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南瓜产量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890752阅读:49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南瓜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南瓜产量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南瓜是葫芦科南瓜属一年生蔓生草本植物。南瓜在全国各地都有栽种,嫩果味甘适口,是夏秋季节的瓜菜之一,老瓜可作杂粮或者饲料,南瓜子可以作零食。南瓜含有淀粉、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b、维生素c等,其营养丰富,为城乡消费者经常使用的蔬菜。

南瓜由于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而被人们广泛关注,现全国各地广泛种植,但是由于南瓜品种多,种植环境不同,以此,南瓜的产量和质量仍难以掌控,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南瓜产量的种植方法,形成标准化和规模化的种植模式,有效改善了南瓜的品质且提高了产量。

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提高南瓜产量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地整地

选择光照充足、土质肥沃、排水良好且ph值为5.8~6.8的粘壤土作为种植地;

翻耕35~40cm,去除种植地内的杂草和碎石,曝晒4~5天,再次翻耕25~30cm,结合翻耕每亩施入60~70kg土壤改良剂,耙平后在种植地上覆盖一层农作物秸秆;

所述土壤改良剂包括以下份计的原料:生石灰45~55份、泡桐锯末34~36份、蓖麻叶粉24~26份、酒糟14~16份、沼渣9~11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7份、磷酸氢钾5~7份、硫酸亚铁5~7份、硫酸锌2~4份和硼酸1~3份;

(2)、大棚建设

在种植地上搭建南北走向的大棚,大棚宽度为5~12m,长度为20~40m,大棚用薄膜覆盖,并安装通风装置和温湿度控制装置;

(3)、选种和浸种

选择选择耐寒性好、抗病性强、产量高的南瓜品种,挑选其中颗粒饱满的种子,用35~45%的酒精溶液浸泡10~15min,然后用清水洗净黏液,再放入浸种液中浸泡2~5min,取出,备用;

(4)、催芽和播种

准备海绵,用竹签在海绵上戳出细孔,细孔大小与种子大小相适应,用清水淋湿海绵,保持海绵湿润,然后放入催芽箱内催芽,保持温度为22~26℃,种子露白后准备播种;

在大棚中划出一块种植地作为苗床,在苗床上铺设育苗基质,将露白的种子取出点播入苗床内,浇水并覆盖地膜,幼苗出土后破膜放苗,长至两叶一心时,准备定植;

(5)、定植前准备

耙平种植地中的土壤,起垄,垄高度为35~50cm,宽度为60~80cm,每垄开设一行定植穴,定植穴内铺设底肥;

在垄间均匀洒上蚯蚓种,养殖密度为每平米1000~1500条;

(6)、移栽定植

将幼苗移栽入定植穴中,移栽后浇透水;

(7)、肥水管理

幼苗长至6~10片叶和开花期各追施一次有机肥,用量为每亩600~800kg;长至15~20片叶时喷施一次叶面肥;

(8)、采收。

其中,所述步骤(1)中的农作物秸秆为玉米秸秆或者芝麻秸秆,覆盖厚度为2~4cm。

其中,所述步骤(1)的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为:将生石灰、泡桐锯末、蓖麻叶粉、酒糟和沼渣混合均匀,封存5~7天后再加入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磷酸氢钾、硫酸亚铁、硫酸锌和硼酸,分散均匀后放入造粒机中喷水造粒,得到所述土壤改良剂。

其中,所述步骤(3)的浸种液包括以下份计的原料:淘米水150~200份、椰汁10~20份、蜂蜜10~20份、醋5~10份、乙醇1~3份、硼砂1~3份、硝酸钾1~3份、硫酸镁0.8~1.2份、硫酸镍0.8~1.2份、高锰酸钾0.6~0.8份和赤霉素0.6~0.8份,将前述各原料混合均匀,得到所述浸种液。

其中,所述步骤(4)育苗基质的厚度为3~4cm,育苗基质包括以下份计的原料:蛭石10~20份、草木灰10~20份、珍珠岩5~8份、沼渣5~8份和尿素2~4份。

其中,所述步骤(4)还包括苗期管理:当50%以上的种子出苗后,大棚内的温度白天控制为22~26℃,夜间控制为18~20℃。

其中,所述步骤(5)定植穴间距为30~40cm,深度为10~15cm,所述底肥包括以下份计的原料:草木灰45~55份、贝壳粉29~31份、菜饼24~26份、米糠19~21份、硫酸亚铁9~11份、亚硒酸钠5~7份、硫酸锰5~7份、硫酸镁3~5份和水40~50份。

其中,所述步骤(7)有机肥包括以下份计的原料:草木灰34~36份、蔗渣34~36份、尿素29~31份、腐殖酸24~26份、纳米硒粉剂19~21份、动物粪便14~16份、磷酸二铵10~12份、过磷酸钙9~11份和硼砂5~7份。

其中,所述步骤(7)叶面肥包括以下份计的原料:氨基酸9~11份、磷酸二氢钾9~11份、硼酸4~6份、硫酸镁4~6份、萘乙酸2~3份和水99~102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形成标准化和规模化的种植模式,有效改善了南瓜的品质且提高了产量,具体如下:

(1)、本发明选地整地,改良种植地土壤的物理结构和微生物环境,土壤改良剂一方面起到杀菌消毒作用,另一方面提高了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保水报肥;

(2)、本发明建设种植大棚,并配设有通风装置和温湿度控制装置,形成标准化和规模化的种植,育苗和定植后,合理控制通风和大棚内的温湿度,使得丝瓜生长受气候影响因素降低,提高了产量;

(3)、本发明选种和浸种,提高种子发芽率;播种育苗得到的幼苗主根短、须根多,增强了抗病性、抗逆性,定植后成活快,长势旺,相对于传统种植方法,亩产量提高25%左右;

(4)、本发明的育苗基质具有抗病菌、抗虫的作用;另外,在育苗时覆盖地膜,防止生长杂草和土壤冲蚀,保持土壤疏松,促进幼苗的根系发育,避免幼苗受到病害和腐烂,配合大棚内的苗期管理,促进出苗和成苗,缩短缓苗期,移栽定植的成活率高,提高了产量;

(5)、本发明在垄间均匀洒上蚯蚓种,养殖蚯蚓,蚯蚓活动可改善土壤的通气性和透水性,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

(6)、本发明在底肥和有机肥均添加硒元素,增加了果实中有机硒含量,提高了南瓜的营养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提高南瓜产量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地整地

选择光照充足、土质肥沃、排水良好且ph值为5.8的粘壤土作为种植地;

翻耕35cm,去除种植地内的杂草和碎石,曝晒4天,再次翻耕25cm,结合翻耕每亩施入60kg土壤改良剂,耙平后在种植地上覆盖一层农作物秸秆;

所述土壤改良剂包括以下份计的原料:生石灰45份、泡桐锯末34份、蓖麻叶粉24份、酒糟14份、沼渣9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份、磷酸氢钾5份、硫酸亚铁5份、硫酸锌2份和硼酸1份;

(2)、大棚建设

在种植地上搭建南北走向的大棚,大棚宽度为5m,长度为20m,大棚用薄膜覆盖,并安装通风装置和温湿度控制装置;

(3)、选种和浸种

选择选择耐寒性好、抗病性强、产量高的南瓜品种,挑选其中颗粒饱满的种子,用35%的酒精溶液浸泡10min,然后用清水洗净黏液,再放入浸种液中浸泡2min,取出,备用;

(4)、催芽和播种

准备海绵,用竹签在海绵上戳出细孔,细孔大小与种子大小相适应,用清水淋湿海绵,保持海绵湿润,然后放入催芽箱内催芽,保持温度为22℃,种子露白后准备播种;

在大棚中划出一块种植地作为苗床,在苗床上铺设育苗基质,将露白的种子取出点播入苗床内,浇水并覆盖地膜,幼苗出土后破膜放苗,长至两叶一心时,准备定植;

(5)、定植前准备

耙平种植地中的土壤,起垄,垄高度为35cm,宽度为60cm,每垄开设一行定植穴,定植穴内铺设底肥;

在垄间均匀洒上蚯蚓种,养殖密度为每平米1000条;

(6)、移栽定植

将幼苗移栽入定植穴中,移栽后浇透水;

(7)、肥水管理

幼苗长至6片叶和开花期各追施一次有机肥,用量为每亩600kg;长至15片叶时喷施一次叶面肥;

(8)、采收。

其中,所述步骤(1)中的农作物秸秆为玉米秸秆,覆盖厚度为2cm。

其中,所述步骤(1)的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为:将生石灰、泡桐锯末、蓖麻叶粉、酒糟和沼渣混合均匀,封存5天后再加入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磷酸氢钾、硫酸亚铁、硫酸锌和硼酸,分散均匀后放入造粒机中喷水造粒,得到所述土壤改良剂。

其中,所述步骤(3)的浸种液包括以下份计的原料:淘米水150份、椰汁10份、蜂蜜10份、醋5份、乙醇1份、硼砂1份、硝酸钾1份、硫酸镁0.8份、硫酸镍0.8份、高锰酸钾0.6份和赤霉素0.6份,将前述各原料混合均匀,得到所述浸种液。

其中,所述步骤(4)育苗基质的厚度为3cm,育苗基质包括以下份计的原料:蛭石10份、草木灰10份、珍珠岩5份、沼渣5份和尿素2份。

其中,所述步骤(4)还包括苗期管理:当50%以上的种子出苗后,大棚内的温度白天控制为22℃,夜间控制为18℃。

其中,所述步骤(5)定植穴间距为30cm,深度为10cm,所述底肥包括以下份计的原料:草木灰45份、贝壳粉29份、菜饼24份、米糠19份、硫酸亚铁9份、亚硒酸钠5份、硫酸锰5份、硫酸镁3份和水40份。

其中,所述步骤(7)有机肥包括以下份计的原料:草木灰34份、蔗渣34份、尿素29份、腐殖酸24份、纳米硒粉剂19份、动物粪便14份、磷酸二铵10份、过磷酸钙9份和硼砂5份。

其中,所述步骤(7)叶面肥包括以下份计的原料:氨基酸9份、磷酸二氢钾9份、硼酸4份、硫酸镁4份、萘乙酸2份和水99份。

实施例2

一种提高南瓜产量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地整地

选择光照充足、土质肥沃、排水良好且ph值为6.8的粘壤土作为种植地;

翻耕40cm,去除种植地内的杂草和碎石,曝晒5天,再次翻耕30cm,结合翻耕每亩施入70kg土壤改良剂,耙平后在种植地上覆盖一层农作物秸秆;

所述土壤改良剂包括以下份计的原料:生石灰55份、泡桐锯末36份、蓖麻叶粉26份、酒糟16份、沼渣11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份、磷酸氢钾7份、硫酸亚铁7份、硫酸锌4份和硼酸3份;

(2)、大棚建设

在种植地上搭建南北走向的大棚,大棚宽度为12m,长度为40m,大棚用薄膜覆盖,并安装通风装置和温湿度控制装置;

(3)、选种和浸种

选择选择耐寒性好、抗病性强、产量高的南瓜品种,挑选其中颗粒饱满的种子,用45%的酒精溶液浸泡15min,然后用清水洗净黏液,再放入浸种液中浸泡5min,取出,备用;

(4)、催芽和播种

准备海绵,用竹签在海绵上戳出细孔,细孔大小与种子大小相适应,用清水淋湿海绵,保持海绵湿润,然后放入催芽箱内催芽,保持温度为26℃,种子露白后准备播种;

在大棚中划出一块种植地作为苗床,在苗床上铺设育苗基质,将露白的种子取出点播入苗床内,浇水并覆盖地膜,幼苗出土后破膜放苗,长至两叶一心时,准备定植;

(5)、定植前准备

耙平种植地中的土壤,起垄,垄高度为50cm,宽度为80cm,每垄开设一行定植穴,定植穴内铺设底肥;

在垄间均匀洒上蚯蚓种,养殖密度为每平米1500条;

(6)、移栽定植

将幼苗移栽入定植穴中,移栽后浇透水;

(7)、肥水管理

幼苗长至10片叶和开花期各追施一次有机肥,用量为每亩800kg;长至20片叶时喷施一次叶面肥;

(8)、采收。

其中,所述步骤(1)中的农作物秸秆为芝麻秸秆,覆盖厚度为4cm。

其中,所述步骤(1)的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为:将生石灰、泡桐锯末、蓖麻叶粉、酒糟和沼渣混合均匀,封存7天后再加入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磷酸氢钾、硫酸亚铁、硫酸锌和硼酸,分散均匀后放入造粒机中喷水造粒,得到所述土壤改良剂。

其中,所述步骤(3)的浸种液包括以下份计的原料:淘米水200份、椰汁20份、蜂蜜20份、醋10份、乙醇3份、硼砂3份、硝酸钾3份、硫酸镁1.2份、硫酸镍1.2份、高锰酸钾0.8份和赤霉素0.8份,将前述各原料混合均匀,得到所述浸种液。

其中,所述步骤(4)育苗基质的厚度为4cm,育苗基质包括以下份计的原料:蛭石20份、草木灰20份、珍珠岩8份、沼渣8份和尿素4份。

其中,所述步骤(4)还包括苗期管理:当50%以上的种子出苗后,大棚内的温度白天控制为26℃,夜间控制为20℃。

其中,所述步骤(5)定植穴间距为40cm,深度为15cm,所述底肥包括以下份计的原料:草木灰55份、贝壳粉31份、菜饼26份、米糠21份、硫酸亚铁11份、亚硒酸钠7份、硫酸锰7份、硫酸镁5份和水50份。

其中,所述步骤(7)有机肥包括以下份计的原料:草木灰36份、蔗渣36份、尿素31份、腐殖酸26份、纳米硒粉剂21份、动物粪便16份、磷酸二铵12份、过磷酸钙11份和硼砂7份。

其中,所述步骤(7)叶面肥包括以下份计的原料:氨基酸11份、磷酸二氢钾11份、硼酸6份、硫酸镁6份、萘乙酸3份和水102份。

实施例3

一种提高南瓜产量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地整地

选择光照充足、土质肥沃、排水良好且ph值为6.5的粘壤土作为种植地;

翻耕37cm,去除种植地内的杂草和碎石,曝晒5天,再次翻耕28cm,结合翻耕每亩施入65kg土壤改良剂,耙平后在种植地上覆盖一层农作物秸秆;

所述土壤改良剂包括以下份计的原料:生石灰50份、泡桐锯末35份、蓖麻叶粉25份、酒糟15份、沼渣10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份、磷酸氢钾6份、硫酸亚铁6份、硫酸锌3份和硼酸2份;

(2)、大棚建设

在种植地上搭建南北走向的大棚,大棚宽度为8m,长度为30m,大棚用薄膜覆盖,并安装通风装置和温湿度控制装置;

(3)、选种和浸种

选择选择耐寒性好、抗病性强、产量高的南瓜品种,挑选其中颗粒饱满的种子,用40%的酒精溶液浸泡12min,然后用清水洗净黏液,再放入浸种液中浸泡4min,取出,备用;

(4)、催芽和播种

准备海绵,用竹签在海绵上戳出细孔,细孔大小与种子大小相适应,用清水淋湿海绵,保持海绵湿润,然后放入催芽箱内催芽,保持温度为24℃,种子露白后准备播种;

在大棚中划出一块种植地作为苗床,在苗床上铺设育苗基质,将露白的种子取出点播入苗床内,浇水并覆盖地膜,幼苗出土后破膜放苗,长至两叶一心时,准备定植;

(5)、定植前准备

耙平种植地中的土壤,起垄,垄高度为40cm,宽度为70cm,每垄开设一行定植穴,定植穴内铺设底肥;

在垄间均匀洒上蚯蚓种,养殖密度为每平米1300条;

(6)、移栽定植

将幼苗移栽入定植穴中,移栽后浇透水;

(7)、肥水管理

幼苗长至8片叶和开花期各追施一次有机肥,用量为每亩700kg;长至18片叶时喷施一次叶面肥;

(8)、采收。

其中,所述步骤(1)中的农作物秸秆为玉米秸秆或者芝麻秸秆,覆盖厚度为3cm。

其中,所述步骤(1)的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为:将生石灰、泡桐锯末、蓖麻叶粉、酒糟和沼渣混合均匀,封存6天后再加入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磷酸氢钾、硫酸亚铁、硫酸锌和硼酸,分散均匀后放入造粒机中喷水造粒,得到所述土壤改良剂。

其中,所述步骤(3)的浸种液包括以下份计的原料:淘米水175份、椰汁15份、蜂蜜15份、醋7份、乙醇2份、硼砂2份、硝酸钾2份、硫酸镁1份、硫酸镍1份、高锰酸钾0.7份和赤霉素0.7份,将前述各原料混合均匀,得到所述浸种液。

其中,所述步骤(4)育苗基质的厚度为3.5cm,育苗基质包括以下份计的原料:蛭石15份、草木灰15份、珍珠岩6.5份、沼渣6.5份和尿素3份。

其中,所述步骤(4)还包括苗期管理:当50%以上的种子出苗后,大棚内的温度白天控制为24℃,夜间控制为19℃。

其中,所述步骤(5)定植穴间距为35cm,深度为12cm,所述底肥包括以下份计的原料:草木灰50份、贝壳粉30份、菜饼25份、米糠20份、硫酸亚铁10份、亚硒酸钠6份、硫酸锰6份、硫酸镁4份和水45份。

其中,所述步骤(7)有机肥包括以下份计的原料:草木灰35份、蔗渣35份、尿素30份、腐殖酸25份、纳米硒粉剂20份、动物粪便15份、磷酸二铵11份、过磷酸钙10份和硼砂6份。

其中,所述步骤(7)叶面肥包括以下份计的原料:氨基酸10份、磷酸二氢钾10份、硼酸5份、硫酸镁5份、萘乙酸2.5份和水100份。

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