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枣树的嫁接培育方法

文档序号:230019阅读:8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枣树的嫁接培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树苗培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枣树的嫁接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大枣又名红枣、干枣、枣子,起源于中国,在中国已有八千多年的种植历史,自古以来就被列为“五果”(桃、李、梅、杏、率)之一。红枣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P以及钙、磷、铁和环磷酸腺苷等营养成分。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在果品中名列前茅,有维生素王之美称。据一项临床研究显示连续吃大枣的病人,健康恢复比单纯吃维生素药剂快3倍以上。红枣所含有的环磷酸腺苷,是人体细胞能量代谢的必需成分,能够增强肌力、消除疲劳、扩张血管、增加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肌营养,对防治心血管系统疾病有良好的作用;中医中药理论认为,红枣具有补虚益气、养血安神、健脾和胃等作用,是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倦怠无力、失眠多梦等患者良好的保健营养品。红枣对慢性肝炎、肝硬化、贫血、过敏性紫癜等病症有较好疗效;红枣含有三萜类化合物及环磷酸腺苷,有·较强的抗癌、抗过敏作用。因此大枣的需求量一直都很高,如何改善品种、提高产量是本申请人多年来一直研究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方法简单,抗病、耐旱涝的枣树的嫁接培育方法。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枣树的嫁接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方法步骤,I.接穗苗的培育和管理首先选择苗圃,苗圃应选在地势较高,土质肥沃的田块,育苗前深翻土地20-30厘米,并起垄,在垄上挖沟20-30厘米用于植根,枣树根苗的好坏取决于根茎,选根茎足关节后部的粗度在O. 4-0. 6厘米粗细的优质无病虫害枣树子根,除去根须,剪成15-20厘米粗细的节段,大小粗细分别轧成小捆,蘸取生根剂后立即植入土中,行株距20-30厘米,根茎植好后,立即覆盖地膜,并撒土,然后将土壤踏实,让根出膜10-18厘米,为使根茎及早发芽,及时大水漫灌,浇透苗圃;苗芽明发后,选留一枝优质芽,其余抹去,生长期喷施多次杀虫剂杀菌剂,施一次氮肥,浇水视土壤情况而定,在合理管理下,当年幼苗达1-1. 5米高度,茎杆粗壮,根枝发达,作为接穗,为次年嫁接打好基础;2.枣树的嫁接枣苗的嫁接温度是关键,当次年温度达到20-30°C时,便可进行嫁接,以安徽省阜阳本地野生枣树为砧木,接穗为培育出的I年生无病虫害的枣嫩树,节距要短且无病虫害,把嫩枝剪成5-7厘米段状,放入保温袋内,以备嫁接;方法以劈接为主,此法便于操作,接口牢固,易于成活;
3.枣树移栽和管理深翻土壤,挖穴面积在I平方米左右,深度在50-80厘米,穴内施土杂肥50公斤,氮磷钾复合肥I公斤;将嫁接成活的枣树苗木进行定穴移栽,用水浇透树穴,以利于成活,树苗成活后,对其进行矮化处理,剪去40厘米以上的主干,留3-4条侧枝;4.枣树发芽前管理重施I次水肥,以氮肥为主,喷1-2次杀虫剂及杀菌剂,剪去病虫害枝,刮去老皮;5.枣树花期管理枣树花期较长,达90天左右,盛花中期开甲一次,开甲早坐果不齐,开甲晚成果少,喷施授粉精多次,每天下午4点以后喷清水一遍;喷施1-2次能够杀灭吸食花粉的害虫 的农药;主力果成形后,喷施1-3次保果灵,防止幼果脱落,主力果期再喷2次杀虫剂,防止棉铃虫、毛毛虫等,并喷鲜牛奶2次,叶面肥多次,根部施水肥一次,重施磷钾肥;5.枣树后期管理进入碏白期,喷2次鲜牛奶并添加含高钙的氨基酸,防止裂果,并增加枣的光亮度;枣子成熟期搭架上塑料布,以防阴雨天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自然成熟即可进行收获。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以本地优质品种选育嫁接而成,枣树长势旺盛,枝细叶小,稳产高产,早熟,定植当年即可坐果,3-5年丰产,本品抗病、耐旱涝、耐土地贫瘠,适宜各种土壤种植;平均果重20-30克,大果达50克左右,糖分含量在20-30%,肉厚、质细、多汁,可食率达95%,果呈苹果形,成熟期金黄有红晕,含多种营养成分。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一种枣树的嫁接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方法步骤,I.接穗苗的培育和管理首先选择苗圃,苗圃应选在地势较高,土质肥沃的田块,育苗前深翻土地20-30厘米,并起垄,在垄上挖沟20-30厘米用于植根,枣树根苗的好坏取决于根茎,选根茎足关节后部的粗度在O. 4-0. 6厘米粗细的优质无病虫害枣树子根,除去根须,剪成15-20厘米粗细的节段,大小粗细分别轧成小捆,蘸取生根剂后立即植入土中,行株距20-30厘米,根茎植好后,立即覆盖地膜,并撒土,然后将土壤踏实,让根出膜10-18厘米,为使根茎及早发芽,及时大水漫灌,浇透苗圃;苗芽萌发后,选留一枝优质芽,其余抹去,生长期喷施多次杀虫剂杀菌剂,施一次氮肥,浇水视土壤情况而定,在合理管理下,当年幼苗达1-1. 5米高度,茎杆粗壮,根枝发达,作为接穗,为次年嫁接打好基础;2.枣树的嫁接枣苗的嫁接温度是关键,当次年温度达到20-30°C时,便可进行嫁接,以安徽省阜阳本地野生枣树为砧木,接穗为培育出的I年生无病虫害的枣嫩树,节距要短且无病虫害,把嫩枝剪成5-7厘米段状,放入保温袋内,以备嫁接;方法以劈接为主,此法便于操作,接口牢固,易于成活;
3.枣树移栽和管理深翻土壤,挖穴面积在I平方米左右,深度在50-80厘米,穴内施土杂肥50公斤,氮磷钾复合肥I公斤;将嫁接成活的枣树苗木进行定穴移栽,用水浇透树穴,以利于成活,树苗成活后,对其进行矮化处理,剪去40厘米以上的主干,留3-4条侧枝;4.枣树发芽前管理
重施I次水肥,以氮肥为主,喷1-2次杀虫剂及杀菌剂,剪去病虫害枝,刮去老皮;5.枣树花期管理枣树花期较长,达90天左右,盛花中期开甲一次,开甲早坐果不齐,开甲晚成果少,喷施授粉精多次,每天下午4点以后喷清水一遍;喷施1-2次能够杀灭吸食花粉的害虫的农药;主力果成形后,喷施1-3次保果灵,防止幼果脱落,主力果期再喷2次杀虫剂,防止棉铃虫、毛毛虫等,并喷鲜牛奶2次,叶面肥多次,根部施水肥一次,重施磷钾肥;5.枣树后期管理进入碏白期,喷2次鲜牛奶并添加含高钙的氨基酸,防止裂果,并增加枣的光亮度;枣子成熟期搭架上塑料布,以防阴雨天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自然成熟即可进行收获。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
1.一种枣树的嫁接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方法步骤, a.接穗苗的培育和管理 首先选择苗圃,苗圃应选在地势较高,土质肥沃的田块,育苗前深翻土地20-30厘米,并起垄,在垄上挖沟20-30厘米用于植根,枣树根苗的好坏取决于根茎,选根茎足关节后部的粗度在O. 4-0. 6厘米粗细的优质无病虫害枣树子根,除去根须,剪成15-20厘米粗细的节段,大小粗细分别轧成小捆,蘸取生根剂后立即植入土中,行株距20-30厘米,根茎植好后,立即覆盖地膜,并撒土,然后将土壤踏实,让根出膜10-18厘米,为使根茎及早发芽,及时大水漫灌,浇透苗圃; 苗芽萌发后,选留一枝优质芽,其余抹去,生长期喷施多次杀虫剂杀菌剂,施一次氮肥,浇水视土壤情况而定,在合理管理下,当年幼苗达1-1. 5米高度,茎杆粗壮,根枝发达,作为接穗,为次年嫁接打好基础; b.枣树的嫁接 枣苗的嫁接温度是关键,当次年温度达到20-30°C时,便可进行嫁接,以安徽省阜阳本地野生枣树为砧木,接穗为培育出的I年生无病虫害的枣嫩树,节距要短且无病虫害,把嫩枝剪成5-7厘米段状,放入保温袋内,以备嫁接;方法以劈接为主,此法便于操作,接口牢固,易于成活; c.枣树移栽和管理 深翻土壤,挖穴面积在I平方米左右,深度在50-80厘米,穴内施土杂肥50公斤,氮磷钾复合肥I公斤; 将嫁接成活的枣树苗木进行定穴移栽,用水浇透树穴,以利于成活,树苗成活后,对其进行矮化处理,剪去40厘米以上的主干,留3-4条侧枝; d.枣树发芽前管理 重施I次水肥,以氮肥为主,喷1-2次杀虫剂及杀菌剂,剪去病虫害枝,刮去老皮; e.枣树花期管理 枣树花期较长,达90天左右,盛花中期开甲一次,开甲早坐果不齐,开甲晚成果少,喷施授粉精多次,每天下午4点以后喷清水一遍;喷施1-2次能够杀灭吸食花粉的害虫的农药;主力果成形后,喷施1-3次保果灵,防止幼果脱落,主力果期再喷2次杀虫剂,防止棉铃虫、毛毛虫等,并喷鲜牛奶2次,叶面肥多次,根部施水肥一次,重施磷钾肥; f.枣树后期管理 进入碏白期,喷2次鲜牛奶并添加含高钙的氨基酸,防止裂果,并增加枣的光亮度;枣子成熟期搭架上塑料布,以防阴雨天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自然成熟即可进行收获。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枣树的嫁接培育方法,首先培育出优质的接穗苗,以安徽省阜阳本地野生枣树为砧木,接穗为培育出的1年生无病虫害的枣嫩树,节距要短且无病虫害,把嫩枝剪成5-7厘米段状,放入保温袋内,以备嫁接;方法以劈接为主,此法便于操作,接口牢固,易于成活;然后将嫁接成活的枣树苗木进行定穴移栽,发芽前剪去病虫害枝,刮去老皮,以便于成活,在枣树花期及枣子成熟期要进行严格的管理。本发明以本地优质品种选育嫁接而成,枣树长势旺盛,枝细叶小,稳产高产,早熟,定植当年即可坐果,3-5年丰产,本品抗病、耐旱涝、耐土地贫瘠,适宜各种土壤种植;平均果重20-30克,大果达50克左右,糖分含量在20-30%,肉厚、质细、多汁,可食率达95%。
文档编号A01G1/06GK102907262SQ20121040303
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2日
发明者李 杰 申请人:李 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