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01521发布日期:2019-01-05 08:45阅读:132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的种植方法,属于茶叶种植领域。



背景技术:

茶叶与咖啡、可可并称为世界三大饮料。茶叶中含有儿茶素、胆甾烯酮、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等成分,可以增进人体健康。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各地均有栽培。春、夏和秋季采收初发的嫩叶,以清明前后采收者为好。茶叶除可鲜用外,一般是经过加工精制备用。制过的茶有许多品种,通常有绿茶、红茶、青茶等类。

我国的茶树种植历史悠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茶叶的品质提出了要求。多年来,我国茶叶农药残留或重金属超标、有害微生物超标现象严重,这不仅影响了我国茶叶的品质和声誉,而且阻碍了我国茶叶产业的健康发展,加上面临经济全球化,茶叶的消费增长速度低于产量增长速度,国内外市场上竞争日益激烈,只有大力发展无公害茶叶,才能有效降低农药残留、提高茶叶品质,提升产品形象。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茶叶的种植方法,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了一种原生态的品质好的茶叶的种植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茶叶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茶园:选择向阳的缓坡山地作为茶园,茶园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光照时间长、土壤ph值为4.5-6.5;

(2)整地施肥:耕耘的土层深度为25-35cm,沟深为50-60cm,每亩施加复合基肥500-600kg,均匀撒在开挖的茶地上,再将其同表层土一同回填入沟内,其中,复合基肥由鸡粪、酒渣、菌渣、光合菌、乳酸菌、纤维素酶、石灰粉、水以及芦荟组成;

(3)种植茶树苗: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茶树苗进行种植;

(4)行间饲养:在茶园行间开设一条宽30-40厘米,深30-35厘米的放养沟,沟里铺放堆沤肥、茶树枯枝落叶、稻草等物,加上表层土拌和均匀,取蚯蚓分撒到放养沟中,然后盖上松土,浇水,让蚯蚓自然生长、繁衍;

(5)追肥处理:根据茶叶的生长情况,每年追肥2-3次,使用的肥料为茶叶专用肥,茶叶专用肥按质量份数计,由茶麸3-6份、茶叶粉20-35份、硫酸铵5-8份、磷酸一铵2-4份、硫酸锌0.5-1份、硼砂0.5-0.8份、钼酸铵0.2-0.4份、氢氧化钾1.5-2份、甘蔗渣7-9份、沼渣30-50份以及腐殖酸10-15份组成;

(6)茶叶采摘:茶园中有30%的芽叶达到采摘标准时即可开园采摘,并分类存放。

进一步地,复合基肥按照质量份计,由鸡粪30-40份、酒渣12-15份、菌渣12-15份、光合菌0.5-0.8份、乳酸菌0.1-0.2份、纤维素酶0.1-0.2份、石灰粉0.2-0.3份、水8-10份以及芦荟2-3份组成。

进一步地,每年还需要进行茶行边缘修剪,保持茶行间20-30cm的间隙,当地垄边上长出杂草时,人工将杂草割除。

进一步地,采取喷洒生物菌剂或利用杀虫灯、诱虫器或人工捕杀方式防治虫害。

进一步地,每年需要对对茶苗下的土壤进行松土,第1次要在春茶结束后进行;夏秋茶期间再进行2-3次,松土深度以10-25cm为宜,春茶结束后是指5月中旬到下旬;夏秋茶期间是指6月至10月。

进一步地,土壤ph值可用硫酸亚铁、硫酸铝钾、硫酸钾和石灰调节。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整地施肥、行间饲养、追肥处理等步骤,可以使得茶树在种植过程中最大化的吸收营养,从而获得高品质原生态的茶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茶叶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茶园:选择向阳的缓坡山地作为茶园,茶园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光照时间长、土壤ph值为4.5-6.5。在本较佳实施例中,土壤ph值可用硫酸亚铁、硫酸铝钾、硫酸钾和石灰调节。

(2)整地施肥:耕耘的土层深度为25-35cm,沟深为50-60cm,每亩施加复合基肥500-600kg,均匀撒在开挖的茶地上,再将其同表层土一同回填入沟内,其中,复合基肥由鸡粪、酒渣、菌渣、光合菌、乳酸菌、纤维素酶、石灰粉、水以及芦荟组成。在本较佳实施例中,复合基肥按照质量份计,由鸡粪30-40份、酒渣12-15份、菌渣12-15份、光合菌0.5-0.8份、乳酸菌0.1-0.2份、纤维素酶0.1-0.2份、石灰粉0.2-0.3份、水8-10份以及芦荟2-3份组成。具体的,复合基肥按照质量份计,由鸡粪30份、酒渣12份、菌渣12份、光合菌0.5份、乳酸菌0.1份、纤维素酶0.1份、石灰粉0.2份、水9份以及芦荟3份组成。

(3)种植茶树苗: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茶树苗进行种植,取茶苗按照行距1.2~1.5米,株距0.25~0.33米,每穴二株的间隔进行种植;即是茶苗分行种植,行与行之间的距离为1.2~1.5米,每行内隔0.25~0.33米就挖掘一穴,每穴种植二株茶苗。

(4)行间饲养:在茶园行间开设一条宽30-40厘米,深30-35厘米的放养沟,沟里铺放堆沤肥、茶树枯枝落叶、稻草等物,加上表层土拌和均匀,取蚯蚓分撒到放养沟中,然后盖上松土,浇水,让蚯蚓自然生长、繁衍。在茶园行间饲养蚯蚓,可以使得肥料更容易被茶树吸收,从而使茶树生长状况较好,更容易产出优质茶叶。

(5)追肥处理:根据茶叶的生长情况,每年追肥2-3次,使用的肥料为茶叶专用肥,茶叶专用肥按质量份数计,由茶麸3-6份、茶叶粉20-35份、硫酸铵5-8份、磷酸一铵2-4份、硫酸锌0.5-1份、硼砂0.5-0.8份、钼酸铵0.2-0.4份、氢氧化钾1.5-2份、甘蔗渣7-9份、沼渣30-50份以及腐殖酸10-15份组成。在本较佳实施例中,茶叶专用肥按质量份数计,由茶麸4份、茶叶粉30份、硫酸铵5份、磷酸一铵4份、硫酸锌0.5份、硼砂0.5份、钼酸铵0.2份、氢氧化钾1.5份、甘蔗渣7份、沼渣30份以及腐殖酸10份组成。上述茶叶专用肥可以促进茶树根系发育,提高茶树抗病性以及抗逆性;提高单位面积内的芽头密度以及百芽鲜重,进而提高茶树产量,同时能够显著提升茶叶香气,改善茶叶口感,改善土壤。

(6)茶叶采摘:茶园中有30%的芽叶达到采摘标准时即可开园采摘,并分类存放。

进一步地,每年还需要进行茶行边缘修剪,保持茶行间20-30cm的间隙,当地垄边上长出杂草时,人工将杂草割除。

进一步地,采取喷洒生物菌剂或利用杀虫灯、诱虫器或人工捕杀方式防治虫害。

进一步地,每年需要对对茶苗下的土壤进行松土,第1次要在春茶结束后进行;夏秋茶期间再进行2-3次,松土深度以10-25cm为宜,春茶结束后是指5月中旬到下旬;夏秋茶期间是指6月至10月。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整地施肥、行间饲养、追肥处理等步骤,可以使得茶树在种植过程中最大化的吸收营养,从而获得高品质原生态的茶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