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八棱海棠种子出芽率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313984阅读:70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农业于种植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提高八棱海棠种子出芽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八棱海棠,属蔷薇科,仁果亚科,苹果属,西府海棠种,是我国栽培历史悠久的果中珍品,其营养丰富,含有vb1、vb12、vc等多种维生素和钙、磷、铁等矿物质及人体不可缺少的海棠酸素。八棱海棠的繁育方法,主要采用有嫁接、压条、扦插、分株和播种法,嫁接、压条和扦插法繁育速度慢,难以满足大量育苗要求,而播种法,由于其种子外壳较厚,受光照、湿度等环节因素影响,种子发芽率较低,限制了八棱海棠育苗规模扩大。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针对现有的问题:繁育方法方面,嫁接、压条和扦插法受条件限制,繁育速度慢,难以满足大量育苗的要求;播种法,由于其种子外壳较厚,受光照、湿度等环节因素影响,种子发芽率较低。种子处理方面,传统播种方法未对种壳进行处理,以及对种子未进行醒种。育种条件方面,对种子育种各阶段,未差异化提供参数设置,过度的光照、湿度等方面调节,会对海棠种子发芽率起到限制作用。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八棱海棠种子出芽率的方法。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提高八棱海棠种子出芽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种子筛选:采集后,选取颗粒饱满、大小均匀、种皮有光泽的八棱海棠种子,选用优质种子提高发芽率;使用80ppm次氯酸钠浸泡10min杀菌,减低有害病菌对种子的影响;(2)超声波处理:将筛选处理后的种子与8%的菌肥混合,在培养皿上堆叠5-6cm高度,菌肥中含有多种微生物,与种子混合培养,通过生物发酵作用对种子外壳进行软化;培养皿置于恒温箱内,设置温度3℃-5℃,保藏放置21-24天;取出后,使用28khz超声波振荡器,对种子振荡1-2h,利用超声波振荡作用,去除软化后海棠种子外壳,并同时起到杀菌作用;(3)预发芽处理:低温储藏的海棠种子,置于恒温箱内醒种预发芽,促使休眠期的种子提高生物活性:第一步,恒温箱温度设置7℃-9℃,湿度52%-54%,时间2-3h,降低储藏种子与外界温差,提高种子适应力;第二步,恒温箱温度20℃-23℃,湿度58%-62%,时间40-48h,对种子进行预发芽,提高种子发芽率;(4)播种:育苗箱种植土壤采用砂质土壤、有机层和砂质土壤三层铺设,将经过预发芽处理的种子播种至育苗箱中,株行间距3cm×4cm,种植深度3cm;并使用施肥液对种子浇灌,提供种子发芽所需的n、p、k肥及微量元素肥;(5)温室育苗:保持育苗温室内湿度为60%-65%,同时在种子萌发期、发芽期及生长期三个阶段,调配温室内环境因素参数;在种子萌发期和发芽期、生长期,种子对光照、温度以及光照时间需要,是逐渐增大的,采用三个阶段逐步提高对育苗期种子光照强度、光照时间和温度,与种子生长阶段相匹配,提高种子发芽率;(6)育苗管理:每5-7天向培养箱内喷洒1次水,10-12天喷洒1次施肥液。所述提高八棱海棠种子出芽率的方法,步骤(4)所述的施肥液,其各配制成分质量计份为:水120-140份、硫酸钾21-23份、磷酸二氢氨12-14份、硝酸钾7-9份、铁锰锌硼镁肥1-2份。所述提高八棱海棠种子出芽率的方法,步骤(5)所述的温室育苗,其环境因素参数为:第一种子萌发期,温室日光灯光照强度320-340lux,温度14℃-16℃,光照时间5-6h;第二种子发芽期,日光灯光照强度430-470lux,温度20℃-24℃,光照时间6-8h;第三种子生长期,日光灯光照强度550-610lux,温度27℃-32℃,光照时间9-10h。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种子处理方面,采集后八棱海棠种子进行筛选和杀菌处理,挑选出优良种子,避免有害菌种影响,提高种子发芽率;将种子与菌肥混合,通过微生物发酵作用对海棠种壳进行软化,并使用28khz的超声波对种子进行振荡处理,去除海棠种壳。预发芽处理,通过两个阶段不同温度对种子醒种,减少温差过大对出库种子的造成的损害。育苗方法方面,对播种后的海棠种子,喷洒施肥液,补充种子发芽所需营养和微量元素;在种子萌发期和发芽期、生长期,种子对光照、温度以及光照时间需要,是逐渐增大的,采用三个阶段逐步提高对育苗期种子光照强度、光照时间和温度,与种子生长阶段相匹配,提高种子发芽率。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提高八棱海棠种子出芽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种子筛选:采集后,选取颗粒饱满、大小均匀、种皮有光泽的八棱海棠种子,使用80ppm次氯酸钠浸泡10min杀菌;(2)超声波处理:将筛选处理后的种子与8%的菌肥混合,在培养皿上堆叠5cm高度;培养皿置于恒温箱内,设置温度3℃,保藏放置22天;取出后,使用28khz超声波振荡器,对种子振荡2h;(3)预发芽处理:低温储藏的海棠种子,置于恒温箱内醒种预发芽:第一步,恒温箱温度设置7℃,湿度53%,时间2h;第二步,恒温箱温度21℃,湿度59%,时间44h;(4)播种:育苗箱种植土壤采用砂质土壤、有机层和砂质土壤三层铺设,将经过预发芽处理的种子播种至育苗箱中,株行间距3cm×4cm,种植深度3cm;并使用施肥液对种子浇灌;其中施肥液,各配制成分质量计份为:125份、硫酸钾22份、磷酸二氢氨13份、硝酸钾7.5份、铁锰锌硼镁肥1.2份;(5)温室育苗:保持育苗温室内湿度为60%-65%,同时在种子萌发期、发芽期及生长期三个阶段,调配温室内光照强度、温度;其中三个阶段参数为:第一种子萌发期,温室日光灯光照强度320lux,温度14℃,光照时间5h;第二种子发芽期,日光灯光照强度450lux,温度22℃,光照时间6h;第三种子生长期,日光灯光照强度570lux,温度29℃,光照时间9h;(6)育苗管理:每5-7天向培养箱内喷洒1次水,10-12天喷洒1次施肥液。实施例2:本实施例2与实施例1比较,步骤变化在以下方面:步骤(3)所述的预发芽处理,其参数设置为:第一步,恒温箱温度设置9℃,湿度54%,时间3h;第二步,恒温箱温度23℃,湿度60%,时间46h。步骤(5)所述的温室育苗,其三个阶段参数为:第一种子萌发期,温室日光灯光照强度340lux,温度16℃,光照时间6h;第二种子发芽期,日光灯光照强度460lux,温度24℃,光照时间8h;第三种子生长期,日光灯光照强度590lux,温度30℃,光照时间10h。对比1:本对比1与实施例1比较,未进行步骤(2)超声波处理,其他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对比2:本对比2与实施例2比较,未进行步骤(3)预发芽处理,其他步骤与实施例2相同。对比3:本对比3与实施例1比较,未进行步骤(4)施肥液的配制及使用,其他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对比4:本对比4与实施例2比较,步骤(5)温室育苗参数设置为:日光灯光照强度570lux,温度29℃,光照时间9h,其他步骤与实施例2相同。对照组:对照组未使用超声波处理、预发芽处理、施肥液及温室育苗方法。对实施例1、实施例2、对比1、对比2、对比3、对比4及对照组实验方案,统计八棱海棠种子发芽率及2个月后幼苗生长高度。实验数据:项目种子发芽率%幼苗高度cm实施例193.30%13.6实施例292.90%13.9对比174.20%11.2对比281.40%12.7对比382.10%11.5对比468.50%9.8对照组36.70%5.7综合结果:对八棱海棠种子使用超声波处理方法,可以提高种子发芽率19.1%,幼苗生长高度提高2.4cm;使用温室育苗方法,在八棱海棠种子萌发期、发芽期及生长期提供不同光照强度、光照时间和温度设置,可以提高种子发芽率24.4%,幼苗生长高度提高4.1cm;而使用种子预发芽处理和施肥液,均可提高八棱海棠种子发芽率和幼苗生长高度。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