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斯热水器及模块化热交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13983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瓦斯热水器及模块化热交换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一种热水器及热交换装置,且还涉及一种瓦斯热水器及模块化热交换装置。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所示,其为现有瓦斯热水器100’的示意图。其中,现有瓦斯热水器100’是将其内的热交换装置1’制造成一体式的构造,例如:位于燃烧室2’上方的热交换器11’是一体连接于联外管路12’。因此,当热交换装置1’中的部分组件损坏时,必须将热交换装置1’整体更换,进而造成维修成本过高。

再者,现今不同类型的瓦斯热水器100’中,其热交换装置1’的热交换器11’大都为相同的构造,而热交换装置1’的差异仅在于联外管路12’的构造。但,为了迁就联外管路12’的构造,现今不同类型的瓦斯热水器100’的热交换装置1’必须是分别制造,此显然不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于是,本发明人认为上述缺陷可改善,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陷的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瓦斯热水器及模块化热交换装置,用来改善现有热交换装置所产生的缺失。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瓦斯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瓦斯热水器包括:一外壳,包围形成有一容置空间;一燃烧室,设置于所述外壳的所述容置空间内;以及一模块化热交换装置,设置于所述外壳的所述容置空间内,并且所述模块化热交换装置包含有:一热交换器,安装于所述外壳并且位于所述燃烧室所能加热的位置,所述热交换器包含有至少一接头单元;及至少一联外管路,可拆卸地定位于至少一所述接头单元。

优选地,所述热交换器包含有:一加热导体,设置于所述燃烧室的上方,用来接收所述燃烧室所提供的热能;一热交换管,固定于所述加热导体,用以自所述加热导体取得热能;及至少一所述接头单元,位于所述热交换管的一末端并且邻近于所述加热导体。

优选地,所述末端形成有一螺纹,至少一所述联外管路插设于所述末端,至少一所述接头单元包含有一垫圈及一锁固件,所述垫圈套设于至少一所述联外管路并设置于所述末端的一端面上,所述锁固件套设于至少一所述联外管路并可拆卸地螺锁于所述末端的所述螺纹,所述垫圈被所述锁固件及所述末端的所述端面夹挤而变形,以无间隙地抵接于至少一所述联外管路。

优选地,所述末端形成有一外凸缘,至少一所述联外管路形成有两个凸肋,并且至少一所述联外管路插设于所述末端,至少一所述接头单元包含有一扣持件,并且所述扣持件可拆卸地扣持在两个所述凸肋之间及所述外凸缘,以维持至少一所述联外管路与至少一所述热交换管的相对位置。

优选地,所述扣持件具有一基部及自所述基部延伸且彼此相向的两个弹力片,每个所述弹力片形成有一切口,并且每个所述弹力片包含有位于所述切口相反两侧的一大圆弧段及一小圆弧段;其中,所述外凸缘穿设于所述两个切口内,两个所述大圆弧段压抵于邻近所述外凸缘的所述末端部位,两个所述小圆弧段压抵于两个所述凸肋之间的至少一所述联外管路部位。

优选地,至少一所述接头单元包含一体成形于至少一所述热交换管的所述末端的一螺纹,至少一所述联外管路可拆卸地螺锁于所述螺纹。

优选地,所述热交换器的高度不大于所述外壳的高度的一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也公开一种一种模块化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用来设置于一瓦斯热水器的一外壳内,所述模块化热交换装置包括:一热交换器,用来固定于所述外壳,并且所述热交换器包含有:一加热导体,用来接收一燃烧室所提供的热能;一热交换管,固定于所述加热导体,用以自所述加热导体取得热能;及两个接头单元,分别位于所述热交换管的两个末端并且邻近于所述加热导体;以及两个联外管路,分别可拆卸地定位于两个所述接头单元。

优选地,两个所述末端各形成有一螺纹,两个所述联外管路分别插设于两个所述末端,每个所述接头单元包含有一垫圈及一锁固件,两个所述垫圈分别套设于两个所述联外管路并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末端的端面上,两个所述锁固件分别套设于两个所述联外管路并分别可拆卸地螺锁于两个所述螺纹,每个所述垫圈被相对应的所述末端的端面与所述锁固件夹挤而变形,以无间隙地抵接于相对应的所述联外管路。

优选地,每个所述末端形成有一外凸缘,每个所述联外管路形成有两个凸肋,并且两个所述联外管路分别插设于两个所述末端,每个所述接头单元包含有一扣持件,并且每个所述外凸缘及相对应的两个所述凸肋之间被一个所述扣持件所扣持,以使每个所述联外管路与其所插设的所述热交换管的相对位置能够维持不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瓦斯热水器及模块化热交换装置,其联外管路与热交换器的接头单元为可拆卸地定位的构造,因而使得模块化热交换装置的热交换器及联外管路的其中之一损坏时,仅需更换受损坏的组件,而无须将模块化热交换装置整体更换。

再者,不同类型的瓦斯热水器的模块化热交换装置可以共享上述热交换器,而后再搭配不同构造的联外管路,借以有效地降低瓦斯热水器的制造成本。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但是此等说明与所附图式仅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作任何的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瓦斯热水器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瓦斯热水器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Ⅲ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瓦斯热水器实施例二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剖视示意图。

图7为图5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瓦斯热水器实施例三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为图8的剖视示意图。

图10为图8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2至图4,其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需先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对应图式所提及的相关数量与外型,仅用来具体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以便于了解本实用新型,而非用来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施例公开一种瓦斯热水器100,包括一外壳1、一燃烧室2、及一模块化热交换装置3。上述外壳1包围形成有一容置空间11,并且所述燃烧室2与模块化热交换装置3皆设置于上述外壳1的容置空间11内。

须说明的是,在其他未绘示的实施例中,所述模块化热交换装置3也可以单独地被应用或是安装在其他构造上,而不受限于本实施例瓦斯热水器100的构造。再者,本实施例中的瓦斯热水器100仅说明与本实用新型改良手段有关的组件,所以其余组件在此不加以赘述。

所述模块化热交换装置3包含有一热交换器31及两个联外管路32,并且上述两个联外管路32分别可拆解地定位于热交换器31(的两个接头单元313)。其中,所述热交换器31安装于外壳1并且位于上述燃烧室2所能加热的位置,而上述两个联外管路32的其中一个联外管路32是能输送冷水进入热交换器31内,而其中另一个联外管路32则是能将已经在热交换器31内加热后的热水输送出来。

须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每个联外管路32的大部分体积是位于外壳1之内,所以大部分体积位于外壳之外的管路则非是本实施例所指的联外管路32。再者,所述热交换器31的高度H1于本实施例中不大于所述外壳1的高度H2的一半,但本实用新型不受限于此。

进一步地说,所述热交换器31包含有一加热导体311、固定于上述加热导体311的一热交换管312、及分别位于上述热交换管312两个末端3121并且邻近于上述加热导体311的两个接头单元313(如图4)。为便于说明,本实施例的剖视图仅呈现所述热交换管312的一个末端3121及其相对应的接头单元313与联外管路32。

其中,所述加热导体311设置于燃烧室2的上方,用来接收上述燃烧室2所提供的热能。所述热交换管312焊接于上述加热导体311,以使所述热交换管312与加热导体311为不可拆分的构造。借此,所述热交换管312能用以自上述加热导体311取得热能。

再者,本实施例的两个接头单元313包含分别一体成形于热交换管312的两个末端3121的螺纹3131以及两个垫圈3132。所述两个联外管路32分别可拆卸地螺锁于上述位于热交换管312两个末端3121的螺纹3131,并且每个联外管路32的末端面与相对应的热交换管312末端3121内缘夹挤有一个所述垫圈3132。其中,本实施例的联外管路32是以外螺纹来螺锁于上述接头单元313的螺纹3131(如:内螺纹),但不排除其他实施方式。例如:在其他未绘示的实施例中,联外管路32也可以是通过内螺纹来螺锁于上述接头单元313的螺纹3131(如:外螺纹)。

此外,本实施例中的模块化热交换装置3是以上述两个联外管路32分别可拆卸地定位于热交换器31的两个接头单元313作一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受限于此。例如:在其他未绘示的实施例中,所述模块化热交换装置3可以仅包含一个联外管路32,并且热交换器31仅包含可拆卸地定位于上述联外管路32的一个接头单元313。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5至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一类似,相同处则不再加以赘述,而两个实施例的主要差异在于所述接头单元313及其搭配的组件构造。为便于说明,本实施例的图式仅呈现所述热交换管312的一个末端3121及其相对应的接头单元313与联外管路32。

具体来说,所述热交换管312的两个末端3121各形成有一螺纹,并且所述两个联外管路32分别插设于上述热交换管312的两个末端3121之内,而每个接头单元313包含有搭配使用的至少一垫圈3132及一锁固件3133。

其中,上述两个垫圈3132分别套设于两个联外管路32并设置于两个末端3121的端面3122上。所述两个锁固件3133分别套设于至两个联外管路32并且可拆卸地螺锁于所述两个末端3121上的螺纹。再者,每个垫圈3132被相对应的上述末端3121的端面3122与锁固件3133夹挤而变形,以无间隙地抵接于相对应的所述联外管路32。

此外,本实施例的接头单元313是以锁固件3133的内螺纹来螺锁于上述热交换管312末端3121的螺纹(如:外螺纹),但不排除其他实施方式。例如:在其他未绘示的实施例中,接头单元313的锁固件3133也可以是通过外螺纹来螺锁于上述热交换管312末端3121的螺纹(如:内螺纹)。

再者,本实施例中的模块化热交换装置3是以上述两个联外管路32分别可拆卸地定位于热交换器31的两个接头单元313作一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受限于此。例如:在其他未绘示的实施例中,所述模块化热交换装置3可以仅包含一个联外管路32,并且热交换器31仅包含可拆卸地定位于上述联外管路32的一个接头单元313。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8至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一类似,相同处则不再加以赘述,而两个实施例的主要差异在于所述接头单元313及其搭配的组件构造。为便于说明,本实施例的图式仅呈现所述热交换管312的一个末端3121及其相对应的接头单元313与联外管路32。

具体来说,所述热交换管312的两个末端3121各形成有圆环状的一外凸缘3123,每个联外管路32形成有圆环状的两个凸肋321,并且上述两个联外管路32分别插设于所述热交换管312的两个末端3121之内,而每个联外管路32的凸肋321邻近于相对应的联外管路32的末端3121。

再者,所述每个接头单元313包含有一垫圈3132与一扣持件3134,上述两个垫圈3132分别设置于热交换管312的两个末端3121内、并且分别被两个联外管路32所压迫。两个扣持件3134分别将两个联外管路32定位于上述热交换管312的两个末端3121。其中,所述每个扣持件3134可拆卸地扣持在相对应的联外管路32的两个凸肋321之间及相对应的热交换管312末端3121的外凸缘3123,借以维持上述联外管路32与热交换管312的相对位置。

更详细地说,所述扣持件3134具有呈U形的一基部3134a以及自上述基部3134a相对两个末端缘延伸且彼此相向的两个弹力片3134b,并且所述扣持件3134相对于上述基部3134a为镜像对称的构造,但不受限于此。其中,每个弹力片3134b形成有长形的一切口3134c,并且每个切口3134c的宽度大致等于上述外凸缘3123的厚度,而切口3134c的长度则是不大于上述外凸缘3123的直径长。

再者,每个弹力片3134b包含有位于其切口3134c相反两侧(如图10中的切口3134c顶侧与底侧)的一大圆弧段3134d及一小圆弧段3134e,并且每个弹力片3134b具有一导引段3134f,上述导引段3134f连接于远离基部3134a的大圆弧段3134d末端(如图10中的大圆弧段3134d右端)与小圆弧段3134e末端(如图10中的小圆弧段3134e右端)。于每个扣持件3134中,所述两个小圆弧段3134e的凹面彼此相向,所并且述两个大圆弧段3134d的凹面彼此相向,而上述两个导引段3134f则是各自经由相对应的大圆弧段3134d与小圆弧段3134e朝向彼此远离的方向延伸所形成。

据此,当将扣持件3134安装于热交换管312的相对应末端3121时,所述末端3121撑开扣持件3134的两个导引段3134f,以使所述末端3121进入扣持件3134内而被夹持。进一步地说,所述末端3121的外凸缘3123穿设于扣持件3134的两个切口3134c内,扣持件3134的两个大圆弧段3134d压抵于邻近外凸缘3123的末端3121部位,而扣持件3134的两个小圆弧段3134e则是压抵于两个凸肋321之间的联外管路32部位。

此外,本实施例中的模块化热交换装置3是以上述两个联外管路32分别可拆卸地定位于热交换器31的两个接头单元313作一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受限于此。例如:在其他未绘示的实施例中,所述模块化热交换装置3可以仅包含一个联外管路32,并且热交换器31仅包含可拆卸地定位于上述联外管路32的一个接头单元313。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功效]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瓦斯热水器与模块化热交换装置,其联外管路与热交换器的接头单元为可拆卸地相互定位的构造,因而使得模块化热交换装置的热交换器及联外管路的其中之一损坏时,仅需更换受损坏的组件,而无须将模块化热交换装置整体更换。

再者,不同类型的瓦斯热水器的模块化热交换装置可以共享上述热交换器,而后再搭配不同构造的联外管路,借以有效地降低瓦斯热水器的制造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用来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