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蔬菜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姜的高产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
生姜,是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的新鲜根茎,根茎肉质、肥厚、扁平,有芳香和辛辣味,辛辣成分为一种芳香性挥发油脂中的"姜油酮"。生姜,素以药食俱佳见称,经常食用能保健强身,养生益寿,并常在烹饪中用以去腥。
大田种植生姜一般于春季播种,霜前收获。由于生姜喜温暖、不耐寒、不耐霜,所以必须在温暖无霜的季节栽培。传统的生姜栽培都是实行均行单芽栽培方式,这种传统栽培方法不利于生姜群体密度的发展,也不利于生姜的生长,不能实现生姜的超高产栽培需要。因为,生姜的产量在很大程度上受种植密度的影响,而单株的发展又受株距和行距的影响。均行单芽栽培方式要想增加种植密度就只能从缩小株距和行距来入手,但株距和行距过小会直接影响单株的生长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采用均行双芽栽培方式以提高生姜产量的生姜的高产栽培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生姜的高产栽培方法,包括如下主要步骤:
(1)种姜筛选:选择上年霜降前后收获的且姜块肥大、皮色鲜黄光亮、不干缩、不受冻、无病虫、芽眼饱满、节间粗壮的老熟姜作种;
(2)晒姜困姜:将种姜用清水洗去泥土,并平铺于草席上晾晒1-2天,再转入室内用草帘覆盖后堆放2-3天;
(3)浸种消毒:将种姜放入50-55℃浸种液中浸泡10min,同时剔除表皮有脱落现象或肉质变色的种姜;
(4)种姜催芽:将壤土和细河沙分别经70-80℃干燥8h,并以干燥后壤土和细河沙重量比5:1的比例混合,再经粉碎机制成粒度0.25-0.3mm的催芽土,喷水调节催芽土含水量达到70-75%,然后将种姜埋于催芽土中,种姜埋入催芽土深度5-10cm,最后转入温度22-25℃、相对湿度70-75%的催芽室中催芽;
(5)掰姜选芽:根据出芽情况将种姜掰成若干小块,每块重量50-75g,且每块留两个芽,同时剔除姜芽发黑、断面有黑圈的姜块;
(6)均行播种:播种地施足底肥和拌合消毒杀虫剂,整地起垄,姜沟上顶宽30-35cm、沟深25-30cm,浇足底水,将姜块平放于沟底,姜芽朝向一致,株距15-20cm,行距45-50cm,并覆盖地膜;
(7)田间管理:待姜苗陆续出土后在地膜上打孔引出幼苗,待白天地温达到15-20℃时去掉地膜,适时浇水以控制土壤含水量在70-75%,并中耕除草,待姜苗进入旺盛生长期后追施一次尿素,将尿素5-10kg/亩溶于水后灌根;
(8)生姜采收:收获前2-3天浇水使土壤湿润,便于收刨,生姜采收分为收嫩姜、收鲜姜和收种姜三步,嫩姜在根茎旺盛生长期、姜块鲜嫩时采收,鲜姜在初霜到来之前、地上茎叶尚未霜枯时采收,种姜可与鲜姜一并采收,也可提前至幼苗后期采收。
所述浸种液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聚乙烯醇-羧甲基壳寡糖聚合物10-15份、萜烯树脂/泊洛沙姆复合物5-10份、茶枯粉3-5份、棉籽饼3-5份、阳离子聚丙烯酰胺2-3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2份、松节油0.5-1份、纳米硼酸锌0.05-0.1份、氨基二茂铁0.05-0.1份、水100-150份,其制备方法为:向1/3水中加入茶枯粉和棉籽饼,充分分散后静置30min,并利用功率1.5kw磨浆机反复磨浆三次,过滤,向所得滤液中加入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和松节油,升温至回流状态保温混合10min,再加入剩余水、聚乙烯醇-羧甲基壳寡糖聚合物、萜烯树脂/泊洛沙姆复合物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继续回流保温混合15min,然后加入纳米硼酸锌和氨基二茂铁,充分混合后送入球磨机中,球磨至出料粒度在0.05-0.08mm,即得浸种液。
所述聚乙烯醇-羧甲基壳寡糖聚合物是由聚乙烯醇和羧甲基壳寡糖经酯化反应后并经改性处理制得的聚合物,其制备方法为:向沸水中加入聚乙烯醇、羧甲基壳寡糖和pw12/sio2,充分混合后利用微波处理器微波回流处理5min,静置15min后继续微波回流处理5min,微波结束后立即转入0-5℃环境中密封静置30min,过滤,向所得滤渣中加入六羟甲基三聚氰胺六甲醚和聚天门冬氨酸,然后升温至110-115℃保温混合30min,所得固体经超微粉碎机制成微粉,即得聚乙烯醇-羧甲基壳寡糖聚合物。
所说沸水、聚乙烯醇、羧甲基壳寡糖、pw12/sio2、六羟甲基三聚氰胺六甲醚和聚天门冬氨酸的质量比为50-100:10-15:5-10:0.1-0.2:2-5:0.5-1。
所述微波处理器的工作条件为微波频率2450mhz、输出功率700w。
所述萜烯树脂/泊洛沙姆复合物是由萜烯树脂和泊洛沙姆在复合助剂作用下制得的复合物,其制备方法为:向萜烯树脂中加入鲸蜡醇和环氧大豆油,升温至115-120℃保温混合15min,再加入泊洛沙姆,继续在115-120℃保温混合30min,并以5℃/min的降温速度降温至10-15℃保温混合15min,然后加入沸水,搅拌分散均匀后送入喷雾干燥机中,干燥所得颗粒经超微粉碎机制成微粉,即得萜烯树脂/泊洛沙姆复合物。
所述萜烯树脂、鲸蜡醇、环氧大豆油、泊洛沙姆和沸水的质量比为10-15:0.5-1:0.5-1:5-10:50-10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该浸种液的使用不仅能对种姜起到消毒杀菌作用;还能在种姜表面形成一层透气且缓控透水的保护膜,防止种姜因催芽过程中催芽土含水量过大而降低种姜发芽率;同时该保护膜还能起到锁水效果,在催芽土水分供给不足时将保护膜上的水分直接供给给种姜,保证种姜发芽的正常需水量;
(2)通过所述催芽土的湿法催芽方法显著提高种姜的发芽率,使发芽率达到99.9%以上,且每块种姜上发有5个以上的壮芽;
(3)协以种姜双芽播种方式有效提高出苗率,使出苗率达到99.8%以上,且生姜产量相对于单芽播种提高20%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1)种姜筛选:选择上年霜降前后收获的且姜块肥大、皮色鲜黄光亮、不干缩、不受冻、无病虫、芽眼饱满、节间粗壮的老熟姜作种;
(2)晒姜困姜:将种姜用清水洗去泥土,并平铺于草席上晾晒2天,再转入室内用草帘覆盖后堆放3天;
(3)浸种消毒:将种姜放入50-55℃浸种液中浸泡10min,同时剔除表皮有脱落现象或肉质变色的种姜;
(4)种姜催芽:将壤土和细河沙分别经70-80℃干燥8h,并以干燥后壤土和细河沙重量比5:1的比例混合,再经粉碎机制成粒度0.25-0.3mm的催芽土,喷水调节催芽土含水量达到70-75%,然后将种姜埋于催芽土中,种姜埋入催芽土深度10cm,最后转入温度22-25℃、相对湿度70-75%的催芽室中催芽;
(5)掰姜选芽:根据出芽情况将种姜掰成若干小块,每块重量50-75g,且每块留两个芽,同时剔除姜芽发黑、断面有黑圈的姜块;
(6)均行播种:播种地施足底肥和拌合消毒杀虫剂,整地起垄,姜沟上顶宽35cm、沟深30cm,浇足底水,将姜块平放于沟底,姜芽朝向一致,株距15cm,行距50cm,并覆盖地膜;
(7)田间管理:待姜苗陆续出土后在地膜上打孔引出幼苗,待白天地温达到15-20℃时去掉地膜,适时浇水以控制土壤含水量在70-75%,并中耕除草,待姜苗进入旺盛生长期后追施一次尿素,将尿素5kg/亩溶于水后灌根;
(8)生姜采收:收获前2天浇水使土壤湿润,便于收刨,生姜采收分为收嫩姜、收鲜姜和收种姜三步,嫩姜在根茎旺盛生长期、姜块鲜嫩时采收,鲜姜在初霜到来之前、地上茎叶尚未霜枯时采收,种姜可与鲜姜一并采收,也可提前至幼苗后期采收。
浸种液的制备:向50g水中加入5g茶枯粉和3g棉籽饼,充分分散后静置30min,并利用功率1.5kw磨浆机反复磨浆三次,过滤,向所得滤液中加入2g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和0.5g松节油,升温至回流状态保温混合10min,再加入50g水、10g聚乙烯醇-羧甲基壳寡糖聚合物、10g萜烯树脂/泊洛沙姆复合物和1g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继续回流保温混合15min,然后加入0.05g纳米硼酸锌和0.05g氨基二茂铁,充分混合后送入球磨机中,球磨至出料粒度在0.05-0.08mm,即得浸种液。
聚乙烯醇-羧甲基壳寡糖聚合物的制备:向100g沸水中加入10g聚乙烯醇、5g羧甲基壳寡糖和0.1gpw12/sio2,充分混合后利用微波频率2450mhz、输出功率700w的微波处理器微波回流处理5min,静置15min后继续微波回流处理5min,微波结束后立即转入0-5℃环境中密封静置30min,过滤,向所得滤渣中加入2g六羟甲基三聚氰胺六甲醚和0.5g聚天门冬氨酸,然后升温至110-115℃保温混合30min,所得固体经超微粉碎机制成微粉,即得聚乙烯醇-羧甲基壳寡糖聚合物。
萜烯树脂/泊洛沙姆复合物的制备:向15g萜烯树脂中加入0.5g鲸蜡醇和0.5g环氧大豆油,升温至115-120℃保温混合15min,再加入10g泊洛沙姆,继续在115-120℃保温混合30min,并以5℃/min的降温速度降温至10-15℃保温混合15min,然后加入100g沸水,搅拌分散均匀后送入喷雾干燥机中,干燥所得颗粒经超微粉碎机制成微粉,即得萜烯树脂/泊洛沙姆复合物。
实施例2
(1)种姜筛选:选择上年霜降前后收获的且姜块肥大、皮色鲜黄光亮、不干缩、不受冻、无病虫、芽眼饱满、节间粗壮的老熟姜作种;
(2)晒姜困姜:将种姜用清水洗去泥土,并平铺于草席上晾晒2天,再转入室内用草帘覆盖后堆放3天;
(3)浸种消毒:将种姜放入50-55℃浸种液中浸泡10min,同时剔除表皮有脱落现象或肉质变色的种姜;
(4)种姜催芽:将壤土和细河沙分别经70-80℃干燥8h,并以干燥后壤土和细河沙重量比5:1的比例混合,再经粉碎机制成粒度0.25-0.3mm的催芽土,喷水调节催芽土含水量达到70-75%,然后将种姜埋于催芽土中,种姜埋入催芽土深度10cm,最后转入温度22-25℃、相对湿度70-75%的催芽室中催芽;
(5)掰姜选芽:根据出芽情况将种姜掰成若干小块,每块重量50-75g,且每块留两个芽,同时剔除姜芽发黑、断面有黑圈的姜块;
(6)均行播种:播种地施足底肥和拌合消毒杀虫剂,整地起垄,姜沟上顶宽35cm、沟深30cm,浇足底水,将姜块平放于沟底,姜芽朝向一致,株距15cm,行距50cm,并覆盖地膜;
(7)田间管理:待姜苗陆续出土后在地膜上打孔引出幼苗,待白天地温达到15-20℃时去掉地膜,适时浇水以控制土壤含水量在70-75%,并中耕除草,待姜苗进入旺盛生长期后追施一次尿素,将尿素5kg/亩溶于水后灌根;
(8)生姜采收:收获前2天浇水使土壤湿润,便于收刨,生姜采收分为收嫩姜、收鲜姜和收种姜三步,嫩姜在根茎旺盛生长期、姜块鲜嫩时采收,鲜姜在初霜到来之前、地上茎叶尚未霜枯时采收,种姜可与鲜姜一并采收,也可提前至幼苗后期采收。
浸种液的制备:向50g水中加入5g茶枯粉和5g棉籽饼,充分分散后静置30min,并利用功率1.5kw磨浆机反复磨浆三次,过滤,向所得滤液中加入3g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和0.5g松节油,升温至回流状态保温混合10min,再加入50g水、15g聚乙烯醇-羧甲基壳寡糖聚合物、5g萜烯树脂/泊洛沙姆复合物和2g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继续回流保温混合15min,然后加入0.1g纳米硼酸锌和0.05g氨基二茂铁,充分混合后送入球磨机中,球磨至出料粒度在0.05-0.08mm,即得浸种液。
聚乙烯醇-羧甲基壳寡糖聚合物的制备:向100g沸水中加入15g聚乙烯醇、10g羧甲基壳寡糖和0.2gpw12/sio2,充分混合后利用微波频率2450mhz、输出功率700w的微波处理器微波回流处理5min,静置15min后继续微波回流处理5min,微波结束后立即转入0-5℃环境中密封静置30min,过滤,向所得滤渣中加入3g六羟甲基三聚氰胺六甲醚和0.5g聚天门冬氨酸,然后升温至110-115℃保温混合30min,所得固体经超微粉碎机制成微粉,即得聚乙烯醇-羧甲基壳寡糖聚合物。
萜烯树脂/泊洛沙姆复合物的制备:向10g萜烯树脂中加入0.5g鲸蜡醇和0.5g环氧大豆油,升温至115-120℃保温混合15min,再加入5g泊洛沙姆,继续在115-120℃保温混合30min,并以5℃/min的降温速度降温至10-15℃保温混合15min,然后加入100g沸水,搅拌分散均匀后送入喷雾干燥机中,干燥所得颗粒经超微粉碎机制成微粉,即得萜烯树脂/泊洛沙姆复合物。
对照例1
(1)种姜筛选:选择上年霜降前后收获的且姜块肥大、皮色鲜黄光亮、不干缩、不受冻、无病虫、芽眼饱满、节间粗壮的老熟姜作种;
(2)晒姜困姜:将种姜用清水洗去泥土,并平铺于草席上晾晒2天,再转入室内用草帘覆盖后堆放3天;
(3)浸种消毒:将种姜放入50-55℃浸种液中浸泡10min,同时剔除表皮有脱落现象或肉质变色的种姜;
(4)种姜催芽:将壤土和细河沙分别经70-80℃干燥8h,并以干燥后壤土和细河沙重量比5:1的比例混合,再经粉碎机制成粒度0.25-0.3mm的催芽土,喷水调节催芽土含水量达到70-75%,然后将种姜埋于催芽土中,种姜埋入催芽土深度10cm,最后转入温度22-25℃、相对湿度70-75%的催芽室中催芽;
(5)掰姜选芽:根据出芽情况将种姜掰成若干小块,每块重量50-75g,且每块留两个芽,同时剔除姜芽发黑、断面有黑圈的姜块;
(6)均行播种:播种地施足底肥和拌合消毒杀虫剂,整地起垄,姜沟上顶宽35cm、沟深30cm,浇足底水,将姜块平放于沟底,姜芽朝向一致,株距15cm,行距50cm,并覆盖地膜;
(7)田间管理:待姜苗陆续出土后在地膜上打孔引出幼苗,待白天地温达到15-20℃时去掉地膜,适时浇水以控制土壤含水量在70-75%,并中耕除草,待姜苗进入旺盛生长期后追施一次尿素,将尿素5kg/亩溶于水后灌根;
(8)生姜采收:收获前2天浇水使土壤湿润,便于收刨,生姜采收分为收嫩姜、收鲜姜和收种姜三步,嫩姜在根茎旺盛生长期、姜块鲜嫩时采收,鲜姜在初霜到来之前、地上茎叶尚未霜枯时采收,种姜可与鲜姜一并采收,也可提前至幼苗后期采收。
浸种液的制备:向50g水中加入5g茶枯粉和5g棉籽饼,充分分散后静置30min,并利用功率1.5kw磨浆机反复磨浆三次,过滤,向所得滤液中加入3g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和0.5g松节油,升温至回流状态保温混合10min,再加入50g水、15g聚乙烯醇-羧甲基壳寡糖聚合物和2g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继续回流保温混合15min,然后加入0.1g纳米硼酸锌和0.05g氨基二茂铁,充分混合后送入球磨机中,球磨至出料粒度在0.05-0.08mm,即得浸种液。
聚乙烯醇-羧甲基壳寡糖聚合物的制备:向100g沸水中加入15g聚乙烯醇、10g羧甲基壳寡糖和0.2gpw12/sio2,充分混合后利用微波频率2450mhz、输出功率700w的微波处理器微波回流处理5min,静置15min后继续微波回流处理5min,微波结束后立即转入0-5℃环境中密封静置30min,过滤,向所得滤渣中加入3g六羟甲基三聚氰胺六甲醚和0.5g聚天门冬氨酸,然后升温至110-115℃保温混合30min,所得固体经超微粉碎机制成微粉,即得聚乙烯醇-羧甲基壳寡糖聚合物。
对照例2
(1)种姜筛选:选择上年霜降前后收获的且姜块肥大、皮色鲜黄光亮、不干缩、不受冻、无病虫、芽眼饱满、节间粗壮的老熟姜作种;
(2)晒姜困姜:将种姜用清水洗去泥土,并平铺于草席上晾晒2天,再转入室内用草帘覆盖后堆放3天;
(3)浸种消毒:将种姜放入50-55℃浸种液中浸泡10min,同时剔除表皮有脱落现象或肉质变色的种姜;
(4)种姜催芽:将壤土和细河沙分别经70-80℃干燥8h,并以干燥后壤土和细河沙重量比5:1的比例混合,再经粉碎机制成粒度0.25-0.3mm的催芽土,喷水调节催芽土含水量达到70-75%,然后将种姜埋于催芽土中,种姜埋入催芽土深度10cm,最后转入温度22-25℃、相对湿度70-75%的催芽室中催芽;
(5)掰姜选芽:根据出芽情况将种姜掰成若干小块,每块重量50-75g,且每块留两个芽,同时剔除姜芽发黑、断面有黑圈的姜块;
(6)均行播种:播种地施足底肥和拌合消毒杀虫剂,整地起垄,姜沟上顶宽35cm、沟深30cm,浇足底水,将姜块平放于沟底,姜芽朝向一致,株距15cm,行距50cm,并覆盖地膜;
(7)田间管理:待姜苗陆续出土后在地膜上打孔引出幼苗,待白天地温达到15-20℃时去掉地膜,适时浇水以控制土壤含水量在70-75%,并中耕除草,待姜苗进入旺盛生长期后追施一次尿素,将尿素5kg/亩溶于水后灌根;
(8)生姜采收:收获前2天浇水使土壤湿润,便于收刨,生姜采收分为收嫩姜、收鲜姜和收种姜三步,嫩姜在根茎旺盛生长期、姜块鲜嫩时采收,鲜姜在初霜到来之前、地上茎叶尚未霜枯时采收,种姜可与鲜姜一并采收,也可提前至幼苗后期采收。
浸种液的制备:向50g水中加入5g茶枯粉和5g棉籽饼,充分分散后静置30min,并利用功率1.5kw磨浆机反复磨浆三次,过滤,向所得滤液中加入3g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和0.5g松节油,升温至回流状态保温混合10min,再加入50g水和2g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继续回流保温混合15min,然后加入0.1g纳米硼酸锌和0.05g氨基二茂铁,充分混合后送入球磨机中,球磨至出料粒度在0.05-0.08mm,即得浸种液。
对照例3
(1)种姜筛选:选择上年霜降前后收获的且姜块肥大、皮色鲜黄光亮、不干缩、不受冻、无病虫、芽眼饱满、节间粗壮的老熟姜作种;
(2)晒姜困姜:将种姜用清水洗去泥土,并平铺于草席上晾晒2天,再转入室内用草帘覆盖后堆放3天;
(3)浸种消毒:将种姜放入50-55℃0.4%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10min,同时剔除表皮有脱落现象或肉质变色的种姜;
(4)种姜催芽:将壤土和细河沙分别经70-80℃干燥8h,并以干燥后壤土和细河沙重量比5:1的比例混合,再经粉碎机制成粒度0.25-0.3mm的催芽土,喷水调节催芽土含水量达到70-75%,然后将种姜埋于催芽土中,种姜埋入催芽土深度10cm,最后转入温度22-25℃、相对湿度70-75%的催芽室中催芽;
(5)掰姜选芽:根据出芽情况将种姜掰成若干小块,每块重量50-75g,且每块留两个芽,同时剔除姜芽发黑、断面有黑圈的姜块;
(6)均行播种:播种地施足底肥和拌合消毒杀虫剂,整地起垄,姜沟上顶宽35cm、沟深30cm,浇足底水,将姜块平放于沟底,姜芽朝向一致,株距15cm,行距50cm,并覆盖地膜;
(7)田间管理:待姜苗陆续出土后在地膜上打孔引出幼苗,待白天地温达到15-20℃时去掉地膜,适时浇水以控制土壤含水量在70-75%,并中耕除草,待姜苗进入旺盛生长期后追施一次尿素,将尿素5kg/亩溶于水后灌根;
(8)生姜采收:收获前2天浇水使土壤湿润,便于收刨,生姜采收分为收嫩姜、收鲜姜和收种姜三步,嫩姜在根茎旺盛生长期、姜块鲜嫩时采收,鲜姜在初霜到来之前、地上茎叶尚未霜枯时采收,种姜可与鲜姜一并采收,也可提前至幼苗后期采收。
对照例4
(1)种姜筛选:选择上年霜降前后收获的且姜块肥大、皮色鲜黄光亮、不干缩、不受冻、无病虫、芽眼饱满、节间粗壮的老熟姜作种;
(2)晒姜困姜:将种姜用清水洗去泥土,并平铺于草席上晾晒2天,再转入室内用草帘覆盖后堆放3天;
(3)种姜催芽:将种姜置于稻草上,并在温度22-25℃、相对湿度70-75%的催芽室中催芽;
(4)掰姜选芽:根据出芽情况将种姜掰成若干小块,每块重量50-75g,且每块留一个芽,同时剔除姜芽发黑、断面有黑圈的姜块;
(5)均行播种:播种地施足底肥和拌合消毒杀虫剂,整地起垄,姜沟上顶宽35cm、沟深30cm,浇足底水,将姜块平放于沟底,姜芽朝向一致,株距15cm,行距50cm,并覆盖地膜;
(6)田间管理:待姜苗陆续出土后在地膜上打孔引出幼苗,待白天地温达到15-20℃时去掉地膜,适时浇水以控制土壤含水量在70-75%,并中耕除草,待姜苗进入旺盛生长期后追施一次尿素,将尿素5kg/亩溶于水后灌根;
(7)生姜采收:收获前2天浇水使土壤湿润,便于收刨,生姜采收分为收嫩姜、收鲜姜和收种姜三步,嫩姜在根茎旺盛生长期、姜块鲜嫩时采收,鲜姜在初霜到来之前、地上茎叶尚未霜枯时采收,种姜可与鲜姜一并采收,也可提前至幼苗后期采收。
实施例3
分别利用实施例1、实施例2、对照例1、对照例2、对照例3和对照例4所述方法对生姜进行栽培,测定种姜发芽率、壮芽平均数、催芽时间、姜苗出土率、姜苗成活率和产量,并以对照例4栽培的生姜产量为基准,计算实施例1、实施例2、对照例1、对照例2、对照例3栽培的生姜产量相对于对照例4的增长率,结果如表1所示。
表1生姜栽培情况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