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花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08442发布日期:2018-12-19 05:10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花盆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花盆。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花草能美化环境、净化空气、陶冶人的情操,人们通常把花草栽在各种花盆中,许多花草对水的需求量较大,需要经常浇水,而传统的花盆储水、保水能力特别弱,人们如果出差几天,家中不耐旱的花草往往会枯萎致死。

对此,现有技术存在一种花盆,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1467743u揭示的保水花盆,其在内壁和外壁之间为一个储水腔,储水腔的开口处塞有一圈环形的塞子;盆底中央有一个排水孔。使用时,揭开塞子把储水腔注满水,然后再塞上塞子,这样储水腔中储存的水就会慢慢地通过内壁上的微孔渗透到花盆中的土壤中,以此实现较长时间不浇水而花盆中的花草能正常生长的要求。

然而,中国专利文献cn201467743u揭示的中,由于储水腔内的水直接通过渗透孔与花盆内的植物及土壤接触,因此,当加水较多时,储水腔内的水会直接进入土壤中,导致植物的根系长时间泡在水中,容易引发烂根现象;当加水较少时,由于储水能力的不足,使得花盆仍旧需要经常浇水。因此,其存在保水能力不足以及易于烂根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花盆保水能力不足以及易于烂根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透气保水花盆。

一种花盆,包括:

储土部,用于储放供植物生长的土壤;

第一储水部,设于储土部的下方,用于向所述储土部提供水分;

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储水部外侧的第二储水部,与所述第一储水部之间通过供水通道联通,所述第二储水部用于向所述第一储水部供水。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储水部具有适于与所述第一储水部底面接触的接触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储水部的下部缩径以形成一内凹的安装部,所述第二储水部为“┙”形,且所述第二储水部的下部适于插入所述安装部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储水部的顶部高于所述第一储水部的顶部高度;所述第二储水部上开设有出水口,所述第一储水部上设有进水口,所述出水口与所述进水口连通以形成所述供水通道,所述供水通道上设有进水控制装置,当所述第一储水部内的水位等于及高于第一阈值时,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供水通道关闭;当所述第一储水部内的水位等于及低于第二阈值时,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供水通道开启;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位于所述供水通道上侧的漂浮部及位于所述供水通道下侧的关闭部;所述漂浮部适于在所述第一储水部内的水位等于及高于第一阈值时拉动所述关闭部关闭所述供水通道;所述关闭部适于在所述第一储水部内的水位等于及低于第二阈值时在重力作用下打开所述供水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漂浮部与所述关闭部之间通过硬质杆连接。

进一步的,还具有一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用于限制所述控制装置仅在竖直方向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装置为包围在所述漂浮部和/或所述关闭部外周的柱状体,所述柱状体一端与所述第一储水装置和/或所述第二储水装置连接;所述柱状体设有供水流通的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关闭部呈上小下大的圆台状,且所述关闭部的顶部尺寸小于所述进水口的尺寸,且底部尺寸大于所述进水口的尺寸。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储水部位于所述第一储水部的外侧且周向延伸,使得所述第二储水部完全包围所述第一储水部;所述第一储水部与第二储水部对应的位置间隔设置多个供水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储水部的顶部补水口,用于向所述第二储水部内补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储水部的侧壁高于第一阈值处还设有用于溢出多余水分的溢流口。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设置第二储水部,用于向第一储水部供水,第二储水部的水不会直接与土壤或植物根系接触,避免了植物的烂根现象;第二储水部的设置使得花盆的储水能力更佳,能够为植物提供长时间的水份供给。

2.本发明在供水通道上设置调节装置,使得第一储水部内的水位较高时关闭供水通道,停止从第二储水部向第一储水部供水;当第一储水部内的水位较低时,开放供水通道,使第二储水部向第一储水部恢复供水;如此,避免了第二储水部持续向第一储水部持续供水以使得第一储水部液位过高发生浸泡土壤及植物根系的情况。

3.本发明的调节装置采用漂浮部连接关闭部的形式,并设置了竖向限位装置以保证调节装置在竖向范围内运动,防止调节装置被卡住;使得调节装置结构简单,效果可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本发明花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二储水部;2-储土部;3-第一储水部;4-漂浮部;5-关闭部;6-吸水装置;7-连接杆;8-补水口;9-供水通道;10-限位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一种花盆,包括:

储土部2,用于储放供植物生长的土壤;

第一储水部3,设于储土部2的下方,用于向储土部2提供水分;本实施例中,通过吸水装置6向储土部2供水;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本发明对此并不限制。

本实施例中的吸水装置6可以使用微孔吸水材料,包括微孔塑料,微孔海绵,微孔陶瓷或者微孔沙基材料,其吸水原理都是利用毛细现象,将水向上吸引。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得储土部2中的土壤保持一种动态平衡:当土壤干燥后,吸水装置6会将第一储水部3中的水向上吸引进入储土部2中,当土壤中的水过多,又会通过吸水装置6向下流入第一储水部3,避免了积水的现象。

当然,使用本发明的花盆,并不鼓励向储土部中浇水,虽然不会产生积水,但是这样做会导致土壤板结。

还包括第二储水部1,与第一储水部3之间通过供水通道9联通,第二储水部1用于向第一储水部3供水。本发明设置第二储水部,用于向第一储水部供水,第二储水部的水不会直接与土壤或植物根系接触,避免了植物的烂根现象;第二储水部的设置使得花盆的储水能力更佳,能够为植物提供长时间的水份供给。

第二储水部1具有适于与所述第一储水部3底面接触的接触面;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储水部3的下部缩径以形成一内凹的安装部,所述第二储水部1为“┙”形,且所述第二储水部1的下部适于插入所述安装部内。如此,使得第一储水部3及第二储水部1的结合更加紧凑,使得整个花盆的体积较小。当然,第一储水部与第二储水部的连接方式并不限于此,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进行连接,在此并不限定。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二储水部1的顶部高于所述第一储水部的顶部高度;所述第二储水部1上开设有出水口,第一储水部3上设有进水口,出水口与所述进水口连通以形成供水通道9,供水通道9上设有进水控制装置,当第一储水部3内的水位等于及高于第一阈值时,控制装置控制所述供水通道9关闭;当第一储水部3内的水位等于及低于第二阈值时,控制装置控制所述供水通道9开启;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如此,由于第二储水部1的顶部高于第一储水部3的顶部高度,使得第二储水部1内的液位可高于第一储水部3的液位,从而利于向第一储水部3供水;控制装置可以根据第一储水部内的水位控制第二储水部的供水情况,使得第一储水部内的水位不会太高也不会太低,保证了第一储水部的对植物的稳定供水,还避免了烂根现象的发生。

本实施例中,控制装置包括位于供水通道9上侧的漂浮部4及位于供水通道9下侧的关闭部5;漂浮部4适于在第一储水部3内的水位等于及高于第一阈值时拉动关闭部5所述供水通道9;关闭部5适于在所述第一储水部3内的水位等于及低于第二阈值时在重力作用下打开供水通道9;本实施例中,漂浮部4与所述关闭部5之间通过硬质杆7连接;同时,本实施例中,还具有一限位装置10,限位装置10用于限制所述控制装置仅在竖直方向运动。本发明的调节装置采用漂浮部连接关闭部的形式,并设置了竖向限位装置以保证调节装置在竖向范围内运动,防止调节装置偏离竖直方向而被卡住;使得调节装置结构简单,效果可靠。同时,漂浮部与关闭部之间通过硬质杆进行连接,使得二者的连接更加可靠,还保证了漂浮部与关闭部的运动保持即时一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限位装置10为包围在所述漂浮部4外周的柱状体,柱状体底部与第一储水装置3底部连接;柱状体下部设有供水流通的通孔。如此,漂浮部4尽可以在柱状体内上下运动,保证了调节装置运动的可靠性;同时,柱状体下方开设有通孔,因此,使得柱状体内的液位始终与外部一致。当然,限位装置还可以采用其他形式,如在第一储水部的底部设置竖向杆,漂浮部套设在竖向杆上,或者,柱状体可以包围在关闭部外周,或者同时包围在漂浮部或关闭部的外周;如此,也可以起到竖向限位的作用;本发明对限位装置的具体形式并不限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关闭部5呈上小下大的圆台状,且关闭部5的顶部尺寸小于进水口的尺寸,且底部尺寸大于所述进水口的尺寸。如此,关闭部易于向上彻底关闭供水口,关闭效果较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二储水部1位于所述第一储水部3的外侧且周向延伸,使得所述第二储水部1完全包围所述第一储水部3;所述第一储水部3与第二储水部1对应的位置间隔设置多个供水通道9。如此,可以在保证花盆体积较小的情况下尽量增大第二储水部的容积,提高了花盆的储水能力。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储水部1的顶部补水口8,用于向所述第二储水部1内补水。当然,补水口的位置还可以设于其他部分,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储水部3的侧壁高于第一阈值处还设有用于溢出多余水分的溢流口;如此,花盆摆放在户外的情况下,当下雨时,雨水会直接从天上落到储土部2中,然后通过吸水部件6流入第一储水部中,最终导致第一储水部内的水位过高,这时,多余的水分就可通过溢流口溢出,从而避免第一储水部的水位过高而导致烂根现象的发生。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