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养殖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43162发布日期:2019-03-05 19:23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生态养殖池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态养殖池。



背景技术:

随着养殖业的发展,生态养殖逐渐取代传统的养殖方式,成为时下最受欢迎且效果最好的养殖方式。养殖池一般用于饲养鱼虾等水生生物,因此应用广泛。但是,现有的养殖池结构和功能都太过简单,不能满足多种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便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生态养殖池,能同时满足养殖的多种需求。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生态养殖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其中一外侧壁设有水箱,所述水箱顶部设有补水管和液位传感器,所述补水管上设有补水阀,所述补水阀与液位传感器电连,所述水箱通过进水管与池体内部连通,所述池体内底面通过伸缩杆设有养殖台,所述养殖台侧面设有爬梯,所述池体外侧壁靠近底部的位置通过回流管与水箱内部连通,所述回流管上设有回流泵和过滤器。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箱与池体通过螺栓组件连接。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伸缩杆由不锈钢制成。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爬梯与养殖台可拆卸连接。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滤器与回流管连接处设有密封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水箱供水且通过回流管和过滤器过滤水,然后回到水箱,从而形成一个循环系统,节约水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中:1、池体;2、水箱;3、补水管;4、液位传感器;5、补水阀;6、进水管;7、伸缩杆;8、养殖台;9、爬梯;10、回流管;11、回流泵;12、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生态养殖池,包括池体1,所述池体1其中一外侧壁设有水箱2,所述水箱2顶部设有补水管3和液位传感器4,所述补水管3上设有补水阀5,所述补水阀5与液位传感器4电连,所述水箱2通过进水管6与池体1内部连通,所述池体1内底面通过伸缩杆7设有养殖台8,所述养殖台8侧面设有爬梯9,所述池体1外侧壁靠近底部的位置通过回流管10与水箱2内部连通,所述回流管10上设有回流泵11和过滤器12。

本实施例中,所述水箱2与池体1通过螺栓组件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伸缩杆7由不锈钢制成。

本实施例中,所述爬梯9与养殖台8可拆卸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器12与回流管10连接处设有密封圈。

本养殖池通过水箱2供水且通过回流管10和过滤器12过滤水,然后回到水箱2,从而形成一个循环系统,节约水源。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生态养殖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其中一外侧壁设有水箱,所述水箱顶部设有补水管和液位传感器,所述补水管上设有补水阀,所述补水阀与液位传感器电连,所述水箱通过进水管与池体内部连通,所述池体内底面通过伸缩杆设有养殖台,所述养殖台侧面设有爬梯,所述池体外侧壁靠近底部的位置通过回流管与水箱内部连通,所述回流管上设有回流泵和过滤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水箱供水且通过回流管和过滤器过滤水,然后回到水箱,从而形成一个循环系统,节约水源。

技术研发人员:刘成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佳源大繁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8.24
技术公布日:2019.03.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