柳藤、赤葛、九真藤、芮草、蛇草、陈知白、马肝石、九真藤、疮帚等,为蓼科多年生缠绕藤本植物。喜阳,耐半阴,喜湿,畏涝,要求排水良好的土壤,根细长,末端成肥大的块根,外表红褐色至暗褐色。何首乌可入药,性微温,味苦、甘,入肝、肾,有明显的补肝肾、益精血、强筋骨、乌发、安神、止汁等功效;用于血虚,头昏目眩,体倦乏力,萎黄,肝肾精血亏虚,眩晕耳鸣,腰漆酸软,须发早白,高血脂症。何首乌作为常用中药,市场需求量极大,现有的何首乌种植方法多采用种子播种,种植过程中,不科学的种子处理、后期扦插、田间管理等,极易导致何首乌发芽率低,存活率低,产量低。基于上述陈述,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产量的何首乌种植方法。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高产量的何首乌种植方法。一种高产量的何首乌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取土壤内部块根肥厚的何首乌0.5~0.8m,并将所取何首乌一分为二做种,采用生根液浸种5~10min后,取出按5~10mm的间距摆放,然后均匀覆盖厚度为28~40mm的营养土,并浇水使营养土湿润,育苗1个月后,待根系发达时取出;s2、选土质肥沃、排水良好的缓坡生荒地,翻土深15~22cm后,将土壤打细整平,开箱1.1~1.4m,垄高0.5~0.8m,箱面中间开0.2~0.4m的沟施底肥;s3、取生长良好的步骤s1中培育根苗的中间段,将其剪成长度为22~28cm每段后插入箱面,保证扦插深度为2~4cm,行距为18~25cm,株距为28~35cm,扦插完成后踩紧,并浇水保湿;s4、按质量比10~18:2~3:1:1,将鲜鸡粪、石灰、油枯和锯末混合堆放发酵8~12d后得混合肥料备用,在完成步骤s3中的扦插1个月后,追施混合肥料;s5、新苗长出后,待藤长至1.3~1.6m时割掉0.3~0.6m,始终保持藤长1m,直至第二年6月,按步骤s4中的施肥量再次追施混合肥料后,任其生长不再割藤,再次生长2~3年后进行何首乌采收。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的生根液由氨基酸3~5wt%、葡萄糖10~18wt%、碘化钾8~15wt%、硝酸钙8~15wt%、氯化铁8~15wt%、abt生根粉6~12wt%和余量的水配制而得。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的营养土为质量比为6.5~9:2~2.5:1~2:1.2~1.8:2~3的湿园土、豆粕、腐熟肥、草木灰和麦饭石粉的混合物。优选的,所述步骤s1的育苗过程中,每隔2天浇一次水,保证育苗过程中的营养土保持湿润。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的底肥为质量比为3~5:0.5~0.8:0.1~0.3:0.08~0.15:1的半鸡粪、草木灰、过磷酸钙、尿素和腐熟粪水的混合物,底肥的施用量为0.5~1.2kg/m2。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混合肥料的施用量为0.2~0.25kg/m2。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高产量的何首乌种植方法,采用科学的种子处理、后期扦插和田间管理方式进行何首乌种植,取土壤内部块根肥厚的何首乌为种,并配制生根液进行浸泡,有效的提高了种子的生长能力和抗病虫害能力,补充种子所需的营养,从而提高种子发芽率,配制营养土覆盖种子育苗,保证了何首乌根苗的良好生长,从而提高了后期根苗扦插的成活率,合理的扦插密度和田间管理,有效的保证了何首乌在生长过程中,能够获得良好的生长环境,从而充分吸收营养、水分和阳光,保证最大化的节约土地资源、水资源及肥料等,从而降低种植成本,提高何首乌质量和产量,本发明提出的种植方法简单,种植成本低,种植何首乌亩增产率最高达31%,值得推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解说。实施例一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高产量的何首乌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取土壤内部块根肥厚的何首乌0.6m,并将所取何首乌一分为二做种,采用由氨基酸4wt%、葡萄糖14wt%、碘化钾12wt%、硝酸钙10wt%、氯化铁14wt%、abt生根粉9wt%和余量的水配制而得的生根液浸种8min后,取出按8mm的间距摆放,然后均匀覆盖厚度为34mm的由质量比为7.8:2.2:1.5:1.5:2.5的湿园土、豆粕、腐熟肥、草木灰和麦饭石粉混合配制的营养土,并浇水使营养土湿润,育苗过程中,每隔2天浇一次水,保证育苗过程中的营养土保持湿润,育苗1个月后,待根系发达时取出;s2、选土质肥沃、排水良好的缓坡生荒地,翻土深15~22cm后,将土壤打细整平,开箱1.2m,垄高0.6m,箱面中间开0.3m的沟,按施用量0.22kg/m2,施由质量比为4:0.7:0.2:0.12:1的半鸡粪、草木灰、过磷酸钙、尿素和腐熟粪水混合配制的底肥;s3、取生长良好的步骤s1中培育根苗的中间段,将其剪成长度为25cm每段后插入箱面,保证扦插深度为3cm,行距为22cm,株距为32cm,扦插完成后踩紧,并浇水保湿;s4、按质量比14:2.5:1:1,将鲜鸡粪、石灰、油枯和锯末混合堆放发酵10d后得混合肥料备用,在完成步骤s3中的扦插1个月后,按施用量0.22kg/m2,追施混合肥料;s5、新苗长出后,待藤长至1.5m时割掉0.5m,始终保持藤长1m,直至第二年6月,按步骤s4中的施肥量再次追施混合肥料后,任其生长不再割藤,再次生长2年后进行何首乌采收。实施例二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高产量的何首乌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取土壤内部块根肥厚的何首乌0.5m,并将所取何首乌一分为二做种,采用由氨基酸3wt%、葡萄糖10wt%、碘化钾15wt%、硝酸钙8wt%、氯化铁15wt%、abt生根粉6wt%和余量的水配制而得的生根液浸种5min后,取出按5mm的间距摆放,然后均匀覆盖厚度为28mm的由质量比为6.5:2:1:1.2:2的湿园土、豆粕、腐熟肥、草木灰和麦饭石粉混合配制的营养土,并浇水使营养土湿润,育苗过程中,每隔2天浇一次水,保证育苗过程中的营养土保持湿润,育苗1个月后,待根系发达时取出;s2、选土质肥沃、排水良好的缓坡生荒地,翻土深15cm后,将土壤打细整平,开箱1.1m,垄高0.5m,箱面中间开0.2m的沟,按施用量0.2kg/m2,施由质量比为3:0.5:0.1:0.08:1的半鸡粪、草木灰、过磷酸钙、尿素和腐熟粪水混合配制的底肥;s3、取生长良好的步骤s1中培育根苗的中间段,将其剪成长度为22cm每段后插入箱面,保证扦插深度为2cm,行距为18cm,株距为28cm,扦插完成后踩紧,并浇水保湿;s4、按质量比10:2:1:1,将鲜鸡粪、石灰、油枯和锯末混合堆放发酵8d后得混合肥料备用,在完成步骤s3中的扦插1个月后,按施用量0.2kg/m2,追施混合肥料;s5、新苗长出后,待藤长至1.3m时割掉0.3m,始终保持藤长1m,直至第二年6月,按步骤s4中的施肥量再次追施混合肥料后,任其生长不再割藤,再次生长2年后进行何首乌采收。实施例三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高产量的何首乌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取土壤内部块根肥厚的何首乌0.8m,并将所取何首乌一分为二做种,采用由氨基酸5wt%、葡萄糖18wt%、碘化钾15wt%、硝酸钙8wt%、氯化铁15wt%、abt生根粉12wt%和余量的水配制而得的生根液浸种10min后,取出按10mm的间距摆放,然后均匀覆盖厚度为40mm的由质量比为9:2.5:2:1.8:3的湿园土、豆粕、腐熟肥、草木灰和麦饭石粉混合配制的营养土,并浇水使营养土湿润,育苗过程中,每隔2天浇一次水,保证育苗过程中的营养土保持湿润,育苗1个月后,待根系发达时取出;s2、选土质肥沃、排水良好的缓坡生荒地,翻土深22cm后,将土壤打细整平,开箱1.4m,垄高0.8m,箱面中间开0.4m的沟,按施用量0.25kg/m2,施由质量比为5:0.8:0.3:0.15:1的半鸡粪、草木灰、过磷酸钙、尿素和腐熟粪水混合配制的底肥;s3、取生长良好的步骤s1中培育根苗的中间段,将其剪成长度为28cm每段后插入箱面,保证扦插深度为4cm,行距为25cm,株距为35cm,扦插完成后踩紧,并浇水保湿;s4、按质量比18:3:1:1,将鲜鸡粪、石灰、油枯和锯末混合堆放发酵12d后得混合肥料备用,在完成步骤s3中的扦插1个月后,按施用量0.25kg/m2,追施混合肥料;s5、新苗长出后,待藤长至1.6m时割掉0.6m,始终保持藤长1m,直至第二年6月,按步骤s4中的施肥量再次追施混合肥料后,任其生长不再割藤,再次生长3年后进行何首乌采收。按本发明实施例一~三中的种植方法种植何首乌,通过科学的种子处理、后期扦插和田间管理方式,何首乌产量相比于现有技术有大大提高,具体增产数值如下:实施例一二三总产量(kg)375393387亩增产率(%)253129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