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经济作物种植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猕猴桃种植工艺。
背景技术:
猕猴桃,也称狐狸桃、藤梨、羊桃、木子、毛木果、奇异果、麻藤果。果形一般为椭圆状,外观呈绿褐色,表皮覆盖浓密绒毛,不可食用,其内是呈亮绿色的果肉和一排黑色的种子。因猕猴喜食,故名猕猴桃,是一种品质鲜嫩,营养丰富,风味鲜美的水果。
传统的猕猴桃种植技术效率低下,具体表现为猕猴桃果树生长缓慢,坐果少,且果实糖分含量不高,口感相对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猕猴桃种植工艺。本发明猕猴桃生长快,且长势好,坐果多,果实糖分含量高,口感好。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猕猴桃种植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选址,选取温暖湿润的山谷作为种植基地,在前一年的冬季将泥土打碎,并混入砂砾使其成为沙质土壤;步骤s2、基肥添加及幼苗移入,将发酵后的粪肥与泥土一比一体积充分混合,混合泥土中分别添加为其1%重量的磷酸钙和为其1%重量的磷酸钙氯化钾,在室外发酵2~3个月后移入猕猴桃幼苗;步骤s3、追肥,幼苗移入20~30天后,后施加磷肥、氮肥的混合肥料,此后每隔一个月施加依次磷肥和氮肥;步骤s4、生长期管理,在开花期进行疏花疏果并进行人工授粉,在果实膨大期夜间0点至1点开始进行1~2小时的灯光照射,在果实成熟期及时补水并采摘成熟果实。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还包括步骤s5、育苗,育苗土中添加20~30%的腐熟的有机肥,培育在塑料袋中,展叶后放置于种植基地旁生长4~8天后进行移入室外发酵2~3个月后的发酵土中。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在步骤s5中,育苗移入前还需将其浸没于清水中1~2小时以使其吸收充足水分,提高后续幼苗的成活率。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在步骤s2中,幼苗移入过程中,雌雄株交替移入,雌株和雄株比例为(6~8):1。猕猴桃为雌雄异株植物,偶有雌雄异花同株的,雌雄株交替移入,雌株和雄株比例为(6~8):1,能使雌花授粉受精顺利进行,提高坐果率。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在步骤s2中,每亩幼苗移入总数为120~140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猕猴桃生长快,且长势好,坐果多,果实糖分含量高,口感好。本发明每隔一个月进行追肥,可有效保障猕猴桃树苗快速生长,保障其生长中营养充足。本发明开创性在夜间0点至1点开始进行1~2小时补充光照,可有效减少猕猴桃果树半夜期间对累积的糖类物质分解损耗,保障果实内糖分含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1:
参见图1,一种猕猴桃种植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选址,选取温暖湿润的山谷作为种植基地,在前一年的冬季将泥土打碎,并混入砂砾使其成为沙质土壤;步骤s2、基肥添加及幼苗移入,将发酵后的粪肥与泥土一比一体积充分混合,混合泥土中分别添加为其1%重量的磷酸钙和为其1%重量的磷酸钙氯化钾,在室外发酵2个月后移入猕猴桃幼苗;步骤s3、追肥,幼苗移入30天后,后施加磷肥、氮肥的混合肥料,此后每隔一个月施加依次磷肥和氮肥;步骤s4、生长期管理,在开花期进行疏花疏果并进行人工授粉,在果实膨大期夜间0点至1点开始进行1小时的灯光照射,在果实成熟期及时补水并采摘成熟果实。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步骤s5、育苗,育苗土中添加30%的腐熟的有机肥,培育在塑料袋中,展叶后放置于种植基地旁生长4天后进行移入室外发酵2个月后的发酵土中。
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5中,育苗移入前还需将其浸没于清水中1小时以使其吸收充足水分,提高后续幼苗的成活率。
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2中,幼苗移入过程中,雌雄株交替移入,雌株和雄株比例为8:1。猕猴桃为雌雄异株植物,偶有雌雄异花同株的,雌雄株交替移入,雌株和雄株比例为8:1,能使雌花授粉受精顺利进行,提高坐果率。
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2中,每亩幼苗移入总数为120株。
实施例2:
参见图1,一种猕猴桃种植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选址,选取温暖湿润的山谷作为种植基地,在前一年的冬季将泥土打碎,并混入砂砾使其成为沙质土壤;步骤s2、基肥添加及幼苗移入,将发酵后的粪肥与泥土一比一体积充分混合,混合泥土中分别添加为其1%重量的磷酸钙和为其1%重量的磷酸钙氯化钾,在室外发酵3个月后移入猕猴桃幼苗;步骤s3、追肥,幼苗移入20天后,后施加磷肥、氮肥的混合肥料,此后每隔一个月施加依次磷肥和氮肥;步骤s4、生长期管理,在开花期进行疏花疏果并进行人工授粉,在果实膨大期夜间0点至1点开始进行2小时的灯光照射,在果实成熟期及时补水并采摘成熟果实。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步骤s5、育苗,育苗土中添加20%的腐熟的有机肥,培育在塑料袋中,展叶后放置于种植基地旁生长8天后进行移入室外发酵3个月后的发酵土中。
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5中,育苗移入前还需将其浸没于清水中2小时以使其吸收充足水分,提高后续幼苗的成活率。
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2中,幼苗移入过程中,雌雄株交替移入,雌株和雄株比例为6:1。猕猴桃为雌雄异株植物,偶有雌雄异花同株的,雌雄株交替移入,雌株和雄株比例为6:1,能使雌花授粉受精顺利进行,提高坐果率。
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2中,每亩幼苗移入总数为140株。
实施例3:
参见图1,一种猕猴桃种植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选址,选取温暖湿润的山谷作为种植基地,在前一年的冬季将泥土打碎,并混入砂砾使其成为沙质土壤;步骤s2、基肥添加及幼苗移入,将发酵后的粪肥与泥土一比一体积充分混合,混合泥土中分别添加为其1%重量的磷酸钙和为其1%重量的磷酸钙氯化钾,在室外发酵2个月后移入猕猴桃幼苗;步骤s3、追肥,幼苗移入24天后,后施加磷肥、氮肥的混合肥料,此后每隔一个月施加依次磷肥和氮肥;步骤s4、生长期管理,在开花期进行疏花疏果并进行人工授粉,在果实膨大期夜间0点至1点开始进行1.5小时的灯光照射,在果实成熟期及时补水并采摘成熟果实。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还包括步骤s5、育苗,育苗土中添加28%的腐熟的有机肥,培育在塑料袋中,展叶后放置于种植基地旁生长6天后进行移入室外发酵2个月后的发酵土中。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在步骤s5中,育苗移入前还需将其浸没于清水中2小时以使其吸收充足水分,提高后续幼苗的成活率。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在步骤s2中,幼苗移入过程中,雌雄株交替移入,雌株和雄株比例为7:1。猕猴桃为雌雄异株植物,偶有雌雄异花同株的,雌雄株交替移入,雌株和雄株比例为7:1,能使雌花授粉受精顺利进行,提高坐果率。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在步骤s2中,每亩幼苗移入总数为130株。
如上所述即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参数仅是为了清楚表述发明人的发明验证过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仍然以其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发明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