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超长接穗嫁接改造果树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969481阅读:58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超长接穗嫁接改造果树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果树改造方法,具体地涉及一种用超长接穗嫁接改造果树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苹果栽培趋于密植化,树体小型化、应用矮化砧、矮化中间砧及短枝型品种,树形采用纺锤形、柱状形等。但仍存在品种不优、不纯、混杂和苹果腐烂病的发病现象,目前尚无有效解决方法。

品种不优,近年来一般新定植果园,大多存在品种不纯,不优,混杂现象,尤其是从非正规专业育苗科研单位购苗,优良品种苗木纯度无法保证。如2009年中农富通园艺公司北京通州农业试验示范基地定植的920株矮化中间砧苗中就有47株未嫁接过的中间砧苗;100株柱状苹果中就有7株劣杂品种。目前对矮化密植苹果园幼树的品种改良,高位嫁接只接1个短枝单芽接穗,成活后当年生长量小,枝干不充实,极易受冻害,而且是1个单芽接穗,成型慢。接口不易愈合。且易感染腐烂病。

幼树受冻,我国北方苹果栽培地区,常受早霜冻害的困扰,致使幼树根颈部受冻形成病疤或地上部死亡。特别是干旱丘陵山区冻害较重,一般受冻年份,受冻死亡率在15-40%之间。如2009年北京通州农业试验示范园,矮化中间砧苹果树受冻死亡率1.8%。目前对幼树受冻地上部死亡的大多采取连根刨除,重新补植小苗为主,但小苗夹在中间难以正常生长结果。

老弱病树,目前见效快的矮化密植苹果园,早期效益高,一般寿命在15年左右。由于管理水平及诸多因素,有的果园早期腐烂病严重发生,致使未老先衰,结果能力减退,经济效益不高。目前对老弱病树低产果园,一般采用锯除病枝及直至砍伐病树重栽小苗,但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通过采取长70-80cm的第一超长接穗、长40-50cm的第二超长接穗、长10-15cm的短接穗、10cm长削面座地皮下嫁接、高位长短多接穗嫁接、桥接长贴面技术并采用接口灌清水技术挽救、补救病树及品种改良和树形改造。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用超长接穗嫁接改造果树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选择超长接穗

选取一年生的枝作为超长接穗,超长接穗包括长70-80cm且顶端直径0.8cm以上的第一超长接穗,和长40-50cm的第二超长接穗;

s2、嫁接过程

a.削接穗条:超长接穗要与砧木相匹配,将超长接穗削直削平,使砧木和超长接穗呈一线直立向上,利用超长接穗的根弯或节间弯,削去内弯从而削直超长接穗,并根据超长接穗的粗长度,将超长接穗下端削成7-10cm长的马耳形大斜面,在超长接穗的前面上端削去宽0.3cm、长0.5-1.0cm的栓皮层,再在超长接穗的背面下端左右各削长0.2cm的一刀,露出木质,防止插接穗时皮层卷起,同时削去接穗背面两侧处宽0.2-0.4cm、长与接面同长的栓皮层,让其产生愈伤组织与砧木皮层愈合;

b插接穗条:在砧木上选好嫁接面,由上而下纵切一刀,长度5cm以上,将上部两边皮层撬起,并将接穗削面顺皮插入,使砧木皮层裂开,接穗插至削面露出削去栓皮层部分,第一超长接穗以及第二超长接穗用小钉固定接穗;砧木较粗的在对面及两侧再接1-2个副接穗,顶芽向外,使其向外生长,角度开展,并有利于伤口包合;

c接口包扎灌清水:用3-4cm宽塑料条包扎紧接穗接口,并及时向接口灌入水,再用一块塑料膜将砧木锯口面盖好,并将接穗削去栓皮层部分包好,扎一道塑料条,将盖膜捆好;

d接穗保护:第一超长接穗座地嫁接时,将接穗条淋水湿透,然后用单层微膜将接穗条由下而上连芽全部包扎严,在根部培高20-30cm的土堆;第二超长接穗座地嫁接时,接穗全埋土;高位、高枝超长接穗嫁接时,需要将接穗条淋水湿透全包扎。

优选地,s2中,对1-4年生受冻地上部死亡的幼树及主干上有多处病疤的植株,采取座地皮下嫁接,嫁接时先锯除地上部分至砧木,然后接一个第一超长接穗或第二超长接穗,再根据砧木粗度嫁接1-2个副穗。

优选地,s2中,对多年生老弱病树,采取第一超长接穗或第二超长接穗座地皮下嫁接,

在嫁接之前,先去除地上部原品种至砧木,然后接一个第一超长接穗,作为永久性的主接穗,再根据砧木的直径,每隔5-7cm,分别接一个短接穗,再接一个比前述短接穗长一点的接穗作为临时性的副接穗,嫁接若干副接穗以增加地上部生长量,加速地下部伤口愈合,嫁接第二年后根据伤口愈合情况逐步分期分批间疏临时性弱枝,待永久性植株快长到原砧木粗度时,全部去掉临时接枝。

优选地,s2中,对2-3年生需改换品种的幼树,采取高位第一超长接穗或第二超长接穗皮下嫁接,

距地面30-40cm锯除中心干,根据植株的粗度,直径在2-3cm粗的接一至二个接穗,接一个接穗的只接一个第一超长接穗,接2个接穗的,先接1个第一超长接穗,作为主接穗,再接一个短接穗作为副接穗;直径在3-4cm粗的植株可接2-3个接穗,先接一个第一超长接穗,再接1-2个短接穗以利嫁接伤口愈合迅速和快成形。

优选地,s2中,对3-4年生品种劣杂的植株,采取高位高枝的第一超长接穗或第二超长接穗或短接穗多种技术嫁接,在中心枝中上部,采取皮下嫁接一个第一超长接穗或第二超长接穗,再接一个短接穗;对中下部小主枝,根据其粗度,分别采取舌接、劈接、皮下嫁、插皮接或腹接方法嫁接短接穗,砧木粗度与接穗相近的采取舌接,砧木粗度大于接穗粗度的采取劈接,砧木粗度大于接穗粗度的采取皮下嫁接。

优选地,s2中,对1-2年生矮化中间砧幼树定植当年或第二年地上部受冻死亡,地下部基砧好的植株,采取中间砧、品种枝舌接在基砧座地嫁接一次完成。

优选地,s2中,对主干或中部有病疤的幼树或大树,采取第一超长接穗、长削面、长贴面或贴桥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品种改良及树形改造,对2-3年生(2-3cm粗)用第一超长接穗或第二超长接穗配合副接穗高位皮下嫁接;对3-4年生(3-4cm粗)用第一超长接穗或第二超长接穗结合短接穗及多种嫁接技术高枝嫁接一次完善改良品种及树形改造,达到快速品种更新和快速成形的目的。

2.挽救、补救受冻幼树,对1-4年生幼树地上部死亡而地下部砧木(山定子)完好(其多因根颈部旱霜冻害所致)及主干上有多处病疤难以恢复的植株采用第一超长接穗、第二超长接穗、座地皮下嫁接;对1-2年生矮化中间砧受冻幼树中间砧与第一超长接穗或第二超长接穗两段枝与砧木同时座地皮下嫁接一次性完成,可使其“起死回生”,迅速达到原树冠;改变了过去挽救受冻树用短接穗,生长量小,养分积累不充实成形慢的局限。

3.改造老、弱、病树,对结果能力下降或失去结果能力的衰弱老树,在地上部死亡之前采用第一超长接穗与第二超长接穗、短接穗相结合座地皮下嫁接方法挽救病危树,使其“返老还童”;并对主干上有病疤的树用第一超长接穗、长削面、长贴面贴桥接补救病危树,使其迅速恢复树势。老、弱、病树通过应用多接穗座地皮下嫁接的方法改造,地上部生长量大,可使地上部枝条与地下部根系生长量相平衡,营养上下转换供给协调,促进砧木伤口快速愈合。改变了过去单条短接穗地上部生长量小,砧木伤口愈合慢,枝条当年养分积累不充实,易受冻害的弊端,大幅度提高嫁接成功率和树体早成型及产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本发明的流程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嫁接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如图1及图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1接穗采集、贮藏、嫁接时间

接穗采集时间:北京地区果树萌芽前2月下旬或刚萌芽时的3月上旬最佳。一般选择优良品种生长健壮、芽体饱满的一年生枝作为超长接穗,超长接穗包括第一超长接穗和超长接穗,第一超长接穗长70-80cm(顶端直茎0.8cm以上),第二超长接穗长40-50cm,副接穗长10-30cm;短接穗长10-15cm;桥接接穗要选择抗寒、抗病性强的砧木,如山定子、海棠、金红等1-2年生枝条。接穗贮藏条件:要选择在大背阴冷凉处挖坑50cm深(应在地面封冻前挖坑),贮藏接穗时枝条间渗湿细沙或湿土均可,上埋湿土50cm厚保湿贮藏;也可在菜窖或冷库内贮藏,枝条洒水,盖塑料膜保湿;接穗量少时也可在冰箱内冷藏,枝条洒水,塑料膜包严,温度控制在0-6℃之间。嫁接时间:一般以果树萌芽皮层易分离时为宜(北京地区4月),以4月上旬最佳,此时嫁接新稍生长时间长,生长量大,成型快。

2嫁接技术

2.1第一超长接穗、第二超长接穗长削面座地皮下嫁接

2.1.1受冻幼树

对1-4年生受冻幼树地上部死亡,地下部砧木(山定子)完好(其多因根颈部旱霜冻害所致)及主干上有多处病疤难以恢复的植株可采取第一超长接穗、第二超长接穗座地皮下嫁接,可使其“起死回生”。

①嫁接方法

a.接穗水浸泡:嫁接前先将接穗条下端剪去1cm,露出新茬,放在盛水桶内浸泡20分钟以上,让其吸足水分。

b.砧木剪据:选择砧木平直光滑稍向外倾斜的嫁接面锯除(一般要锯除在基砧山定子处)。向外稍倾斜,可使接穗直立向上,平直面可使砧木与接穗相互紧贴,形成层完全能接触愈合。

c.削接穗条:选择接穗要与砧木相匹配,超第二超长接穗70-80cm,第二超长接穗40-50cm,副接穗10-30cm。利用接穗根弯或节间弯,削去内弯削直接穗,并根据接穗条粗长度,将接穗下端削成7-10cm长的马耳形大斜面(长削面),首先在接穗前面上端削去宽0.3cm,长0.5-1.0cm的栓皮层(有利于产生愈伤组织,增加伤口包合面)。再在接穗背面下端左右各削一刀,长0.2cm,露出木质,防止插接穗时皮层卷起。同时轻轻削去接穗背面两侧处宽0.2cm、长与接面同长的栓皮层,让其产生愈伤组织与砧木皮层愈合。

d.插接穗条:在砧木上选好嫁接面,由上而下纵切一刀5cm以上,将上部两边皮层撬起,并将接穗削面顺皮插入,使砧木皮层裂开,接穗插至削面露出削去栓皮层部分,第一超长接穗、第二超长接穗用小钉固定接穗。砧木较粗的可在对面或两侧再接1-2个稍短的接穗,顶芽向外,使其向外生长,角度开展,并有利于伤口包合。

e.接口包扎灌清水:用3-4cm宽的塑料条包扎紧接穗接口,并及时灌入接口清水,再用一块较大的塑料膜将砧木锯口面盖好,并将接穗削去栓皮层部分包好,扎一道塑料条捆好。再将接穗条淋水湿透,然后用单层微膜(地膜)将接穗条由下而上连芽全部包严。接穗条包扎好后,需在根部培高30cm的湿土堆,接穗上部用3根竹杆或木棍作支架保护,防风吹或牲畜碰倒;对40-50cm的第二超长接穗座地皮下嫁接的植株,接穗无需包扎,可直接埋湿土堆保护,顶部加土5-10cm,内虚外实拍好。

②接后管护

一般嫁接15d(天)左右接穗芽萌发膨大时用刀尖将芽膜挑破以利新稍钻出。1个月左右待新稍长到5cm时去膜,30-40cm时可去土堆,解松包接口的塑料膜,防止勒细接穗,换位重绑。接穗接口处埋土踩实,支架继续保护。嫁接3个月后即可解除接口包扎膜,用土埋好接口,支架继续保护。对40-50cm第二超长接穗座地皮下嫁接埋土的植株,待18-25d(天)检查成活,芽长到1cm时,去土露芽4-6个,新稍长到30-40cm时去土堆,后期管理同上。第一超长接穗、第二超长接穗座地皮下嫁接,改变了过去挽救受冻树用短接穗,生长量小,成形慢的局限,提高了嫁接效率。

2.1.2多年生老弱病树

第一超长接穗座地皮下嫁接技术还可用于主上部多处病疤,结果能力下降或失去结果能力的衰弱老树。在地上部死亡之前均可采取第一超长接穗、第二超长接穗及短接穗相结合座地皮下嫁接方法改造,使其“返老还童”。对多年生老弱病树,先锯除地上部原品种至砧木,然后接一个超长粗接穗条,作为永久性的主接穗,再根据砧木粗度(周长),每隔5-7cm,分别接一个短接穗,再接一个长一点的接穗作为临时性的多条副接穗,增加地上部生长量,加速地下部伤口愈合,其嫁接方法与后期管理同上。第二年以后根据伤口愈合情况,可对临时副接穗采取环剥倒贴皮控制生长,让其早结果,然后逐步分期分批间疏临时性弱接穗枝,待永久性植株快长到原砧木粗度时,全部去掉临时接枝。

老弱病树通过应用多接穗坐地皮下嫁接的方法,地上部生长量大,可使地上部枝条与地下部根系生长量相平衡,营养上下转换供给协调,促进砧木伤口快速愈合。改变了过去单条短接穗,地上部生长量小,砧木伤口愈合慢,枝条当年生长养分积累不充实,易受冻害的弊端,大幅度提高嫁接成功率和树体早成型及产量。

2.2第一超长接穗、第二超长接穗高位皮下嫁接改良品种

对2-3年生需改换品种的幼树,可采取第一超长接穗或第二超长接穗高位皮下嫁接。一般距地面30-40cm左右锯除中心干,要根据植株的粗度,直径在2、3、4cm粗(一般不超过4cm)的分别接1、2、3个接穗。每个上接一个第一超长接穗为主接穗,其它再接1-2个短接穗作为副接穗,以利嫁接伤口迅速愈合和快速成形。

2.3长短接穗多种嫁接法相结合品种改良及树形改造

对3-4年生品种混杂的植株,可采取长短接穗多种嫁接法进行品种改良及树形改造,根据树形特点及留枝位置嫁接相应的接穗。一般在中心干中上部,采取皮下嫁接一个第一超长接穗或第二超长接穗,或再接一个短接穗;对中下部小主枝,根据其粗度,分别采取舌接、劈接、皮下嫁、插皮接、腹接等方法嫁接短接穗(接后保留2-4芽)。砧木粗度与接穗相近的可采取舌接,略粗于接穗的采取劈接,再粗一点的采取皮下嫁接,在砧木枝无好接面且以上方法又难以嫁接时,将其主枝至中心干锯除,可在锯口处进行无接头斜插皮接;中心干缺枝处采取腹接补枝,一般要在植株下层主枝嫁接粗一点的接穗,上中层要接小一点的接穗,达到主枝布局上小下大的树形结构,避免嫁接后出现上强现象。短接穗在削接穗时将顶端芽摆放在背下或外侧,第二芽可留在背上或斜侧,有利于新稍平斜生长。第二超长接穗采取微膜包扎接穗,短接穗要套袋(袋长20cm,宽10cm左右)且确保其不漏风,袋内浸湿保留少量水分后将其扎紧。嫁接一个月左右待芽长到3cm时,选择在下午或阴雨天时去除套袋或破袋露芽,蜡封接穗无需套袋。主要介绍腹接、皮下插接技术。

2.3.1腹接

腹接是接枝补空唯一技术措施,对中心干无枝空间处,结合舌接、劈接、皮下嫁接,补枝进行品种改良及树形改造。腹接无需在锯除的枝头上嫁接,可直接嫁接在中心干无枝的空间处,弥补空间,降低主干高度,增加枝量,完善树形。腹接可用短接穗,根据砧木粗细及弯度,削接穗时也要削成随砧木接触面的弧弯,使其砧穗结合面吻合紧贴,还可利用枝条的节间弯削接穗。腹接一般要在砧木上斜插接穗,按照树形要求确定嫁接枝位置,每隔15-20cm接一个接穗,上下之间插空摆布均匀。短接穗削面长一般3-4cm,削接穗方法与第二超长接穗相同,所不同点是在接穗面要削斜弯形,削好接穗后要在砧木上试一下,看是否吻合,不吻合要再削,要在削好的接穗上方顺接穗斜切一刀至木质,并要在切口上部下方切去一块皮,宽度与接穗粗度相同,将砧木下皮层撬起后插入接穗,与主干捆紧接穗并用膜块填充缝隙后套袋扎紧。

2.3.2皮下插接

皮下插接主要针对中心干上主枝粗度、位置不适宜舌接、劈接、皮下嫁、腹接的主枝,均可将主枝至根部锯除,直接将接穗皮下嫁接在锯口下边,来改变调节主枝粗度及树形。改变过去必须在锯除的枝头上嫁接,达到既改良品种又改造树形又将伤口包扎愈合的目的。

长短接穗多种嫁接法改良品种及树形改造,改变过去高接换种,完全短接穗和单一的嫁接技术,可相互弥补每种嫁接方法达不到改造树形的局限,达到一次性改造完善纺锤形、细长纺锤形、柱状形树形结构的目的。

2.4中间砧、品种枝舌接再与基砧座地嫁接挽救矮化中间砧幼树

对1-2年生矮化中间砧幼树,定植当年或第二年地上部受冻死亡,地下部基砧(山定子)完好的植株可采取中间砧、品种枝舌接再与基砧座地嫁接一次完成。一般中间砧接穗长25-28cm,品种枝第二超长接穗或第一超长接穗先采取舌接,然后根据砧木粗度,与中间砧相近的可采取舌接,略粗一点的采取劈接,再粗一点的可采取皮下座地嫁接。此法改变了过去基砧上先接中间砧短接穗生长一年,第二年再在中间砧上嫁接品种枝短接穗需二年完成的做法,可提前一年完成嫁接;而且用第二超长接穗,增强树体生长量及生长势,为早成形早结果增加产量打好基础。

2.5第一超长接穗、第二超长接穗长削面长贴面贴桥接,补救病疤树

对主干基部或中部有病疤的幼树或大树,均可采取第一超长接穗或第二超长接穗长削面长贴面贴桥接,加第二超长接穗上下部与树体的接触面,并根据病疤的宽度每隔5-7cm接一根接穗,可接2根以上两头桥接接穗。一般对病树最好利用自身山定砧木或将根部山定苗培养粗壮,上部茎粗达到0.8cm以上时采取一头长削面长贴面贴桥接。具体方法如下:

2.5.1病疤刮除

桥接前首先刮除净病疤上的病皮组织至木质,并切去与病疤周边连接处的好皮层0.3-0.5cm宽,可用大蒜擦抹病疤及周边正常的好皮进行杀菌处理。

2.5.2砧木切割

桥接砧木可分为接穗插口、接穗削面接触段、接穗贴接面段、中间病疤段。根据病疤上下部光滑面长度和接穗长度,等量好嫁接的具体位置。砧木病疤下部,可留10-15cm左右的接穗贴接面处,横切一刀2-3cm长,为下接头插口,然后纵向下划一刀,7-10cm长的插接穗削面段,病疤上部可加长砧穗贴面段20-30cm,横切一刀,2-3cm长,为上接头接穗插口,再向上划一刀,7-10cm长的接穗削面接触段。

2.5.3削接穗接穗削法与第二超长接穗座地皮下嫁接相同,两头桥接接穗要略长于砧木接面,选择中间有弯度,以利两头桥接削直接穗,紧贴砧木面,将接穗上下两端削成在同一平面上7-10cm长的大斜面,并削去中间段与砧木接触部分的栓皮层,稍露形成层(与病疤接触段不削),然后用水淋湿接穗,将与病疤段接触处用微膜包好。

2.5.4嫁接包扎插接穗时先将砧木上下两头插接头口皮层撬起,将接头顺皮插入,再将上下两头中间贴接穗段的砧木皮层划去与接穗粗度相同的沟槽,使接穗嵌入,上下中间分别用小钉固定。然后接口接穗全淋水,用塑膜与砧木树干全包扎,并用塑料膜充填缝隙,包扎后也可再培湿土堆保护。

第二超长接穗长削面长贴面贴桥接,改变过去桥接接穗削面短,砧穗接触面小,养分输导的局限,加大了砧穗输导的结合面,接穗长势壮,使病树树体恢复快。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的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