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滇重楼种子的培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41728阅读:53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材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滇重楼种子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滇重楼收录于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具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功效;用于疔疮痈肿,咽喉肿痛,蛇虫咬伤,跌扑伤痛,惊风抽搐。滇重楼不仅可以直接入药,而且是“云南白药”、“宫血宁”、“热毒清”、“季德胜蛇药片”等著名中成药的主要配料。长期以来,人们对滇重楼一直依靠天然野生资源。由于长期过度的掠夺式的采挖,野生重楼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现己濒临枯竭,人工种植成为解决重楼资源匮乏的必然选择。但滇重楼的人工种植主要是采用野生根茎直接种植或根茎切段种植,这势必占用大量的原料药,导致用种与原料药的矛盾加剧,从长远发展来看,滇重楼的产业化人工栽培应从种子的繁育开始。

滇重楼植物在果实成熟时种子的胚尚发育不全,属于顽坳型种子,其种胚内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都还没有发育形成,以及胚乳坚硬,内种皮表层角质化等形态后熟和生理休眠的特性,胚需要休眠完成后熟后才能萌发,使得滇重楼种子在常规田间播种后通常需要经历两冬一夏才能萌发出苗,约18~22个月,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时间较长,是典型的“二年生种子”;并且在自然状态下,即使经历了长时间休眠的滇重楼种子其出苗率也较低,成苗率就更低了,不足1%。为了缩短滇重楼种子的萌发时间,很多科研院所开展了打破种子休眠的研究,激素和变温处理是较常用的方法。这些方法适当缩短了滇重楼种子的萌发时间,可对提高出苗率和增加成苗率,并没有显著的贡献。

滇重楼种子出苗后,理论上一年生幼苗的移栽成活率不足10%,二年生幼苗的移栽成活率不到50%,三年生幼苗的成活率可达到85%以上。因此,滇重楼种子幼苗出土后,需要3年的抚育,才能成为商品苗出售,有些经过3年的抚育,成苗率和出苗率仍然很低。由于资源和环境的限制,很少有人研究滇重楼种子出苗率低,成苗差的原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滇重楼种子的培育方法。本发明能够打破滇重楼种子休眠期,把滇重楼的萌芽期从两年缩短到90~125d,萌芽率从30~50%提高到85~95%,缩短滇重楼种子的萌芽期,加快滇重楼种子的萌发,提高滇重楼种子的萌发率,解决滇重楼育苗期长、出芽率低等问题,而且培育方法简便易行,成本低廉,为滇重楼的繁殖和规模化种植提供技术保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滇重楼种子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种:挑选成熟的滇重楼种子,标准为75~80%蒴果果皮开裂,摊薄阴干10~15d,至红色种皮失去水分萎蔫;

(2)种子清洗脱皮:将经过后熟的成熟滇重楼种子放入水中搓洗去掉假种皮,漂洗去除杂质,取出下沉的干净种子,晾干水分备用;

(3)第一次低温冷藏:将晾干水分的滇重楼种子置于0~4℃低温冷藏15~20d进行第一次低温处理;

(4)去壳培养:用棉花团蘸取浓度为75%的乙醇擦拭完成低温处理后的滇重楼蒴果种子表面,避开蒴果开裂处,待乙醇自然挥发后,剥去蒴果外壳,带红皮撒播在准备好的培养皿中,培养皿放入培养室内,在温度为15~22℃、湿度为65~80%条件下恒温恒湿培养30~45d;

(5)第二次低温冷藏:将步骤(4)恒温恒湿培养后的培养皿置于0~4℃低温冷藏15~20d进行第二次低温处理;

(6)种子萌发培养:将步骤(5)低温处理后的培养皿放入培养室内,在温度为15~22℃、湿度为75~85%条件下恒温恒湿培养20~25d,在滇重楼种子萌发后,及时移栽到苗床管理。

进一步地,在步骤(3),所述第一次低温冷藏为将晾干水分的滇重楼种子置于3℃低温冷藏15~30d。

进一步地,在步骤(4),所述培养皿中放置8~12层无菌滤纸,然后放经消毒、杀虫的腐殖土,放上滇重楼种子再覆土1.5cm,滤纸和腐殖土总厚度为3~5cm。

进一步地,所述培养皿中滇重楼种子的放置密度为25~40粒/dm2

进一步地,在步骤(6),移栽后做好人工除草工作,滇重楼小苗长叶后撒施草木灰,继续管理至获得成熟滇重楼块茎,挖出成熟滇重楼块茎作为种子扩大移栽至海拔2200~2800m的大田中。

进一步地,所述种子萌发培养中移栽到苗床后盖上2~3cm厚的松针。

进一步地,所述草木灰撒施量为每亩25~45kg。

综上所述,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本发明选种时通过摊薄阴干,让滇重楼种子充分吸收外种皮的营养,促进滇重楼种胚内各器官的形态建成和发育成熟,同时进一步促进重楼种子中贮藏物质胚乳转化为可利用状态,及时地供给种子萌发初期胚细胞分裂和器官形成的需要,完成重楼种子的形态和生理后熟。现有技术都直接将滇重楼种子的红色外皮去除,影响了滇好从来种子吸收红色种皮的营养,导致滇重楼种子发芽率低、发芽势弱、发芽缓慢。

(2)本发明模拟自然界冬季低温环境,采用两次低温处理进行两次打破休眠,使得滇重楼种子有效地打破休眠,让滇重楼种子从休眠状态进入长根阶段;通过温度对滇重楼根生长速度影响的研究,保持滇重楼种子最快生长速度对应的温度(即18~20℃),使滇重楼根保持最快生长速度。

(3)本发明在培养皿底部放入无菌滤纸,可以实现快速从培养皿中取出滇重楼小苗的目的,并避免滇重楼小苗根生长过长,在取滇重楼小苗移栽的时候对根造成的伤害。

(4)本发明能够打破滇重楼种子休眠期,把滇重楼的萌芽期从两年缩短到90~125d,萌芽率从30~50%提高到85~95%,缩短滇重楼种子的萌芽期,加快滇重楼种子的萌发,提高滇重楼种子的萌发率,解决滇重楼育苗期长、出芽率低等问题,而且培育方法简便易行,成本低廉,为滇重楼的繁殖和规模化种植提供技术保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一种滇重楼种子的培育方法,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滇重楼种子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种:挑选成熟的滇重楼种子,标准为75%蒴果果皮开裂,摊薄阴干10~15d,至红色种皮失去水分萎蔫;

(2)种子清洗脱皮:将经过后熟的成熟滇重楼种子放入水中搓洗去掉假种皮,漂洗去除杂质,取出下沉的干净种子,晾干水分备用;

(3)第一次低温冷藏:将晾干水分的滇重楼种子置于3℃低温冷藏15~20d进行第一次低温处理;

(4)去壳培养:用棉花团蘸取浓度为75%的乙醇擦拭完成低温处理后的滇重楼蒴果种子表面,避开蒴果开裂处,待乙醇自然挥发后,剥去蒴果外壳,带红皮撒播在准备好的培养皿中,培养皿中放置8层无菌滤纸,然后放经消毒、杀虫的腐殖土,放上滇重楼种子再覆土1.5cm,滤纸和腐殖土总厚度为3cm,培养皿中滇重楼种子的放置密度为25粒/dm2,培养皿放入培养室内,在温度为15℃、湿度为65%条件下恒温恒湿培养30~45d;

(5)第二次低温冷藏:将步骤(4)恒温恒湿培养后的培养皿置于3℃低温冷藏15~20d进行第二次低温处理;

(6)种子萌发培养:将步骤(5)低温处理后的培养皿放入培养室内,在温度为15℃、湿度为75%条件下恒温恒湿培养20~25d,在滇重楼种子萌发后,及时移栽到苗床管理,移栽到苗床后盖上2cm厚的松针,移栽后做好人工除草工作,滇重楼小苗长叶后撒施草木灰,撒施量为每亩25kg,继续管理至获得成熟滇重楼块茎,挖出成熟滇重楼块茎作为种子扩大移栽至海拔2200m的大田中。

本实施例能够打破滇重楼种子休眠期,把滇重楼的萌芽期从两年缩短到90~125d,萌芽率从35%提高到95%,缩短滇重楼种子的萌芽期,加快滇重楼种子的萌发,提高滇重楼种子的萌发率,解决滇重楼育苗期长、出芽率低等问题,而且培育方法简便易行,成本低廉,为滇重楼的繁殖和规模化种植提供技术保障。

实施例2

一种滇重楼种子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种:挑选成熟的滇重楼种子,标准为80%蒴果果皮开裂,摊薄阴干10~15d,至红色种皮失去水分萎蔫;

(2)种子清洗脱皮:将经过后熟的成熟滇重楼种子放入水中搓洗去掉假种皮,漂洗去除杂质,取出下沉的干净种子,晾干水分备用;

(3)第一次低温冷藏:将晾干水分的滇重楼种子置于4℃低温冷藏15~20d进行第一次低温处理;

(4)去壳培养:用棉花团蘸取浓度为75%的乙醇擦拭完成低温处理后的滇重楼蒴果种子表面,避开蒴果开裂处,待乙醇自然挥发后,剥去蒴果外壳,带红皮撒播在准备好的培养皿中,培养皿中放置12层无菌滤纸,然后放经消毒、杀虫的腐殖土,放上滇重楼种子再覆土1.5cm,滤纸和腐殖土总厚度为5cm,培养皿中滇重楼种子的放置密度为40粒/dm2,培养皿放入培养室内,在温度为22℃、湿度为80%条件下恒温恒湿培养30~45d;

(5)第二次低温冷藏:将步骤(4)恒温恒湿培养后的培养皿置于3℃低温冷藏15~20d进行第二次低温处理;

(6)种子萌发培养:将步骤(5)低温处理后的培养皿放入培养室内,在温度为22℃、湿度为85%条件下恒温恒湿培养20~25d,在滇重楼种子萌发后,及时移栽到苗床管理,移栽到苗床后盖上3cm厚的松针,移栽后做好人工除草工作,滇重楼小苗长叶后撒施草木灰,撒施量为每亩45kg,继续管理至获得成熟滇重楼块茎,挖出成熟滇重楼块茎作为种子扩大移栽至海拔2800m的大田中。

本实施例能够打破滇重楼种子休眠期,把滇重楼的萌芽期从两年缩短到90~125d,萌芽率从42%提高到89%,缩短滇重楼种子的萌芽期,加快滇重楼种子的萌发,提高滇重楼种子的萌发率。

实施例3

一种滇重楼种子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种:挑选成熟的滇重楼种子,标准为76~79%蒴果果皮开裂,摊薄阴干10~15d,至红色种皮失去水分萎蔫;

(2)种子清洗脱皮:将经过后熟的成熟滇重楼种子放入水中搓洗去掉假种皮,漂洗去除杂质,取出下沉的干净种子,晾干水分备用;

(3)第一次低温冷藏:将晾干水分的滇重楼种子置于1~3℃低温冷藏15~20d进行第一次低温处理;

(4)去壳培养:用棉花团蘸取浓度为75%的乙醇擦拭完成低温处理后的滇重楼蒴果种子表面,避开蒴果开裂处,待乙醇自然挥发后,剥去蒴果外壳,带红皮撒播在准备好的培养皿中,培养皿中放置9~11层无菌滤纸,然后放经消毒、杀虫的腐殖土,放上滇重楼种子再覆土1.5cm,滤纸和腐殖土总厚度为3~4cm,培养皿中滇重楼种子的放置密度为30~35粒/dm2,培养皿放入培养室内,在温度为17~20℃、湿度为70~75%条件下恒温恒湿培养30~45d;

(5)第二次低温冷藏:将步骤(4)恒温恒湿培养后的培养皿置于1~3℃低温冷藏15~20d进行第二次低温处理;

(6)种子萌发培养:将步骤(5)低温处理后的培养皿放入培养室内,在温度为17~20℃、湿度为78~82%条件下恒温恒湿培养20~25d,在滇重楼种子萌发后,及时移栽到苗床管理,移栽到苗床后盖上2.2~2.7cm厚的松针,移栽后做好人工除草工作,滇重楼小苗长叶后撒施草木灰,撒施量为每亩30~35kg,继续管理至获得成熟滇重楼块茎,挖出成熟滇重楼块茎作为种子扩大移栽至海拔2400~2600m的大田中。

本实施例能够打破滇重楼种子休眠期,把滇重楼的萌芽期从两年缩短到90~125d,萌芽率从39%提高到87~89%,缩短滇重楼种子的萌芽期,加快滇重楼种子的萌发,提高滇重楼种子的萌发率,解决滇重楼育苗期长、出芽率低等问题。

综上所述,本发明选种时通过摊薄阴干,让滇重楼种子充分吸收外种皮的营养,促进滇重楼种胚内各器官的形态建成和发育成熟,同时进一步促进重楼种子中贮藏物质胚乳转化为可利用状态,及时地供给种子萌发初期胚细胞分裂和器官形成的需要,完成重楼种子的形态和生理后熟。现有技术都直接将滇重楼种子的红色外皮去除,影响了滇好从来种子吸收红色种皮的营养,导致滇重楼种子发芽率低、发芽势弱、发芽缓慢。本发明模拟自然界冬季低温环境,采用两次低温处理进行两次打破休眠,使得滇重楼种子有效地打破休眠,让滇重楼种子从休眠状态进入长根阶段;通过温度对滇重楼根生长速度影响的研究,保持滇重楼种子最快生长速度对应的温度(即18~20℃),使滇重楼根保持最快生长速度。本发明在培养皿底部放入无菌滤纸,可以实现快速从培养皿中取出滇重楼小苗的目的,并避免滇重楼小苗根生长过长,在取滇重楼小苗移栽的时候对根造成的伤害。本发明能够打破滇重楼种子休眠期,把滇重楼的萌芽期从两年缩短到90~125d,萌芽率从30~50%提高到85~95%,缩短滇重楼种子的萌芽期,加快滇重楼种子的萌发,提高滇重楼种子的萌发率,解决滇重楼育苗期长、出芽率低等问题,而且培育方法简便易行,成本低廉,为滇重楼的繁殖和规模化种植提供技术保障。

以上所述仅为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