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盛夏枣树嫁接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969479阅读:49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枣树栽培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盛夏枣树嫁接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大枣又名红枣、干枣、枣子,起源于中国,在中国已有八千多年的种植历史,自古以来就被列为“五果”(桃、李、梅、杏、枣)之一。红枣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p以及钙、磷、铁和环磷酸腺苷等营养成分。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在果品中名列前茅,有维生素王之美称。据一项临床研究显示:连续吃大枣的病人,健康恢复比单纯吃维生素药剂快3倍以上。

枣树,落叶乔木,高可达10米,树冠卵形。树皮灰褐色,条裂。枝有长枝、短枝与脱落性小枝之分。长枝红褐色,呈“之”字形弯曲,光滑,有托叶刺或不明显;短枝在二年生以上的长枝上互生;脱落性小枝较纤细,无芽,簇生于短枝上,秋后与叶俱落。叶卵形至卵状长椭圆形,先端钝尖,边缘有细锯齿,基生三出脉,叶面有光泽,两面无毛。5~6月开花,聚伞花序腋生,花小,黄绿色。核果卵形至长圆形,8~9月果熟,熟时暗红色。枣树是可以长到12米高的落叶木,属于鼠李科,具有刺枝,其刺成对生长,其一呈直形,约1.5cm长,另一弯曲且稍短。某些培育品种是无刺的,当年生长的新枝具交替生长叶及短小叶脉。叶子呈椭圆长形,2.5-4cm长,1-2cm宽,圆滑边至锯齿状边,不尖至稍尖,并在基部呈圆形。在叶根部生出聚伞花序的小(5mm大小)黄(或苍黄色)花两胜完生生长型,花萼凸起呈尖型。小花瓣在顶部向后弯曲。

嫁接繁殖是目前枣树育苗中常用的方法,其优点是苗木繁殖量大,速度快,整齐一致,结果早,能保持品种的优良特性,根系发达,栽植成活率高。枣树嫁接一般都是在春季枣树发芽前,嫁接温度一般是13℃—15℃。枣树嫁接易受温度影响,夏季温度较高,枣树嫁接成活率比一般果树低,如何在盛夏对枣树嫁接并保证高成活率是目前迫切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盛夏枣树嫁接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枣树嫁接方法在盛夏接穗嫁接时嫁接成功率低,难以满足农业生产需求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1)嫁接前接穗的处理:采集接穗,采下后剪去二次枝和叶片,并用草包或湿麻袋包装;将采集的接穗截成20-30cm的枝段,在容器内将石蜡融化,将接穗逐一在石蜡液中迅速蘸一下,将接穗用蜡封住;接穗封蜡可减少水分散失、嫁接省工、成活率高,有利于接穗萌芽生长;将蜡封好的接穗从下端剪去0.5-1cm备用,然后将处理好的接穗放入配制好的萘乙酸溶液中浸泡8-10h后放入纸箱或塑料袋中,贮藏于0~5℃冰柜或冷藏库;

(2)嫁接前砧木的处理:在嫁接前1周,对砧木苗圃地施肥灌水1次,同时选择基茎在0.5cm以上的酸枣苗作为砧木,将砧木基部的二次枝及多余的根蘖去掉;这样有利于促进形成层活动,提高嫁接速度和成活率。

(3)嫁接:在7月上旬到9月下旬,首先在砧木上选好贴芽部位横切一刀,深达木质部,切口与砧木垂直轴的角度为15度,然后自上而下削1.5-2cm长的t字形接口;取已封好蜡的接穗,在接穗饱满芽上方0.5cm处横切一刀,深达木质1-1.5cm,用刀自下而上快速削下接芽,长度比砧木上的接口短0.3-0.8cm,将接芽贴在砧木t字形接口内,使芽片的形成层与砧木的形成层对齐,再用宽为0.5cm的塑料条将接口绑紧;此法操作简便,嫁接成活率高。

(4)嫁接后管理:枣树定植后灌溉大水1次,水干后覆盖干土一层,5~7天后再浇水1次;嫁接后15-20天检查,对未成活苗的进行补接;成活苗于翌年春季在接芽上方2-2.5cm处剪去砧木发生的萌蘖,以免消耗养分,影响接芽生长;枣苗生长较快,遇大风易从接口处折断,在枣苗生长30-40cm时,立支柱引缚幼苗,同时解除接口处的塑料条,这样有利于接口处加粗生长。

(5)水肥管理:嫁接前每亩施基肥5000kg,尿素10kg,施撒于地面,耕翻20-25cm;嫁接后追肥2~3次,每次每亩施尿素10-15kg。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萘乙酸溶液配制方法是:用1kg水兑200-300ml萘乙酸配成溶液。目的是促进红枣接穗形成层的活动,从而促进伤口愈合,提高枣树嫁接成活率。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石蜡的温度控制在90~105℃。温度过高易烫伤接穗,蜡温过低,蜡层太厚,易剥落。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接穗是采集1~3年生枣头一次枝条或粗壮的2~4年生二次枝条,枝条直径为0.4-0.6cm。

综上所述,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枣树嫁接成活率比一般果树低,采用本发明方法嫁接前将接穗在萘乙酸溶液中处理,能够促进枣树接穗形成层的活动,从而促进伤口愈合,提高枣树嫁接成活率,达20%。

2、本发明接穗封蜡可减少水分散失、嫁接省工、成活率高,有利于接穗萌芽生长。

3、本发明操作简便,嫁接成活率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本发明的盛夏枣树嫁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嫁接前接穗的处理:采集1~3年生枣头一次枝条作为接穗,枝条直径为0.4-0.6cm,采下后剪去二次枝和叶片,并用湿麻袋包装,运输途中喷水保湿、保温;将采集的接穗截成20-30cm的枝段,在容器内将石蜡融化,石蜡的温度控制在100℃,将接穗逐一在石蜡液中迅速蘸一下,将接穗用蜡封住;将蜡封好的接穗从下端剪去0.5-1cm备用,然后用1kg水兑250ml萘乙酸配成溶液,将处理好的接穗放入配制好的萘乙酸溶液中浸泡10h后放入纸箱中,贮藏于0~5℃冷藏库;

(2)嫁接前砧木的处理:在嫁接前1周,对砧木苗圃地施肥灌水1次,同时选择基茎在0.5cm以上的酸枣苗作为砧木,将砧木基部的二次枝及多余的根蘖去掉;

(3)嫁接:在7月上旬,首先在砧木上选好贴芽部位横切一刀,深达木质部,切口与砧木垂直轴的角度为15度,然后自上而下削1.5-2cm长的t字形接口;取已封好蜡的接穗,在接穗饱满芽上方0.5cm处横切一刀,深达木质1-1.5cm,用刀自下而上快速削下接芽,长度比砧木上的接口短0.5cm,将接芽贴在砧木t字形接口内,使芽片的形成层与砧木的形成层对齐,再用宽为0.5cm的塑料条将接口绑紧;

(4)嫁接后管理:枣树定植后灌溉大水1次,水干后覆盖干土一层,5天后再浇水1次;嫁接后15天检查,对未成活苗的进行补接;成活苗于翌年3月上旬在接芽上方2-2.5cm处剪去砧木发生的萌蘖;在枣苗生长30-40cm时,立支柱引缚幼苗,同时解除接口处的塑料条;

(5)水肥管理:嫁接前每亩施基肥5000kg,尿素10kg,施撒于地面,耕翻25cm;嫁接后分别于9月份每亩施尿素15kg、12月份每亩施尿素12kg、4月份每亩施尿素12kg。

100棵枣树嫁接后,嫁接成功率为94%。

实施例2

本发明的盛夏枣树嫁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嫁接前接穗的处理:采集1~3年生枣头一次枝条作为接穗,枝条直径为0.4-0.6cm,采下后剪去二次枝和叶片,并用草包包装,运输途中喷水保湿、保温;将采集的接穗截成20-30cm的枝段,在容器内将石蜡融化,石蜡的温度控制在98℃,将接穗逐一在石蜡液中迅速蘸一下,将接穗用蜡封住;将蜡封好的接穗从下端剪去0.5-1cm备用,然后用1kg水兑300ml萘乙酸配成溶液,将处理好的接穗放入配制好的萘乙酸溶液中浸泡8h后放入纸箱中,贮藏于0~5℃冷藏库;

(2)嫁接前砧木的处理:在嫁接前1周,对砧木苗圃地施肥灌水1次,同时选择基茎在0.5cm以上的酸枣苗作为砧木,将砧木基部的二次枝及多余的根蘖去掉;

(3)嫁接:在8月上旬,首先在砧木上选好贴芽部位横切一刀,深达木质部,切口与砧木垂直轴的角度为15度,然后自上而下削1.5-2cm长的t字形接口;取已封好蜡的接穗,在接穗饱满芽上方0.5cm处横切一刀,深达木质1-1.5cm,用刀自下而上快速削下接芽,长度比砧木上的接口短0.5cm,将接芽贴在砧木t字形接口内,使芽片的形成层与砧木的形成层对齐,再用宽为0.5cm的塑料条将接口绑紧;

(4)嫁接后管理:枣树定植后灌溉大水1次,水干后覆盖干土一层,7天后再浇水1次;嫁接后20天检查,对未成活苗的进行补接;成活苗于翌年3月上旬在接芽上方2-2.5cm处剪去砧木发生的萌蘖;在枣苗生长30-40cm时,立支柱引缚幼苗,同时解除接口处的塑料条;

(5)水肥管理:嫁接前每亩施基肥5000kg,尿素10kg,施撒于地面,耕翻25cm;嫁接后分别于10月份每亩施尿素12kg、1月份每亩施尿素15kg、5月份每亩施尿素13kg。

100棵枣树嫁接后,嫁接成功率为90%。

实施例3

本发明的盛夏枣树嫁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嫁接前接穗的处理:采集粗壮的2~4年生二次枝条作为接穗,枝条直径为0.4-0.6cm,采下后剪去二次枝和叶片,并用草包包装,运输途中喷水保湿、保温;将采集的接穗截成20-30cm的枝段,在容器内将石蜡融化,石蜡的温度控制在105℃,将接穗逐一在石蜡液中迅速蘸一下,将接穗用蜡封住;将蜡封好的接穗从下端剪去0.5-1cm备用,然后用1kg水兑300ml萘乙酸配成溶液,将处理好的接穗放入配制好的萘乙酸溶液中浸泡9h后放入纸箱中,贮藏于0~5℃冷藏库;

(2)嫁接前砧木的处理:在嫁接前1周,对砧木苗圃地施肥灌水1次,同时选择基茎在0.5cm以上的酸枣苗作为砧木,将砧木基部的二次枝及多余的根蘖去掉;

(3)嫁接:在9月上旬,首先在砧木上选好贴芽部位横切一刀,深达木质部,切口与砧木垂直轴的角度为15度,然后自上而下削1.5-2cm长的t字形接口;取已封好蜡的接穗,在接穗饱满芽上方0.5cm处横切一刀,深达木质1-1.5cm,用刀自下而上快速削下接芽,长度比砧木上的接口短0.5cm,将接芽贴在砧木t字形接口内,使芽片的形成层与砧木的形成层对齐,再用宽为0.5cm的塑料条将接口绑紧;

(4)嫁接后管理:枣树定植后灌溉大水1次,水干后覆盖干土一层,7天后再浇水1次;嫁接后18天检查,对未成活苗的进行补接;成活苗于翌年3月上旬在接芽上方2-2.5cm处剪去砧木发生的萌蘖;在枣苗生长30-40cm时,立支柱引缚幼苗,同时解除接口处的塑料条;

(5)水肥管理:嫁接前每亩施基肥5000kg,尿素10kg,施撒于地面,耕翻25cm;嫁接后分别于11月份每亩施尿素14kg、2月份每亩施尿素13kg、6月份每亩施尿素15kg。

100棵枣树嫁接后,嫁接成功率为88%。

以上所述仅为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