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噻虫嗪热雾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2846024阅读:79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噻虫嗪热雾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噻虫嗪属于烟碱类杀虫剂,作用于昆虫的神经系统。噻虫嗪适用于防治棉花盲蝽、蚜虫、小菜蛾、粉虱、烟蓟马、飞虱和蚧壳虫等害虫。目前市面上含有噻虫嗪的制剂中,除含有20%的噻虫嗪外,还含有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月桂醇硫酸钠和膨润土等,使用后对农作物虫害的防治效果为71~82%,达到的防治效果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噻虫嗪热雾剂,能够提高对虫害的防治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噻虫嗪热雾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

余量为有机溶剂,所述有机溶剂为芳烃类溶剂、植物油类溶剂和极性溶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

优选的,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包括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烷基芳基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和蓖麻油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渗透剂包括氮酮、噻酮和顺丁烯二酸二仲辛酯磺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芳烃类溶剂包括c10芳烃、邻二氯苯和甲基萘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植物油类溶剂包括大豆油、棉籽油、菜籽油、蓖麻油、松节油、油酸甲酯和油酸乙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极性溶剂包括苯乙酮、苯甲醇、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甲酰胺和二甲亚砜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噻虫嗪热雾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用溶剂将噻虫嗪溶解后,再将得到的噻虫嗪溶液与表面活性剂、渗透剂和磷酸三苯酯混合,即得噻虫嗪热雾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的噻虫嗪热雾剂在防治农作物虫害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噻虫嗪热雾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噻虫嗪0.2~12%、表面活性剂1.5~12%、渗透剂0.8~5.5%、磷酸三苯酯0.8~12%,余量为有机溶剂,所述有机溶剂为芳烃类溶剂、植物油类溶剂和极性溶剂中的一种或几种。农药常规制剂使用时需要兑水,本申请的热雾剂使用时一般不兑水,或者兑水稀释在5倍以内,而噻虫嗪的常规制剂如40%噻虫嗪悬浮剂sc或50%噻虫嗪水分散粒剂,稀释倍数为1500-3000倍;这就使热雾剂颗粒相比传统药剂有更低的表面张力,利于在靶标作物和昆虫体表铺展。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噻虫嗪热雾剂的防治效果要高于常规噻虫嗪制剂如50%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5%噻虫嗪可湿性粉剂和30%噻虫嗪,而且持续性更长。本发明实施例的效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噻虫嗪热雾剂药后3天,对农作物虫害的防治效果达到90%以上,最高可达96.6%;药后15天,防治效果仍能达到80%以上,最高可达89.5%。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噻虫嗪热雾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噻虫嗪0.2~12%、表面活性剂1.5~12%、渗透剂0.8~5.5%、磷酸三苯酯0.8~12%,余量为有机溶剂;所述有机溶剂为芳烃类溶剂、植物油类溶剂和极性溶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本发明中,所述噻虫嗪热雾剂中的颗粒的粒度优选为5~10μm,更优选为6~9μm,最优选为7~8μm。在本申请中,所述噻虫嗪热雾剂中的颗粒的粒度能充分覆盖靶标作物或昆虫,提高了防治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噻虫嗪热雾剂包括质量百分比为0.2~12%噻虫嗪,优选为1.5~10.5%,更优选为3~8%。本发明对所述噻虫嗪的来源没有特殊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常规配制农药的市售商品即可。

本发明提供的噻虫嗪热雾剂包括质量百分比为1.5~12%表面活性剂,优选为4.5~10.5%,更优选为7~8%。在本发明中,所述表面活性剂优选包括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和/或十二烷基苯磺酸钙。当为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钙时,所述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钙的质量比为(2.5~8):(0.5~5),优选为(3~7):(1~4.5),更优选为(4~6):(1.5~4)。

在本发明中,所述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优选包括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烷基芳基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和蓖麻油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几种具体为两种、三种、四种或五种。当所述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为两种、三种、四种或五种时,各组分等比例混合。本发明对上述试剂的来源没有特殊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常用的市售产品即可。在本发明中,所述表面活性剂作为乳化剂和润湿剂使用,可乳化制剂,并使热雾剂颗粒在靶标昆虫体表润湿铺展。

本发明提供的噻虫嗪热雾剂包括质量百分比为0.8~5.5%渗透剂,优选为1.5~4.5%,更优选为2~4%。在本发明中,所述渗透剂优选包括氮酮、噻酮和顺丁烯二酸二仲辛酯磺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几种具体为两种或三种。在本发明中,当为两种或三种时,各组分等比例混合。本发明对上述试剂的来源没有特殊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常用的市售产品即可。在本发明中,所述渗透剂使热雾剂颗粒润湿渗透入靶标作物叶片内或昆虫体内。

本发明提供的噻虫嗪热雾剂包括质量百分比为0.8~12%磷酸三苯酯,优选为2.5~10%,更优选为4~7%。本发明对所述磷酸三苯酯的来源没有特殊限制,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常用的市售商品即可。在本发明中,所述磷酸三苯酯作为阻燃剂,防止热雾剂在使用时出现火苗,造成潜在安全隐患。

本发明提供的噻虫嗪热雾剂包括余量的有机溶剂,所述有机溶剂为芳烃类溶剂、植物油类溶剂和极性溶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几种具体为两种或三种。当所述有机溶剂为两种或三种时,各组分以任意比例混合。

在本发明中,所述芳烃类溶剂优选包括c10芳烃、邻二氯苯和甲基萘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几种具体为两种或三种,当所述芳烃类溶剂为两种或三种时,各组分以等比例混合。

在本发明中,所述植物油类溶剂优选包括大豆油、棉籽油、菜籽油、蓖麻油、松节油、油酸甲酯和油酸乙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几种具体为两种、三种、四种或五种,当所述植物油类溶剂为两种、三种、四种或五种时,各组分以等比例混合。

在本发明中,所述极性溶剂优选包括苯乙酮、苯甲醇、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甲酰胺和二甲亚砜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几种具体为两种、三种或四种,当所述极性溶剂为两种、三种或四种时,各组分以等比例混合。本发明对上述试剂的来源没有特殊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常规选用的市售产品即可。

在本发明中,所述有机溶剂能够溶解有效成分。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方案提供的噻虫嗪热雾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用溶剂将噻虫嗪溶解后,再将得到的噻虫嗪溶液与表面活性剂、渗透剂和磷酸三苯酯混合,即得噻虫嗪热雾剂。

在本发明中,所述溶解和混合优选在搅拌的条件下进行,本发明对所述搅拌的条件没有特殊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常规采用的搅拌条件即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噻虫嗪热雾剂在防治农作物虫害中的应用,所述虫害具体为蚜虫、叶蝉、飞虱类、粉虱、金龟子幼虫、马铃薯甲虫、线虫、地面甲虫等害虫及结多种类型化学农药产生抗性的害虫。本发明对所述噻虫嗪热雾剂的使用方法没有特殊限定,具体为以常规药剂使用方式使用或者使用热雾机使用本药剂。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噻虫嗪热雾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不能把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

噻虫嗪0.5kg,氮酮1kg,蓖麻油聚氧乙烯醚2.5kg,十二烷基苯磺酸钙0.5kg,磷酸三苯酯1kg,苯乙酮10kg,甲基萘补足至100kg。

制备方法:在带搅拌的容器中,先用溶剂苯乙酮和甲基萘将噻虫嗪搅拌溶解后,再加入表面活性剂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苯磺酸钙,渗透剂氮酮和磷酸三苯酯搅拌混合,即得噻虫嗪热雾剂。

实施例2

噻虫嗪1kg,氮酮2k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6kg,十二烷基苯磺酸钙3kg,磷酸三苯酯4kg,n-甲基吡咯烷酮5kg,大豆油15kg,甲基萘补足至100kg。

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制备方法制备本实施例的制剂。

实施例3

噻虫嗪2kg,氮酮2k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8kg,十二烷基苯磺酸钙5kg,磷酸三苯酯10kg,苯甲醇12kg,油酸甲酯20kg,甲基萘补足至100kg。

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制备方法制备本实施例的制剂。

实施例4

噻虫嗪3kg,噻酮2kg,烷基芳基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4kg,十二烷基苯磺酸钙2.5kg,磷酸三丁酯3kg,n-甲基吡咯烷酮10kg,棉籽油10kg,c10芳烃补足至100kg。

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制备方法制备本实施例的制剂。

实施例5

噻虫嗪5kg,快渗t5kg,烷基酚聚氧乙烯醚7kg,十二烷基苯磺酸钙3kg,磷酸三苯酯5kg,二甲亚砜10kg,邻二氯苯补足至100kg。

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制备方法制备本实施例的制剂。

实施例6

噻虫嗪8kg,氮酮2kg,烷基芳基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5kg,十二烷基苯磺酸钙3kg,磷酸三苯酯6kg,二甲亚砜12kg,甲基萘补足至100kg。

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制备方法制备本实施例的制剂。

实施例7

噻虫嗪10kg,氮酮3kg,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5kg,十二烷基苯磺酸钙2.5kg,磷酸三苯酯5kg,二甲亚砜15kg,甲基萘补足至100kg。

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制备方法制备本实施例的制剂。

实施例8

噻虫嗪12kg,快渗t2k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kg,十二烷基苯磺酸钙2kg,磷酸三苯酯5kg,n,n-二甲基甲酰胺10kg,松节油10kg,c10芳烃补足至100kg。

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制备方法制备本实施例的制剂。

对照例1:50%噻虫嗪水分散粒剂

50%噻虫嗪,5%聚合羧酸盐,5%萘磺酸盐,3%辛基琥珀酸钠,玉米淀粉补足至100%。

将上述物料混合均匀后,经气流粉碎至物料颗粒d90≤30μm。

加入8%-15%去离子水,挤压造粒,干燥后即得50%噻虫嗪水分散颗粒剂。

对照例2:25%噻虫嗪可湿性粉剂

25%噻虫嗪,5%聚合羧酸盐,5%萘磺酸盐,2%辛基琥珀酸钠,4%月桂醇硫酸钠,玉米淀粉补足至100%。

将上述物料混合均匀后,经气流粉碎至物料颗粒d90≤30μm,即得25%噻虫嗪可湿性粉剂。

对照例3:30%噻虫嗪悬浮剂

配方:40%噻虫嗪,5%聚合羧酸盐,5%磷酸酯,0.2%黄原胶,0.02%凯松,水补足至100%。将上述物料混合均匀后,经沙磨至物料颗粒d90≤10μm,即得40%噻虫嗪悬浮剂。

试验例1防治大棚油菜蚜虫的田间试验

将本发明提供的噻虫嗪热雾剂与噻虫嗪常规制剂进行防治大棚油菜蚜虫的田间药效试验。试验方法:噻虫嗪热雾剂用热雾机施药,施药后密闭大棚30分钟后开棚通风;50%噻虫嗪水分散颗粒剂、30%噻虫嗪悬浮剂、25%噻虫嗪可湿性粉剂兑水稀释后用常规手动喷雾器喷雾施药;清水作对照。每个小区面积为200m2,重复1次,药后3天、15天调查防效。调查药效的方法为:每个小区按东、南、西、北、中取5个点,每点定株调查2株,记录油菜蚜虫数量,并计算防治效果,结果见表1。计算公式如下:

虫口减退率(%)=(施药前虫数-施药后虫数)/施药前虫数×100

防治效果(%)=(施药虫口减退率-对照虫口减退率)×100/(100-对照虫口减退率)。

表1防治油菜蚜虫的田间试验结果

从表1中可以得出,噻虫嗪热雾剂对油菜蚜虫的防效比常规噻虫嗪制剂如50%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5%噻虫嗪可湿性粉剂和30%噻虫嗪好,并且持效性更长。

由以上实施例可知,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噻虫嗪热雾剂的防治效果要高于常规噻虫嗪制剂,而且持续性更长。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