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性分禾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37433阅读:7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弹性分禾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弹性分禾器。



背景技术:

玉米收获机的分禾器是将玉米秸秆顺利导入摘穗辊的关键部位,分禾器的基本技术要求是保证玉米秸秆不被推倒或折断,分禾器上不应缠绕杂草、秸秆叶等杂物,普通的玉米收获机的分禾器容易将玉米秸秆推倒和折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弹性分禾器,以解决现有的分禾器易将秸秆折断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弹性分禾器,包括平行设置的分禾器主体、分禾器主体与玉米收获机割台的护罩前端连接,护罩固定于玉米收获机割台的摘穗架上,其中,所述分禾器主体呈锥形,所述分禾器主体包括支撑杆、分禾尖、复位弹簧及护板;所述分禾尖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支撑杆的前端,所述护板包括顶部护板及两侧护板,每个所述护板的前端与所述支撑杆铰接,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护板的内壁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通过连接座与所述护罩连接。

优选的,所述复位弹簧的数量为三个,分别与所述顶部护板及所述两侧护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分禾器主体的长度为400~600㎜。

优选的,位于弹性分禾器两侧的所述分禾器主体呈向外侧倾斜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整体结构简单,分禾器主体由内部的支撑杆及设置在支撑杆外围的护板组成,护板可相对支撑杆收缩移动,在收获过程中,可防止秸秆卡在分禾器中,防止秸秆被推倒或卡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分禾器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分禾器主体的剖视图。

图中:1—分禾器主体,2—支撑杆,3—分禾尖,4—复位弹簧,5—护板,6—连接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弹性分禾器,包括平行设置的若干分禾器主体1,分禾器主体1与玉米收获机割台的护罩前端连接,护罩固定于玉米收获机割台的摘穗架上。分禾器主体1主体呈锥形,包括位于中部的支撑杆2、设置在支撑杆2前端的分禾尖3、护板及复位弹簧。

分禾尖3可拆卸的设置在支撑杆2的前端,方便维修及替换,可提高使用寿命。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护板包括位于支撑杆2上部的顶部护板及位于支撑杆2两侧的两侧护板,每片护板的前端与支撑杆的前部铰接,每片护板的中后部的内壁上设置有复位弹簧4,复位弹簧4的固定端与支撑杆2固定连接。本发明的复位弹簧的数量为三个,分别与每片护板连接。

本发明的支撑杆可通过连接座与护罩连接。

分禾器主体的长度为400~600㎜。

位于弹性分禾器两侧的分禾器主体呈向外侧倾斜状。

本发明的实现原理是:在玉米收获机行进过程中,分禾尖插入秸秆丛中,秸秆在分禾器作用下向摘穗架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护板受到秸秆的挤压力而向内压缩,秸秆可顺利进入摘穗架内。防止秸秆卡住,防止秸秆被折断,提高收获效率。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弹性分禾器,包括平行设置的分禾器主体、分禾器主体与玉米收获机割台的护罩前端连接,护罩固定于玉米收获机割台的摘穗架上,其中,所述分禾器主体呈锥形,所述分禾器主体包括支撑杆、分禾尖、复位弹簧及护板;所述分禾尖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支撑杆的前端,所述护板包括顶部护板及两侧护板,每个所述护板的前端与所述支撑杆铰接,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护板的内壁连接。本发明整体结构简单,分禾器主体由内部的支撑杆及设置在支撑杆外围的护板组成,护板可相对支撑杆收缩移动,在收获过程中,可防止秸秆卡在分禾器中,防止秸秆被推倒或卡断。

技术研发人员:范子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助航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6.21
技术公布日:2017.09.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