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材种子诱导发芽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970977阅读:69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药材种植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药材种子诱导发芽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大部分中药材均可以通过人工快速种植得到,但仍有部分药材因发芽困难、萌芽周期长、生长条件苛刻等原因,不能通过人工快速培育的方法获得,由此导致这部分药材价格居高不下,同时其野生资源不断被挖掘,既破坏生态环境,也会明显致使其野生资源枯竭。

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药材如重楼与黄精,重楼为百合科植物,药用部位为云南重楼或七叶一枝花的干燥根茎,具有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之功效,可用于治疗疔疮痈肿,咽喉肿痛,蛇虫咬伤,跌扑伤痛,惊风抽搐等,在一些常用药,如云南白药气雾剂、红卫蛇药片、神农镇痛膏、金复康口服液、宫血宁胶囊等均为重要成分,但其萌芽周期极长,萌芽后生长速率较慢,活性成分积累较慢,导致其价格高昂,野生资源不断减少。

黄精又名连鸡头黄精、黄鸡菜、爪子参、笔管菜等,可用于治疗脾胃气虚、体倦乏力、胃阴不足、口干食少、肺虚燥咳、精血不足、须发早白等、内热肖渴等症状,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其具有抗衰老、降压抗菌、增强免疫力等功效。黄精可通过根状茎或种子繁殖,使用根状茎繁殖时,其生长缓慢,出芽率低,损失大,使用种子繁殖时,萌芽周期长,若采取了组织培养等方式,又会导致种植成本和种植难度增加,使得药物价格偏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能有效缩短药材种子萌芽周期,促进种子发芽,显著提高人工种植药材品质,减少萌芽后药材病虫害的药材种子诱导发芽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药材种子诱导发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无病虫害的药材种子,脱除种皮,并将脱除的种皮及脱皮后的种子分别收集;

(2)将所得的种皮浸泡于糖水中,并在紫外线下照射24~72h,其后将浸泡后的种皮磨碎,使用水浸泡6~12h,得到的液体为第一催发剂;

(3)将脱皮后的种子浸泡于第二催发剂中3~7d,得到浸种,所述第二催发剂为芸苔素内酯、胺鲜脂、复硝酚钠、硝酸铵、硝酸钾、6-苄氨基嘌呤的混合溶液;

(4)将所述浸种从第二催发剂中取出,再浸泡于第一催发剂中1~3d,得到预播种;

(5)将所述预播种低温烘干后进行播种即可。

上述方法中第一催发剂与第二催发剂均具有促进药材种子发芽的功效,且种子在浸泡时的顺序是相当关键的,其必须先浸泡于第二催发剂中,再浸泡于第一催发剂,若两者顺序倒换,则起不到诱导发芽的功效,所述步骤(2)中的紫外线照射不仅能有效促进种皮中物质的转化,同时能增强种子萌芽后药材的抗病性,使得通过本发明的方法种植的药材可不需再进行其它试剂杀虫。

优选的是:所述步骤(2)中所述糖水的浓度为0.1~0.7wt%。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步骤(2)中所述紫外线的波长为280~430nm,强度为0.3~1.2w/m²。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步骤(2)中用于浸泡磨碎的种皮的水的用量为每100g碎种皮加入500~2000g水。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催发剂中芸苔素内酯的浓度为100~300mg/l,所述第二催发剂中复硝酚钠的浓度为10~20mg/l。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催发剂中胺鲜脂的浓度30~70mg/l。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催发剂中硝酸铵的浓度为10~15mg/l、硝酸钾的浓度为1~10mg/l。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催发剂中6-苄氨基嘌呤的浓度为1~10mg/l。

上述关于第二催发剂中各组分浓度的优选实施方式可进一步缩短药材种子的萌芽周期。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步骤(5)中所述烘干温度为10~20℃。

该烘干过程中可增加吹风设备以缩短烘干时间。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药材种子为选自重楼或黄精种子中的任一种。

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显著减少药材种子的萌芽周期,可在原萌芽周期的基础上,缩减50~75%的萌芽时间;

(2)显著提高萌芽后药材的抗病能力,可无需再通过任何其它试剂进行病虫害防治;

(3)可提高萌芽后药材中活性成分的含量;

(4)本发明过程简单,易于控制,可进行大规模应用;

(5)本发明通过种子进行药材繁育,具有极大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方法思想的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的各种替换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实施例1

(1)选择无病虫害的重楼种子,脱除种皮,并将脱除的种皮及脱皮后的种子分别收集;

(2)将所得的种皮浸泡于浓度为0.1wt%的糖水中;在波长为280nm,强度为0.3w/m²的紫外线下照射24h,沥出种皮进行碾磨,其后使用水进行浸泡6h,水的用量为每100g碎种皮加入500g水,得到第一催发剂;

(3)将脱皮后的种子浸泡于第二催发剂中3d,得到浸种,所述第二催发剂为溶剂是水,溶质及溶质浓度为芸苔素内酯200mg/l、胺鲜脂30mg/l、复硝酚钠10mg/l、硝酸铵10mg/l、硝酸钾1mg/l、6-苄氨基嘌呤1mg/l的溶液;

(4)将所述浸种从第二催发剂中取出,再浸泡于第一催发剂中1d,得到预播种;

(5)将所述预播种在10℃下烘干后进行播种;

播种时将未经处理的基础条件相近(个体质量相近、收获时间相同、储存条件相同、同样无病虫害)的重楼种子,及只进行第二催发剂浸泡的重楼种子分别作为第一对照样品与第二对照样品同时、在相同土壤里进行播种,且在光照、温度、湿度基本相同的条件下,测试结果可知,第一对照样品的平均萌芽时间为30个月,第二对照样品的平均萌芽时间为20个月,而通过上述步骤制得的重楼种子平均萌芽时间为9个月,本实施例处理后的种子萌芽后植株的生长速率也明显快于第一对照样品与第二对照样品,整个生长周期中未出现病虫害,其根茎中活性物质的含量高于未经处理的重楼根茎中活性物质的含量1.2%。

实施例2

(1)选择无病虫害的重楼种子,脱除种皮,并将脱除的种皮及脱皮后的种子分别收集;

(2)将所得的种皮浸泡于浓度为0.7wt%的糖水中;在波长为430nm,强度为0.3w/m²的紫外线下照射72h,沥出种皮进行碾磨,其后使用水进行浸泡12h,水的用量为每100g碎种皮加入2000g水,得到第一催发剂;

(3)将脱皮后的种子浸泡于第二催发剂中7d,得到浸种,所述第二催发剂为溶剂是水,溶质及溶质浓度为芸苔素内酯300mg/l、胺鲜脂70mg/l、复硝酚钠20mg/l、硝酸铵15mg/l、硝酸钾10mg/l、6-苄氨基嘌呤10mg/l的溶液;

(4)将所述浸种从第二催发剂中取出,再浸泡于第一催发剂中3d,得到预播种;

(5)将所述预播种在30℃下烘干后进行播种;

播种时将未经处理的基础条件相近(个体质量相近、收获时间相同、储存条件相同、同样无病虫害)的重楼种子,及只进行第二催发剂浸泡的重楼种子分别作为第一对照样品与第二对照样品同时、在相同土壤里进行播种,且在光照、温度、湿度基本相同的条件下,测试结果可知,第一对照样品的平均萌芽时间为24个月,第二对照样品的平均萌芽时间为17个月,而通过上述步骤制得的重楼种子平均萌芽时间为6个月,本实施例处理后的种子萌芽后植株的生长速率也明显快于第一对照样品与第二对照样品,整个生长周期中未出现病虫害,其根茎中活性物质的含量高于未经处理的重楼根茎中活性物质的含量2%。

实施例3

(1)选择无病虫害的重楼种子,脱除种皮,并将脱除的种皮及脱皮后的种子分别收集;

(2)将所得的种皮浸泡于浓度为0.5wt%的糖水中;在波长为350nm,强度为1.0w/m²的紫外线下照射48h,沥出种皮进行碾磨,其后使用水进行浸泡8h,水的用量为每100g碎种皮加入1000g水,得到第一催发剂;

(3)将脱皮后的种子浸泡于第二催发剂中5d,得到浸种,所述第二催发剂为溶剂是水,溶质及溶质浓度为芸苔素内酯100mg/l、胺鲜脂50mg/l、复硝酚钠15mg/l、硝酸铵12mg/l、硝酸钾7mg/l、6-苄氨基嘌呤5mg/l的溶液;

(4)将所述浸种从第二催发剂中取出,再浸泡于第一催发剂中2d,得到预播种;

(5)将所述预播种在25℃下烘干后进行播种;

播种时将未经处理的基础条件相近(个体质量相近、收获时间相同、储存条件相同、同样无病虫害)的重楼种子,及只进行第二催发剂浸泡的重楼种子分别作为第一对照样品与第二对照样品同时、在相同土壤里进行播种,且在光照、温度、湿度基本相同的条件下,测试结果可知,第一对照样品的平均萌芽时间为28个月,第二对照样品的平均萌芽时间为18个月,而通过上述步骤制得的重楼种子平均萌芽时间为6个月,本实施例处理后的种子萌芽后植株的生长速率也明显快于第一对照样品与第二对照样品,整个生长周期中未出现病虫害,其根茎中活性物质的含量高于未经处理的重楼根茎中活性物质的含量1.5%。

实施例4

(1)选择无病虫害的黄精种子,脱除种皮,并将脱除的种皮及脱皮后的种子分别收集;

(2)将所得的种皮浸泡于浓度为0.1wt%的糖水中;在波长为280nm,强度为0.3w/m²的紫外线下照射24h,沥出种皮进行碾磨,其后使用水进行浸泡6h,水的用量为每100g碎种皮加入500g水,得到第一催发剂;

(3)将脱皮后的种子浸泡于第二催发剂中3d,得到浸种,所述第二催发剂为溶剂是水,溶质及溶质浓度为芸苔素内酯200mg/l、胺鲜脂30mg/l、复硝酚钠10mg/l、硝酸铵10mg/l、硝酸钾1mg/l、6-苄氨基嘌呤1mg/l的溶液;

(4)将所述浸种从第二催发剂中取出,再浸泡于第一催发剂中1d,得到预播种;

(5)将所述预播种在10℃下烘干后进行播种;

播种时将未经处理的基础条件相近(个体质量相近、收获时间相同、储存条件相同、同样无病虫害)的黄精种子,及只进行第二催发剂浸泡的黄精种子分别作为第一对照样品与第二对照样品同时、在相同土壤里进行播种,且在光照、温度、湿度基本相同的条件下,测试结果可知,第一对照样品的平均萌芽时间为18个月,第二对照样品的平均萌芽时间为16个月,而通过上述步骤制得的黄精种子平均萌芽时间为4个月,本实施例处理后的种子萌芽后植株的生长速率也明显快于第一对照样品与第二对照样品,整个生长周期中未出现病虫害,其根茎中活性物质的含量高于未经处理的黄精根茎中活性物质的含量1.6%。

实施例5

(1)选择无病虫害的黄精种子,脱除种皮,并将脱除的种皮及脱皮后的种子分别收集;

(2)将所得的种皮浸泡于浓度为0.7wt%的糖水中;在波长为430nm,强度为1.2w/m²的紫外线下照射72h,沥出种皮进行碾磨,其后使用水进行浸泡12h,水的用量为每100g碎种皮加入2000g水,得到第一催发剂;

(3)将脱皮后的种子浸泡于第二催发剂中7d,得到浸种,所述第二催发剂为溶剂是水,溶质及溶质浓度为芸苔素内酯150mg/l、胺鲜脂70mg/l、复硝酚钠20mg/l、硝酸铵15mg/l、硝酸钾10mg/l、6-苄氨基嘌呤10mg/l的溶液;

(4)将所述浸种从第二催发剂中取出,再浸泡于第一催发剂中3d,得到预播种;

(5)将所述预播种在30℃下烘干后进行播种;

播种时将未经处理的基础条件相近(个体质量相近、收获时间相同、储存条件相同、同样无病虫害)的黄精种子,及只进行第二催发剂浸泡的黄精种子分别作为第一对照样品与第二对照样品同时、在相同土壤里进行播种,播种及生长过程中各样品的光照、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基本相同,且在光照、温度、湿度基本相同的条件下,第一对照样品的平均萌芽时间为15个月,第二对照样品的平均萌芽时间为11个月,而通过上述步骤制得的黄精种子平均萌芽时间为3个月,本实施例处理后的种子萌芽后植株的生长速率也明显快于第一对照样品与第二对照样品,整个生长周期中未出现病虫害,其根茎中活性物质的含量高于未经处理的黄精根茎中活性物质的含量2.1%。

实施例6

(1)选择无病虫害的黄精种子,脱除种皮,并将脱除的种皮及脱皮后的种子分别收集;

(2)将所得的种皮浸泡于浓度为0.5wt%的糖水中;在波长为380nm,强度为1.0w/m²的紫外线下照射48h,沥出种皮进行碾磨,其后使用水进行浸泡10h,水的用量为每100g碎种皮加入1500g水,得到第一催发剂;

(3)将脱皮后的种子浸泡于第二催发剂中6d,得到浸种,所述第二催发剂为溶剂是水,溶质及溶质浓度为芸苔素内酯250mg/l、胺鲜脂30mg/l、复硝酚钠10mg/l、硝酸铵10mg/l、硝酸钾7mg/l、6-苄氨基嘌呤6mg/l的溶液;

(4)将所述浸种从第二催发剂中取出,再浸泡于第一催发剂中2d,得到预播种;

(5)将所述预播种在25℃下烘干后进行播种;

播种时将未经处理的基础条件相近(个体质量相近、收获时间相同、储存条件相同、同样无病虫害)的黄精种子,及只进行第二催发剂浸泡的黄精种子分别作为第一对照样品与第二对照样品同时、在相同土壤里进行播种,播种及生长过程中各样品的光照、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基本相同,且在光照、温度、湿度基本相同的条件下,第一对照样品的平均萌芽时间为12个月,第二对照样品的平均萌芽时间为8个月,而通过上述步骤制得的黄精种子平均萌芽时间为3个月,本实施例处理后的种子萌芽后植株的生长速率也明显快于第一对照样品与第二对照样品,整个生长周期中未出现病虫害,其根茎中活性物质的含量高于未经处理的黄精根茎中活性物质的含量3%。

尽管这里参照本发明的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