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04365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稻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是草本稻属的一种,也是稻属中作为粮食的最主要最悠久的一种,又称为亚洲型栽培稻,简单来说也可以说是稻;为一年生,禾本科植物,单子叶,性喜温湿,成熟时约有1米高,叶子细长,约有50到100厘米长,宽约2到2.5厘米,稻米的花非常小,开花时,主要花枝会呈现拱形,在枝头往下30到50厘米间都会开小花,大部分自花授粉并结种子,称为稻穗,一般稻穗的大小在5到12毫米长,2到3毫米厚度。

我国是著名的农业大国,稻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水稻的产量和安全直接关系国民体质的健康安全,但是现有的水稻种植方法产量较低,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农业的需要,并且现有技术中种植的水稻有的含有农药的残留成分,在一定程度上对消费者的健康存在一定的危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设计合理、产量高、无公害、绿色天然的水稻种植方法。

本发明技术方案是一种水稻种植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选种处理,选取颗粒饱满,抗病、高产的优质品种,将稻种晾晒4-5小时,用比重为1.05-1.1的盐水选种,选出沉降的饱满种子,用清水冲洗,将种子在抗菌液中浸泡1-2天,清水洗净,加入亚硒酸钠,充分混合后在30℃-45℃的温度下保温22-24小时,催出稻芽;

步骤二:翻土整地,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土壤深厚肥沃的稻田,翻耕稻田土壤,耕层深度25-30厘米;

步骤三:育苗,先在稻田中培育秧苗,撒下稻种后,再在稻田上撒上一层稻壳灰;

步骤四:移栽插秧,在秧苗长高约八公分时,进行移植秧苗,将秧苗插进稻田中,间隔有序,秧苗移栽后,稻田保持1-2寸深水层,遇低温,白天灌浅水,晚上灌深水;

步骤五:施肥,插秧后5-7天进行施肥,每亩稻田施有机肥15-20kg;

步骤六:灌排水,灌溉前期仍应保持浅水层,进入蜡熟期后水稻需水要求下降,土壤水分达到湿润就能满足需要,在收获前一周断水;

步骤七:收割,稻穗饱满时,用收割机将稻穗卷入,将稻穗与稻茎分离得到稻谷,干燥,入库。

优选的,所述步骤一中亚硒酸钠与稻种的质量比为1:1000。

优选的,所述步骤一中抗菌液由稀释1000倍的20%三环唑,稀释500倍的10%抗菌剂401和稀释1500倍的咪鲜胺组成。

优选的,所述步骤五中有机肥的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尿素40-50份、家畜粪便40-50份、玉米秸秆20-30份、甘蔗渣30-30份、枯草芽孢杆菌5-10份、三唑酮1-5份、亚硒酸钠1-5份、聚谷氨酸1-5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是一种水稻种植方法,可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农药用量少,绿色环保无污染,无药物残留,种植出的水稻品质好、产量高、无公害、绿色天然,符合人民的需求,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水稻种植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方案,现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本发明是一种水稻种植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选种处理,选取颗粒饱满,抗病、高产的优质品种,将稻种晾晒4-5小时,用比重为1.05-1.1的盐水选种,选出沉降的饱满种子,用清水冲洗,将种子在抗菌液中浸泡1-2天,清水洗净,加入亚硒酸钠,充分混合后在30℃-45℃的温度下保温22-24小时,催出稻芽;

步骤二:翻土整地,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土壤深厚肥沃的稻田,翻耕稻田土壤,耕层深度25-30厘米;

步骤三:育苗,先在稻田中培育秧苗,撒下稻种后,再在稻田上撒上一层稻壳灰;

步骤四:移栽插秧,在秧苗长高约八公分时,进行移植秧苗,将秧苗插进稻田中,间隔有序,秧苗移栽后,稻田保持1-2寸深水层,遇低温,白天灌浅水,晚上灌深水;

步骤五:施肥,插秧后5-7天进行施肥,每亩稻田施有机肥15-20kg;

步骤六:灌排水,灌溉前期仍应保持浅水层,进入蜡熟期后水稻需水要求下降,土壤水分达到湿润就能满足需要,在收获前一周断水;

步骤七:收割,稻穗饱满时,用收割机将稻穗卷入,将稻穗与稻茎分离得到稻谷,干燥,入库。

所述步骤一中亚硒酸钠与稻种的质量比为1:1000。所述步骤一中抗菌液由稀释1000倍的20%三环唑,稀释500倍的10%抗菌剂401和稀释1500倍的咪鲜胺组成。所述步骤五中有机肥的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尿素40-50份、家畜粪便40-50份、玉米秸秆20-30份、甘蔗渣30-30份、枯草芽孢杆菌5-10份、三唑酮1-5份、亚硒酸钠1-5份、聚谷氨酸1-5份。

本发明方案在上面结合附图对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改进,或未经改进将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种植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选种处理,选取颗粒饱满,抗病、高产的优质品种;步骤二,翻土整地,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土壤深厚肥沃的稻田,翻耕稻田土壤;步骤三,育苗,先在稻田中培育秧苗,撒下稻种后,再在稻田上撒上一层稻壳灰;步骤四,移栽插秧,在秧苗长高约八公分时,进行移植秧苗;步骤五,施肥,插秧后5‑7天进行施肥,每亩稻田施有机肥15‑20kg;步骤六,灌排水,灌溉前期仍应保持浅水层,进入蜡熟期后土壤水分达到湿润就能满足需要,收获前一周断水;步骤七,收割,稻穗饱满时,用收割机收割稻穗;本发明绿色环保无污染,无药物残留,种植出的水稻品质好、产量高、无公害、绿色天然,符合人民的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唐为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万鼎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6.30
技术公布日:2017.10.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