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牲猪生态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973208发布日期:2019-02-26 18:44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猪的养殖方法,特别指一种牲猪的生态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猪粮安天下”,猪肉及其产品关乎国计民生,关乎国民经济发展,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满足城乡市场供应、维护国家战略安全的重要产业,也是促进农村富裕、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

随着规模化养殖的迅速发展,各种规模的养殖基地如雨后春笋般诞生。养猪业发展需要大量的饲料供给,同时养猪业发展会产生大量的粪便,所以养猪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会破坏农业生产传统的平衡。如果这些问题长久累积得不到有效解决,就会造成生态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情况,对人类生存环境构成威胁。为了有效解决养猪业排污治理、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发展生态养猪的意义非常重大。生态养猪技术通过以养殖业为主要发展方向,对养殖业产生大量的粪便进行有效处理,将农牧相互结合在一起,资源合理的促进与利用,实现低成本投入,高效益产出,降低生态污染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加以改进和创新,通过自然放养、粪便还田和秸秆喂猪的生态养殖方法,在提高猪肉的品质和口感的同时实现粪便和秸秆的合理利用,形成循环经济模式,减少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1、猪场建设:选择附近无污染,草本植物丰富的坡度小于20°的小山坡或林地用作野外养猪场,沿猪场周围建设围栏防止牲猪丢失和其他动物入侵;选择阴凉干燥的平坦处建设猪舍,并做好水、电的铺设。

2、牲猪放养:选择健康的2-3个月的小猪放养至猪场。

3、饲养管理:每天早上让牲猪到野外觅食植物根、茎、叶,傍晚赶回猪舍;另外,每天晚上投喂青贮料作为补充食物,及时清除吃剩的青贮料。

4、疫病防治:控制猪圈湿度防止微生物大肆繁殖,每天在牲猪离开猪舍后进行紫外线照射杀菌20-30分钟,每隔10-12天往猪圈喷洒消毒液。

5、粪便肥田:在猪场附近的农田种植水稻,定期清理剩余的粪便做农用肥给水稻提供养分,水稻收成后将秸秆回收粉碎无氧发酵制成青贮料。

6、牲猪上市:养殖3-4个月后,牲猪即可上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青贮料投喂量为猪重的3-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牲猪放养为每亩坡地或林地放养8-10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消毒液为百毒杀,浓度为0.01-0.03%,对猪圈进行全局喷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猪圈湿度控制在30-40%。

本发明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本发明种植方法主要通过自然放养、粪便还田和秸秆喂猪的生态养殖方法,既能提高产品肉质风味,生产优质高端小众产品,提高经济效益,又能实现秸秆和粪便零排放,控制农业污染,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同时达到资源循环利用的效果,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给出了本发明的几个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1、选择附近无污染,草本植物丰富的坡度小于20°的小山坡用作野外养猪场,沿猪场周围建设围栏防止牲猪丢失和其他动物入侵;选择阴凉干燥的平坦处建设猪舍,并做好水、电的铺设。

2、选择健康的2个月的小猪放养至猪场,每亩坡地放养8头。

3、每天早上让牲猪到野外觅食植物根、茎、叶,傍晚赶回猪舍;另外,每天晚上投喂青贮料作为补充食物,青贮料投喂量为猪重的5%,及时清除吃剩的青贮料。

4、控制猪圈湿度在30%防止微生物大肆繁殖,每天在牲猪离开猪舍后进行紫外线照射杀菌30分钟,每隔12天往猪圈喷洒消毒液,消毒液为浓度0.01%的百毒杀水溶液,对猪圈进行全局喷洒。

5、在猪场附近的农田种植水稻,定期清理剩余的粪便做农用肥给水稻提供养分,水稻收成后将秸秆回收粉碎无氧发酵制成青贮料作为猪饲料。

6、养殖4个月后,牲猪即可上市。

实施例2:

1、选择附近无污染,草本植物丰富的坡度小于20°的林地用作野外养猪场,沿猪场周围建设围栏防止牲猪丢失和其他动物入侵;选择阴凉干燥的平坦处建设猪舍,并做好水、电的铺设。

2、选择健康的3个月的小猪放养至猪场,每亩林地放养10头。

3、每天早上让牲猪到野外觅食植物根、茎、叶,傍晚赶回猪舍;另外,每天晚上投喂青贮料作为补充食物,青贮料投喂量为猪重的3%,及时清除吃剩的青贮料。

4、控制猪圈湿度在40%防止微生物大肆繁殖,每天在牲猪离开猪舍后进行紫外线照射杀菌20分钟,每隔10天往猪圈喷洒消毒液,消毒液为浓度0.03%的百毒杀水溶液,对猪圈进行全局喷洒。

5、在猪场附近的农田种植水稻,定期清理剩余的粪便做农用肥给水稻提供养分,水稻收成后将秸秆回收粉碎无氧发酵制成青贮料作为猪饲料。

6、养殖3个月后,牲猪即可上市。

本发明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描述,并非对本发明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中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牲猪生态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猪场建设;2)牲猪放养;3)饲养管理;4)疫病防治;5)粪便肥田;6)牲猪上市。本发明种植方法主要通过自然放养、粪便还田和秸秆喂猪的生态养殖方法,既能提高产品肉质风味,生产优质高端小众产品,提高经济效益,又能实现秸秆和粪便零排放,控制农业污染,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同时达到资源循环利用的效果,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有效增加养殖户收入,提高人们生活水平。

技术研发人员:谭又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攸县惠农牲猪养殖专业合作社
技术研发日:2017.08.07
技术公布日:2019.02.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