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泥鳅捕捞笼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12714阅读:313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泥鳅捕捞网具,特别涉及一种泥鳅捕捞网,属于水产动物捕捞网具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捕捞鱼、虾、蟹的捕捞网,以及用于渔业生产的主要以撩网、棍网、推网、拱兜网、地网、插网、抢网、粘网、拉网、流网、拖网、打网、旋网、张网、钓钩、扒蚶篙、捞罾、箔、河围网、划网、抄网、呼网、挂网、溜箔网、蟹篓、蟹倒子等为主。但是这种捕捞工具存在捕捞量少,且过夜捕劳必须要人守护,浪费大量人力劳力,因此急需要一种捕捞量的工具。

而人们捕捉泥鳅时,根据泥鳅喜欢穴居或者钻入至淤泥里的习性,一般是使用端网捕捉,但由于泥鳅喜欢生活在杂草丛生、乱石较多的水域地区,特别喜欢穴居,或钻入淤泥里,所以使用端网捕捉泥鳅存在着劳动强大,捕泥鳅少,捕泥鳅效果差的缺陷。

随着捕鱼业的发展,人们在生产中开始采用了地笼捕捞泥鳅,但是市面上销售和使用的地笼在无土养殖泥鳅时使用并不方便,尤其是在循环水无土养殖泥鳅时,由于循环水的流动性比较大,一般的地笼会随着水流而移动,因此,捕获泥鳅的量不高。且普通的地笼不能拆分,使用时要将整一个捕捉笼一起使用,捕捉泥鳅时很不便利。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摆放稳固、捕捉地固定、方便拆分、操作简便且捕捉量大、提高捕获泥鳅成活率以及可以充分利用泥鳅的习性来捕获泥鳅的泥鳅捕捞笼。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泥鳅捕捞笼,包括中间的收集笼以及两侧的诱捕笼,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笼包括一金属框架,在所述金属框架的顶面、底面、前表面、后表面上围有尼龙网,在所述金属框架的左右两侧面安装有塑料板,所述塑料板在中部切开,下部塑料板向收集笼内弯折,形成了朝向收集笼内部且向上的弯折面,所述弯折面与上部塑料板之间形成了泥鳅的入口,在所述弯折面对应的所述收集笼的顶面设置有一小孔,一水管穿入该小孔中设置在所述弯折面的上部,在所述收集笼底部放置诱饵盘,在所述诱饵盘内放置用于引诱泥鳅的饵料,所述诱捕笼与所述收集笼可拆卸连接,所述诱捕笼设置有若干个泥鳅进入口;

在所述收集笼的顶面上连接有透气笼,所述透气笼包括四根竖立的圆柱形浮杆,所述圆柱形浮杆一端与所述收集笼顶面连接,另一端与高密度聚乙烯浮管固定连接,所述高密度聚乙烯浮管围成了一个浮框,所述浮杆由网片包裹,在所述浮框内设置有尼龙网,所述尼龙网上开设有一投饵门,所述透气笼呈漂浮状,且其上部露出水面。

进一步地,在所述收集笼的底面上连接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一配重块,所述配种块呈棱台型,在所述配重块顶部设置有4个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一端与配重块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环的另一端与所述收集笼的底面扣接,在所述配重块下端部设置有三根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设置在所述配重块内部的横杆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可插入泥鳅无土养殖池塘底部相配合的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配重块由混凝土材料预制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诱捕笼包括多个并排布置的矩形骨架,所述多个并排布置的矩形骨架通过拉绳依次串接起来,所述矩形骨架除与所述收集笼相连接的一面外都包裹有双层网,所述双层网的尾部与拉绳用皮筋扎紧,在所述双层网上设置有若干个进入口,在所述进入口对应的内层网中设置有由尼龙网编织而成的圆锥形进入通道,在未包裹双层网的骨架上设置有插接杆,在所述收集笼的框架上设置有与所述插接杆相配合的插槽,所述收集笼与所述诱捕笼由四个可调固定件连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可调固定件由可调固定扭动片、调节齿、调节固定座、调节螺杆、调节螺帽、调节固定座腔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诱捕笼的矩形骨架为2个,所述双层网上的进入口对称设置,所述进入口为6个。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的泥鳅捕捞笼在收集笼左右侧面设置弯折面,在弯折面上方设置水管,水管的水流流到弯折面上,沿着弯折面流出收集笼,而利用泥鳅喜欢逆流而上的习性,从诱捕笼内捕获的泥鳅,从弯折面出的入口逆着水流进入收集笼内,将泥鳅最终收获到收集笼中。

本发明的泥鳅捕捞装置还特别适用于泥鳅无土养殖中成为捕获泥鳅的工具,其设置有包括连接环、配重块以及支撑杆的固定装置,将收集笼固定在泥鳅无土养殖池中,虽然循环水养殖中,水流比较大,由于其固定装置,利用支撑杆插入池塘底部相配合的孔内,能牢牢的将泥鳅捕捞笼固定在一个捕获位置,使其不会随意移动。

其次,该泥鳅捕捞笼还包括收集笼和诱捕笼,收集笼和诱捕笼是可以拆卸的,利用诱捕笼上的插接杆插入收集笼上的插槽内,使收集笼与诱捕笼左右固定,再用可调固定件将其上下连接,使用时,将诱捕笼固定在收集笼的左右两侧,增加了诱捕泥鳅的量,不使用或者少量捕捞时,可以拆开左右的诱捕笼,这样拆接方便,操作简单,可以根据不同需求来调整泥鳅捕捞笼。

另外,本发明的泥鳅捕捞笼还设置有透气笼,该透气笼与收集笼固定连接,其上部分露出水面,可以使捕捞笼内的泥鳅获得更多的氧气,满足捕获泥鳅的氧气需求,且在透气笼顶部设置有投饵门,可以根据诱饵料的多少来定期进行添加,从而加大了对泥鳅的引诱能力,大大提高了泥鳅的捕捉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泥鳅捕捞笼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一种泥鳅捕捞笼,包括中间的收集笼1以及两侧的诱捕笼2,所述收集笼1包括一金属框架3,在所述金属框架3的顶面、底面、前表面、后表面上围有尼龙网,在所述金属框架的左右两侧面安装有塑料板4,所述塑料板4在中部切开,下部塑料板向收集笼1内弯折,形成了朝向收集笼1内部且向上的弯折面5,所述弯折面5与上部塑料板4之间形成了泥鳅的入口6,在所述弯折面5对应的所述收集笼的顶面设置有一小孔,一水管15穿入该小孔中设置在所述弯折面5的上部,在所述收集笼1底部放置诱饵盘7,在所述诱饵盘7内放置用于引诱泥鳅的饵料,所述诱捕笼与所述收集笼可拆卸连接,也可以在诱捕笼内设置诱捕饵料来引诱泥鳅,利用泥鳅喜欢逆流而上的习性,从诱捕笼内捕获的泥鳅,从弯折面出的入口逆着水流进入收集笼内,将泥鳅最终收获到收集笼中。

所述诱捕笼2包括多个并排布置的矩形骨架8,比如,所述诱捕笼的矩形骨架为2个,或者可以养殖面积来调整,设置更多的矩形骨架,所述多个并排布置的矩形骨架8通过拉绳9依次串接起来,所述矩形骨架8除与所述收集笼1相连接的一面外都包裹有双层网,所述双层网的尾部与拉绳9用皮筋扎紧,在所述双层网上设置有若干个进入口10,所述双层网上的进入口对称设置,比如所述进入口为6个,为了增加诱捕量,可以根据矩形骨架的数量来进行调整,增加进入口的数量。在所述进入口10对应的内层网中设置有由尼龙网编织而成的圆锥形进入通道,在未包裹双层网的骨架上设置有插接杆,在所述收集笼的框架上设置有与所述插接杆相配合的插槽,所述收集笼1与所述诱捕笼2由四个可调固定件连接固定,所述可调固定件由可调固定扭动片、调节齿、调节固定座、调节螺杆、调节螺帽、调节固定座腔组成。使用时,可将诱捕笼摆放到收集笼的两侧,将诱捕笼的插接杆插入插槽内,使诱捕笼与收集笼左右固定,再用可调固定件将其上下连接固定,构成了整个泥鳅捕捞笼,加大了泥鳅诱捕量。

另外,在所述收集笼1的底面上连接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一配重块11,所述配重块由混凝土材料预制而成。所述配种块呈棱台型,在所述配重块顶部设置有4个连接环12,所述连接环12的一端与配重块1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环12的另一端与所述收集笼1的底面扣接,在所述配重块11下端部设置有三根支撑杆13,所述支撑杆13与设置在所述配重块11内部的横杆14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13可插入泥鳅无土养殖池塘底部相配合的孔内。

在所述收集笼1的顶面上连接有透气笼15,所述透气笼15包括四根竖立的圆柱形浮杆16,所述圆柱形浮杆16一端与所述收集笼1顶面连接,另一端与高密度聚乙烯浮管17固定连接,所述高密度聚乙烯浮管17围成了一个浮框,所述浮杆16由网片包裹,在所述浮框内设置有尼龙网,所述尼龙网上开设有一投饵门,所述透气笼呈漂浮状,且其上部露出水面,这样捕获到的泥鳅游到水面上,使泥鳅获得更多的氧气,提高泥鳅的成活率。

该泥鳅捕捞笼用于泥鳅无土养殖中,使用时,先将诱饵盘放置在收集笼底面上,然后将诱捕笼摆放到收集笼的两侧,将诱捕笼的插接杆插入插槽内,使诱捕笼与收集笼左右固定,再用可调固定件将其上下连接固定,紧接着,将固定装置上的连接环扣接在收集笼的底面,将支撑杆插入泥鳅无土养殖池内相配合的孔中进行固定,这样,整个泥鳅捕捞笼就安装固定好了,诱捕时,将水管穿过收集笼顶面的小孔内设置在弯折面的上部,水管内的水流流经弯折面后流出收集笼,泥鳅通过诱捕笼两侧的进入口进入,通过圆锥形进入通道进入诱捕笼内,圆锥形进入通道构成了倒须门,泥鳅只能进不能出,因其喜好泥鳅而上,泥鳅通过弯折面处的入口进入到收集笼内,同样因为弯折面朝向收集笼内部且向向,构成了第二倒须门,泥鳅也只能进不能出,最终泥鳅都被集中到收集笼中,如果诱饵缺少或者没有时,可以打开投饵门补充饵料,泥鳅捕获结束后,将可调固定件解开,再将插接杆移出,然后拔出支撑杆,将连接环解开,拆开连接件取出锥形套网,取出收集笼内的泥鳅即可。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若干实施方式中的一种,并非对本发明构思的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涉及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中的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