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网袋隔离外源花粉实现玉米植株自交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55136阅读:90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玉米育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袋隔离外源花粉实现玉米植株自交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雄穗着生在植株茎秆的顶端,雌穗着生在茎秆中部的节上,异花授粉率在95%以上。为了玉米品种进行自交授粉,不受其它类型花粉混杂,通常采用人工套袋方法隔离其它来源的花粉,以便得到较纯的自交种子。普通的人工套袋方法是:当进入开花期,选择生长发育良好正常的植株进行套袋自交。在当选的植株的雌穗即将吐丝而未吐丝时,用硫酸钠纸袋将雌穗套上;当雌穗吐丝第一天下午,再用较大的硫酸钠纸袋把雄花序套上,起隔离作用,避免异花粉污染。在雄花序套袋后的次日上午,在露水干燥后,用雄花袋收集新鲜花粉,迅速授于同株的雌穗花丝上,又立即把已授粉的雌穗套袋隔离。在操作过程中,若雌穗吐丝时期选取不当,以及授粉时操作缓慢很容易造成混种的现象。

普通的人工授粉操作繁琐,费工费时;纸袋难固定,风吹时易脱落;若套袋后下雨,纸袋易被打湿而且不透气,从而会影响花粉的质量影响授粉情况;并且纸袋不能重复利用,导致使用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网袋隔离外源花粉实现玉米植株自交的方法,旨在解决普通的人工授粉操作繁琐,费工费时;纸袋难固定,风吹时易脱落;若套袋后下雨,纸袋易被打湿而且不透气,会影响花粉的质量影响授粉情况;并且纸袋不能重复利用,使用成本高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在玉米植株的雌穗吐丝之前将网孔直径小于玉米花粉直径的网袋套在玉米植株上,网袋的袋口固定在玉米茎秆上,固定的位置在雌穗下方,将网袋通过袋底的绳子固定在网袋上方的铁架上,袋底与雄穗之间留有一定的距离。

进一步,所述的网袋为尼龙材料。

进一步,所述的网袋的网眼密度为300目。

效果汇总

本发明的网袋为尼龙材料,透光性透气性好而且可以重复利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效果好;能完全隔离花粉,不易造成外源污染,显著提高自交系繁殖质量;普通的人工套袋方法需要观察玉米植株雌穗的吐丝情况,而本发明可以在雌穗吐丝之前较早的将网袋套在玉米植株上,所以本方法较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袋的使用示意图;

图中:1、铁架;2、网袋;3、玉米植株。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在玉米植株3的雌穗吐丝之前将网孔直径小于玉米花粉直径的网袋2套在玉米植株3上,网袋2的袋口固定在玉米茎秆上,固定的位置在雌穗下方,将网袋2通过袋底的绳子固定在网袋上方的铁架1上,袋底与雄穗之间留有一定的距离。

进一步,所述的网袋2为尼龙材料。

进一步,所述的网袋2的网眼密度为300目。

实施例一、对网袋隔离花粉的效果进行试验

试验材料:供试的玉米品种有3种,共60株。当进入开花期,选择生长发育良好正常的植株进行试验。选用4种不同规格的尼龙网袋,分别是120目,200目,300目,400目四种规格网眼密度。

试验方法:试验在自交试验地中进行。在玉米植株长出雌穗后于花丝吐出前,每个玉米品种的雌穗分别用4种规格网袋各自套袋5株,袋口用绳子扎紧。待雌穗吐丝后,每株玉米在网袋外面雌穗的上方撒大量的用纸袋收集来的花粉。待玉米植株结实后,分别统计结实粒数。

结果与分析:

对不同规格网袋隔离的单株结实粒数统计结果表明,400目的隔离效果最好,单株平均结实数为粒,说明可以隔离外源花粉。300目,单株平均结实数为粒,200目的。经过试验比较,将网眼密度提高到300目,几乎能完全隔离外源花粉,显著提高自交系繁殖质量。

实施例二、对网袋自交的效果进行试验

试验材料:供试的玉米品种有三种。共90株。当进入开花期,选择生长发育良好正常的植株进行试验。300目的花粉隔离网袋45个以及硫酸钠纸袋90个。

试验方法:试验在自交试验地中进行。三个品种的玉米植株每个品种15株,分两组进行试验,一组采用本方法进行自交,即采用网袋,在玉米雌穗吐丝之前,将网袋套于玉米植株上。当雄穗开始散粉,雌穗也开始吐丝时,定期摇晃玉米植株。另一组采用普通的人工套袋方法进行自交,即纸袋,在当选的植株的雌穗即将吐丝而未吐丝时,用硫酸钠纸袋将雌穗套上;当雌穗吐丝第一天下午,再用较大的硫酸钠纸袋把雄花序套上,起隔离作用,避免异花粉污染。在雄花序套袋后的次日上午,在露水干燥后,用雄花袋收集新鲜花粉,迅速授于同株的雌穗花丝上,又立即把已授粉的雌穗套袋隔离。待玉米植株结实后,同一天取果穗,分别统计结实粒数。

结果与分析:

对以上数据利用spss软件进行显著性检验,判断两种方法单株结实粒数的差异显著性。

f检验(lsd法):

方差分析表:

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在3个玉米品种中,网袋的单株结实情况与普通纸袋的显著性差异不大。

本发明的网袋为尼龙材料,透光性透气性好而且可以重复利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效果好;能完全隔离花粉,不易造成外源污染,显著提高自交系繁殖质量;普通的人工套袋方法需要观察玉米植株雌穗的吐丝情况,而本发明可以在雌穗吐丝之前较早的将网袋套在玉米植株上,所以本方法较省时,省力。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网袋隔离外源花粉实现玉米植株自交的方法,该方法在玉米植株的雌穗吐丝之前将网孔直径小于玉米花粉直径的网袋套在玉米植株上,网袋的袋口固定在玉米茎秆上,固定的位置在雌穗下方,将网袋通过袋底的绳子固定在网袋上方的铁架上,袋底与雄穗之间留有一定的距离。本发明的网袋为尼龙材料,透光性透气性好而且可以重复利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效果好;能完全隔离花粉,不易造成外源污染,显著提高自交系繁殖质量;普通的人工套袋方法需要观察玉米植株雌穗的吐丝情况,而本发明可以在雌穗吐丝之前较早的将网袋套在玉米植株上,所以本方法较省时,省力。

技术研发人员:张德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稻香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7.11
技术公布日:2017.09.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